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充气气囊天线设计
1
作者 马振兴 宋志国 刘小飞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柔性天线与浮空器本体共形,可实现大型雷达天线的轻量化设计,是充分利用浮空器平台获取大视距探测优势的技术基础。文中研制了一套充气气囊天线,根据任务需求与生产加工能力,合理进行布局设计;通过仿真分析与样件试制,合理选材并确定囊... 柔性天线与浮空器本体共形,可实现大型雷达天线的轻量化设计,是充分利用浮空器平台获取大视距探测优势的技术基础。文中研制了一套充气气囊天线,根据任务需求与生产加工能力,合理进行布局设计;通过仿真分析与样件试制,合理选材并确定囊体工作压差。经多次试制迭代后,固化成型方案并完成样机研制。为评价样机指标符合性,采用结构及电性能两个维度对样机进行考核。结构方面,样机外观、尺寸、反射面变形、天线垂直度、保型时长等均满足需求;电性能方面,采用无源驻波指标判定辐射单元性能,通过分析发射方向图、接收方向图数据,测定样机满足了天线增益、副瓣电平和波束宽度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气囊天线 浮空平台雷达 共形天线 薄膜天线 电性能测试
下载PDF
充气气囊减速方案的气动设计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唐伟 桂业伟 +1 位作者 王安龄 毛梅良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5-268,共4页
减速是航天飞行器必须面对的问题。充气气囊减速方案利用柔性编织材料外加涂层方式构成气囊,利用气体发生器快速产生高压气体,集防热、减速和着陆减振功能于一体,重量轻、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设计了满足减速需求的气囊外形,... 减速是航天飞行器必须面对的问题。充气气囊减速方案利用柔性编织材料外加涂层方式构成气囊,利用气体发生器快速产生高压气体,集防热、减速和着陆减振功能于一体,重量轻、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设计了满足减速需求的气囊外形,利用数值求解NS方程和工程计算方法进行了气动力的预测和比较分析,利用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与气动力的耦合计算,对减速效果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对热环境、温度场、应力、热应力及变形进行了计算,还对分离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地面引导性风洞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充气气囊减速方案具有十分明确的减速效果和优点,可用于未来航天飞行器实现减速飞行目的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气囊 减速 稳定性 防热涂层 气动设计 航天飞行器
下载PDF
舷侧充气气囊装置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雷林 唐义虎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7期58-63,共6页
以三峡库区50客位客渡船为例进行舷侧充气气囊装置技术方案设计,通过对3种气囊尺度的比较计算,探索气囊尺度对客渡船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最佳气囊装置技术设计方案.
关键词 客渡船 舷侧充气气囊装置 气囊尺度
下载PDF
一种利用充气气囊替代机翼操纵面技术的探讨
4
作者 龙垚松 叶正寅 蒋跃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9-160,164,共3页
提出了一种运用充气气囊替代传统操纵面的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充气气囊改变机翼后缘附近的局部外形,能够像传统操纵面那样改变机翼气动力的特性。此技术方案消除了操纵面舵机和相应的传动系统,同时具... 提出了一种运用充气气囊替代传统操纵面的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充气气囊改变机翼后缘附近的局部外形,能够像传统操纵面那样改变机翼气动力的特性。此技术方案消除了操纵面舵机和相应的传动系统,同时具有减小雷达反射面积的作用,为隐身飞行器提供操纵力矩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面 风洞实验 数值模拟 充气气囊
下载PDF
充气气囊在上颌窦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王晓卫 顾晓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4-434,共1页
关键词 充气气囊 上颌窦根治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应用血压计充气气囊加压输液法
6
作者 吴兵 种效师 《实用医药杂志》 1994年第4期256-256,共1页
应用血压计充气气囊加压输液法148医院吴兵,种效师目前,临床应用的输液加压方法很多,也各有所长。我们应用血压计充气气囊加压输液也收到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以血压测量计上的充气气囊为加压气囊,将充气气囊的出气阀与输液瓶... 应用血压计充气气囊加压输液法148医院吴兵,种效师目前,临床应用的输液加压方法很多,也各有所长。我们应用血压计充气气囊加压输液也收到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以血压测量计上的充气气囊为加压气囊,将充气气囊的出气阀与输液瓶的进气管之间用一橡胶密封接口套管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气囊 加压输液法 输液瓶 出气阀 压计 进气管 临床应用 血压测量 橡胶密封 套管连接
下载PDF
静脉镇痛下充气气囊枕治疗胸腰段稳定型屈曲压缩性骨折
7
作者 杨明 高洁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6期1810-1811,共2页
目的研究在静脉镇痛下,充气气囊枕治疗胸腰段稳定型屈曲压缩骨折。方法选择80例胸腰段稳定型屈曲压缩骨折患者,在静脉镇痛下应用充气气囊枕复位治疗,同时加强背部伸肌锻炼治疗。疗效观察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 目的研究在静脉镇痛下,充气气囊枕治疗胸腰段稳定型屈曲压缩骨折。方法选择80例胸腰段稳定型屈曲压缩骨折患者,在静脉镇痛下应用充气气囊枕复位治疗,同时加强背部伸肌锻炼治疗。疗效观察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80例患者,获得随访者74例,随访者最短半年,最长4年,6例患者留劳累及阴天雨季、寒凉时腰背痛,余68例均治愈,无一例出现胸腰椎后凸畸形,复查x线片,治疗后压缩椎体高度均恢复到正常高度的85%以上。结论在静脉镇痛下应用充气气囊枕治疗胸腰段骨折,是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积极配合,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镇痛 充气气囊 胸腰段稳定型压缩骨折 治疗
下载PDF
多种儿童坐姿下预充气式安全气囊优化设计
8
作者 洪亮 刘鹏 +1 位作者 刘刚 葛如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112,共10页
为提升校车正面碰撞中预充气式安全气囊对6岁儿童乘员的保护功效,开展参数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基于台车试验,构建、验证校车仿真模型;搭建校车-预充气式安全气囊耦合模型,面向正常坐姿(NP)、前倾坐姿(OOP 1)与右倾坐姿(OOP 2),探究气囊... 为提升校车正面碰撞中预充气式安全气囊对6岁儿童乘员的保护功效,开展参数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基于台车试验,构建、验证校车仿真模型;搭建校车-预充气式安全气囊耦合模型,面向正常坐姿(NP)、前倾坐姿(OOP 1)与右倾坐姿(OOP 2),探究气囊设计参数对儿童头部伤害指标(HIC)、胸部3 ms合成加速度a 3ms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当上部拉带长度增加时,气囊上部包形体积增大,HIC明显下降。中部拉带长度决定中下部包形的外部轮廓,安装点高度影响儿童与气囊的接触位置及时刻。NP与OOP 2下,当中部拉带由0.29 m减少至0.26 m时,a 3ms逐渐降低;当安装点高度上升时,HIC随之升高。减小、增大泄气阀的开启压力与开度,有利于头胸部保护。基于改进型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以加权伤害指标为优化目标,权衡确定主要设计参数的最优配置。具备最优配置的预充气式安全气囊能够高效保护6岁儿童乘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乘员 坐姿 充气式安全气囊 优化设计 影响特征 校车正面碰撞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充气气囊的垂尾抖振抑制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庆 叶正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4-240,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探索了一种运用充气气囊抑制双垂尾抖振的新方法。该文方法利用充气气囊可迅速充气变形的特点,在三角翼上翼面靠近顶点沿涡核的位置设置气囊。在小迎角下气囊不凸起,从而保证机翼前缘涡的强度以产生非线性涡升力;当大迎角... 通过数值模拟探索了一种运用充气气囊抑制双垂尾抖振的新方法。该文方法利用充气气囊可迅速充气变形的特点,在三角翼上翼面靠近顶点沿涡核的位置设置气囊。在小迎角下气囊不凸起,从而保证机翼前缘涡的强度以产生非线性涡升力;当大迎角抖振现象较严重时,迅速对气囊充气形成凸起,该凸起通过对前缘分离涡的强度和涡空间位置的影响,减弱涡破裂对双垂尾的非定常气动载荷激励,达到抑制抖振的目的。对某三角翼双垂尾布局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气囊可以使前缘涡的涡核弯曲、扭转,减弱了前缘涡的强度,使前缘涡破裂点位置提前,在大迎角范围可将垂尾绕翼根的弯矩值显著减小,并且减小了垂尾表面压力脉动的幅度和对应的功率谱密度的峰值。因此,该文所探索的利用充气气囊抑制抖振的方法是一种简单可靠,并且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翼 前缘涡 双垂尾抖振 充气气囊 抖振载荷抑制
原文传递
自充气式气囊缓冲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建阳 王红岩 +2 位作者 芮强 洪煌杰 迟宝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9-123,共5页
自充气式缓冲气囊利用缓冲系统的自重实现气囊下落时的展开和充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工作可靠等特点。分别对排气口常开和排气口粘结2种自充气式气囊进行室内投放试验,研究着陆初速度、载荷质量对气囊缓冲特性的影响,并研究排气... 自充气式缓冲气囊利用缓冲系统的自重实现气囊下落时的展开和充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工作可靠等特点。分别对排气口常开和排气口粘结2种自充气式气囊进行室内投放试验,研究着陆初速度、载荷质量对气囊缓冲特性的影响,并研究排气口开合状态对排气口粘结气囊缓冲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气囊内最大压强与着陆初速度和载荷质量均呈正比关系,加速度峰值与着陆初速度呈正比,与载荷质量成反比,排气口粘结时气囊缓冲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气囊 缓冲特性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新型自充气式着陆缓冲气囊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守君 齐明思 +3 位作者 黄宏胜 赵奇 孙亮 李瑞琴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0,120,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着陆缓冲气囊充气展开方面的功能缺陷,设计研究一种新型自充气式气囊。方法详细论述气囊的结构及其自充气原理,建立气囊整体结构模型;分析气囊进气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进行相关计算;最后理论分析气囊缓冲着陆过程及其缓... 目的针对目前着陆缓冲气囊充气展开方面的功能缺陷,设计研究一种新型自充气式气囊。方法详细论述气囊的结构及其自充气原理,建立气囊整体结构模型;分析气囊进气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进行相关计算;最后理论分析气囊缓冲着陆过程及其缓冲性能。结果新型自充气式缓冲气囊展开时仅有1/6的体积需要自带气源充气,进气口结构能满足空投下落时气囊的自充气,实例计算得出空投载荷的最大冲击加速度只有60 m/s2,小于允许的最大冲击加速度。结论新型自充气式气囊能够大大减轻空投系统自身的重量,进气口结构能满足气囊功能要求,使空投物资受到的冲击加速度小于允许的最大值,气囊能对空投货物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气囊 空投 着陆缓冲 结构设计
下载PDF
4种人工气道气囊充气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8
12
作者 丘宇茹 王吉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189-3190,共2页
目的比较气管导管气囊的4种充气方法(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最小漏气技术、气囊压力表测量和触摸判断法),获得较理想的套囊充气方法。方法观察入选的126例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对其导管气囊分别随机按4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重新充气,检... 目的比较气管导管气囊的4种充气方法(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最小漏气技术、气囊压力表测量和触摸判断法),获得较理想的套囊充气方法。方法观察入选的126例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对其导管气囊分别随机按4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重新充气,检测并比较4种不同充气方法的气囊充气时间、气囊内压力、漏气率和吸气呼气的潮气量差。结果气囊测压表组套囊压力控制最理想,为(27.95±4.4)cmH2O,与另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压力表测量法简便、有效、安全,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气囊充气方法 护理
下载PDF
充气式气囊联合自动压力充气仪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学红 朱伟霞 +1 位作者 巢自莲 李晓霞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充气式气囊联合自动压力充气仪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手术室15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手术室时间先后顺序均分成A组、B组、C组各50例。A组充气式气囊联合自... 目的:探讨充气式气囊联合自动压力充气仪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手术室15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手术室时间先后顺序均分成A组、B组、C组各50例。A组充气式气囊联合自动压力充气仪进行压力性损伤预防,每间隔30 min解压一次;B组充气式气囊联合自动压力充气仪进行压力性损伤预防,每间隔60 min解压一次;C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防压护理。结果:受压4 h以上,A组与B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护理人员对A组、B组的防压措施满意率明显高于C组(P<0.05),B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C组高(P<0.05)。结论:充气式气囊联合自动压力充气仪可有效降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防压效果好,护理人员对其防压满意度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气囊 自动压力充气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效果
下载PDF
双囊三腔管气囊充气量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凤容 邱松耀 +2 位作者 谭海东 吕美娜 赵存方 《山西护理杂志》 1999年第6期256-257,共2页
关键词 双囊三腔管 气囊充气 门静脉高压
下载PDF
自动充气式气囊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
15
作者 管淑彩 杨学英 张桂莲 《医疗装备》 2001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 :通过对自动充气式气囊的介绍 ,掌握其临床应用。方法 :介绍自动充气式气囊的结构特点 ,原理简介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自动充气式气囊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 ,较麻醉气囊及口对口人工呼吸效果好。结论 :新生儿复苏的成功与... 目的 :通过对自动充气式气囊的介绍 ,掌握其临床应用。方法 :介绍自动充气式气囊的结构特点 ,原理简介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自动充气式气囊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 ,较麻醉气囊及口对口人工呼吸效果好。结论 :新生儿复苏的成功与否 ,关系到新生儿终生的健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充气气囊 新生儿复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一种交叉斜接成型的充气气囊
16
《现代橡塑》 2004年第11期41-42,共2页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叉斜接成型的充气气囊。该气囊适用于修造船舶的上、下水和起运重物,由囊身、囊头与气嘴构成。囊身与囊头均由多层挂帘线牛胶板粘接制成,其最外层与最里层均由整张挂帘线牛胶板卷绕粘接制成,而中间则有多层挂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叉斜接成型的充气气囊。该气囊适用于修造船舶的上、下水和起运重物,由囊身、囊头与气嘴构成。囊身与囊头均由多层挂帘线牛胶板粘接制成,其最外层与最里层均由整张挂帘线牛胶板卷绕粘接制成,而中间则有多层挂帘线生胶板条交叉斜接粘合制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气囊 气嘴 囊身 囊头 船舶
原文传递
自动充气式气囊面罩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金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65-,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面罩 充气气囊 应用体会
下载PDF
新型自充气式缓冲气囊结构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旭 贾钰 张俊强 《机械管理开发》 2015年第10期7-9,15,共4页
研究一种新型缓冲气囊的自充气式结构并验证新型气囊的缓冲特性。建立了气囊整体结构模型,介绍了气囊进气孔和排气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理论验证了新型缓冲气囊的缓冲特性。新型自充气式缓冲气囊需要的自带气源气体量是非自充气式缓... 研究一种新型缓冲气囊的自充气式结构并验证新型气囊的缓冲特性。建立了气囊整体结构模型,介绍了气囊进气孔和排气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理论验证了新型缓冲气囊的缓冲特性。新型自充气式缓冲气囊需要的自带气源气体量是非自充气式缓冲气囊的1/20,采用此新型缓冲气囊时空投货物受到的冲击力是不采用时候的1/240。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自充气式缓冲气囊能保证囊内气体压力充足,同时大大减少了需要自备的气体量,有效地减轻了空投系统的重量,能对空投货物起到很好的缓冲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投 充气气囊 缓冲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法对气道黏膜损伤的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伟文 黄顺来 吴锐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4期179-181,共3页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法对预防气道黏膜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气管插管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45例列为观察组,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后进行气管插管;2012年1~12月45例患者,...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法对预防气道黏膜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气管插管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45例列为观察组,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后进行气管插管;2012年1~12月4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前气囊不充气状态下插管,比较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气道黏膜损伤率。结果(1)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观察组平均插管时间为(2.75±0.41)min,较对照组的(3.44±0.59)min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率较低,仅为2.5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法插管成功率高,费时少,对预防气道黏膜损伤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气囊少量充气 气道黏膜损伤
下载PDF
T-piece复苏器与自动充气式气囊在需气管插管的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丽媛 王俊怡 +1 位作者 李玉杰 杨金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5期99-100,共2页
目的比较T-piece复苏器与自动充气式气囊在需气管插管的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转运中需气管插管危重患儿79例,依据气管插管后连接设备的不同分成T-piece组37例和自动充气式气囊... 目的比较T-piece复苏器与自动充气式气囊在需气管插管的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转运中需气管插管危重患儿79例,依据气管插管后连接设备的不同分成T-piece组37例和自动充气式气囊组42例。T-piece组于气管插管后连接T-piece复苏器和氧源;自动充气式气囊组于气管插管后连接自动充气式气囊和氧源。观察所有患儿疾病分布及转归情况,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p 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上机时间、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儿p H值、PCO2、PO2、上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iece组患儿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自动充气式气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iece复苏器与自动充气式气囊在改善通气方面效果相当,但T-piece复苏器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低,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医疗 插管法 气管内 T-piece复苏器 自动充气气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