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的研究
1
作者 张松 田慧中 《现代医院》 2004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 介绍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的适应年龄和手术方法。方法 经后路暴露双侧的椎板 ,先松解对侧的关节突外侧和横突 ,然后再分离暴露多余的半椎体 ,切除半椎体后 ,再用弓根螺钉加压棍闭合截骨间隙。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先天性侧旁半... 目的 介绍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的适应年龄和手术方法。方法 经后路暴露双侧的椎板 ,先松解对侧的关节突外侧和横突 ,然后再分离暴露多余的半椎体 ,切除半椎体后 ,再用弓根螺钉加压棍闭合截骨间隙。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先天性侧旁半椎体畸形 5 0例 ,经远期随访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年龄问题上作者主张早期进行多余的半椎体切除 ,本组病例最早的为 3岁时进行预防性半椎体切除术 ,10年后随访效果良好。结论 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 ,越早进行远期效果越好 ,且手术简单 ,出血少。 15岁以上的患儿进行半椎体切除和矫正侧弯时 ,则应同时作全脊柱截骨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 方法 临床资料 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低龄半椎体先天性脊柱侧弯置钉情况及疗效观察
2
作者 郭旭朝 巩婧 +6 位作者 赵硕 刘俊行 吴明 纪镶倩 毛子微 周晓康 孟钊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 观察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低龄儿童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置钉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低龄半椎体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9岁。采用脊柱后正中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半椎体切除及... 目的 观察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低龄儿童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置钉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低龄半椎体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9岁。采用脊柱后正中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半椎体切除及植骨融合术。椎弓根螺钉的固定节段为T_(1)~L_(5),术中根据C臂定位结合解剖标志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根据椎弓根螺钉穿透椎体(包括椎弓根)骨皮质内侧、外侧或前侧的距离进行分级,记录置钉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经脊柱X线片测量冠状面参数(总侧凸角、节段性侧凸角、头侧代偿弯、尾侧代偿弯、顶椎偏距、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参数(胸后凸、腰前凸、节段性后凸、矢状面平衡),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记录术中或术后椎弓根螺钉置入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儿手术时间(253±55)min,出血量(239±85)mL。切除单个半椎体9例,2个半椎体2例。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20枚,准确置钉103枚(85.8%),异常置钉17枚(14.2%),胸椎区域异常置钉率高于腰椎区域(P<0.01)。患儿术后冠状面总侧凸角、节段性侧凸角、头侧代偿弯、尾侧代偿弯及矢状面节段性后凸较术前降低(P均<0.01),术后即刻矫正率分别为78.8%、76.6%、62.9%、71.7%、68.2%,冠状面总侧凸角、节段性侧凸角、尾侧代偿弯及矢状面节段性后凸末次随访时少量丢失,头侧代偿弯矫正0.2°±1.0°;术后顶椎偏距、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平衡较术前缩小(P均<0.01)。术中及术后随访未出现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未发生椎弓根螺钉置入相关并发症。结论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低龄半椎体先天性脊柱侧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椎弓根螺钉置入相关并发症较少。但胸椎区域错误置钉的发生率高于腰椎,需要注意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弓根螺钉 弓根螺钉固定 切除 植骨融合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51
3
作者 王岩 张永刚 +1 位作者 张雪松 毛克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效果。方法:2003年2月 ̄2003年8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1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幼儿患者,年龄3.9 ̄7.3岁,平均5.3岁,术后支具固...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效果。方法:2003年2月 ̄2003年8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1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幼儿患者,年龄3.9 ̄7.3岁,平均5.3岁,术后支具固定6 ̄8个月。术前及术后3、6、12、24个月摄站立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通过X线片和临床物理检查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躯干平衡和失代偿情况。结果:术前主弯Cobb角42.7°,术后16.4°,末次随访时14.1°。主弯头侧代偿弯由术前16.8°改善至5.8°,主弯尾侧代偿弯由术前25.6°改善至10.5°。所有患儿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术中或术后出现椎弓根螺钉割裂椎体3例。1例术后出现感染,无矫形丢失而需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对发展的半椎体畸形,在原发弯发展严重或代偿弯形成结构性弯之前,进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可以矫正和控制冠状面和矢状面畸形,短节段固定可保存脊柱的生长能力和更多的运动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畸形 弓根螺钉 幼儿 内固定 后路切除 短节段经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建伟 仉建国 +5 位作者 王升儒 王海 张延斌 杨阳 杨新宇 赵丽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3-688,共6页
目的:评估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半椎体所致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3.5±1.1岁(2~5岁),其中3... 目的:评估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半椎体所致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3.5±1.1岁(2~5岁),其中3例合并心脏畸形,1例合并脊髓拴系,1例合并脊髓空洞。均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总结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并记录手术并发症及矫形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89.9±56.8min,出血量306.6±152.3ml。手术切除单个半椎体35例,切除2个半椎体4例。融合节段数3.4±1.4个,其中2节段融合22例,占56.4%。术后随访时间5.9±2.6年(3~11年)。术前冠状面节段性侧凸Cobb角39.3°±12.2°,术后即刻6.3°±7.2°,矫正率为(85.2±14.8)%,末次随访丢失3.2°±7.7°;术前节段性后凸角17.7°±17.0°,术后即刻2.9°±8.2°,矫形率为(87.0±69.0)%,末次随访丢失3.2°±11.4°;术后冠状面矫形节段头侧代偿弯及尾侧代偿弯自发矫正率(72.0±46.4)%和(81.8±34.5)%。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手术期及随访过程中发生了3例并发症(7.7%),包括椎弓根骨折1例,断棒1例,畸形加重行翻修1例。另有2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现椎弓根拉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对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早期手术可以达到短节段固定融合,但是内固定及与脊柱生长相关的并发症仍需临床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脊柱侧凸 切除 后路手 并发症
下载PDF
先天性脊柱侧凸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后失代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涂志明 王冰 +3 位作者 吕国华 李亚伟 李磊 戴瑜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8-651,共4页
椎节先天性发育异常可导致脊柱生长不平衡,形成的畸形被称为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可分为椎体形成缺陷、分节缺陷和混合型三种类型。据统计,新生儿中CS的发生率约为0.5‰~1‰。半椎体畸形是先天性脊柱侧凸最... 椎节先天性发育异常可导致脊柱生长不平衡,形成的畸形被称为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可分为椎体形成缺陷、分节缺陷和混合型三种类型。据统计,新生儿中CS的发生率约为0.5‰~1‰。半椎体畸形是先天性脊柱侧凸最常见的类型(46%),而半椎体又可分为完全分节(65%)、部分分节(22%)和未分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切除 短节段融合 失代偿 先天性发育异常 畸形 混合型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5
6
作者 蔡奇勋 张菁 王晓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8-420,共3页
为探讨单纯后路和前后路切除半椎体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 ,回顾分析了1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共21个半椎体的治疗。其中T7、T9、T11、L1、L4 各1例 ,T10、L2、L3 各2例 ,T1210例 ,均为完全分节型半椎体 ;单纯后路切除10例 ,前后路切除9... 为探讨单纯后路和前后路切除半椎体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 ,回顾分析了1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共21个半椎体的治疗。其中T7、T9、T11、L1、L4 各1例 ,T10、L2、L3 各2例 ,T1210例 ,均为完全分节型半椎体 ;单纯后路切除10例 ,前后路切除9例 ;术前Cobb角20°~95°,平均46°。随访10个月~28个月 ,平均19个月。结果术后冠状面平均矫正51 % ,平均矫正丢失6°;2例后凸畸形得到矫正 ,无神经并发症及假关节发生。提示单纯后路或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效果满意 ,其中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主要用于胸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治疗 先天性脊柱侧凸 切除 矫形外固定装置
下载PDF
伴有面部不对称的先天性颈胸段/上胸段侧凸畸形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后面部再塑形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洋 史本龙 +4 位作者 朱泽章 毛赛虎 刘臻 孙旭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7-393,共7页
目的:评估伴有面部不对称的小儿先天性颈胸段/上胸段脊柱侧凸畸形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患儿术后面部不对称的自然转归。方法:2010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手术的伴有面部不对称的先天... 目的:评估伴有面部不对称的小儿先天性颈胸段/上胸段脊柱侧凸畸形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患儿术后面部不对称的自然转归。方法:2010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手术的伴有面部不对称的先天性颈胸段/上胸段侧凸畸形患者共16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5~14岁(8.1±3.2岁)。于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局部冠状面侧凸角、局部后凸角、锁骨角、T1倾斜角、颈部倾斜、头部偏斜等参数;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颅骨正位X线片标记眶外侧点、颧弓点、上颌点、下颌点、颏结节,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面部正面像照片标记眼裂外眦点、软组织颧弓点、软组织鼻尖点、软组织下颌角点、软组织颏结节点,分别测量两侧以上各标志点距离面中线的距离,计算非对称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非对称率。结果:16例患者固定节段为5~10个(7.8±1.2个),术后随访24~49个月(33.3±8.7个月)。术后患者局部侧凸角、局部后凸角、T1倾斜角、锁骨角、颈部倾斜以及头部偏斜均得到显著性改善(P<0.05)。头颅正位X线片上上颌点、下颌点、颏结节术前非对称率分别为(6.12±1.13)%、(8.73±5.53)%、(25.80±10.41)%,术后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30±0.66)%、(1.32±0.35)%、(5.52±1.38)%,均得到了显著性改善(P<0.05);眶外侧点和颧弓点非对称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均<5%,位于正常范围内。面部正面像照片上颧弓点、下颌角点、颏结节点术前非对称率分别为(10.41±4.38)%、(16.63±5.32)%、(46.82±13.30)%,术后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18±0.91)%、(4.38±3.83)%、(8.72±4.4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眼裂外眦点非对称率为(3.83±0.96)%,术后末次随访时为(2.26±0.38)%,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小儿先天性颈胸段/上胸段侧凸畸形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手术可改善局部侧凸畸形、恢复头-颈-肩平衡,进而在患儿随访过程中其面部不对称性可获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颈胸段/上胸段侧凸 切除 面部不对称
下载PDF
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彭虹菊 杨明珠 +3 位作者 秦柳花 霍丽涛 赵凤娜 李慧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后的观察要点与护理经验。方法对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的患儿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包括舒适的体位、严密观察各系统的并发症及健康指导等。结果此类患儿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 目的探讨并总结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后的观察要点与护理经验。方法对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的患儿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包括舒适的体位、严密观察各系统的并发症及健康指导等。结果此类患儿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结论患儿术后需认真做好各项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脊柱侧弯 切除 护理
下载PDF
7例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林芬 汪四花 +1 位作者 鲁琛 夏一兰 《护理与康复》 2008年第10期761-763,共3页
总结7例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严格保持正确体位以保护脊髓,提高骨融合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脊髓和神经功能,注意切口及引流情况,加强并发症观察与预防,重视出院... 总结7例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严格保持正确体位以保护脊髓,提高骨融合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脊髓和神经功能,注意切口及引流情况,加强并发症观察与预防,重视出院后长期随访,保证矫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护理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楠 任婧娟 +1 位作者 李娅 李谊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12期283-283,共1页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术前须反复耐心地向患儿及家属解释沟通,消除其存在焦虑不安情绪和恐惧心理,并评估患儿肺功能,指导其呼吸功能锻炼;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点观察下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保证引...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术前须反复耐心地向患儿及家属解释沟通,消除其存在焦虑不安情绪和恐惧心理,并评估患儿肺功能,指导其呼吸功能锻炼;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点观察下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保证引流管的畅通.由于婴幼儿对疼痛耐受力差,故术后镇痛也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促进患儿恢复的重要工作.应鼓励患儿早期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密切关注切口和敷料情况,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兆;本组患儿术后7例出现额面部I度压疮,后经理疗热敷等护理治疗后,压疮痊愈;1例于术后2小时出现双下肢肌力较术前明显减轻,后急诊手术探查,调整内固定,肌力术后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脊柱侧弯 切除 护理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30例
11
作者 王继孟 张敏刚 +2 位作者 王恒冰 王廷宙 王兴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评价一期半椎体切除、前后路松解手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的疗效,并探讨术中相关问题。方法本组30例,平均年龄8岁(1岁6个月至17岁),其中年龄小于4岁6例。30例均行一期前后路松解、半椎体切除术,选择合适的器械进行前路或后路固定,并行... 目的评价一期半椎体切除、前后路松解手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的疗效,并探讨术中相关问题。方法本组30例,平均年龄8岁(1岁6个月至17岁),其中年龄小于4岁6例。30例均行一期前后路松解、半椎体切除术,选择合适的器械进行前路或后路固定,并行局部植骨融合。结果术后1周X线复查,平均Cobb角为16°(0°~32°),术前Cobb角为33°~69°,平均矫正率为68.7%。21例获随访1年以上,最终平均Cobb角为15°(0°~30°),30例最终矫正率为71.6%,术后植骨融合部位骨痂形成良好,无感染、内固定器械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早期一期前后路松解、半椎体切除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方法,应根据适应证严格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固定器械,并作好详细的术前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切除 外科学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12
作者 彭虹菊 杨明珠 +2 位作者 贺建华 任冬云 霍丽涛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0期343-34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诊治的30例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均给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术前、术后脊柱侧弯冠状面主弯、头尾侧代偿弯...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诊治的30例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均给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术前、术后脊柱侧弯冠状面主弯、头尾侧代偿弯的Cobb角,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脊柱侧弯冠状面主弯、头侧代偿凸、尾侧代偿凸Cobb角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矫正脊柱侧弯畸形,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 期护理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16
13
作者 詹世强 王义生 +2 位作者 马元琛 柯雨洪 林秉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6年12月,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39例,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8.3岁(3~15岁)。完全分节性半椎体30例,部分分...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6年12月,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39例,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8.3岁(3~15岁)。完全分节性半椎体30例,部分分节性半椎体9例。内固定器械包括ISOLA16例、CD-Horizon10例、MOSS-Miami10例、TSRH3例。术前后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观察手术前后侧凸的矫正率及躯干平衡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4.5年,平均2.8年,术前冠状面Cobb’s角平均48°,术后13°,末次随访平均13.2°,平均矫正率70.2%。矢状面Cobb’s角术前平均39°,术后12.1°,末次随访12.7°,平均矫正率68.7%。所有患儿植骨融合牢固,躯干平衡良好。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植入物折断及松动、无感染等并发症,1例出现曲轴现象。[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对先天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治方法。先天性脊柱侧凸应提倡早期手术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畸形 切除 器械内固定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25
14
作者 邹德威 吴继功 +7 位作者 马华松 周雪峰 谭荣 刘玉曾 张乐乐 陈晓明 鲍磊 张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有半椎体畸形的脊柱侧后凸患者的手术矫正策略和方法,并对手术矫正效果进行评估。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合并半椎体畸形的脊柱侧后凸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12.2岁。侧凸Cobb角平均84.6°(28°... 目的:探讨合并有半椎体畸形的脊柱侧后凸患者的手术矫正策略和方法,并对手术矫正效果进行评估。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合并半椎体畸形的脊柱侧后凸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12.2岁。侧凸Cobb角平均84.6°(28°~150°),后凸平均68°(47°~125°)。切除的半椎体最高T3,最低S1。对合并有前凸、半椎体凸向腹侧的2例患者采用前路半椎体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于单纯的半椎体、代偿弯无结构性弯曲的9例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于半椎体同时合并结构性代偿弯、Risser征大于Ⅱ级的11例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长节段矫形代偿弯固定融合术;对于有半椎体畸形同时代偿弯为结构性弯曲、Risser征小于Ⅱ级未发育成熟的3例患儿行后路半椎体切除固定,在代偿弯性结构性弯则用带有可以调节的"生长阀"固定。结果:手术时间3.5~6.5h,平均4.5h;术中出血300~2100ml,平均850ml。术后出现单侧下肢麻木者1例,1周后完全缓解,无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平均38.3°(24°~58°),矫正率53.7%;术后后凸平均25.3°(13°~38°),矫正率61.5%。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未发现假关节形成,后凸和侧凸无明显丢失。结论:半椎体切除和采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可以起到很好的矫正效果。虽然存在一定的神经损害的风险,但是术前充分的评估、缜密的手术设计和术中精确的操作可避免神经损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切除 脊柱后凸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 被引量:14
15
作者 许伟华 杨述华 杜靖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方入路半椎体切除后,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21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患儿,单纯经后方入路切除半椎体,并一期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固定和脊柱植骨融合术,比较术前、术后...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方入路半椎体切除后,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21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患儿,单纯经后方入路切除半椎体,并一期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固定和脊柱植骨融合术,比较术前、术后和最后一次随访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并记录脊柱侧弯及后凸的Cobb’s角。[结果]本组病例脊柱畸形明显改善,冠状面,半椎体节段侧弯术前平均41.5°,术后15.1°,矫正率63.6%;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14.7°,矫正64.6%;冠状面主侧弯术前平均46.9°,术后18.4°,矫正60.8%;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17.5°,矫正62.7%;矢状面,半椎体节段术前有15.4°后凸畸形,术后恢复至正常生理曲度范围。手术后头侧和尾侧代偿弯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单纯后方入路切除半椎体后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内固定术,可满意地矫正先天性脊柱侧弯,在骨骼成熟之前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预防继发性的脊柱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脊柱侧弯 切除 脊柱融合
下载PDF
一期前后路联合或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嵩华 张雪松 +6 位作者 陈超 王岩 张永刚 张兴蓬 王征 陆宁 毛克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36-740,共5页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或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矫治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03年4月~2007年8月共收治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32例,平均年龄12.8岁(9~22岁),其中13例半椎体位于T9~L2,且其楔形底偏向腹侧,通过一期前后路...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或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矫治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03年4月~2007年8月共收治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32例,平均年龄12.8岁(9~22岁),其中13例半椎体位于T9~L2,且其楔形底偏向腹侧,通过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切除半椎体矫形(前后路组);其余19例单发半椎体,位置在T10~L3,且其楔形底偏向背侧,行后路切除半椎体矫形(后路组),统计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主弯矫正率和并发症。结果:前后路组平均手术时间5.4h,平均失血量580ml;后路组平均手术时间4.3h,平均失血量470ml,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后路组和后路组平均术后矫正率分别为64.1%和63.7%,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1~37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矫正度数均无明显丢失,并发症均较少。结论:胸腰段孤立半椎体切除矫治先天性脊柱侧凸是有效的,术前认真检查判定半椎体楔形底的位置、结构,合理地选择入路,术中谨慎操作能保证半椎体切除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切除 入路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3
17
作者 楼肃亮 郑杰 +1 位作者 杨永宏 张冬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5-436,共2页
半椎体是导致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脊柱发育的自然进程不同,有些患者到少年甚至青年时期出现明显的畸形甚至神经压迫症状才就诊,从而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002年2月~2008年11月.... 半椎体是导致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脊柱发育的自然进程不同,有些患者到少年甚至青年时期出现明显的畸形甚至神经压迫症状才就诊,从而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002年2月~2008年11月.我院对12例半椎体所致的CS患者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切除 先天性脊柱侧凸 固定治疗 固定治疗 弓根螺钉 脊柱发育 压迫症状 畸形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多棒分段矫治中、重度僵硬性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波 余雨 +2 位作者 卢旻鹏 屈一鸣 钱邦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评价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及多棒分段矫形治疗单个半椎体引起的中、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初期手术效果。方技17例中、重度僵硬性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均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多棒分段矫形内固定治疗,其中T102例,T104... 目的评价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及多棒分段矫形治疗单个半椎体引起的中、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初期手术效果。方技17例中、重度僵硬性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均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多棒分段矫形内固定治疗,其中T102例,T104例,T125例,L13例,L23例;术前侧凸Cobb角为(67.9±8.2)°.后凸Cobb角为(73.0±10.6)°。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无死亡及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4.0~7.5h,平均5.6h;术中出血量500~3000mL,平均1050mL。1例术中切除肋骨小头时引起胸膜撕裂,发生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1周后痊愈;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19.4个月。随访x线片证实植骨均融合,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术后l周和末次随访时侧凸及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及多棒分段矫治单个半椎体引起的中、重度僵硬性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方法有效且可行,在矫正脊柱侧弯的同时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侧后凸 后路切除 僵硬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狄鑫 孙鸿涛 +6 位作者 金勋杰 陈为坚 齐勇 徐汪洋 李超 林周胜 周晓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920-4921,共2页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合并半椎体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半椎体、无结构性弯曲患者12例,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合并半椎体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半椎体、无结构性弯曲患者12例,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合并前凸、半椎体凸向腹侧患者3例,行前路半椎体切除合并植骨融合固定术;合并结构性代偿弯患者15例,行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长节段矫形代偿弯固定融合术。对所有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凸术后平均Cobb角、末次随访平均Cobb角分别为(8.6±3.14)°、(11.2±7.23)°,脊柱后凸最终矫形率为58.6%;侧凸术后平均侧凸Cobb角(12.8±5.47)°,末次随访平均(16.2±6.24)°,脊柱侧凸最终矫形率为66.5%。脊柱后凸、侧凸手术治疗后平均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后凸、侧凸均明显好转,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较满意。结论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效果显著,脊柱侧后凸矫形率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 畸形 效果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卫东 刘宏建 王利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8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矫正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21例。结果本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率70.30%;矢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 目的观察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矫正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21例。结果本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率70.30%;矢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率74.60%。所有患儿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1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侧后凸 后路切除 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