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刊杂剧三十种》“一折”考释
1
作者 刘培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宋元俗语“一折”义为拇指与食指之间伸开的距离,常与脚或鞋连用,形容物体之小巧,同时,“一折”有很多异体字和同义词。“一折”引入舞台实践后,用于形容一段短小的科白表演。《元刊杂剧三十种》中“一折”实为省略了一段由外脚进行的... 宋元俗语“一折”义为拇指与食指之间伸开的距离,常与脚或鞋连用,形容物体之小巧,同时,“一折”有很多异体字和同义词。“一折”引入舞台实践后,用于形容一段短小的科白表演。《元刊杂剧三十种》中“一折”实为省略了一段由外脚进行的、相对完整独立的、短小且具有开场功能的科白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一折 科白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刻本性质及戏曲史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杜海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5,76,共6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元人刊刻的元杂剧作品集,是一多种有特色刻本的组合体,对于研究元杂剧发展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或云其为建本,但其刻板形式字距特密,行文省略太多,且省略不规范,错字太多,难以阅读,肯定不便于售卖...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元人刊刻的元杂剧作品集,是一多种有特色刻本的组合体,对于研究元杂剧发展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或云其为建本,但其刻板形式字距特密,行文省略太多,且省略不规范,错字太多,难以阅读,肯定不便于售卖,所以建本之说实误。而从元杂剧刻本强烈的广告意识、宾白科范的简略、刻板的巾箱本形式、俗体字的写法、刊刻风格不同看,它应该是有多个剧团刻就的版本,它反映了元代杂剧剧团的发展,这对我们研究元杂剧发展史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戏曲艺术 刻书 剧团 戏曲史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老乞大》《朴通事》中的助词“的”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涛 《北方论丛》 CSSCI 1992年第5期43-48,共6页
本文所说的助词“的”包括六个各自独立的助词:“的1”、“的2”、“的3*、“的4”(地)、“的5(得)”、“的6”。其中,“的1”、“的2”、“的3”、“的4”分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
关键词 结构助词“的” 元刊杂剧三十种 《朴通事》 《老乞大》 现代汉语
下载PDF
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学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92-97,共6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惟一的元代刻本,20世纪以来比较著名的校勘本有徐沁君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其校勘系统,校记翔实,校注中能补足角色,理顺情节,并能多方取证,分辨是非,令人折服。失误处在于注释中不乏以今代古现象,也有漏...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惟一的元代刻本,20世纪以来比较著名的校勘本有徐沁君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其校勘系统,校记翔实,校注中能补足角色,理顺情节,并能多方取证,分辨是非,令人折服。失误处在于注释中不乏以今代古现象,也有漏校、误校和误解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沁君 校勘 元刊杂剧三十种
下载PDF
也论元刊杂剧与李开先的收藏关系——甄炜旎《〈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旧藏之关系》失误辨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海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3,共5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仅存的元刊元人杂剧,对于人们认识元杂剧、推进元杂剧研究的深化有着特别的意义,于是其出处流传也为人们关注。长期以来,人们据孙楷第等人研究以为出自李开先旧藏,近年来甄炜旎博士论文别持一端,以为并不一定都出...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仅存的元刊元人杂剧,对于人们认识元杂剧、推进元杂剧研究的深化有着特别的意义,于是其出处流传也为人们关注。长期以来,人们据孙楷第等人研究以为出自李开先旧藏,近年来甄炜旎博士论文别持一端,以为并不一定都出自李开先,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其将《词谑》与元刊杂剧比较,以及解读内容的错误,结论也就不能支持其论点,因此我们据现有的论据,还只能认定元刊杂剧属于李开先的旧藏,只是提醒人们还须继续关注元刊杂剧的出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李开先 元刊杂剧 词谑 元刊杂剧三十种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并非刻于元代说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倩倩 《文化艺术研究》 2015年第4期67-73,共7页
学界普遍认为《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剧本并非刊于一时一地,乃是元代"书坊杂凑而成的本子"。实际上,这三十种杂剧为同一书坊汇刊,之所以总题中有"大都""古杭"等词,是因为它们所用的底本即是如此。它们并... 学界普遍认为《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剧本并非刊于一时一地,乃是元代"书坊杂凑而成的本子"。实际上,这三十种杂剧为同一书坊汇刊,之所以总题中有"大都""古杭"等词,是因为它们所用的底本即是如此。它们并非刊刻于元代,而是明朝建立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书坊汇刊 明初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整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占鹏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3-67,共5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在清末民初才逐渐通显于世的。关于它发现的具体时间、地点及相关人物至今虽仍不甚清楚,但它的发现却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意义和学术价值。关于它的整理研究也出现过一个个高潮,在一...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在清末民初才逐渐通显于世的。关于它发现的具体时间、地点及相关人物至今虽仍不甚清楚,但它的发现却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意义和学术价值。关于它的整理研究也出现过一个个高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元杂剧整理研究的发展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整理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校勘释例三则
8
作者 许巧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校勘 释例 文献价值 整理工作 元刻本 刻书 错讹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三音节词构词研究
9
作者 晁瑞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79-783,828,共6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里的三音节词主要是ABB式,在考察文献的基础上,根据A与BB之间语义关系的疏密分为1+2型、2+1型、1+1+1型,并根据造词理据将这些词分为主谓式、并列式、补充式等9种语法关系。描写了BB语法化的过程,指出BB在A与BB形成... 《元刊杂剧三十种》里的三音节词主要是ABB式,在考察文献的基础上,根据A与BB之间语义关系的疏密分为1+2型、2+1型、1+1+1型,并根据造词理据将这些词分为主谓式、并列式、补充式等9种语法关系。描写了BB语法化的过程,指出BB在A与BB形成述补关系时语法化。对非重叠式三音节词,分析了ABC式、前缀式、后缀式等词语的造词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三音节词 语法化 构词法
下载PDF
论《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词汇化问题——以“X+心”为例
10
作者 杨辉 《嘉应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1-65,共5页
"X+心"是一个常用构式,《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共出现232例,其中主要是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的结构。上古汉语中名词性"X"占主导,中古汉语以后,其他词性的"X"逐渐增多。"X+心"构式... "X+心"是一个常用构式,《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共出现232例,其中主要是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的结构。上古汉语中名词性"X"占主导,中古汉语以后,其他词性的"X"逐渐增多。"X+心"构式有着深厚的认知基础,其中主要关涉到隐喻映射和意象图式。构式"X+心"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可以充当六大句法成分和独立语,但是其分布是不平衡的。此外该构式还具有表示事物的中心或关键部位、表示强烈的情感、表示形象比喻等语用价值。"X+心"的词汇化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之后,该构式自身经历了消长,有些进入了现代汉语词汇,有些逐渐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构式 “X+心” 词汇化 错综性
下载PDF
论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元代汉语语法——以《元刊杂剧三十种》语法现象为例
11
作者 高乐 《文教资料》 2013年第9期24-25,共2页
金元时期,汉语同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等外来语发生了接触。通过分析元刊杂剧的特殊语言现象。本文揭示了蒙古语对元代汉语尤其是北方汉语的接触、渗透和融合的现象。
关键词 语言接触 元代汉语语法 元刊杂剧三十种
下载PDF
试论《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版本性质 被引量:21
12
作者 小松谦 金文京 黄仕忠 《文化遗产》 2008年第2期1-10,157,共11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①题目标有"古杭新刊"、"大都新编"等词,表明它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读物,刊刻于杭州。这些剧本系正末、正旦用的演出本。从马致远杂剧中出现吴文正(1249-1333)谥号等情况,可知其刊行于... "元刊杂剧三十种"①题目标有"古杭新刊"、"大都新编"等词,表明它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读物,刊刻于杭州。这些剧本系正末、正旦用的演出本。从马致远杂剧中出现吴文正(1249-1333)谥号等情况,可知其刊行于元末,而且在传演中受到不断的改动,某些版本有覆刻、补刻的痕迹,其刷印已迟至明初。据版式行款,可知是由四个左右书坊的刊本汇集而成。这些版本大多留有祭祀演剧的痕迹,并且多有帝王或类帝王角色出场,因明代不允许"驾头杂剧"演出,这些便在明代传本中被删削,或是不再演出而无明刊本存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祭祀演剧 驾头杂剧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版本及其校勘 被引量:5
13
作者 包建强 胡成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9,共6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在剧本形式、音乐体制、组曲方式、用字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演剧特性及艺人的参与。《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经过艺人改编的通俗演唱脚本。对于《元刊杂剧三十种》的校勘整理,历来皆以明代版本为标准,趋向于典雅的文人化... 《元刊杂剧三十种》在剧本形式、音乐体制、组曲方式、用字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演剧特性及艺人的参与。《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经过艺人改编的通俗演唱脚本。对于《元刊杂剧三十种》的校勘整理,历来皆以明代版本为标准,趋向于典雅的文人化,这种倾向恰与元刊本的文化特征相悖。校勘元本,应尊重其原貌,少校改、多注释,并开辟元本的通俗文艺研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通俗演唱脚本 文人化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整理校勘与方言词研究
14
作者 晁瑞 《语文知识》 2009年第3期45-47,共3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主要的整理本在方言本字考证上,各家分歧较大。根据当今方言和历史文献,对其中的相关词语提出商榷意见。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方言词 本字 校勘
下载PDF
词语为本,多维求新——《〈元刊杂剧三十种〉词语研究》读后
15
作者 惠红军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2-45,共4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元代杂剧现存最早而且也是唯一的元刻本,它的发现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戏曲作品第一个重要发现。《〈元刊杂剧三十种〉词语研究》以词语为本,多维求新,是在词语研究方面颇有亮点的一部专著。这主要体现在以下...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元代杂剧现存最早而且也是唯一的元刻本,它的发现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戏曲作品第一个重要发现。《〈元刊杂剧三十种〉词语研究》以词语为本,多维求新,是在词语研究方面颇有亮点的一部专著。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充分关注《元刊杂剧三十种》语言的社会特征;其二,关注《元刊杂剧三十种》词语的方言特征;其三,关注《元刊杂剧三十种》词语研究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词语研究 语言创新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比”字句研究
16
作者 王晶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8期51-52,共2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作为现存最早的唯一的元刻杂剧选本,是研究元代汉语重要的资料之一。“比”字句经历了汉语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仍然被保留下来,是比较句的主要形式。研究《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比”字句,考察它的分类和特点,可以... 《元刊杂剧三十种》作为现存最早的唯一的元刻杂剧选本,是研究元代汉语重要的资料之一。“比”字句经历了汉语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仍然被保留下来,是比较句的主要形式。研究《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比”字句,考察它的分类和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比”字句在近代汉语中的发展和演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比”字式 比较句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测度问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艺萱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01-102,共2页
本文以徐沁君先生校注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为语料,运用穷尽性的描写和人工统计的方式对全书的测度问句作简要直观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测度问句和是非问句与反问句的关系,以求更好的区分和归类。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测度问句 疑问副词 句末语气词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所见临汾方言词汇例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亚男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3期121-123,共3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今天所能看到的元人杂剧惟一的元代刊本,具有极珍贵的文献价值,其中使用了较多临汾方言词汇,为研究临汾地区方言词汇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书面语资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情况的变化,临汾地区的汉语方言也在不断发生...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今天所能看到的元人杂剧惟一的元代刊本,具有极珍贵的文献价值,其中使用了较多临汾方言词汇,为研究临汾地区方言词汇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书面语资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情况的变化,临汾地区的汉语方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将《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词汇意义与当下词义进行比较,可以认识临汾方言词汇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临汾方言 词义考释
下载PDF
元杂剧中赋体的运用——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正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3-58,95,共6页
元杂剧的曲文在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等方面大量借鉴了抒情小赋的艺术形式;其戏剧结构、讲唱对话等则受到了俗赋的影响。同时,赋与戏剧所具有的诗性特征和共同的表达方式,又带有文化基因上的传承性和共通性。《元刊杂剧三十种》作为... 元杂剧的曲文在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等方面大量借鉴了抒情小赋的艺术形式;其戏剧结构、讲唱对话等则受到了俗赋的影响。同时,赋与戏剧所具有的诗性特征和共同的表达方式,又带有文化基因上的传承性和共通性。《元刊杂剧三十种》作为最早的元杂剧刊本,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元杂剧对赋体的运用和借鉴,以及俗文学在雅文学影响和渗透下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赋体 抒情小赋 俗赋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百惠 杨宝春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39-47,共9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在19世纪初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学界对《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校勘、版本、文学、舞台四个方面,其中文献文本层面的研究最多、最完备,针对它的校勘与整理研究还曾一度形成高潮。由于不同的明刊本存... 《元刊杂剧三十种》在19世纪初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学界对《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校勘、版本、文学、舞台四个方面,其中文献文本层面的研究最多、最完备,针对它的校勘与整理研究还曾一度形成高潮。由于不同的明刊本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同剧的版本比较研究较为兴盛。除此之外,其他更深层次的文学与戏剧层面的研究较少。《元刊杂剧三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意义,但它仍然存有许多疑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学界作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杂剧 研究述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