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8例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表现的探讨
1
作者 马德智 《成都医药》 2002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表现。方法 :对 38例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轻度增大占 10 5 % ,中度增大占 4 2 1% ,重度增大占4 7 4 % ;心脏增大的形态中主动脉型占 4 7 4 % ,普大型占 2 1 ... 目的 :探讨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表现。方法 :对 38例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轻度增大占 10 5 % ,中度增大占 4 2 1% ,重度增大占4 7 4 % ;心脏增大的形态中主动脉型占 4 7 4 % ,普大型占 2 1 1% ,普大至二尖瓣型占 15 8% ,普大至主动脉型占 13 3% ;左心室增大占 10 0 % ,左心房增大占 6 5 7% ,右心室增大占 5 2 6 % ,右心房增大占 31 5 %。结论 :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形态表现为多样性 ,诊断须注意结合临床资料并与具有类似X线心脏表现的疾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 鉴别诊断 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缺血 冠心病 X线心脏表现
下载PDF
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表现分析(附33例报告)
2
作者 马德智 唐郁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8期884-885,共2页
目的 探讨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表现。方法 对 33例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中度增大占 57.6 % ,重度增大占 42 .4 % ;心脏增大的形态中主动脉型占 78.8% ,普大型占 2 1 .2 % ;左室增大占 1 0 0 % ... 目的 探讨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表现。方法 对 33例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中度增大占 57.6 % ,重度增大占 42 .4 % ;心脏增大的形态中主动脉型占 78.8% ,普大型占 2 1 .2 % ;左室增大占 1 0 0 % ,左房增大占 72 .7% ,少数右房室增大。结论 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表现多数为以左室增大为主的主动脉型 ,少数为普大型 ,缺乏特征性 ,在结合临床资料的基础上 ,X线可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缺血性心肌 X线表现 CICM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
3
作者 吴庶田 山万华 《临床荟萃》 CAS 1994年第2期55-57,共3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罹患率以不断上升。
关键词 心肌 缺血性 充血
下载PDF
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33例报告
4
作者 单晓清 张志晶 《鞍钢医药》 1993年第17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充血 缺血性 心肌
下载PDF
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特点的初步探讨——附20例报告
5
作者 马学君 孙久山 +2 位作者 宋克宁 马兰 郑万斌 《哈尔滨医药》 1990年第4期13-15,共3页
1983年~1989年我院收治20例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CICM)和29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对CICM的临床特点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资料和结果一、资料来源及处理本文按1979年WHO通过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1983年~1989年我院收治20例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CICM)和29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对CICM的临床特点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资料和结果一、资料来源及处理本文按1979年WHO通过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共收治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11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缺血性 充血
下载PDF
3例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占凤池 《中国现代医药科技》 2003年第2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充血缺血性心肌 冠心病 心肌功能 心肌细胞
下载PDF
针刺内关穴对心肌缺血性心电图的影响
7
作者 林红伍 礼青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年第4期60-61,共2页
针刺内关穴对心肌缺血性心电图的影响林红伍,礼青天津市工人医院300011我们对具有典型心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冠心病心绞痛未发作患者采用针刺内穴前后的心电图演变的观察,并结合同步检测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如下:... 针刺内关穴对心肌缺血性心电图的影响林红伍,礼青天津市工人医院300011我们对具有典型心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冠心病心绞痛未发作患者采用针刺内穴前后的心电图演变的观察,并结合同步检测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病人为住院的劳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缺血性心电图 心肌缺血 血浆内皮素水平 心电图改变 内皮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冠心病心绞痛 劳累心绞痛 冠状动脉痉挛
下载PDF
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寿灼 《华夏医学》 1998年第6期97-98,共2页
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21例临床分析梁寿灼(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梧州市543000)关键词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治疗;分析充血性型缺血性心肌病(简称CICM)是指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以心肌纤维化为主的心肌病变,临床表现类似原发性... 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21例临床分析梁寿灼(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梧州市543000)关键词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治疗;分析充血性型缺血性心肌病(简称CICM)是指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以心肌纤维化为主的心肌病变,临床表现类似原发性充血性心肌病者。笔者从19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缺血性心肌 治疗 分析
全文增补中
缺血性心肌病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齐国先 黄汝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10期6-9,共4页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左室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心肌缺血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可检出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无症状心肌缺血
10
作者 Rana B.S. Davies J. +1 位作者 Band M.M. 杜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11期44-44,共1页
Objective: To find out whether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 detects silent myocardial ischa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since many of these patients have silent ischaemia leading to unexpected cardiac dea... Objective: To find out whether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 detects silent myocardial ischa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since many of these patients have silent ischaemia leading to unexpected cardiac deaths. Design: P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with consecutive recruitment of patients. Setting: Outpatient, single centre. Patients: 219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ere excluded if they had a history or evidence of cardiac failure. Outcome measures: BNP, echocardiography and exercise tolerance test(ETT). BNP was compared with the ETT result in all patients and specifically in those who had no apparent ischaemic heart disease(IHD). Results: 121 patients had no history of IHD or cardiac failure and of these patients 85 had a clearly abnormal or normal ETT result. BNP wa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an abnormal than with a normal ETT(mean 58.2(SD 46.3) v 24.4(SD 15.7) pg/ml, p< 0.001). In univariate analysis BNP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an abnormal ETT(p< 0.001).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BNP remained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the ETT result. BNP concentration over 20 pg/ml predicted an abnormal ETT result with a sensitivity of 87%and specificity of 37%, and BNP over 40 pg/ml had a sensitivity of 63%and a specificity of 81%. Conclusion: BNP is of value in predicting silent ischaemia on exercise testing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利钠肽 无症状心肌缺血 耐量试验 心脏性死亡 运动试验 缺血性心脏病 特异度 横断面研究 超声心
下载PDF
心肌缺血心电图新视野 被引量:3
11
作者 鲁端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4期233-238,共6页
心肌缺血可表现为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隐匿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型冠心病)等,心电图是目前检测心肌缺血最常用的临床检查。近年来,随着对严重心肌缺血患... 心肌缺血可表现为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隐匿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型冠心病)等,心电图是目前检测心肌缺血最常用的临床检查。近年来,随着对严重心肌缺血患者广泛施行冠状动脉再灌注的治疗策略,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危险分层、预后评估等作用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综合征 心电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不稳定心绞痛 隐匿性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 急性心肌梗死 猝死冠心病
下载PDF
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检测和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柳萍 詹俊 +3 位作者 王海霞 黄鹤 古雨平 谢春生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5-576,共2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和病理特征。方法:对6 4例缺血性结肠炎病人的临床经过、结肠镜、病理及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本病多发生于5 0岁以上中老年人(87 .5 %) ,而且多伴有(92. 2 %)一定的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 目的:观察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和病理特征。方法:对6 4例缺血性结肠炎病人的临床经过、结肠镜、病理及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本病多发生于5 0岁以上中老年人(87 .5 %) ,而且多伴有(92. 2 %)一定的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腹部手术、便秘史等,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腹泻;72h内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6 8.8%) ,结肠镜表现为病变肠管黏膜与正常肠管界限清晰,病变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和溃疡,可分为坏疽和非坏疽型,非坏疽型大多在2周后恢复,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坏疽型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结论:中老年病人出现急性腹痛、便血时,及时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对明确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了解病变范围和分型,判断预后非常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特点分析 内镜检测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肠镜检查 心脑血管疾病 50岁以上 诊断与治疗 中老年病人 坏疽 病理特征 临床经过 CT表现 中老年人 基础疾病 腹部手术 临床表现 左半结肠 黏膜充血 手术治疗 急性腹痛
下载PDF
谈谈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
13
作者 梁书恒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997年第11期42-44,共3页
编辑同志: 你好!我今年58岁,平常身体很好,刚退休3年,曾在单位补差2年,因为近年来常有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多次到医院检查,心电图检查多为正常,有时为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和房室早搏,ST段压低明显提示心... 编辑同志: 你好!我今年58岁,平常身体很好,刚退休3年,曾在单位补差2年,因为近年来常有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多次到医院检查,心电图检查多为正常,有时为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和房室早搏,ST段压低明显提示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硬化、冠心病。常服用消心痛、心痛定、倍他乐克、速效救心丸。去年冬天因为工作紧张常犯心前区疼痛,有时工作不累也犯病。因此在家休息养病,闲暇之余,看了一些医学书籍和杂志,发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杂志对我最适宜,可帮助患者解除难题,今写信询问什么是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和心肌缺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否是相同的疾病?我得的是什么病,该如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恶化劳力心绞痛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心前区疼痛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 硝酸甘油 ST段压低
下载PDF
远离心肌梗死
14
作者 田文 《共产党员(下半月)》 2018年第2期60-61,共2页
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控制不佳的疾病,如吸烟、腹型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压力的工作以及与高龄相关的血管老化等,如不注意防治,最终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冠心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五大类:无... 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控制不佳的疾病,如吸烟、腹型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压力的工作以及与高龄相关的血管老化等,如不注意防治,最终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冠心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五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据调查发现,冠心病发病率有较显著的地区差异,北方省市普遍高于南方省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南方省市 肥胖 血管老化 心绞痛 斑块 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的识别及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严铭玉 王骏 王鸣和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1年第7期448-448,I0001,I0002,共3页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冠状动脉痉挛(以下简称冠脉痉挛)是引发变异型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晚近研究表明,冠脉痉挛可能为包括稳定劳力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等在内的缺血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病理基础。日本循环...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冠状动脉痉挛(以下简称冠脉痉挛)是引发变异型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晚近研究表明,冠脉痉挛可能为包括稳定劳力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等在内的缺血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病理基础。日本循环学会等多家学术机构于2008年在共同发表的冠脉痉挛性心绞痛(CSA)诊疗指南中将CSA定义为行走于脏层心包下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发生一过性痉挛收缩,引发冠脉管腔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导致的由其血流灌注支配的心脏产生透壁性或非透壁性缺血者。缺血性胸痛症状及心电图相心导联描记的ST上升或下降为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基于此,变异型心绞痛仅为冠状动脉痉挛致诸多心肌缺血综合征中的一种临床症候群,隶属于CSA的命名之列,现已不再用其原有病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 缺血性心脏病 稳定劳力心绞痛 变异心绞痛 不稳定心绞痛 心肌缺血综合征 透壁性缺血 冠脉痉挛
下载PDF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梅君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106-1108,共3页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具有保护冠状动脉狭窄后缺血心肌的作用, 侧支循环的及时形成和开放, 可以代偿性提供血流, 从而减轻心肌缺血、防止细胞坏死、预防和延缓缺血性心脏病和室壁瘤的形成、减轻冠状动脉再通后的反应性充血, 对顿抑和冬眠心...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具有保护冠状动脉狭窄后缺血心肌的作用, 侧支循环的及时形成和开放, 可以代偿性提供血流, 从而减轻心肌缺血、防止细胞坏死、预防和延缓缺血性心脏病和室壁瘤的形成、减轻冠状动脉再通后的反应性充血, 对顿抑和冬眠心肌有支持作用, 增加侧支循环能减少冠状动脉闭塞后心肌梗死的数量.现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狭窄 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再通 冠状动脉闭塞 反应性充血 缺血心肌 心肌缺血
下载PDF
联检hs-CRP、WBC、LDL和TB对CHD的预测价值分析
17
作者 王晓磊 吴盛海 武雨霖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62-463,共2页
冠心病(CHD)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世界卫生组织将CHD分为五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心绞痛型,心肌梗塞(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和... 冠心病(CHD)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世界卫生组织将CHD分为五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心绞痛型,心肌梗塞(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和猝死型。具体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RP CHD 价值分析 WBC LDL 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肌 心肌缺血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对于冠心病人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吴建英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7期234-234,共1页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是闭塞所致之心肌缺血,包括隐匿型(即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及猝死型,严重危害国人的健康,是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银杏叶制剂是由传统中药银杏叶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份,...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是闭塞所致之心肌缺血,包括隐匿型(即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及猝死型,严重危害国人的健康,是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银杏叶制剂是由传统中药银杏叶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份,该药具有扩张冠脉血管,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抑制心肌纤维化,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内所含的黄酮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自由基活性,已经广泛应用于脑部、周围血管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及器质性痴呆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我院于2007年9月-2009年1月观察了60例冠心病住院病人,总结了下银杏叶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临床疗效 冠心病人 无症状心肌缺血 缺血性心肌 抑制血小板聚集 冠状动脉狭窄 心肌梗死面积
下载PDF
冠心病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瑛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7期925-926,共2页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血液在宽阔的动脉管腔内循环往返,畅通无阻,但是如果血液中携带有大量的脂肪类各种有害物质,不断侵蚀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出现损伤。血液中的血小板在局部黏附,聚...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血液在宽阔的动脉管腔内循环往返,畅通无阻,但是如果血液中携带有大量的脂肪类各种有害物质,不断侵蚀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出现损伤。血液中的血小板在局部黏附,聚集,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内膜增生。脂肪类有害物质在血管壁慢慢沉积,这个沉积的过程不仅漫长而且具有破坏性,长时间就会让动脉管腔变得狭窄,血管堵塞,出现血液循环不畅。最终使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导致缺血、缺氧,出现胸痛,胸闷,头晕乏力,严重时血管脆性增大,弹性降低,大量堆积的斑块破裂、脱落,形成栓子,最后出现缺血性心脏病,心肌大面积梗死或猝死。冠心病有5型:心肌缺血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猝死型,由轻到重,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但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到目前为止仍然不能完全确定。大量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的结果,这些因素作用于不同的环节,最后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血液循环不畅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缺血 缺血性心肌 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分类及诊断
20
作者 张朝栋 刘凯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4期274-274,共1页
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失常,而引起心肌本身的病变,称为冠心病。心电图表现为ST段及T波的改变,常见为ST段升高或水平型和下垂型压低以及T波的低平、倒置或双向等波形的改变。冠心病在不同的阶段其临... 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失常,而引起心肌本身的病变,称为冠心病。心电图表现为ST段及T波的改变,常见为ST段升高或水平型和下垂型压低以及T波的低平、倒置或双向等波形的改变。冠心病在不同的阶段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特别是老年人,冠心病的病程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差异大,个别病人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可无临床症状。这是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故临床症状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类 老年人 冠心病 心律失常 T波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 无症状 急性缺血性 心电图改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