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立元件型直流稳压电源的改装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建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3年第1期69-70,共2页
WY—30—1A晶体管稳压电源是上海市业余工大校办工厂七十年代的产品,该电源由差动放大、基准电压、调整电路、保护电路、上下辅助电源及整流滤波电路所组成。整个电源由电子分立元件组成,输出电压为0—6V、6—12V、12—18V、18—24V、24... WY—30—1A晶体管稳压电源是上海市业余工大校办工厂七十年代的产品,该电源由差动放大、基准电压、调整电路、保护电路、上下辅助电源及整流滤波电路所组成。整个电源由电子分立元件组成,输出电压为0—6V、6—12V、12—18V、18—24V、24—30V五档步级粗调,输出电流为1A,电压调整率<0.3%,电流调整率<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压电源 分立元件型 直流 安装
下载PDF
磁元件型故障限流器电网接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郄朝辉 朱炳铨 +4 位作者 崔晓丹 李兆伟 赵一琰 张子龙 武迪 《浙江电力》 2018年第11期10-15,共6页
随着电力系统输送容量不断增加,电网短路电流水平增长,传统的被动限流措施难以有效降低短路故障电流。通过对磁饱和开关型和磁通约束型2类磁元件型故障限流器的结构分析,研究磁元件型故障限流器的响应特性,并建立统一的响应分析模型。... 随着电力系统输送容量不断增加,电网短路电流水平增长,传统的被动限流措施难以有效降低短路故障电流。通过对磁饱和开关型和磁通约束型2类磁元件型故障限流器的结构分析,研究磁元件型故障限流器的响应特性,并建立统一的响应分析模型。建立单机无穷大分析系统,研究了磁元件型故障限流器的响应特性对短路电流的抑制效果,以及限流器对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福浙断面投入故障限流器对输电断面输送功率的影响,仿真分析对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影响。使用浙江电网数据对磁元件型故障限流器不同接入方案进行分析,得出在短路电流最严重处布置故障限流器抑制效果最明显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件型故障限流器 短路电流 限流措施 电网安全稳定
下载PDF
三阻抗元件型失步保护在核电站的应用与创新的探讨
3
作者 张亚峰 李聪 米国政 《电工技术》 2018年第18期104-106,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田湾核电站三阻抗元件型发电机失步保护的基本原理、定值整定与出口逻辑。
关键词 三阻抗元件型 失步保护 应用 创新
下载PDF
橡胶元件基于等频减振的一种非线性刚度设计方法
4
作者 王叶青 黄友剑 +3 位作者 王进 林达文 张志强 沈奎 《特种橡胶制品》 CAS 2024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一种马鞍型橡胶元件承载工况多样但要求隔振能力一致的设计情况,基于非线性刚度曲线提出了一种表征等频减振的刚度设计方法,并虚拟构建了一组表征橡胶最大应变历程效应的超弹主曲线及其超弹和Mullins复合的本构参数。借助ABAQUS软件... 针对一种马鞍型橡胶元件承载工况多样但要求隔振能力一致的设计情况,基于非线性刚度曲线提出了一种表征等频减振的刚度设计方法,并虚拟构建了一组表征橡胶最大应变历程效应的超弹主曲线及其超弹和Mullins复合的本构参数。借助ABAQUS软件,对马鞍型橡胶元件的非线性刚度特性曲线进行计算,并对其承载阶段的刚度曲线进行等频拟合,对其隔振效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承载阶段,隔振效果几乎完全一致,等频最大相差4.3%,隔振效果相差9.1%。这说明承载阶段具有良好的等频减振能力,为设计非线性橡胶减振元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橡胶元件 等频减振 非线性刚度
下载PDF
颗粒团聚行为对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失效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董颖璇 吕俊男 李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8-877,共10页
针对燃料颗粒团聚行为对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失效的影响,开发了弥散型核燃料元件代表性体元模型的参数化建模及数值计算脚本,综合考虑燃料-基体界面损伤层、燃料颗粒辐照肿胀以及环境压力等关键特征进行了数值建模,系统分析了燃料颗粒团聚... 针对燃料颗粒团聚行为对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失效的影响,开发了弥散型核燃料元件代表性体元模型的参数化建模及数值计算脚本,综合考虑燃料-基体界面损伤层、燃料颗粒辐照肿胀以及环境压力等关键特征进行了数值建模,系统分析了燃料颗粒团聚体积分数、颗粒团聚位置、运行环境静水压力以及基体材料性质对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失效的影响规律,发现燃料颗粒团聚区域是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失效的起点,而运行环境静水压力对芯体应力集中有抑制作用,揭示了燃料颗粒团聚现象对弥散型核燃料元件力学性能的“短板效应”。团聚区域的燃料颗粒通过密集堆叠的方法进行几何建模,局部燃料颗粒团聚体积分数由最小颗粒间距定义。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燃料颗粒团聚体积分数越大,弥散型核燃料芯体越容易失效。而包壳外的环境压力会降低芯体内燃料颗粒团聚区域的应力水平,但随着局部团聚程度的增加,环境压力对芯体中Mises应力的影响逐渐减小。此外,燃料颗粒团聚区域相对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厚度方向位置改变对芯体的最大Mises应力几乎没有影响;燃料颗粒团聚区域在弥散型核燃料芯体的面内分布位置和环境压力共同决定弥散型核燃料芯体的失效行为。本研究可为弥散型核燃料元件的失效条件预测、可靠性评估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分析方法和数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核燃料元件 颗粒团聚 强度分析 短板效应 基体失效
下载PDF
SO小型元件引脚共面性在线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谭刚林 张腾飞 +1 位作者 杨小民 萧泽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09-311,共3页
介绍了SO型元件引脚共面性检测装置的系统设计,阐述了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原理,应用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实现了对SO型元件引脚共面性的非接触无损检测。把引脚端面与基准面放置在同一平面上,得到引脚端面与基准面清晰的像,测量出两者之... 介绍了SO型元件引脚共面性检测装置的系统设计,阐述了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原理,应用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实现了对SO型元件引脚共面性的非接触无损检测。把引脚端面与基准面放置在同一平面上,得到引脚端面与基准面清晰的像,测量出两者之间的距离,以此为据判断引脚共面性是否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面性 检测 SO元件引脚
下载PDF
新型同向双螺杆元件——S型元件研究(Ⅰ)——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7
作者 金月富 耿孝正 梁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5,共7页
对一种作者设计的新型同向双螺杆元件———S元件进行了流场计算。建立了三维非牛顿等温流场模型 ,利用ANSYS软件和自行编程计算了元件流场中的压力场、挤出量、回流量、速度场、剪切速率和拉伸速率 ,并对S形元件的流场与常规螺纹元件... 对一种作者设计的新型同向双螺杆元件———S元件进行了流场计算。建立了三维非牛顿等温流场模型 ,利用ANSYS软件和自行编程计算了元件流场中的压力场、挤出量、回流量、速度场、剪切速率和拉伸速率 ,并对S形元件的流场与常规螺纹元件的流场作了一定的比较。在后续的文章中将对S形元件的流场及常规螺纹元件的流场计算结果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双螺杆元件 S元件研究 流场 数值模拟 塑料加工 挤出机
下载PDF
并联储能型FACTS元件对连锁故障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晶晶 王政余 +2 位作者 丁明 何剑 易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0-96,共7页
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电网的元件数量与日俱增,结构也日益复杂,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控制是一种挑战。大电网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得供电可靠性在得到一定保障的同时也会出现将局部故障迅速传播到区域电网甚至是全国电网从而引发连锁故... 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电网的元件数量与日俱增,结构也日益复杂,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控制是一种挑战。大电网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得供电可靠性在得到一定保障的同时也会出现将局部故障迅速传播到区域电网甚至是全国电网从而引发连锁故障的情况。研究了并联储能型FACTS元件在连锁故障发生时所能起到的作用,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中采用节点注入电流法建立其暂态的用户自定义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并联储能型FACTS元件能够起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切机切负荷等控制量,抑制连锁故障持续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储能FACTS元件 暂态稳定计算 连锁故障 PSASP 负荷水平
下载PDF
啮合异向旋转双螺杆混合元件—齿型元件的流场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苗一 朱向哲 谢禹钧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4-37,共4页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异向旋转齿型元件进行了三维等温非牛顿流场分析 ,给出了速度场、压力场、以及螺杆特性曲线的分布 ,讨论了齿型元件齿数对流量和回流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齿型元件具有较强的分流能力和分布性混合能力 。
关键词 分段啮台双螺杆反应器 齿元件 齿 流场分析 聚丙烯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新型螺杆元件S型元件与捏合块元件的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畅 马秀清 耿孝正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8-84,共7页
应用FEM模拟计算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正反向螺纹组合的新型螺杆元件S型元件与捏合块元件的流场 ,考查了两种元件流场的特性 ,对比了两种元件流场的挤出特性、分散和分布混合能力。得出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 ,相同外径的S型元件和捏合... 应用FEM模拟计算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正反向螺纹组合的新型螺杆元件S型元件与捏合块元件的流场 ,考查了两种元件流场的特性 ,对比了两种元件流场的挤出特性、分散和分布混合能力。得出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 ,相同外径的S型元件和捏合盘元件相比具有相当的分散混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螺杆元件 S元件 捏合块元件 性能对比研究 流场
下载PDF
双螺杆挤出机齿型螺纹元件三维流场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峰 朱向哲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8年第3期37-39,共3页
齿型元件是啮合异向双螺杆常用的混合元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异向旋转齿型元件进行了三维等温非牛顿流场分析,讨论了齿型元件齿数对质量流量和回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齿型元件具有较强的分流能力和分布性混合能力,但分散性混... 齿型元件是啮合异向双螺杆常用的混合元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异向旋转齿型元件进行了三维等温非牛顿流场分析,讨论了齿型元件齿数对质量流量和回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齿型元件具有较强的分流能力和分布性混合能力,但分散性混合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双螺杆 齿元件 流场分析
下载PDF
双螺杆非啮合并列型螺纹元件三维非等温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向哲 谢禹钧 苗一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5,共4页
利用ANSYS软件包对双螺杆挤出机非啮合并列型螺纹元件进行了三维非等温非牛顿流场分析 ,给出了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的基本规律以及螺杆特性曲线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 :螺棱处的物料具有较大的压力梯度和速度梯度 ,啮合区的物料温度较... 利用ANSYS软件包对双螺杆挤出机非啮合并列型螺纹元件进行了三维非等温非牛顿流场分析 ,给出了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的基本规律以及螺杆特性曲线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 :螺棱处的物料具有较大的压力梯度和速度梯度 ,啮合区的物料温度较高 ,应当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流量与螺杆转速成正比 ,与流道两端的压差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挤出机 非啮合并列螺纹元件 数值模拟 ANSYS软件
下载PDF
新型同向双螺杆元件——S型元件研究(Ⅱ)——实验验证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月富 耿孝正 梁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2-86,共5页
介绍对S型元件挤出性能所做的大量的实验验证,并与常规螺纹元件作比较分析,以考察所研制的S型元件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 同向双螺杆 S螺纹元件 实验验证 挤出性能 塑料 挤出成
下载PDF
稠密栅棒型燃料元件堆芯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秀臣 许川 刘聚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2,共4页
初步分析了以正三角形栅格紧密排列组成的棒形燃料组件和堆芯的优越性。简要介绍了稠密栅在中小型核动力装置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与对比,展示出稠密栅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稠密栅 燃料元件 低慢化水堆
下载PDF
指数型元件贮备系统可靠性的近似置信限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和成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17,共7页
基于元件的定数截尾寿命试验数据 ,切换开关的成败型试验数据 ,给出了指数型元件贮备系统可靠性的近似置信下限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可靠性 置信限 指数元件贮备系统 寿命试验
下载PDF
双螺杆反应器非啮合并列型螺纹元件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向哲 谢禹钧 苗一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50-53,共4页
螺杆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反应器 ,且对环境几乎无污染 ,但许多理论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高粘度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流动情况非常复杂 ,很难用解析法求解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双螺杆挤出机非啮合并列型螺纹元件进行了三... 螺杆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反应器 ,且对环境几乎无污染 ,但许多理论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高粘度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流动情况非常复杂 ,很难用解析法求解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双螺杆挤出机非啮合并列型螺纹元件进行了三维非等温非牛顿流场分析 ,给出了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的基本规律以及螺杆特性曲线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 :在螺棱处 ,物料的压力梯度和速度较大 ,在啮合区的温度较高 ,应当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流量和螺杆转速成正比 ,流量和流道两端的压差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反应器 非啮合并列螺纹元件 数值模拟 ANSYS
下载PDF
弥散型燃料元件等效热传导系数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馨 丁淑蓉 霍永忠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9,共5页
弥散型燃料元件的热传导与燃料颗粒的数量、形状、大小及其分布,以及元件的几何形状和堆芯内热工条件等密切相关。采用细观计算力学的方法,按照燃料颗粒不同的排布方式从整个元件中取出单胞和代表体积单元,运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弥散型燃... 弥散型燃料元件的热传导与燃料颗粒的数量、形状、大小及其分布,以及元件的几何形状和堆芯内热工条件等密切相关。采用细观计算力学的方法,按照燃料颗粒不同的排布方式从整个元件中取出单胞和代表体积单元,运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弥散型燃料元件在不同温度、燃耗和颗粒体积含量下的等效热传导系数,并和理论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和Maxwell模型的理论值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燃料元件 等效热传导系数 细观力学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隐蔽的系统成败型数据的元件可靠性的极大似然估计和区间估计 被引量:7
18
作者 盛骤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7-109,96,共4页
考虑由3个独立工作的成败型元件组成的串联系统,利用隐蔽的系统寿命试验数据求元件可靠性的极大似然估计和区间估计,给出了数值例子。
关键词 可靠性 成败元件 区间估计 极大似然估计
下载PDF
具有多层试验数据的成败型元件之串并联系统及并串联系统可靠性置信下限的近似解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大茵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1-28,共8页
设系统A由K个独立的子系统B_1,B_2,…,B_K并(串)联而成,设第i个子系统B_i又由m_i个相互独立的成败型元件C_(i1),C_(i2),…C_(imi)串(并)联而成,设有多层试验数据: 元件C_(ij)试验N_(ij)次,成功S_(ij)次,失败F_(ij)次(i=1,2,…,K,j=1,2,... 设系统A由K个独立的子系统B_1,B_2,…,B_K并(串)联而成,设第i个子系统B_i又由m_i个相互独立的成败型元件C_(i1),C_(i2),…C_(imi)串(并)联而成,设有多层试验数据: 元件C_(ij)试验N_(ij)次,成功S_(ij)次,失败F_(ij)次(i=1,2,…,K,j=1,2,…,m_i) 子系统B_i有成败型试验数据:试验N_i次,成功S_i次,失败F_i次(i=1,2,…,K) 系统A有成败型试验数据:试验N次,成功S次,失败F次。 本文给出利用此多层成败型试验数据,求系统A的可靠性置信下限的近似解的方法,本文利用一、二阶矩拟合的原则将上述数据折合为原系统A的伪成败型数据:伪试验数N~*,伪成功数S~*,然后从N~*,S~*出发利用单个成败型元件之可靠性的经典精确方法求出原系统A的可靠性置信下限的近似值。本文推导了伪试验数N~*,伪成功数S~*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败元件 置信下限 可靠性
下载PDF
位相型衍射光学元件设计的混合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文波 胡松 +4 位作者 赵立新 严伟 杨勇 周绍林 陈旺富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1,共5页
针对传统的光束整形算法在设计位相型衍射光学元件时效果差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位相型衍射光学元件设计的新混合算法。该混合算法是将变尺度BFGS算法融入遗传算法中,其中变尺度BFGS算法主要用于局部搜索,同时将罚函数优化准则... 针对传统的光束整形算法在设计位相型衍射光学元件时效果差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位相型衍射光学元件设计的新混合算法。该混合算法是将变尺度BFGS算法融入遗传算法中,其中变尺度BFGS算法主要用于局部搜索,同时将罚函数优化准则用于成本函数的构造中。相比于传统的优化算法,该混合算法具有效率高、收敛快和稳定性好等优点。作为一个设计实例,我们分别将传统模拟退火算法和该混合算法应用到高斯光束整形中,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考察该混合算法的可靠性,设定了衍射效率和信噪比两个技术指标。设计结果表明:该混合算法收敛速度快,设计效费比优,仅需少量的迭代次数就能达到高衍射效率和高信噪比的要求。用该混合算法设计的衍射光学元件,能极大地改善整形效果,在均匀性要求较高的场合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整形 位相衍射光学元件 模拟退火算法 混合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