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形态的元宇宙心理学探微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燊 汪澜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7期386-398,共13页
以元宇宙和ChatGPT为缘起,论述了元宇宙心理学与量子力学的联系并藉此从量子力学的角度界定元宇宙心理学的概念。元宇宙心理学包罗万象,能够提供理论支撑的理论或学说比较多,本文仅从“三个世界”理论和量子认知两方面进行初步思考。此... 以元宇宙和ChatGPT为缘起,论述了元宇宙心理学与量子力学的联系并藉此从量子力学的角度界定元宇宙心理学的概念。元宇宙心理学包罗万象,能够提供理论支撑的理论或学说比较多,本文仅从“三个世界”理论和量子认知两方面进行初步思考。此外,量子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广告心理学是元宇宙与心理学相结合实践性较强的五个心理学分支,诸如元宇宙工业心理学、元宇宙文艺心理学等领域也在悄然兴起。然而,元宇宙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科学的新分支,还面临较多未知的困境和挑战,需要持续深入研究才能确立其作为分支心理学科的地位。在元宇宙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量子认知也许能够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宇宙心理学 量子心理学 量子认知
下载PDF
“类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元理论建构——评车文博主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柯 熊哲宏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6期3-5,共3页
车文博先生主编的《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通过"四方"文化比较,定义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意义,进而建立了一个公正的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学元理论体系。该书更进一步以心理内容为线索,站在"类心理学"的高度描绘了中外... 车文博先生主编的《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通过"四方"文化比较,定义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意义,进而建立了一个公正的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学元理论体系。该书更进一步以心理内容为线索,站在"类心理学"的高度描绘了中外心理学范式竞争与演进的历史:古代"四方"文化范式呈现相互竞争的态势;在欧洲的科学革命以后,分析理性哲学范式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最后,该书中外心理学思想的交流是解决当前心理学范式困难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 范式 元心理学 跨文化比较研究
下载PDF
车文博先生对无意识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3
作者 高申春 王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本文既在专题水平上探讨车文博教授关于无意识心理学思想的系统论述,并尝试揭示其理论意义,又希望通过这个专题研究,揭示车文博教授"文以载道"的学术人格和治学理念,从而为我们学习、领会、研究车文博教授博大精深的心理学思... 本文既在专题水平上探讨车文博教授关于无意识心理学思想的系统论述,并尝试揭示其理论意义,又希望通过这个专题研究,揭示车文博教授"文以载道"的学术人格和治学理念,从而为我们学习、领会、研究车文博教授博大精深的心理学思想提供一个方法论的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文博 无意识心理学 元心理学理论 思想贡献
下载PDF
哲学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及心理学哲学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圣 门里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25-29,56,共6页
本文试对哲学心理学及其体系、科学心理学及其体系、心理学哲学及其体系、元心理学及其体系、心理学学及其体系、脑理学及其体系、思行学及其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追问并进行探索回答。
关键词 哲学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 心理学哲学 元心理学 心理学
下载PDF
“爱欲”本体的新文化建设意义——略析马尔库塞的“爱欲”说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举魁 张和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6,共4页
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出发,试图确立爱欲的本体地位。在他看来,爱欲与逻各斯、理性是对立的两极,应该在双方的相互作用中来看待爱欲。正是由于人类文明不能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因而导致了目的与手段的相互易位。马尔库塞同意... 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出发,试图确立爱欲的本体地位。在他看来,爱欲与逻各斯、理性是对立的两极,应该在双方的相互作用中来看待爱欲。正是由于人类文明不能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因而导致了目的与手段的相互易位。马尔库塞同意尼采将爱欲视为人的本质的观点,主张在这一基点上把握理性的地位,来解决目的与手段易位的问题。马尔库塞看到了爱欲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这是了不起的贡献,因而在新文化建设中应引入爱欲这一范畴。但他将爱欲视为人的本质,又是混淆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不当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爱欲 弗洛伊德 元心理学 尼采 人的本质
下载PDF
从现实的印象到神经-影像——电影观众学“影像-观众”关系反思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棵锁 王萌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0,44,共8页
本文以博得里的电影装置理论对电影影像-观众/主体(cine-subject)关系的分析为起点,梳理和对比电影理论史上精神分析学、元心理学和认知主义等各理论学派对"现实-影像-观众"关系的认知,寻找理论界在电影理论发展以及"变... 本文以博得里的电影装置理论对电影影像-观众/主体(cine-subject)关系的分析为起点,梳理和对比电影理论史上精神分析学、元心理学和认知主义等各理论学派对"现实-影像-观众"关系的认知,寻找理论界在电影理论发展以及"变革"过程中对同一核心概念的认识差异与分歧,从而获得对电影影像和观众关系的更为清晰的新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路易·博得里 元心理学 电影装置理论 现实的印象 神经-影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