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至大新政”与元武宗时期的海运 被引量:8
1
作者 孟繁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8,共6页
海运江南粮至大都(今北京),是元朝政府应对南北经济差异,保障京师用粮的重要举措。桑哥秉政时期,曾出现元代海运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元武宗即位后,推行“至大新政”,加强海运管理,提高运粮船户待遇,海运数又逐渐攀升,形成了元代海运史上... 海运江南粮至大都(今北京),是元朝政府应对南北经济差异,保障京师用粮的重要举措。桑哥秉政时期,曾出现元代海运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元武宗即位后,推行“至大新政”,加强海运管理,提高运粮船户待遇,海运数又逐渐攀升,形成了元代海运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武宗 至大新政 海运
下载PDF
试论元武宗朝尚书省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鸣飞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2008年第1期17-30,共14页
传统观点多认为元武宗朝尚书省改革,重用蒙古、回回大臣,滥封滥赏、聚敛剥削,导致元代政治走向衰败。实际上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具体考察元武宗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其封赠、考课、增加俸禄、举行郊祀等政治措施体现出明显的汉化因素... 传统观点多认为元武宗朝尚书省改革,重用蒙古、回回大臣,滥封滥赏、聚敛剥削,导致元代政治走向衰败。实际上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具体考察元武宗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其封赠、考课、增加俸禄、举行郊祀等政治措施体现出明显的汉化因素,增海运、革钞法、加赋税等经济措施也有利有弊,不可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武宗 尚书省 改革 政治走向 经济措施 传统观点 政治措施 大臣
下载PDF
脱虎脱丞相史事探微——兼論元武宗朝尚書省之用人 被引量:1
3
作者 陳新元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3-250,共18页
脱虎脱是元武宗朝的尚書右丞相,也是"至大新政"中的核心人物,《新元史·脱虎脱傳》等論著中對其族屬及生平的介紹有不少謬誤和隱漏之處,本文通過勾稽元代史籍中的散見资料,考證出他是蒙古人,世祖時期曾在江南地區擔任高官... 脱虎脱是元武宗朝的尚書右丞相,也是"至大新政"中的核心人物,《新元史·脱虎脱傳》等論著中對其族屬及生平的介紹有不少謬誤和隱漏之處,本文通過勾稽元代史籍中的散見资料,考證出他是蒙古人,世祖時期曾在江南地區擔任高官,後因深度涉入至大末年的武、仁之争而被殺。同時本文還以脱虎脱等省臣的出身爲切入點,對武宗朝尚書省的用人取向進行了探討,指出過去認爲武宗任人唯親的看法並不客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虎脱 元武宗 尚书省 至大新政
下载PDF
元武宗擁立集團及其派系變遷
4
作者 張曉慧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2022年第1期187-196,共10页
元大德十一年(1307),元成宗在大都病殁,後繼無人。在隨後的皇位繼承鬥争中,成宗之侄愛育黎拔力八達獲得勝利。不過出於實力對比的考量,愛育黎拔力八達從漠北迎回手握重兵的兄長海山。海山即位,是爲武宗,並定下兄弟相承之約,册立愛育黎... 元大德十一年(1307),元成宗在大都病殁,後繼無人。在隨後的皇位繼承鬥争中,成宗之侄愛育黎拔力八達獲得勝利。不過出於實力對比的考量,愛育黎拔力八達從漠北迎回手握重兵的兄長海山。海山即位,是爲武宗,並定下兄弟相承之約,册立愛育黎拔力八達爲皇太子,兄弟二人分享了這場政變的勝利果實。[1]由於《元史》等史料對這場皇位鬥争記述甚簡,以往的研究,側重于分析政變主角愛育黎拔力八達一方,而對海山一方著墨不多。海山得以即位,離不開其在漠北經年培植勢力。本文從人物事迹入手,分析在和林擁立武宗的漠北諸將集團的構成。他們不僅在海山登位一事上立下汗馬功勞,而且在武宗初年的政局中佔據要津。然而武宗朝歷時僅四年,朝局中一些重要政治人物,尤其是蒙古重臣的資料零散,難以勘同、輯考。這一集團包括哪些關鍵人物,他們在武宗即位前後的政局中發揮了何種作用,是本文首先著力解決的問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史》 元武宗 兄弟二人 册立 元成宗 皇太子 政局 海山
下载PDF
元武宗改皇储事件发微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文坦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元武宗在至大三年更改皇太子事件不是一次简单的“宦祸”。这次事件根源于大德末年的皇位之争,也是元武宗与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政见异趣、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导火索应是“潜龙”爱育黎拔力八达为“飞龙”之事。尚书省右丞相康里脱脱... 元武宗在至大三年更改皇太子事件不是一次简单的“宦祸”。这次事件根源于大德末年的皇位之争,也是元武宗与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政见异趣、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导火索应是“潜龙”爱育黎拔力八达为“飞龙”之事。尚书省右丞相康里脱脱之所以能阻止武宗及其权臣三宝奴等更改皇储的意图,并不仅仅因为他深得武宗信任和他自身的政治威信,更在于武宗朝复杂的政治矛盾和政治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武宗 皇储 中国 历史研究 政治事件
原文传递
高丽忠宣王拥立元武宗事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柄翊 额尔敦巴特尔 《蒙古学信息》 2002年第3期12-16,40,共6页
关键词 宣王 元武宗 阿忽台 阿难答 《元史》 元大都 爱育黎拔力八达 安西王 庆寿寺 元仁宗
原文传递
元代“遥授”现象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佳臻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103,共8页
元代的"遥授"现象承自金末,成吉思汗时期就已略有采用,世祖建立元朝之后,开始较大规模地利用。一般而言,元朝统治者利用遥授达成各种政治目的,如奖励军功、安抚降将、安抚边疆少数民族首领以及作为官员致仕后的荣誉衔等。武... 元代的"遥授"现象承自金末,成吉思汗时期就已略有采用,世祖建立元朝之后,开始较大规模地利用。一般而言,元朝统治者利用遥授达成各种政治目的,如奖励军功、安抚降将、安抚边疆少数民族首领以及作为官员致仕后的荣誉衔等。武宗时期,"遥授官"大量出现,这与武宗试图巩固自身及其儿子的地位息息相关。仁宗继位后,大规模的遥授活动基本停止。此外,由于《元史·百官志》不载"遥授官",导致其存在许多易被忽略的问题,如与"加带衔"的区别、是否食俸禄、《元史》对"遥授官"的记载情况等。综合分析各种史料,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加以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遥授 忽必烈 元武宗
下载PDF
民国初年关于祭孔问题的争议 被引量:2
8
作者 常会营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58,共3页
自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从此走入所谓的经学时代(以儒学为国家统治思想),绵延两千余年而不绝。孔子也被累世追封,从汉平帝时加封"褒成宣尼公",到唐玄宗时加封的"文宣王",到宋真宗时加封"至圣文宣王"... 自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从此走入所谓的经学时代(以儒学为国家统治思想),绵延两千余年而不绝。孔子也被累世追封,从汉平帝时加封"褒成宣尼公",到唐玄宗时加封的"文宣王",到宋真宗时加封"至圣文宣王",再到元武宗时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由生时自称的"从大夫之后",一直被追封到王公的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宣王 祭孔 追封 弘治年间 汉平帝 罢黜百家 元武宗 明成 省都督 统治思想
下载PDF
试论刘伯温的诗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馨一 《丽水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19-22,18,共5页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卒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他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著明的文学家。明四明杨守陈《诚意伯文集序》:“……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卒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他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著明的文学家。明四明杨守陈《诚意伯文集序》:“……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这是按当时的事实来立论,不能说是溢美之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诚意伯文集 杨守陈 刘伯温 明诗别裁 符檄 人豪 溢美之辞 元武宗 明洪武
下载PDF
元代武宗朝研究综述
10
作者 曹学川 《阴山学刊》 2012年第1期80-84,共5页
元武宗海山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的第三位皇帝。元武宗(1307-1311)时期进行了统治势力之重构和对前朝流弊的改良。随着考古界对元中都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武宗朝和武宗其人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经济... 元武宗海山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的第三位皇帝。元武宗(1307-1311)时期进行了统治势力之重构和对前朝流弊的改良。随着考古界对元中都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武宗朝和武宗其人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方面并对武宗朝在元中后期政治影响和历史地位做出了新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武宗 政治 经济 考古
下载PDF
《元世祖平云南碑》立碑年代考证
11
作者 周祜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3年第1期70-72,共3页
在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城西点苍山中和峰麓的三月街上,矗立着一幢巨大的石碑。碑高四.四四米,广一.六五米,系由两块青石相接而成,高高地架在一个石雕的赑屃之上,这便是《元世祖平云南碑》。它是研究大理古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为云南省重... 在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城西点苍山中和峰麓的三月街上,矗立着一幢巨大的石碑。碑高四.四四米,广一.六五米,系由两块青石相接而成,高高地架在一个石雕的赑屃之上,这便是《元世祖平云南碑》。它是研究大理古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这块碑的碑文是元代翰林院学士程文海奉元成宗诏命所撰的。程文海(1249—1318)字钜夫,因避元武宗庙讳以字行,故《元史》本传为《程距夫传》。他先世乃徽州(今安徽歙县)人,后迁郢州的京山(今湖北京山县),最后定居在建昌(今四川省西昌市)。程文海的叔父程正卿是南宋的建昌通判,忽必烈征大理路过建昌,正卿以城降,程文海入京作为质子,元朝授他为宣武将军、管军千户。程文海聪明有识,才气不凡,为元世祖所赏识,选拔入翰林院,屡进为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至元二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文海 集贤直学士 秘书少监 《元史》 管军 元武宗 大理城 正卿 翰林院 建昌
下载PDF
清江出土的铜火铳和八思巴文铜钱
12
作者 黄冬梅 《南方文物》 1987年第1期19-,共1页
1976年9月,清江县临江公社姜璜大队李家坊村,出土了三尊铜火铳和四百零四枚八思巴文铜钱,现收藏在清江县博物馆。三尊铜火铳形制大小和重量相同。火铳呈两节状,中空,由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构成。前膛、尾銎呈圆形,药室外凸呈椭圆形,... 1976年9月,清江县临江公社姜璜大队李家坊村,出土了三尊铜火铳和四百零四枚八思巴文铜钱,现收藏在清江县博物馆。三尊铜火铳形制大小和重量相同。火铳呈两节状,中空,由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构成。前膛、尾銎呈圆形,药室外凸呈椭圆形,尾銎镂一点火孔。前膛长22.5厘米,药室长4厘米,尾銎长11厘米;铳口内壁直径2.5厘米,铳口壁厚0.5厘米,重1.8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思巴文 阿城县 清江县 药室 古代兵器 室长 大元 外凸 元武宗 世祖
下载PDF
元中都遗址
13
《社会科学论坛》 2012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北县城北五十公里处馒头营乡。由元世祖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次年立中都留守司兼开宁路都总管府,以及虎贲司、光禄司、银冶提举司及中都万亿库等官署,成为与和林、大都、上都齐...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北县城北五十公里处馒头营乡。由元世祖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次年立中都留守司兼开宁路都总管府,以及虎贲司、光禄司、银冶提举司及中都万亿库等官署,成为与和林、大都、上都齐名的蒙元四大都城之一。至正十八年(1358),被红巾军烧毁,成为废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中都遗址 河北省 元武宗 忽必烈 元世祖 都城 蒙元
下载PDF
元代钧窑“己酉”天青釉鼎式香炉
14
作者 李毅君 《中国博物馆》 2010年第3期86-88,共3页
"己酉"天青釉鼎式香炉,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钧窑瓷器,一级文物。口径25.5厘米,高42.7厘米。双立耳,圆鼓腹,三兽足。口沿至肩部两侧饰兽形耳,腹部饰四个兽面铺首衔环纹,通体施天青色釉。颈部正面有一长方形题记,上刻"... "己酉"天青釉鼎式香炉,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钧窑瓷器,一级文物。口径25.5厘米,高42.7厘米。双立耳,圆鼓腹,三兽足。口沿至肩部两侧饰兽形耳,腹部饰四个兽面铺首衔环纹,通体施天青色釉。颈部正面有一长方形题记,上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楷书铭文。1970年出土于呼和浩特市白塔村,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炉 青釉 钧窑 元代 呼和浩特市 元武宗 长方形 博物院
下载PDF
刘基和他的《郁离子》
15
作者 汝海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89年第8期1-2,共2页
刘基,字伯温,浙江处州青田县南田(现属浙江文成县)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卒于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中进士,三年后步入仕途,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江浙行省都事等官。由于与执政者意见不合,... 刘基,字伯温,浙江处州青田县南田(现属浙江文成县)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卒于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中进士,三年后步入仕途,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江浙行省都事等官。由于与执政者意见不合,大概于至正十四年(1354)便弃官归里。至元十八年(1358),朱元璋攻下金华、括苍,再三聘请刘基出山。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他于至元二十年(1360)到了应天府(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离 元文宗 元武宗 都事 高安县 于明 八年 胡惟庸 元室 至正
下载PDF
贵州人不应忘记的晚清名臣胡林翼
16
作者 王晓丹 《贵阳文史》 2019年第5期8-9,共2页
"洞庭波涛八百里,湘楚文明数千年。"湖南省中部秀美的益阳城,犹如镶嵌在洞庭湖畔的明珠。自秦而始,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益阳,山乡湖滨,钟灵毓秀,历来是三楚文脉的源头根柢。自元武宗时,由江西泰和县迁至湖南宁乡的胡氏家族,6... "洞庭波涛八百里,湘楚文明数千年。"湖南省中部秀美的益阳城,犹如镶嵌在洞庭湖畔的明珠。自秦而始,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益阳,山乡湖滨,钟灵毓秀,历来是三楚文脉的源头根柢。自元武宗时,由江西泰和县迁至湖南宁乡的胡氏家族,6代之后,便落籍生根于益阳十九里泉交河胡家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中部 胡林翼 洞庭湖畔 湖南宁乡 元武宗 江西泰和 八百里 益阳
下载PDF
草原公主历代祭孔第一人——元朝蒙古公主祥哥剌吉与其传世文物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大方 《鄂尔多斯文化》 2014年第1期30-31,共2页
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理湖畔,有一座元代的鲁王城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代蒙古最有影响的弘吉剌部领主斡罗陈万户与其妃囊加真公主向朝廷请求,在答儿海子(今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理湖)建城邑... 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理湖畔,有一座元代的鲁王城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代蒙古最有影响的弘吉剌部领主斡罗陈万户与其妃囊加真公主向朝廷请求,在答儿海子(今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理湖)建城邑。获准后,于至元八年(1271年)动工,在草原上兴建宏丽的应昌城。蒙古弘吉剌部自成吉思汗以来,世代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联姻,并在山东曲阜获得封地,被封为"鲁王"。此举,促使蒙古文化与汉文化广泛交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金石文物。我国古代著名的女收藏家、鲁王妃祥哥剌吉公主(约1283-1331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女(又是元武宗之妹、仁宗之姊)。祥哥剌吉公主在元代地位很特殊,她与弘吉剌部首领、鲁王成婚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哥剌吉 弘吉剌部 祭孔 元武宗 应昌 鲁王 元七 元仁宗 城邑 至元
原文传递
蒙元帝國多元文化精英叢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Peter Zieme 《中古中国研究》 2020年第1期93-107,共15页
蒙古時期的色目人中,有許多來自吐魯番、别失八里、敦煌等地區的畏兀爾人,他們既是朝廷的官員,同時也與故土保持着緊密聯繫。本文選取了六個可以同時在回鶻文和漢文文獻中找到資料的人物進行考察。第一個是安藏,安藏在漢文史料中有大量... 蒙古時期的色目人中,有許多來自吐魯番、别失八里、敦煌等地區的畏兀爾人,他們既是朝廷的官員,同時也與故土保持着緊密聯繫。本文選取了六個可以同時在回鶻文和漢文文獻中找到資料的人物進行考察。第一個是安藏,安藏在漢文史料中有大量記載,他曾參與編纂《至元法寶勘同總録》,在莫高窟北區發現的回鶻文文書B464:141中也發現了回鶻文、漢文合璧的安藏詩集。第二個是Kitso,假設俄藏敦煌文書Дx17433題記中,作爲金代佛典編撰者之一的Kitso tutuη是畏兀爾人,且名字來源於喜藏都統,那麽,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所藏Ty659觀世音經幡題記中出現的供養人或許就是他。第三個是S?vinc Kaya(小雲石海涯?),在漢文資料中,小雲石海涯更多的是以貫雲石的名字出現,是元代著名的詩人,但在一件回鶻文的詩歌中,小雲石海涯卻是作爲受人尊敬的佛學大師的身份出現的。第四個是三寶奴,在元武宗統治時期曾有一個名爲三寶奴的人,但族屬不明,由於這是一個僧人名字,可以在很多語言中使用,故很難肯定他是畏兀爾人。第五個是Cison,這個名字是用回鶻文拼寫的漢文僧人名字,這個僧人很可能就是智全,在《阿魯渾薩理神道碑銘》中出現的"智全末利可吾坡地沙",或許就是此人,而末利可吾坡地沙可能只是一個榮譽頭銜。第六個是Yigmis(亦黑迷失),亦黑迷失是元成宗時期的重要官員,在吐魯番回鶻文文獻中也多次出現他的名字,在《阿彌陀佛》卷首語的捐贈者名單中排在第一位的Yigmis Tegin或許就是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黑迷失 别失八里 畏兀 元武宗 蒙元 安藏 元成宗
原文传递
史上第一个孔子传记——读《史记·孔子世家》
19
作者 吴先宁 《中国政协》 2020年第18期58-59,共2页
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从各种角度和立场出发的,对孔子的尊崇和赞誉可谓绵绵不绝,无代无之。“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等是较为常见的,而像元武宗加冕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样鲁迅称之为“大得吓人的头衔”,则是政治上对孔子的... 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从各种角度和立场出发的,对孔子的尊崇和赞誉可谓绵绵不绝,无代无之。“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等是较为常见的,而像元武宗加冕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样鲁迅称之为“大得吓人的头衔”,则是政治上对孔子的极端尊奉,可能利用的意图更大一些。就我本人来说,还是最为认同南宋时期一个无名氏诗人题在旅舍墙上的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氏 绵绵不绝 万世师表 至圣先师 元武宗 加冕 南宋时期 《史记·孔子世家》
原文传递
刘基:温州文化金名片
20
《温州瞭望》 2007年第1期62-62,共1页
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故时人称他为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南田武阳... 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故时人称他为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南田武阳村于1948年被划入新设置的温州市文成县,而这个新县名就直接源于他的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州路 南田山 明洪武 元武宗 成公 三年 武阳 四年 至大 姜太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