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素分带及其在地质找矿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1
作者 罗二刚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元素分带是指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不同元素或矿物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排列的现象。其包含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有其特定的分布模式和控制因素。在地质找矿中,元素分带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勘探目标定位不准、评价误差以... 元素分带是指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不同元素或矿物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排列的现象。其包含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有其特定的分布模式和控制因素。在地质找矿中,元素分带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勘探目标定位不准、评价误差以及资源潜力估计不准确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元素分带机理的研究,利用现代分析技术精细识别分带特征,并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优化勘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带 地质找矿 问题 解决措施
下载PDF
内蒙古拜仁达坝铅-锌-银矿床:元素分带及其成因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翼飞 聂凤军 +2 位作者 江思宏 刘妍 梁清玲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55-1068,共14页
内蒙中东部拜仁达坝矿床是一个以石炭纪石英闪长岩及锡林浩特杂岩为赋矿围岩的断裂充填型热液脉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床分东西两个矿段,拜东矿区1号矿体及拜西矿区3号矿体是矿床的主要矿体。矿体沿着走向方向具有明显的矿化分带特征... 内蒙中东部拜仁达坝矿床是一个以石炭纪石英闪长岩及锡林浩特杂岩为赋矿围岩的断裂充填型热液脉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床分东西两个矿段,拜东矿区1号矿体及拜西矿区3号矿体是矿床的主要矿体。矿体沿着走向方向具有明显的矿化分带特征,锌-铜矿石、锌矿石及铅-锌-银矿石依次从矿化中心向外侧产出。代表性矿体拜东矿区1号矿体的块段金属量、平均品位及元素比值由西向东沿着走向方向显示出明显而系统的变化规律。锌的块段金属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铅和银的矿段金属量则先增加后下降;锌的块段平均品位由西向东逐渐降低,铅和银的块段平均品位则先上升随后下降;Ag/Pb值先上升随后下降,Ag/Zn和Pb/Zn值则逐渐上升。这种矿化的分带性可能是成矿热液在中偏高温向低温演化的过程中,沿着矿体的走向方向从矿化中心向外侧运移,在矿体不同位置有选择地将成矿物质卸载的结果。而成矿热液在断裂系统内与不同比例大气水的混合则可能是成矿系统内温度梯度形成的重要原因。矿床中不同位置的矿物组合记录了成矿热液中硫逸度由高向低,pH值由低向高的演化过程。拜仁达坝矿床与邻近的维拉斯托矿床组成了一个由温度场控制的具有明显矿化分带现象的低硫化热液脉状多金属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矿床 元素分带 矿床成因 拜仁达坝 内蒙古中东部 金属矿床
下载PDF
确定金矿床元素分带序列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扬 邱德同 季峻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47-48,共2页
矿床元素分带序列的确定通常是基于对地球化学剖面的研究,可由矿床原生晕图直接归纳出来。这种方法以其直观明了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完整的典型剖面选择常常具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剖面图圈定的元索分带序列就... 矿床元素分带序列的确定通常是基于对地球化学剖面的研究,可由矿床原生晕图直接归纳出来。这种方法以其直观明了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完整的典型剖面选择常常具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剖面图圈定的元索分带序列就显得不够全面、准确。本文利用一种新方法,即逐步回归多元统计方法来确定金矿床元素的分带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元素分带序列
下载PDF
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围岩蚀变及元素分带综合找矿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魏俊浩 张德会 +1 位作者 王思源 刘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28,共4页
以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为例,讨论该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及蚀变分带特征、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建立了石板沟金矿的综合找矿模型,对深部的含矿性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 围岩蚀变 元素分带 综合找矿模型 金矿床
下载PDF
西秦岭寒武系中金矿床成矿元素分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家军 刘建明 +4 位作者 郑明华 林丽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11,共4页
西秦岭寒武纪硅岩建造中的金矿床,其形成与成矿热液沿纵向、横向及轴向的渗滤和扩散作用密切相关。由于元素组分在各个方向出现浓度( 含量) 的差异,使矿床中成矿元素分带甚为明显。元素的分带最终导致了Au、Se、U、Cu、Mo... 西秦岭寒武纪硅岩建造中的金矿床,其形成与成矿热液沿纵向、横向及轴向的渗滤和扩散作用密切相关。由于元素组分在各个方向出现浓度( 含量) 的差异,使矿床中成矿元素分带甚为明显。元素的分带最终导致了Au、Se、U、Cu、Mo、Sb、Hg 等元素在三维空间各自构成单一或复合型的矿( 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岩建造 金矿床 元素分带 西秦岭 成矿元素
下载PDF
西藏隆子县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床ⅩⅤ号矿体元素分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卿成实 张志 +4 位作者 张林奎 李光明 董随亮 王艺云 高轲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44,共15页
作为特提斯喜马拉雅新生代构造–成矿事件中最为典型的Pb-Zn矿化代表的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床,近年来新发现的ⅩⅤ号矿体,规模仅次于主矿体Ⅴ、Ⅵ号矿体,由于其发现时间晚,所以研究程度低。为了更好剖析该矿体地质特征,通过研究ⅩⅤ号矿... 作为特提斯喜马拉雅新生代构造–成矿事件中最为典型的Pb-Zn矿化代表的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床,近年来新发现的ⅩⅤ号矿体,规模仅次于主矿体Ⅴ、Ⅵ号矿体,由于其发现时间晚,所以研究程度低。为了更好剖析该矿体地质特征,通过研究ⅩⅤ号矿体的元素分带特征,结果表明:(1)矿体围岩地层对Pb、Ag、Sb元素有着良好的供给能力,但Zn的富集成矿与地层关系不大,铅锌矿化与一套完整的高温—中温—低温元素组合Hg、Ag、Sb、Bi、Pb、Sn、Cd、Cu、Mn及Zn密切相关。(2)ⅩⅤ号矿体主要由含矿热液携带成矿元素往上运移的过程中不断析出成矿,未见明显的叠加改造痕迹。(3)矿体深部仍然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ⅩⅤ号矿体分带模型的建立,是对特提斯喜马拉雅新生代构造–成矿事件的良好响应,能较好代表在该事件下Pb-Zn矿化的普遍特征,同时在深部潜力预测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带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扎西康 西藏
下载PDF
银岩锡矿原生晕元素分带序列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定源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5-49,共5页
元素分带序列的计算是矿床原生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格氏法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元素含量梯度法、信息量法、富集程度估值法和因子得分法等计算元素分带序列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计算出银岩锡矿原生晕元素垂直分带序列.
关键词 锡矿 原生晕 元素分带序列 计算法
下载PDF
内蒙古曹四夭钼矿床元素分带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智 班宜红 +4 位作者 李香资 权知心 丁军召 岑朝正 张一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3年第3期194-204,共11页
河南省地勘二院新发现的内蒙古兴和县曹四夭钼矿是一个超大型斑岩型矿床,目前圈定钼矿体分布面积2.22 km2,东西长1994 m,南北宽1612 m,平均厚度508 m,共估算(333)钼矿石量225万吨,钼金属资源量175万吨,平均品位0.078%。对该钼矿体元素... 河南省地勘二院新发现的内蒙古兴和县曹四夭钼矿是一个超大型斑岩型矿床,目前圈定钼矿体分布面积2.22 km2,东西长1994 m,南北宽1612 m,平均厚度508 m,共估算(333)钼矿石量225万吨,钼金属资源量175万吨,平均品位0.078%。对该钼矿体元素分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1)元素围绕钼矿体呈规律环状分带现象;2)从中心向外围由高温元素到中低温元素呈依次展布的各自独立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3)围绕钼矿体有高中低温矿产分带规律,应注重对成钼作用同期形成的铅锌金等多金属矿产的找寻;4)标型元素比值可以有效圈定钼矿体边界及指示岩浆运移通道;5)矿体主要产出于燕山期少斑花岗斑岩外接触带,构造-岩浆岩带是钼矿床产出的有利场所;6)大同—尚义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相关联的小岩枝上侵部位是寻找类似矿床的重要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四夭钼矿床 矿体特征 元素分带 分带模型 矿产分带 找矿方向 内蒙古 兴和县
下载PDF
青海纳日贡玛矿田元素分带序列与剥蚀程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温得银 宋顺昌 +1 位作者 薛万文 于兆云 《青海国土经略》 2005年第4期36-40,共5页
纳日贡玛铜钼矿田位于“三江”成矿带北段,与西藏著名的玉龙铜钼成矿带属同一成矿带,通过研究黑龙江多宝山铜矿床、江西德兴铜(钼)矿田、西藏玉龙铜(钼)等著名斑岩铜(钼)矿床元素分带序列,比对出纳日贡玛矿床、众根涌矿点、陆日格矿点... 纳日贡玛铜钼矿田位于“三江”成矿带北段,与西藏著名的玉龙铜钼成矿带属同一成矿带,通过研究黑龙江多宝山铜矿床、江西德兴铜(钼)矿田、西藏玉龙铜(钼)等著名斑岩铜(钼)矿床元素分带序列,比对出纳日贡玛矿床、众根涌矿点、陆日格矿点等元素分带序列及剥蚀程度,为该区下步地质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带序列 矿田 纳日贡玛
下载PDF
大义山地区硼矿床微量元素分带性研究及在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明道 陈鸿达 《湖南地质》 1992年第S1期82-85,共4页
大义山地区硼矿床,包括七里坪大型硼矿床和汤市铺、半边街等中型硼矿床,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工作程度最高的接触交代型硼矿床。本文主要介绍了矿床微量元素分带特征及其在找矿勘查中的应用。 1 矿床地质概况矿床产于大义山复式岩体西... 大义山地区硼矿床,包括七里坪大型硼矿床和汤市铺、半边街等中型硼矿床,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工作程度最高的接触交代型硼矿床。本文主要介绍了矿床微量元素分带特征及其在找矿勘查中的应用。 1 矿床地质概况矿床产于大义山复式岩体西侧外接触带,成矿岩浆岩为大义山岩体北体及七里坪岩体。成矿岩体以富含Be、As、B、Sn、W、Bi、Mo、Cu、In、Li为特征、可分别高出维氏花岗岩平均值的数倍乃至数百倍,其中,B、Sn、W、Bi、In、As分别高达618、146、16.4、6.81、31.9、6.6 ppm (24个样平均值),分别为维氏值的41.2、48.7、10.9、681、123、4.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矿床 大义山岩体 元素分带 矿体 岩浆岩 华南地区 微量元素 找矿勘查 元素分带特征 分带指数
下载PDF
在PC—8801B机上化探元素分带及判别指标选择应用程序
11
作者 王信虎 李习安 《黄金地质科技》 1990年第3期57-64,共8页
本文对元素分带方法原理和程序使用进行了概述和说明,并列举了实例。
关键词 化探 计算机 元素分带 指标 选择
下载PDF
广东长坑—茶山矿田成矿元素分带规律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8
12
作者 庄文明 彭卓伦 +2 位作者 林小明 张献河 姜莲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9,共8页
粤中长坑—茶山矿田共有17个内生金属矿床(点),选择了位处矿田北部的长坑金银矿床、矿田中部和南部的横江和茶山多金属矿床进行重点研究。结果发现,位于矿田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成矿元素的上述三个矿床,自下而上均呈现Cu→Zn→Pb... 粤中长坑—茶山矿田共有17个内生金属矿床(点),选择了位处矿田北部的长坑金银矿床、矿田中部和南部的横江和茶山多金属矿床进行重点研究。结果发现,位于矿田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成矿元素的上述三个矿床,自下而上均呈现Cu→Zn→Pb→Ag→Au的分带规律。进一步的研究尚发现,围绕已出露和未出露的两个花岗岩体,矿田的区域成矿作用也呈现出与单个矿床成矿作用相同的规律性分带。上述规律的发现,为该区深部的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元素分带 花岗岩 长坑—茶山矿田 广东
下载PDF
内蒙古甲乌拉铅锌银矿2号矿体元素分带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牛斯达 李胜荣 +1 位作者 郭健 赵文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9-765,共7页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铅锌银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2号矿体为该矿区最大的矿体。本次研究基于2号矿体的垂直纵投影图,选择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从铅、锌、银、铜品位的等值线图中探讨成矿元素分布的空间规律,以探索甲乌拉矿区成矿元...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铅锌银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2号矿体为该矿区最大的矿体。本次研究基于2号矿体的垂直纵投影图,选择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从铅、锌、银、铜品位的等值线图中探讨成矿元素分布的空间规律,以探索甲乌拉矿区成矿元素的富集规律和成矿机制,为找矿勘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果表明,矿区主成矿元素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北部以铅锌、银矿化为主,南部以铜矿化为主,反映2号矿体中成矿元素在空间上由南到北为由高温到低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据此推测2号矿体北段找矿前景良好,南段应加强对铜的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乌拉铅锌银矿 2号矿体 垂直纵投影图 元素分带 成矿远景
下载PDF
元素分带及其在地质找矿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5
14
作者 伍宗华 金仰芬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13,共7页
本文介绍了元素分带的研究概况,不同热源体周围元素的分带特征。讨论了将元素分带用于预测盲矿和评价矿体剥蚀程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元素分带 地质找矿 应用
下载PDF
区域化探异常元素分带与找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于家明 张辉 +2 位作者 陆学普 崔立新 赵坤 《吉林地质》 2007年第2期37-46,62,共11页
延吉石人金异常位于五凤—汪清—六道崴子金、铜成矿带西段,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本文根据对大黑山条垒和吉林槽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银矿区域异常元素水平分带序列特征的研究,详细说明了矿上部位、矿体部位、矿下部位异常元素水平... 延吉石人金异常位于五凤—汪清—六道崴子金、铜成矿带西段,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本文根据对大黑山条垒和吉林槽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银矿区域异常元素水平分带序列特征的研究,详细说明了矿上部位、矿体部位、矿下部位异常元素水平分带序列及其模式。据此研究成果,对石人金异常的剥蚀程度进行了预测,认为石人金异常属典型的隐伏矿矿致异常,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人 元素水平分带 剥蚀程度 隐伏矿预测
下载PDF
金木达-南木达地区微量元素分带特征及找矿
16
作者 杨大强 熊观 +3 位作者 张伟 张治贵 王焕国 黄健 《四川地质学报》 2017年第3期504-508,共5页
四川壤塘金木达—南木达地区地处我国川西北"金三角"金成矿带,该带发育多处大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前人对该带金的成矿地质、构造及成矿规律研等究较较多,但对微量元素的分带却没有研究。该文依据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四川壤塘金木达—南木达地区地处我国川西北"金三角"金成矿带,该带发育多处大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前人对该带金的成矿地质、构造及成矿规律研等究较较多,但对微量元素的分带却没有研究。该文依据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对Au、As、Sb、Hg、Cu、Pb、Zn、Ag、Bi等的含量特征、相关性及水平分带序列进行了研究表明,带内As、Sb可作为金矿的上部位元素,异常区微量元素分带表现为矿体上部逆向分带、矿体中上部正向分带相互叠加,表明区内具有隐伏矿体,地表或浅部矿体剥蚀程度较低,对区内深部找矿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地球化学勘探 元素分带 金木达-南木达
下载PDF
广东紫金风门坳锡多金属矿成矿元素分带规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甘炳艳 《地质学刊》 CAS 2021年第4期411-419,共9页
广东紫金风门坳矿区富集Sn、W、Pb、Zn、Cu、Mo、Au、Ag、As等元素,但分布不均匀,具有叠加富集特征。通过在风门坳矿区开展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定了2处矿致综合异常,结合各矿床(点)成矿特征,认为风门坳矿区成矿元素自北西... 广东紫金风门坳矿区富集Sn、W、Pb、Zn、Cu、Mo、Au、Ag、As等元素,但分布不均匀,具有叠加富集特征。通过在风门坳矿区开展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定了2处矿致综合异常,结合各矿床(点)成矿特征,认为风门坳矿区成矿元素自北西向南东依次为Sn、W、Pb、Zn、Cu、Mo→Sn、Cu、Au→Pb、Ag、Zn,呈规律性水平分带。结合矿区3号勘探线矿化(体)特征,认为矿床成矿元素在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带为Sn、W、Pb、Zn→Cu、Zn、Ag→Sn、Zn。上述规律可为今后在该区继续开展扩大扩深找矿工作提供有利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成矿元素分带 广东风门坳
下载PDF
成矿元素分带理论在辽西找矿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雨春 《有色矿冶》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根据长期找矿经验和八家子—杨家杖子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带上矿床分布的规律性,总结出了矿集区中成矿元素分带理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辽西找矿进入低谷,缺乏新的找矿线索,恰逢此时,成矿元素分带理论日趋成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通过... 根据长期找矿经验和八家子—杨家杖子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带上矿床分布的规律性,总结出了矿集区中成矿元素分带理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辽西找矿进入低谷,缺乏新的找矿线索,恰逢此时,成矿元素分带理论日趋成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理性的验证,在松南、八家子矿集区内又找到了一些矿床,打开了辽西找矿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环境 矿集区 元素分带
下载PDF
湘东北虎形山钨矿床元素分带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
19
作者 徐军伟 赖健清 +2 位作者 陈碧莹 陈飞剑 张静鸿 《矿产与地质》 2022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湘东北虎形山钨矿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白钨矿床。文章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该大型钨矿床的元素分布特征,以期为下一步在研究区北侧浅部、南侧深部寻找同类型钨矿体提供地球化学方面的参考。通过分析虎形山矿床(体)原生晕元素和示矿微量元... 湘东北虎形山钨矿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白钨矿床。文章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该大型钨矿床的元素分布特征,以期为下一步在研究区北侧浅部、南侧深部寻找同类型钨矿体提供地球化学方面的参考。通过分析虎形山矿床(体)原生晕元素和示矿微量元素组合在纵向上、垂向上三维空间的分布特征以及元素异常与钻孔揭露矿体在前缘晕、矿中晕、尾晕的对应关系,建立了矿床地球化学模型,有效区分和判别出Mo、Sb反映矿体前缘晕—矿中晕,Bi、Li、Be、W反映矿中晕,Zn、Pb、As反映矿中晕—尾晕,Sn、Au、Ag反映尾晕特征。矿区元素分带序列与热液矿床元素分带序列具反相关关系,表明研究区至少发生过两期或两期以上的矿化作用,说明本区矿床具多建造叠加成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元素分带 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找矿方向 虎形山 湘东北
下载PDF
广东云浮大金山地区成矿元素分带规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敏 《吉林地质》 2013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大金山地区富集W、Sn、Bi、Mo、Pb、Zn、Ag、Au,但分布不均匀,具有叠加富集特征,按个元素异常下限进行异常划分,获得综合异常规模较大,呈环状分布,出现多个浓集中心。结合各矿床(点)成矿特征,认为大金山地区以"穹隆"为中心,... 大金山地区富集W、Sn、Bi、Mo、Pb、Zn、Ag、Au,但分布不均匀,具有叠加富集特征,按个元素异常下限进行异常划分,获得综合异常规模较大,呈环状分布,出现多个浓集中心。结合各矿床(点)成矿特征,认为大金山地区以"穹隆"为中心,成矿元素自内向外依次形成有规律的水平分带:W、Sn、Bi→Sn→Sn、Pb、Zn、Ag→Ag、Pb、Zn(Au)→Au。上述规律为该区进一步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探 成矿元素分带 地球化学特征 大金山 广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