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扇形束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引导下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培培 段诗苗 +5 位作者 江浩 吴云来 张雷 徐全敬 申建 赵家成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634-1636,1642,共4页
目的:利用扇形束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VCT)获取的数据分析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在临床靶区-计划靶区外放间距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治疗的食管癌病人,将治疗前行MVCT扫... 目的:利用扇形束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VCT)获取的数据分析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在临床靶区-计划靶区外放间距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治疗的食管癌病人,将治疗前行MVCT扫描获取的图像与模拟CT的图像进行配准,记录X(左右)、Y(头脚)、Z(腹背)和ROLL(沿横截面旋转)四个方向的误差并对其分析。结果:≥70岁病人在X、Z和ROLL三个方位的摆位误差均大于<70岁病人(P<0.01),在Y方向上两年龄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显示,X轴和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主要集中在0~3 mm,Z轴方向的主要集中在3.1~6 mm;横断面旋转误差分布在区间0°~、1.1°~和2.1°~的分别为537(88.2%)、62(10.2%)和10(1.6%)。体膜固定与颈胸膜固定病人的摆位误差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Y轴方向和ROLL轴方向上采用体膜固定方式病人的摆位误差大于颈胸膜(P<0.01)。在Y轴方向上女性摆位误差大于男性(P<0.05),X、Z和ROLL方向不同性别间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固定方式治疗食管各有优点与缺点,临床医生在勾画靶区外放距离时应考虑病人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年龄、性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食管肿瘤
下载PDF
小儿颈部包块的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丽 廖承德 +2 位作者 张渝华 石浩 张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颈部包块的临床及影像诊断经验,分析评价CT在诊断小儿颈部包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本院颈部包块26例的临床、病理诊断资料及CT检测颈部包块起源的位置、密度、边缘情况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CT... 目的总结小儿颈部包块的临床及影像诊断经验,分析评价CT在诊断小儿颈部包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本院颈部包块26例的临床、病理诊断资料及CT检测颈部包块起源的位置、密度、边缘情况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CT诊断颈部包块发生于颈前区7例、颈外侧区13例、其他部位及不能明确者6例。低密度者8例,等密度、高密度者各2例,混杂密度14例;炎症性包块13例,先天性包块11例;甲状腺炎性包块1例;口咽部纤维、脂肪组织瘤样增生1例。结论CT检查是诊断小儿颈部包块的较佳方法,结合病史及体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包块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儿童
下载PDF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志程 邓新源 梁菊香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4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对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3年8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例EGIST临床资料和CT、MRI检查资料。结果9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肠系膜3...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对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3年8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例EGIST临床资料和CT、MRI检查资料。结果9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肠系膜3例,大网膜2例,腹腔1例,腹膜后1例,盆腔1例,腹壁1例,CT平扫显示软组织肿块影,3例内部密度均匀,6例内部密度不均,可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坏死囊变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并可见线条状强化的肿瘤血管影,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MRI扫描显示较大的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肿块影,实性部分T1呈稍低信号,T2呈稍高信号,2例信号均匀,6例肿块内部信号不均,内部见长T1、长T2信号区,增强扫描6例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囊变、坏死区无明显强化,3例肿块呈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可为EGIST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在EGIST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外间质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不典型脑干梗死的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和磁共振成像表现
4
作者 林达伟 刘晖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3-634,共2页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不典型脑干梗死患者的头颅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脑干梗死 电子 检查资料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与屏-片系统胸部床旁摄影显示病灶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禹智波 张云泉 李锦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屏-片系统胸部床旁摄影显示病灶能力的ROC曲线特性,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显示胸部病灶能力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计算机X线摄影和屏片系统床旁胸片各120例和106例,以CT检查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将两组床旁胸片显示的... 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屏-片系统胸部床旁摄影显示病灶能力的ROC曲线特性,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显示胸部病灶能力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计算机X线摄影和屏片系统床旁胸片各120例和106例,以CT检查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将两组床旁胸片显示的病灶清晰程度分为清晰、可见、模糊、隐约可见、未见5类,统计两组的例数,绘制ROC曲线。结果:120例计算机X线摄影胸片中,102例行CT检查,64例CT所显示的病灶中,计算机X线摄影能显示62例,2例未见病灶。106例屏片系统胸片中,92例行CT检查,48例CT所显示的病灶中,屏片系统能显示44例,4例未见病灶。计算机X线摄影和屏-片系统胸部床旁摄影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95%CI:0.849~0.974)和0.777(95%CI:0.681~0.874)。结论:相同摄影条件下,计算机X线摄影床旁胸片显示病灶能力高于屏-片系统,计算机X线摄影床旁胸片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x线摄影 床旁胸片 ROC曲线 线下面积 评价研究
下载PDF
数字X线摄影和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伟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6期150-152,159,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与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指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及DR检...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与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指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及DR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对骨折的检出率及检查时间、检查费用。结果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典型DR片图像特征为椎体压缩变扁;CT图像显示椎体后缘异常及骨折线。CT检查方法组对脊柱爆裂型骨折的检出率为95.00%,高于DR检查方法组的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方法组所需检查时间长于DR检查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费用高于DR检查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可作为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基础检查方法,结合CT检查,有助于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爆裂型骨折 数字x线摄影 计算机体层摄影 诊断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在新生儿床边摄片中降低X线剂量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范成兵 季亚莉 +1 位作者 李署生 方远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在新生儿床边摄片中降低X线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移动式床边X线机,选取新生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50例,用FUJI-IP板进行照射,得到100张图像,A组以最低毫安秒(mAs),B组以常规mAs对新生儿进行...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在新生儿床边摄片中降低X线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移动式床边X线机,选取新生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50例,用FUJI-IP板进行照射,得到100张图像,A组以最低毫安秒(mAs),B组以常规mAs对新生儿进行床边摄片,分别记录、测量2组摄影的X线辐射剂量,对其图像质量、细微结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辐射剂量为(0.029 5±0.030 57)mSv,B组辐射剂量为(0.135 1±0.036 27)mSv,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4,P<0.01),甲级片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图像细微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现有设备,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改变新生儿床边摄片的投照条件,降低辐射剂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新生儿 床边摄片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刚 白艳 +1 位作者 周婷 郑树卿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521-1522,共2页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老年人胸部体检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志华 翟应华 解丽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9期1124-1125,共2页
目的比较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和计算机X线摄影(CR)成像系统在老年人胸部体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离退休职工胸部体检资料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从图像质量、摄片时间等方面比较2种成像系统应用结果。结果 DR图像... 目的比较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和计算机X线摄影(CR)成像系统在老年人胸部体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离退休职工胸部体检资料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从图像质量、摄片时间等方面比较2种成像系统应用结果。结果 DR图像质量优于C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曝光条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摄片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和CR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图像质量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胸部 体检
下载PDF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质量控制远程监管评价系统设计
10
作者 马云升 张玉明 +2 位作者 许军 谢迅雷 李成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8期12-14,18,共4页
目的:构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以下简称CT)质量控制远程监管评价系统,以改变现有的保障模式。方法:依托军队网络传输数据,实现医院与监管机构的信息互动。结果:该远程监管评价系统增进了监管的连续性和时效性,实现了动态及时的高效... 目的:构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以下简称CT)质量控制远程监管评价系统,以改变现有的保障模式。方法:依托军队网络传输数据,实现医院与监管机构的信息互动。结果:该远程监管评价系统增进了监管的连续性和时效性,实现了动态及时的高效运行模式,并可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结论:该系统实现了CT质量控制远程监管,为大型设备的质量控制远程监管评价系统的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 质量控制 远程监管评价系统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及计算机X线摄影在茎突综合征中应用探讨
11
作者 马方伟 陈永国 +2 位作者 陈首名 李光纪 高德军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8期6039-6041,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计算机X线摄影在茎突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49侧)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计算机X线摄影及64层螺旋CT扫描,并测量茎突的长度和内倾角。结果 31例(49侧)临床确诊茎突综合征患者中,CR术前考...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计算机X线摄影在茎突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49侧)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计算机X线摄影及64层螺旋CT扫描,并测量茎突的长度和内倾角。结果 31例(49侧)临床确诊茎突综合征患者中,CR术前考虑29例(45侧),64层螺旋CT术前考虑31例(49侧)。结论 CR技术应用于茎突摄影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它不能避免X线影像重叠,不能准确地测量茎突的长度。64层螺旋CT,能更加全面逼真地显示茎突的影像,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计算机x线摄影 茎突综合症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述亮 张立明 王绍云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5期1182-1182,共1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方法
下载PDF
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文辉 胡军武 +2 位作者 肖明 黄文华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9期985-98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因素及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00例不同部位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的技术参数、伪影、IP板使用方式及后处理方法,并与计算机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标准作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相关...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因素及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00例不同部位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的技术参数、伪影、IP板使用方式及后处理方法,并与计算机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标准作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相关因素。结果:2000例中甲级片1720张,乙级片182张,丙级片98张。乙级与丙级片共280张,其中因摄影技术不当所致141张,伪影引起65张,后处理不当74张。结论: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设置参数及采取各种针对措施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代谢指标对局限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鑫 郭宏 +5 位作者 王丽 周健 赵文静 隋雪峰 崔红升 徐进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9,共7页
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 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的价值非常有必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预后的预测评估。方法选取2007—2016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SCLC患者86例,局限期45例、广泛期41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8)F-FDG PET/CT检测局限期SCLC患者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平均值(SUVmean)、峰值(SUVpeak)、病灶固定阈值为40%SUVmax时的肿瘤代谢体积(MTV)与糖酵解总量(TLG),以及广泛期SCLC患者原发灶的SUVmax、MTV、TLG与所有病灶的最大SUVmax、MTV之和(MTVsum)、TLG之和(TLGsum)。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结果局限期与广泛期SCLC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胸腔积液发生率、TNM分期、全身化疗、预防性全脑照射治疗(PCI)、乳酸脱氢酶(LDH)≥245 U/L、癌胚抗原(CEA)≥5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5.2μg/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SCLC患者胸部放疗(TRT)比例高于广泛期(P<0.05)。随访3~105个月,生存29例,死亡57例。中位OS、PFS分别为21.3、30.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9%、51.2%、29.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6%、43.0%、32.6%。局限期SCLC患者生存24例,死亡21例;广泛期SCLC患者生存5例,死亡36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COG评分3~4分[HR=3.118,95%CI(1.196,8.131)]、TNM分期Ⅲ期[HR=7.739,95%CI(2.017,29.691)]、TLG[HR=1.056,95%CI(1.004,1.111)]是局限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LGsum[HR=3.898,95%CI(1.132,13.426)]是广泛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DH≥245 U/L[HR=4.957,95%CI(1.080,3.353)]、MTV[HR=1.205,95%CI(1.008,1.440)]是局限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ECOG评分3~4分[HR=5.555,95%CI(1.697,18.183)]、LDH≥245 U/L[HR=2.898,95%CI(1.326,6.335)]、TLGsum[HR=3.898,95%CI(1.355,11.211)]是广泛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18)F-FDG PET/CT体积代谢指标能有效预测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其中TLG、MTV分别是局限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TLGsum是广泛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SUVmax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胸片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毓瑾 李学胜 +3 位作者 李军 郭应坤 李开明 曲海波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胸片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床旁胸片103例,由2位医师分别在PACS工作站上进行图像质量评级,并且分析影响摄片质量的因素。结果在参评的胸部床旁摄影... 目的评价新生儿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胸片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床旁胸片103例,由2位医师分别在PACS工作站上进行图像质量评级,并且分析影响摄片质量的因素。结果在参评的胸部床旁摄影片中,曝光条件合适的,即lgM值在1.8~2.2区间的有73份(占70.9%),两位观察者之间的评级一致性为优(Kappa值=0.93),其间两医师所评甲片率分别为36.9%和32.0%,废片率均为0。其中,影像噪声、体位不正、对比度差及异物伪影等因素为影响摄片质量的主要因素,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为优(Kappa值=0.87)。结论新生儿床旁CR胸片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可控的,通过仔细的操作及后处理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新生儿学 胸部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针刺委中穴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脑功能成像的观察 被引量:28
16
作者 邵广瑞 马蕾 +2 位作者 柳澄 宋磊 张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69-972,共4页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委中穴在脑内引起的代谢变化,探讨针刺疗法的中枢调节机制。方法电针刺激8名健康志愿者右侧委中穴,同时行PET/CT脑功能成像,采用相同扫描技术对同8名受试者行无任何穴...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委中穴在脑内引起的代谢变化,探讨针刺疗法的中枢调节机制。方法电针刺激8名健康志愿者右侧委中穴,同时行PET/CT脑功能成像,采用相同扫描技术对同8名受试者行无任何穴位刺激的PET/CT脑功能成像。使用统计参数图(SPM)的配对t检验模型,对比针刺委中穴组与静息对照组的差异脑功能图。结果根据布劳德曼区(Broadmann area,BA),(1)针刺诱发的平均功能激活脑区:左侧BA10、11、22、38、39、40、44、45、46,右侧BA10,双侧BA19、18以及左侧小脑皮层、屏状核、岛叶(t>3·36,P<0·01,k>30voxels);(2)针刺诱发平均功能抑制脑区:双侧BA24,左侧BA7、8、19、40,右侧BA1、3、6、20、44和左侧黑质。结论委中穴与大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针刺委中穴是通过激活和抑制有功能联系的多个特异脑功能区,并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其中前额区、岛叶及小脑的功能激活和扣带回、顶叶及黑质的功能抑制分析是针刺委中穴的中枢调节机制之一。本研究证明,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有助于揭示中医经络理论,为针刺疗法提供中枢调节机制的可视性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委中穴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成像测量青少年四肢长骨推算身高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涛 黄云 +4 位作者 张建波 赵欢 王玉卓 舒永康 邓振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78-181,185,共5页
目的应用计算机X线成像(computed radiography,CR)测量活体上肢骨及胫腓骨正位片上相关指标,建立适合当代中国四川地区汉族14~18岁人群运用上肢骨及胫腓骨推算身高的数学模型。方法对194例14~18岁四川汉族健康青少年进行左侧肢体上肢... 目的应用计算机X线成像(computed radiography,CR)测量活体上肢骨及胫腓骨正位片上相关指标,建立适合当代中国四川地区汉族14~18岁人群运用上肢骨及胫腓骨推算身高的数学模型。方法对194例14~18岁四川汉族健康青少年进行左侧肢体上肢骨及胫腓骨正位摄片,测量特定标志点间距离,同时准确测量其身高。通过各项测量指标与身高的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运用上肢骨及胫腓骨推算青少年身高的回归方程。结果共建立有统计学意义的一元回归方程42个,多元回归方程4个,r为0.689~0.917,身高估计值标准误(SE)为3.075~5.485cm。所有方程均经统计学检验和诊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结论建立的回归方程适用于中国四川地区汉族14~18岁人群的身高推算,应用CR测量上肢骨及胫腓骨长度推算身高,可以为青少年身高推算、法医学个人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身高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长骨 青少年
下载PDF
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起日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5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疑似为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R和CT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疑似为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R和CT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DR联合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检查,本组106例患者中有90例确诊为周围型肺癌,正常者16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DR阳性检出率为42.2%,CT阳性检出率为84.4%,DR联合CT的阳性检出率为95.6%;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DR联合CT检查的准确度94.4%、灵敏度95.6%和特异度87.5%高于DR单独检查45.3%、42.2%、62.5%和CT单独检查83.0%、84.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测出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气象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聚集征的占比高于DR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联合CT检查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且影像学特征明显,可作为筛查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核磁共振及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对颅内结核诊断价值的比较
19
作者 赵博 韩悦 +2 位作者 杨连海 张业荣 高海涛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7期1492-1494,共3页
目的探讨MRI、CT检查对颅内结核诊断的优势与限度。方法36例经临床确诊的颅内结核患者,CT平扫36例,强化扫描33例,MRI平扫26例,强化扫描22例。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颅内结核各种病变的检出效果及各自优势。结果CT及MRI检查对颅内病... 目的探讨MRI、CT检查对颅内结核诊断的优势与限度。方法36例经临床确诊的颅内结核患者,CT平扫36例,强化扫描33例,MRI平扫26例,强化扫描22例。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颅内结核各种病变的检出效果及各自优势。结果CT及MRI检查对颅内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强化扫描对于脑底池病变、脑梗死及异常脑膜强化的检出率均比CT强化扫描高(P<0.05)。而CT则可发现颅内异常钙化。结论MRI可以提高对于脑底池病变、脑梗死及异常脑膜强化的检出效果。CT检查则对钙化显示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结核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胡玉敬 边艳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结核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结核病诊疗过程中仍面临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解决的问题。^(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是应用比较成熟的多模态显像,可同时显示解剖和代谢图像,有... 结核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结核病诊疗过程中仍面临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解决的问题。^(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是应用比较成熟的多模态显像,可同时显示解剖和代谢图像,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尤其在定位隐匿部位的结核病病灶方面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技术。另外,病灶的代谢情况能反映炎性细胞的活化程度,^(18)F-FDG PET/CT能客观判断结核分枝杆菌的稳定状态和病灶活动性。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18)F-FDG PET/CT可先于常规影像学检测获得优于细菌学评估的早期治疗疗效。^(18)F-FDG PET/CT实现了从代谢角度探讨结核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机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个体化,对整合结核病的医学诊疗模式和治疗策略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对^(18)F-FDG PET/CT显像在结核病诊治中主要应用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