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自生伊利石激光加热^(40)Ar-^(39)Ar定年技术探讨惠州凹陷新近系油气充注时间 被引量:26
1
作者 施和生 朱俊章 +3 位作者 邱华宁 舒誉 吴建耀 龙祖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0-295,共6页
油气成藏年代学是新兴的学科发展方向。烃类充注之后,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停止生长,故可利用自生伊利石的年龄来推断储集层中油气藏形成的最老年龄。砂岩样品中存在的有机质在质谱仪离子源中产生的覆盖40Ar峰的有机碎片离子m/e36-m/e4... 油气成藏年代学是新兴的学科发展方向。烃类充注之后,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停止生长,故可利用自生伊利石的年龄来推断储集层中油气藏形成的最老年龄。砂岩样品中存在的有机质在质谱仪离子源中产生的覆盖40Ar峰的有机碎片离子m/e36-m/e40将导致错误的同位素分析和年龄谱结果。经预处理后的伊利石样品加热后在质谱仪离子源中确实产生了有机碎片离子m/e36-m/e44,为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必须完全清除有机杂质气体。在攻克了有机杂质气体纯化技术之后,笔者开展了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内3个富油气二级构造带油气藏砂岩自生伊利石40Ar-39Ar法定年研究,采取样品清洗、循环冷冻—加热法破碎样品、经苯-甲醇混合试剂洗油、采用离心机分离粘土矿物。自生伊利石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定年最初低温阶段综合年龄结果表明,惠州凹陷珠海组和珠江组自生伊利石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1±1.1)Ma和(9.9±1.2)Ma,惠州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关键时间为10Ma左右。结合该区断裂发育史、油气成藏组合和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资料进一步分析认为,中中新世末—晚中新世末的晚期断层活化加强了新近系油气的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伊利石40^Ar-^39Ar定年 油气充注时间 流体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砂岩储层 珠江口盆地 新近系
下载PDF
根据储层成岩特征差异性判断浅层油气藏油气充注时间——以哈萨克斯坦A油田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景东 蒋有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20,共6页
传统地质分析、储层流体包裹体和伊利石测年等方法对于浅层油气藏油气充注时间的确定,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基于烃类一水一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根据储层成岩特征差异性判断浅层油气藏油气充注时间的新方法,并以哈萨克斯坦A油... 传统地质分析、储层流体包裹体和伊利石测年等方法对于浅层油气藏油气充注时间的确定,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基于烃类一水一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根据储层成岩特征差异性判断浅层油气藏油气充注时间的新方法,并以哈萨克斯坦A油田为例,应用该方法确定了M-Ⅱ油层的油气充注时间。分析认为,部分成岩矿物含量的差异性可以表征油气大量充注时间的早晚。通过分析部分成岩矿物含量的差异性,结合成岩演化序列及埋藏热演化史,可以确定油气大量充注的时间。在成藏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岩矿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还可以追踪油气充注方向或判断油气充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成岩特征 油气充注时间 成岩演化 浅层油气藏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油气充注期次及时间 被引量:7
3
作者 傅宁 何仕斌 张功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7,共6页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技术研究了恩平凹陷油气的成藏规律。结果表明,该区油气主要有两期充注,第一期充注时间较早(20 Ma),以油为主,原油主要来自深部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大量油气见于浅层储层;第二期充注时间较晚(5 Ma以后),以天然气为主...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技术研究了恩平凹陷油气的成藏规律。结果表明,该区油气主要有两期充注,第一期充注时间较早(20 Ma),以油为主,原油主要来自深部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大量油气见于浅层储层;第二期充注时间较晚(5 Ma以后),以天然气为主,天然气主要源自文昌组烃源岩,油气主要分布在深层储集层中。研究认为第一期油气充注与盖层形成时间匹配不好,可能是浅层勘探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勘探方向应以深层储层(文昌组)为主,寻找深层早期构造更为重要,是下一步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休 运移期次 充注时间 油气特征 恩平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走滑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托甫39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23
4
作者 汪洋 张哨楠 刘永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401,共8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走滑断裂发育,控制了该区的油气成藏和分布。以塔河油田托甫39走滑断裂带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活动历史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对断裂带油气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分析,研究了油气充注史与断裂活动之间的...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走滑断裂发育,控制了该区的油气成藏和分布。以塔河油田托甫39走滑断裂带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活动历史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对断裂带油气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分析,研究了油气充注史与断裂活动之间的关系。托甫39走滑断裂带油气富集程度高,存在多期活动的特征,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显示,托甫39走滑断裂带碳酸盐岩储层中存在4期油充注,分别捕获了金黄色、黄色、黄绿色和蓝色荧光颜色的油包裹体;采用油包裹体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储层埋藏史和热史的方法,确定4期油充注时间分别发生在距今约440,324,220,110 Ma。4期油充注时间分别与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相对应,与断裂活动时间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说明走滑断裂带活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成藏时间,从而影响了整个成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活动 油气充注时间 油气运移 托甫39走滑断裂带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彭州气田雷口坡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成川 王园园 +3 位作者 赵爽 段永明 张岩 夏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1,共5页
为了厘清彭州气田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分析流体包裹体特征,并结合埋藏史模拟对彭州气田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储层油气成藏期次及充注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2期成藏,第一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为110~130℃,主要为... 为了厘清彭州气田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分析流体包裹体特征,并结合埋藏史模拟对彭州气田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储层油气成藏期次及充注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2期成藏,第一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为110~130℃,主要为液烃包裹体,烃类注入时期为晚三叠世,对应的地质时间为215 Ma;第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为130~150℃,主要是气液烃包裹体,烃类注入时期为中晚侏罗世,对应的地质时间为170 Ma。彭州气田雷四段在晚三叠世中期达到生烃高峰,晚三叠世末期—晚侏罗世中期为高成熟演化阶段,即生气阶段,在晚侏罗世中后期进入过成熟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成藏期次 均一温度 充注时间 彭州气田
下载PDF
苏北永安构造戴南组气藏烃类包裹体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常象春 张金亮 毛凤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2,共4页
通过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剖析了苏北永安断背斜戴南组气藏含气储层中的烃类包裹体 ,油气地球化学表明高等植物蜡是母源输入的主体 ,沉积水体介质以缺氧还原性占优势。包裹体捕获时已处于成熟状态 ,气源对比反映出永安气藏天然气与阜四段... 通过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剖析了苏北永安断背斜戴南组气藏含气储层中的烃类包裹体 ,油气地球化学表明高等植物蜡是母源输入的主体 ,沉积水体介质以缺氧还原性占优势。包裹体捕获时已处于成熟状态 ,气源对比反映出永安气藏天然气与阜四段源岩具很好的相关性。源岩中早期生烃组提供了丰富的油气 ,物性好的储层与源岩紧密相邻 ;一些鼻状构造或断鼻、断块构造圈闭的形成略早于或同步于油气的注入 ,利于油气聚集 ;成藏后相对稳定的地质条件有利于气藏保存 ,油气成藏为典型的下生上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藏 烃类包裹体 生物标志物 苏北盆地 储层 成岩矿物 成藏流体 充注时间
下载PDF
包裹体综合分析方法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湘平 丰勇 曹自成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3,6-7,共8页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复杂油气成藏过程,对该地区石炭系16块储层样品进行岩相学观察、烃类包裹体荧光颜色和微束荧光光谱定量参数分析,以及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确定油气充注幕次和成藏时间.结果表明:巴楚麦盖提地...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复杂油气成藏过程,对该地区石炭系16块储层样品进行岩相学观察、烃类包裹体荧光颜色和微束荧光光谱定量参数分析,以及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确定油气充注幕次和成藏时间.结果表明: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共经历3幕油和1幕气充注过程,分别距今276.0~250.0、16.0~6.0、5.0~2.0和1.0~0Ma.该地区包括两期成藏:第一期为海西晚期(距今276.0~250.0Ma),油气主要来源于下部寒武一奥陶系烃源岩;第二期为喜山中晚期(距今16.0~0Ma),油气主要来源于下部寒武一奥陶系和上部石炭系烃源岩,具有混合来源特征,为研究该地区油气成藏规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光谱性质 幕次 充注时间 巴楚-麦盖提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4
8
作者 姜智利 朱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9-646,共8页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YB7井二叠系茅口组的突破,揭示了元坝地区茅口组巨大的勘探潜力。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及时加强其油气规律认识,总结成藏主控因素,可为下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在分析茅口组气藏基本成藏条件及气藏特征的基础上,开展...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YB7井二叠系茅口组的突破,揭示了元坝地区茅口组巨大的勘探潜力。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及时加强其油气规律认识,总结成藏主控因素,可为下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在分析茅口组气藏基本成藏条件及气藏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气源对比、油气充注时间分析等研究,系统总结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区内烃源岩和油气保存条件好,储层为浅滩叠合岩溶缝洞储层,气藏表现为异常高压高温气藏,天然气具有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的混合气特征,主要来源于二叠系吴家坪组烃源岩,油气在中侏罗世大量充注,有持续充注的特点。油气成藏主要受储层发育、烃源岩条件及油气保存条件的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油气来源 充注时间 成藏主控因素 茅口组 二叠系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惠州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划分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24
9
作者 杜家元 施和生 +1 位作者 丁琳 熊金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1-226,共6页
以能有效指导后续油气勘探为原则,在油气充注时间分析的基础上,以油气成藏影响因素的期次特征为主要依据,对惠州凹陷油气成藏期次进行了划分,并对不同期次油气藏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分析。惠州凹陷油气成藏可划分为3个期次,各期次所形成油... 以能有效指导后续油气勘探为原则,在油气充注时间分析的基础上,以油气成藏影响因素的期次特征为主要依据,对惠州凹陷油气成藏期次进行了划分,并对不同期次油气藏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分析。惠州凹陷油气成藏可划分为3个期次,各期次所形成油气藏的分布范围不同,勘探程度也不同;第二成藏期形成的油气藏主要位于上成藏组合段,目前已经发现并投入开采的油气田以该成藏期形成的油气藏为主,且勘探主要集中在凹陷南部,因此凹陷北部还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第一和第三成藏期形成的油气藏主要位于下成藏组合段,还处于勘探初期,也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凹陷 油气藏 油气充注时间 油气成藏期次 勘探潜力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在涠西南凹陷②号断裂带油气成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旭红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4,11,共5页
应用储集层岩石烃类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涠西南凹陷W12-1涠洲组油藏和W11-1N、W11-4N流一段油藏进行了重建成藏流体历史的尝试,结合构造的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等,探讨W12-1涠洲组油藏、W11-1N流一段油藏和W11-4N涠洲组与... 应用储集层岩石烃类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涠西南凹陷W12-1涠洲组油藏和W11-1N、W11-4N流一段油藏进行了重建成藏流体历史的尝试,结合构造的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等,探讨W12-1涠洲组油藏、W11-1N流一段油藏和W11-4N涠洲组与一段油藏形成过程中油气的运移相态、运移路径、油气来源以及成藏时间。研究结果表明,W12-1涠洲组油藏主要发生三次的油气运移充注,其中中块的油气充注最多,北块次之,南块最少。W11-1N流一段油藏主要有二期的油气充注,早期充注的是比较低熟的油,晚期充注的流体包含大量的气体和少量油。W11-4N油藏共有三期的油气充注,前二期主要充注来自同一源岩的未熟~低成熟的油,第三期的包裹体均一温度比前两期高一个台阶,主要为油气包裹体,经分析研究认为:它应来自不同源岩的高成熟油和少量气体,其运移路径与前二期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洋大观 包裹体类型特征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充注时间 沉积埋藏史
下载PDF
渤海海域多期伸展型交汇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健 韩芮 +3 位作者 黄振 韩自军 侯栋甲 陈兴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3-633,共11页
渤海海域新生代经历了复杂的多期伸展运动,导致交汇型断裂系统异常发育。交汇型断层控制的断块圈闭已经被证明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区,但是大量的勘探实践表明交汇断层的油气渗漏程度是成藏差异性的主要原因。综合利用钻井资料、三维地震资... 渤海海域新生代经历了复杂的多期伸展运动,导致交汇型断裂系统异常发育。交汇型断层控制的断块圈闭已经被证明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区,但是大量的勘探实践表明交汇断层的油气渗漏程度是成藏差异性的主要原因。综合利用钻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和构造物理模拟技术对交汇断层的封闭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交汇断层发育演化程度控制了交汇点渗漏强度;(2)油气充注—渗漏相对时间控制了交汇断层的有效封闭时间;(3)早期先存断裂的斜向拉伸作用导致的不同走向断层的应力差异影响断层封闭能力。综合利用上述三个影响因素对渤海油田交汇型断层实钻构造的封闭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发现封闭值的大小与实钻圈闭的油柱高度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证实了该评价方法在多期伸展型交汇断层封闭性评价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伸展 交汇断层 封闭性 —渗漏相对时间 斜向拉伸 渤海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