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充注方式下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效率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邢恩袁 庞雄奇 +1 位作者 姜福杰 郭继刚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9-34,共6页
中国中西部地区致密砂岩气藏发育面积广,深部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储层孔渗条件差和充注方式不同,既有上气下水的常规致密气藏,也有气水倒置的深盆气藏。因此亟需探讨不同充注方式下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效率。利用理论推导结合物理模拟试... 中国中西部地区致密砂岩气藏发育面积广,深部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储层孔渗条件差和充注方式不同,既有上气下水的常规致密气藏,也有气水倒置的深盆气藏。因此亟需探讨不同充注方式下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效率。利用理论推导结合物理模拟试验的方法,对断裂充注与致密储层底部烃源岩面式充注这2种不同充注方式的成藏效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储层底部面式充注的成藏效率高于断裂疏导,表现为单位时间内的充注量前者较高;致密储层内部一般具有多种裂缝,发育裂缝带的致密储层的成藏时间相对较短,但储层内部气水关系复杂。本文模拟试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合理性,虽然试验温压条件与实际地质条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可为勘探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充注方式 物理模拟 成藏效率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气藏的充注: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5
2
作者 肖骏 陈汉林 +5 位作者 杨树锋 章凤奇 林秀斌 余星 庞彦明 舒萍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8-975,共8页
厘清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天然气的来源和充注特征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研究了营城组储层中次生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和均一温度,旨在揭示天然气气藏的来源和充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中发育了富CH... 厘清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天然气的来源和充注特征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研究了营城组储层中次生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和均一温度,旨在揭示天然气气藏的来源和充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中发育了富CH4和富CO2两类流体包裹体。富CH4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区间包括:160~163℃、185.2~225℃和233~243.4℃,说明存在3期含烃流体;富CO2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5.2~269.1℃,为一期充注。均一温度高于烃源岩沙河子组地层的最高埋深温度(230℃)的富CO2流体包裹体和高温富CH4流体包裹体内的天然气可能来源于深部。流体包裹体主要成分和气藏天然气主要成分对比表明,本区天然气充注存在3种充注方式:①一期天然气充注形成;②多期混合充注形成;③前期充注被后期天然气充注取代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流体包裹体 火山岩气藏 充注方式 幔源成因
下载PDF
石油聚集成藏的物理学原理——毛-浮方程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景晔 许利群 杨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人们最早观察到背斜中出现油气的现象而诞生了背斜学说,后来演化成构造学说及重力学说。背斜理论诞生100多年来,虽然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但对构造油藏中油气聚集机理及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没有从理论上得到解决。该文从毛细管... 人们最早观察到背斜中出现油气的现象而诞生了背斜学说,后来演化成构造学说及重力学说。背斜理论诞生100多年来,虽然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但对构造油藏中油气聚集机理及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没有从理论上得到解决。该文从毛细管力与浮力平衡理论推导出毛-浮方程,是从物理学原理出发,用数学方程准确刻划了构造油藏内石油的聚集成藏过程,是构造油藏含油饱和度增长的基本原理。同时指出油气二次运移驱动力的性质决定运动流体的状态及流动模式,浮力流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最主要的充注方式。石油无论以何种流动方式注入构造,在油藏形成过程中都要经过重力分异作用,通常所说的油藏的构造因素实质是浮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运移 石油充注方式 石油成藏过程 构造油藏 毛-浮方程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过程物理模拟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卫卫 李得路 査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8-444,450,共8页
砂岩透镜体油藏是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中储量增长的重要类型,但目前对其成藏动态过程和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该文根据陆相断陷盆地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地质特征,针对性地建立岩性圈闭模型,对砂岩透镜体油藏石油运聚成藏过程进... 砂岩透镜体油藏是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中储量增长的重要类型,但目前对其成藏动态过程和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该文根据陆相断陷盆地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地质特征,针对性地建立岩性圈闭模型,对砂岩透镜体油藏石油运聚成藏过程进行物理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地质条件下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过程、成藏机理均存在差异,幕式成藏具有成藏效率高、速度快的特征,即油气源条件、输导条件、源储距离及砂体物性条件是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砂岩透镜体油藏 充注方式 含油饱和度 陆相断陷盆地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成藏过程物理模拟及机理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卫卫 査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6期37-43,共7页
岩性油气藏是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储量增长的主体,但目前对其成藏过程和机理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文中根据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针对性地建立了岩性圈闭模型,对其油气运聚成藏过程进行了物理模拟并深入研究了其成藏机理... 岩性油气藏是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储量增长的主体,但目前对其成藏过程和机理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文中根据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针对性地建立了岩性圈闭模型,对其油气运聚成藏过程进行了物理模拟并深入研究了其成藏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岩性油气藏在成藏过程、成藏特征、成藏效率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幕式成藏具有成藏效率高、速度快的特征,油气源条件、充注方式、充注压力、断层断穿及砂体自身物性是岩性油气藏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是否有断层断穿的运移通道是岩性油气藏成藏的关键。该研究结果对于断裂发育的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岩性油气藏 含油饱和度 充注方式 陆相断陷盆地
下载PDF
8工位大卧柜直线式箱体发泡线研制
6
作者 石成学 程西伟 +1 位作者 何平阳 李茂盈 《模具工业》 2015年第6期59-62,共4页
详细介绍了对冷柜箱体发泡的充注、加热、夹具以及安全保护措施等的改进,采用自动双枪背部充注、模温机供水加热以及设置安全抽风系统保障了箱体发泡线的安全生产,成功解决了传统箱体发泡工艺存在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详细介绍了对冷柜箱体发泡的充注、加热、夹具以及安全保护措施等的改进,采用自动双枪背部充注、模温机供水加热以及设置安全抽风系统保障了箱体发泡线的安全生产,成功解决了传统箱体发泡工艺存在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零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体发泡 PLC 伺服控制 充注方式
下载PD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liver fibrosis 被引量:32
7
作者 Wei Zhao Jun-Jie Li +6 位作者 Da-Yong Cao Xiao Li Lin-Ying Zhang Yong He Shu-Qiang Yue De-Sheng Wang Ke-Feng Do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048-1058,共11页
AIM: 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ransplant sites i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based therapy for liver fibrosis. METHODS: MSCs isolated from Sprague Dawley (SD) rats were induced into hepatocyt... AIM: 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ransplant sites i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based therapy for liver fibrosis. METHODS: MSCs isolated from Sprague Dawley (SD) rats were induced into hepatocyte-like cells. Liver fibrosis in SD rats was induced with carbon tetrachloride. Following hepatocyte induction in vitro, 4',6-diamidino- 2-phenylindole (DAPI)-labeled MSCs were transplanted by intravenous, intrahepatic, and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Histopathological stain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liver regeneration among different MSC injection modalities. The expression differences of interleukins, growth factor, extracellular matrix,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were examined by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d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Four days after exposure to hepatocyte differentiation medium, MSCs that did not express hepatocyte markers could express α-fetoprotein, albumin, and cytokeratin 18. The results of histopathological stain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ntravenous injection is more effective at rescuing liver failure than other injection modalities. DAPI-labeled cells were found around liver lobules in all three injection site groups, but the intravenous group had the highest number of cells. PCR and ELISA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nterleukin-10 (IL-10) was highest in the intravenous group, whereas il1β, il6, tnfα and tgfβ, which can be regulated by IL10 and are promoters of liver fibrosi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other groups. CONCLUSION: MSC administration is able to protect against liver fibrosis. Intravenous injection is the most favorable treatment modality through promotion of IL10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epatocyte differentiation Intravenous injection Liver fibrosis INTERLEUKIN-10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