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金秋气田:一个典型以中生界沉积岩为氦源岩的含氦-富氦气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宝收 张本健 +5 位作者 汪华 陈践发 刘凯旋 豆霜 戴鑫 陈双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9,共15页
氦气成藏长期以来研究较少,成藏条件与成藏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氦源岩类型和形成条件争议较大。通过解剖含氦-富氦的金秋气田认为:(1)金秋气田氦气含量主要分布在0.05%~0.10%,平均为0.07%,部分井含量超过0.10%,最高为0.20%。同位素分析认... 氦气成藏长期以来研究较少,成藏条件与成藏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氦源岩类型和形成条件争议较大。通过解剖含氦-富氦的金秋气田认为:(1)金秋气田氦气含量主要分布在0.05%~0.10%,平均为0.07%,部分井含量超过0.10%,最高为0.20%。同位素分析认为氦气为壳源成因,没有幔源的贡献。(2)金秋气田是一个典型以中生界沉积岩为氦源岩的含氦-富氦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侏罗系具有较高的铀、钍元素含量和较大的地层厚度,在金秋地区具有较高的氦气生气强度,是形成含氦-富氦气藏的氦源基础。氦气应该主要来源于侏罗系储层,而非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层系。(3)金秋气田含氦-富氦气田的形成受3个主要因素控制,具有高氦气生气强度的氦源岩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具有适度充注强度的烃类气体的存在有利于氦气富集;地层抬升剥蚀温、压下降导致的原位溶解氦气脱溶作用是氦气富集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注强度 溶解度 脱溶量 氦气生气强度 氦源岩 氦气 金秋气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重油储层流体非均质性成因及流体物性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海平 Steve Larter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9期43-51,共9页
绝大部分重油和油砂都是由生物降解作用所形成,准确预测生物降解作用程度,能大大降低勘探风险并优化石油开发。由于微生物仅生活在水中,所以生物降解主要发生在油水界面附近。控制生物降解程度及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油藏热史、地层水进入... 绝大部分重油和油砂都是由生物降解作用所形成,准确预测生物降解作用程度,能大大降低勘探风险并优化石油开发。由于微生物仅生活在水中,所以生物降解主要发生在油水界面附近。控制生物降解程度及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油藏热史、地层水进入油藏的难易程度、养分供给、油藏充注史、降解与未降解油的混合作用及油水界面大小与油藏体积的关系。温度是油藏生物降解作用的最关键控制因素,生物降解的终止温度大约为80℃,但油藏温度低于约30℃后,降解通量会大大降低。养分是原油生物降解的最终控制因素,在没有明显地层水活动的区带,底水存在与否及底水层厚度大小就成了生物降解的另一个重要控制因素。由生物降解和充注混合造成原油组成和物性在盆地范围内大规模侧向梯度及油藏范围内小规模垂向梯度变化在重油区非常普遍,在一个连续充注的油柱上,原油所遭受的生物降解程度差异非常大,底部和顶部原油的组成和性质完全不同,这主要是因为未降解油向油柱顶部充注,而生物降解发生在油柱底部,充注强度与生物降解速度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原油的最终组成面貌,原油物性变化与油藏温度(史)密不可分。通过地质因素对流体物性变化控制的定量描述,根据岩心或岩屑抽提物的地球化学分析获取高分辨率地球化学信息,根据统计方法可以建立地球化学参数与实测黏度间的对比关系,快速获取原油黏度或API重度,并将结果运用到油藏描述和定量模拟中,为产能预测和优化管理提供更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储层 生物降解 油藏温度史 养分供给 充注强度 地球化学分析 物性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