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在乳鼠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志新 何峰 +1 位作者 宋春光 肖玉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GDNF/GFRα1)通路在乳鼠先天性巨结肠(HD)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AEC)中的作用研究。方法:21日龄内皮素受体(Ednrb)基因敲除乳鼠为HD模型组(实验组),同日龄野生型乳鼠...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GDNF/GFRα1)通路在乳鼠先天性巨结肠(HD)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AEC)中的作用研究。方法:21日龄内皮素受体(Ednrb)基因敲除乳鼠为HD模型组(实验组),同日龄野生型乳鼠为对照组,8只/组。取结肠组织,按照形态将实验组乳鼠结肠组织分为狭窄段、扩张段,对照组乳鼠结肠组织分为远段、近段。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评判两组肠管炎症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两组结肠组织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法(WB)分别检测GDNF/GFRα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GDNF、GFRα1、酪氨酸酶受体(RET)、核转录因子kappaBp65(NF-κBp65)、TNF-α]蛋白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HAEC主要发生在结肠扩张段;ELISA法结果显示,与实验组乳鼠狭窄段肠管比较,扩张段肠管IL-10水平显著降低、TNF-α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WB法结果显示,与实验组乳鼠狭窄段肠管比较,扩张段肠管GDNF、GFRα1、RE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NF-κBp65、TNF-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HD模型乳鼠结肠扩张段炎症程度较为严重,机制可能与GDNF/GFRα1信号通路受抑制,肠神经免疫调节系统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通路 先天性结肠 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κBp65
下载PDF
巨噬细胞表型改变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中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绪勇 焦春雷 +4 位作者 付康 冯晨钊 朱天琦 柯昌庶 冯杰雄 《腹部外科》 2016年第6期467-472,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表型的改变,探讨巨噬细胞活化与巨结肠相关性肠炎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肠炎组4例,非肠炎组6例)结肠远段及近段标本,行HE染色、评估各段肠管炎症损伤程度,CD68和iNO... 目的通过检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表型的改变,探讨巨噬细胞活化与巨结肠相关性肠炎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肠炎组4例,非肠炎组6例)结肠远段及近段标本,行HE染色、评估各段肠管炎症损伤程度,CD68和iNOS免疫荧光双染法评估M1型巨噬细胞活化状况,CD68和Arg-1免疫荧光双染法评估M2型巨噬细胞活化状况,RTqPCR检测各组肠管iNOS及Arg-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肠炎组近段结肠iNOS/C/D68阳性细胞的百分比(73.12±2.48)%明显高于肠炎组远段结肠(54.19±1.98)%、非肠炎组近段结肠(49.35±2.70)%及远段结肠(43.18±4.21)%;而肠炎组近段结肠Arg-1/CD68阳性细胞的百分比(33.15±4.81)%明显低于远段结肠(49.32±3.98)%;非肠炎组近段结肠Arg-1/CD68阳性细胞的百分比(45.23±1.95)%亦低于远段结肠(56.52±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结果显示,肠炎组近段结肠iNOS表达明显升高,而Arg-1表达则在肠炎组及非肠炎组的远段结肠升高(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可能与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噬细胞表型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凯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194-1196,1200,共4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发病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114例行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进行病史回顾及随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HAEC的相关影响因素,ELIS...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发病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114例行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进行病史回顾及随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HAEC的相关影响因素,ELISA检测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扩张段组织中脂多糖(LPS)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情况,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14例患儿中69例未伴发小肠结肠炎,45例HAEC患儿(37.82%),其中仅在术前发作HAEC者23例(20.17%),仅在术后发作HAEC者10例(8.77%),术前和术后均有HAEC者12例(10.53%)。孕周和是否为常见型HSCR分型对HAEC发作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纯母乳喂养则为HAEC及术前HAEC发作的保护因素(P<0.01和P<0.05)。术前HAEC组患儿扩张段组织中LPS水平高于无HAEC组(P<0.01),而ZO-1低表达,且LPS水平与ZO-1呈负相关(r=0.361,P<0.01)。18例纯母乳喂养组患儿扩张段组织中LPS水平低于20例非纯母乳喂养组患儿(P<0.01)。结论:纯母乳喂养是HAEC发病的保护因素,母乳可能通过降低LPS水平进而影响相关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了HAEC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母乳喂养 脂多糖 紧密连接蛋白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防治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建波 蔡志雄 +3 位作者 王章奇 黄启强 吴晓媚 张国波 《现代医院》 2013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防治方法及其疗效,降低其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3年间收治的28例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后均予结肠回流灌洗术+口服益生菌制剂等综合治疗,死...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防治方法及其疗效,降低其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3年间收治的28例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后均予结肠回流灌洗术+口服益生菌制剂等综合治疗,死亡4例(14.3%)。24例治愈出院后均嘱要坚持口服益生菌制剂6个月,15例随访均无肠炎复发。结论结肠回流灌洗术+口服益生菌制剂是防治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重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小肠结肠炎 结肠回流灌洗术 益生菌制剂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莫丹 王红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2-544,共3页
先天性巨结肠(HD)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目前通过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已可得到治愈,但术后仍存在一定近远期的并发症,其中小肠结肠炎(HEC)是HD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就HEC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病理、预防和治疗方面... 先天性巨结肠(HD)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目前通过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已可得到治愈,但术后仍存在一定近远期的并发症,其中小肠结肠炎(HEC)是HD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就HEC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病理、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先天性 小肠结肠炎 临床表现 病因学 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向广俊 刘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9-62,共4页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的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在术前或术后,是导致巨结肠患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发病率为5%~42%[1],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胀、发烧和恶臭粪便。自1886年,Hara...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的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在术前或术后,是导致巨结肠患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发病率为5%~42%[1],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胀、发烧和恶臭粪便。自1886年,Harald Hirschsprung首次向柏林国际儿童疾病大会提交了2名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患儿病例资料后,全世界的医学领域都致力于对这种疾病进行病因学、病理学及遗传学等的研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模型小鼠 突变模型 结肠 神经嵴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相关性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梁鹏 李万富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587-589,共3页
先天性巨结肠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上其主要表现是腹泻、腹胀、发热和败血症等,因最初的研究较为浅显,一开始认为HAEC是... 先天性巨结肠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上其主要表现是腹泻、腹胀、发热和败血症等,因最初的研究较为浅显,一开始认为HAEC是因为消化系统中肠道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后来考虑到HAEC是一种因机械性梗阻造成的结肠炎症,最近十年以来的研究表明HAEC的致病与肠道免疫功能的异常、肠道屏障功能异常、肠道菌群改变及肠道机械性梗阻等因素有关;关于该疾病的治疗方式,目前仍然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因此本文对于HAE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为一线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结肠炎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星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7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5例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患儿,单因素...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5例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患儿,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及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结果显示术前肠炎的危险因素是曾有呼吸道感染(OR=5.994)和非纯母乳喂养(OR=4.116),术后肠炎的危险因素是长段型巨结肠(OR=2.974)和术后饮食未控制(OR=3.719)。结论:曾有呼吸道感染和非纯母乳喂养是术前HAEC的危险因素,长段型巨结肠和术后饮食未控制是术后HAEC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小肠结肠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IL-6和IL-8炎症因子表达对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严然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06-207,共2页
目的:利用血清IL-6和IL-8炎症因子表达分析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某院就诊的24例HAEC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24例体征正常的健康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利用血清IL-6和IL-8炎症因子表达分析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某院就诊的24例HAEC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24例体征正常的健康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TNF-α、IL-6、IL-8及IL-10的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的血清hs-CRP、TNF-α、IL-6及IL-8检测结果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血清IL-10方面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炎症因子检测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操作简单,能够准确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对后期的临床治疗起到了重要的评估作用,临床参考价值可观,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炎症因子 小肠结肠炎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梁鹏 樊珈榕 李万富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AEC)的危险因素,为先天性巨结肠(HSCR)的诊治提供依据,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患儿的术后康复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小儿普外科收治的HSCR且初次手术治疗的110例...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AEC)的危险因素,为先天性巨结肠(HSCR)的诊治提供依据,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患儿的术后康复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小儿普外科收治的HSCR且初次手术治疗的110例患儿病例资料,分析HAE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患儿中34例发生HAEC,发生率为30.91%。HAEC患儿不同年龄、术前洗肠时间、术前发生肠炎、低体重、病变痉挛段长度、饮食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岁(OR=2.407,95%CI:1.040~5.568)、术前洗肠时间<2周(OR=2.464,95%CI:1.082~5.612)、术前发生肠炎(OR=2.943,95%CI:1.193~7.260)、低体重(OR=2.588,95%CI:1.113~6.014)、病变痉挛段长度≥30 cm(OR=2.801,95%CI:1.224~6.412)是HAE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饮食控制(OR=0.358,95%CI:0.153~0.837)是HAEC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HSCR患儿术后应针对HAEC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危险因素 并发症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诊断评分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志威 华子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7-480,共4页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特别严重的并发症,其特征是爆发性腹泻(通常为血性)、发热和腹胀,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目前对HAEC诊断评分标准并未达成共识,亟需构...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特别严重的并发症,其特征是爆发性腹泻(通常为血性)、发热和腹胀,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目前对HAEC诊断评分标准并未达成共识,亟需构建更合理的评分系统辅助尽早诊断及干预。本研究对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诊断评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HAEC的早期诊断以及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小肠结肠炎 诊断
原文传递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黄圆媛 任红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临床资料,将术后发...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HAEC者归入术后HAEC组,未发生HAEC者归入无术后HAEC组;从患儿性别、行根治手术年龄、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术前HAEC史、术前造瘘史、病理分型、合并低白蛋白血症等方面分析影响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HAEC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13例HSCR患儿,术后1年内发生HAEC 47例(术后HAEC组),未发生HAEC 266例(无术后HAEC组)。术后HAEC组与无术后HAEC组患儿性别、行根治手术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8/47比94/266)、术前HAEC史(21/47比60/266)、术前造瘘史(11/47比27/266)、长段型及全结肠型HSCR(16/47比45/266)、合并低白蛋白血症(38/47比176/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OR=2.522,95%CI:1.301~4.887)、术前合并HAEC(OR=2.812,95%CI:1.415~5.589)是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发生HAEC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术前合并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HAEC的危险因素;重视术后HAEC发生的高危因素,可以有效减少HSCR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先天性结肠 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圆媛 任红霞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87,共5页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见且危及生命的一项并发症。虽然关于HAEC发病的确切原因我们尚不清楚,但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该病的各项研究,且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因...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见且危及生命的一项并发症。虽然关于HAEC发病的确切原因我们尚不清楚,但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该病的各项研究,且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因而,本文将对HAE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小肠结肠炎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诊断 预防和治疗
原文传递
SOX10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辉明 向磊 +4 位作者 李宁 韦佳 郑帅玉 邱银荣 冯杰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SOX10、潘氏细胞发育及分泌防御素-5与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管,根据术前是否发生小肠结肠炎分为HAEC组(n=14)和HD组(n=36),并以20例正常结肠标本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SOX10、潘氏细胞发育及分泌防御素-5与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管,根据术前是否发生小肠结肠炎分为HAEC组(n=14)和HD组(n=36),并以20例正常结肠标本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结肠中防御素-5蛋白质表达、潘氏细胞发育情况以及SOX10蛋白质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防御素~5mRNA及Sox10mRNA表达情况。结果防御素-5在正常肠管中不表达,HAEC组和HD组在肠腺隐窝基底处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但前者阳性区域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高(0.33±0.039比0.10±0.031,P〈0.05),HAEC组防御素-5mRNA亦呈显著增高趋势(2.72±0.80比0.78±0.21,P〈0.05)。对结肠组织同层切片进行潘氏细胞特异性产物溶菌酶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对照组肠管中除1例存在弱阳性外其他均无阳性表达。HD组和HAEC组结肠中同样在隐窝基底处存在溶菌酶阳性细胞,可鉴别为化生的潘氏细胞,但HAEC组在发生率(78.6%)和细胞个数(2.97±0.80)明显高于HD组(27.8%,0.43±0.85)(P〈0.05)。SOX10免疫产物主要在结肠神经节细胞膜及胞浆中表达,对照组、HAEC组、HD组阳性区域的平均光密度值递减(0.75±0.041,0.61±0.048,0.35±0.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T-PCR检测显示Soxl0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与蛋白质水平呈平行结果。结论SOXl0可能通过影响潘氏细胞发育及分泌防御素-5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10 a防御素 潘氏细胞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原文传递
新生儿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曾慧仪 郭娟娟 +5 位作者 刘丹丹 蔡纯 娄蕾 鲍俏 冯周善 张刚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65-570,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TANEC)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接受手术治疗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TANEC组与非TANEC组,对2组的临床特征、母亲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及预... 目的探讨新生儿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TANEC)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接受手术治疗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TANEC组与非TANEC组,对2组的临床特征、母亲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及预后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TANEC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与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这些因素对TANEC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51例患儿,其中TANEC组13例、非TANEC组3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NEC患儿的出生体质量、阿普加评分、胎龄、输血次数、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次数、血红蛋白水平是发生TANEC的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验证输血次数的AUC为0.882(95%CI 0.794~0.969),血红蛋白水平的AUC为0.857(95%CI 0.747~0.968),两者联合的AUC为0.907(95%CI 0.822~0.992)。结论输血次数、血红蛋白水平与TANEC的发生相关,两者联合可较好地预测TANE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输血次数 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严重贫血和红细胞输注诱发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机制及预防进展
16
作者 成淑琪 薛江 《安徽医学》 2024年第7期926-929,共4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肠道局部或弥漫性坏死甚至穿孔为主要特点的新生儿期具有破坏力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输注浓缩红细胞后48小时内被诊断的NEC被定义为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TANEC)。其发生机制至今尚...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肠道局部或弥漫性坏死甚至穿孔为主要特点的新生儿期具有破坏力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输注浓缩红细胞后48小时内被诊断的NEC被定义为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TANEC)。其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为严重贫血对肠道组织及肠道内环境造成影响使肠道处于低级别的炎症状态,继之库存血输注加剧了缺血缺氧及炎症损伤,促使NEC暴发。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及分析,对严重贫血及红细胞输注诱发TANEC发生的机制进行总结并对TANEC的预防策略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贫血 输血 机制 预防
下载PDF
巨噬细胞活化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绪勇 夏雪 +3 位作者 韦佳 张洪毅 焦春雷 冯杰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活化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饲养并繁殖SPF级Ednrb基因敲除小鼠(先天性巨结肠小鼠模型鼠)。选择21日龄EdnrB-/-小鼠作为实验组(6只),相应日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6只)。收集肠管...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活化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饲养并繁殖SPF级Ednrb基因敲除小鼠(先天性巨结肠小鼠模型鼠)。选择21日龄EdnrB-/-小鼠作为实验组(6只),相应日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6只)。收集肠管标本,实验组小鼠结肠肠管依据形态学分为结肠狭窄、移行、扩张段,对照组小鼠肠管相应分为结肠远、中、近段。HE染色法评估各段肠管炎症损伤程度,CD68和TNF-α免疫荧光双染法评估肠管巨噬细胞活化状况,Westernblot检测肠管TNF-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EdnrB-/-小鼠结肠扩张段肠管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D模型小鼠扩张、移行、狭窄段CD68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为(10.81±2.38)%、(8.33±1.78)%和(4.28±1.25)%;野生型小鼠结肠近、中、远段CD68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为(2.15±1.17)%、(1.89±0.98)%和(1.97±1.32)%。HD模型小鼠扩张、移行、狭窄段TNF-u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为(6.81±2.35)%、(5.00±1.41)%和(2.80±0.98)%;野生型小鼠结肠近、中、远段TNF.d阳性细胞数量百分数分别为(1.21±0.56)%、(0.89±0.46)%和(1.07±0.32)%。HD模型小鼠结肠扩张段肠管CD68及TNF-α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HD模型小鼠移行段、狭窄段及野生型各段肠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发现EdnrB-/-小鼠结肠扩张段肠管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移行段、狭窄段、及对照组各段肠管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行段TNF-α表达水平较扩张段降低,但与狭窄段及野生型小鼠肠管相比较仍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三段肠管均未见明显TNF-α表达。结论先天性巨结肠小鼠模型中扩张段肠管组织损伤可能与肠壁巨噬细胞活化及分泌的促炎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细胞活化 HIRSCHSPRUNG病 小肠结肠炎
原文传递
两面神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信号通路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锋 魏孝钰 +3 位作者 陈小华 向磊 蒙信尧 冯杰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探讨两面神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19年2月至11月选择21 d龄内皮素受体B(Ednrb)基因敲除小鼠(先天性巨结肠模型鼠)作为实验组(12只),相应日龄... 目的探讨两面神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19年2月至11月选择21 d龄内皮素受体B(Ednrb)基因敲除小鼠(先天性巨结肠模型鼠)作为实验组(12只),相应日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12只)。基因敲除小鼠(背景B6:129)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全国儿童医院捐赠,并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培育、繁殖。收集结肠标本,依据形态将实验组小鼠结肠分为狭窄段及扩张段,对照组小鼠肠管相应分为结肠远、近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判断肠管炎症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定量分析各组结肠标本中白细胞介素(IL)-10的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结肠标本磷酸化两面神激酶2(p-JAK2)、JAK2、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JAK2、STAT3的mRNA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Western blot结果发现先天性巨结肠模型鼠(Ednrb-/-小鼠)狭窄段肠管JAK2、p-JAK2、STAT3、p-STAT3表达水平较扩张段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狭窄段:0.791±0.108、0.438±0.059、0.327±0.028、0.858±0.091,扩张段:0.479±0.109、0.206±0.024、0.297±0.013、0.579±0.102,t=7.074、12.679、3.428、7.096,P值均<0.05)。RT-qPCR检测显示Ednrb-/-小鼠结肠狭窄段JAK2、STAT3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扩张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狭窄段:0.427±0.042、0.272±0.044,扩张段:0.234±0.031、0.127±0.014,t=12.820、10.836,P值均<0.05)。ELISA显示Ednrb-/-小鼠扩张段肠管的IL-10的表达量下降,而狭窄段肠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狭窄段:2.540±0.710,扩张段:1.330±0.350,t=5.284,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小鼠模型扩张段炎症重,而狭窄段炎症较轻,其机制与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被抑制和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小肠结肠炎 两面神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活化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露红 颛孙迪迪 +2 位作者 陈绪勇 焦春雷 冯杰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4-859,共6页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活化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s disease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SPF级Ednrb基因敲除小鼠为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模型鼠。采用抽签...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活化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s disease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SPF级Ednrb基因敲除小鼠为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模型鼠。采用抽签法,随机选择2周龄和3周龄EdnrB -/-小鼠各3只作为EdnrB -/-组,相应周龄野生型小鼠各3只作为对照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clodronate liposomes,CLOD)腹腔注射2周龄EdnrB -/-小鼠3只作为CLOD处理组。收集三组小鼠结肠肠管标本,并分为结肠远段、近段。采用CD68及iNOS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小鼠结肠巨噬细胞及其活化。RT-qPCR分析小鼠结肠各段iNOS、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CD68及iNOS免疫荧光双染显示,2周龄EdnrB -/-组小鼠结肠近段的CD68阳性巨噬细胞百分比为(5.71±1.96)%,与同龄野生型小鼠结肠近段(1.31±0.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龄EdnrB -/-组小鼠结肠近段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和iNOS阳性细胞百分比较高,分别为(12.81±2.28)%和(7.81±2.35)%,与同龄野生型小鼠(2.25±1.17)%和(1.22±0.6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LOD处理组结肠近段CD68阳性细胞百分比为(2.52±0.49)%,iNOS阳性细胞百分比为(1.29±0.38)%,与3周龄EdnrB -/-组小鼠近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T-qPCR分析结果显示:2周龄EdnrB -/-小鼠结肠各段炎症因子表达无明显变化,而3周龄EdnrB -/-小鼠结肠近段肠管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LOD处理组小鼠肠管炎症明显减轻、炎性因子释放明显下降。结论巨噬细胞活化及其分泌的促炎因子在HAE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小肠结肠炎 噬细胞活化
原文传递
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小鼠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锋 魏孝钰 +3 位作者 陈小华 向磊 蒙信尧 冯杰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探讨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s disease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1日龄Ednrb基因敲除小鼠(Ednrb-/-小鼠)建立HSCR小... 目的探讨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s disease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1日龄Ednrb基因敲除小鼠(Ednrb-/-小鼠)建立HSCR小鼠模型作为实验组,以相同日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每组各6只。收集结肠标本,依据形态将实验组小鼠结肠分为狭窄段及扩张段,对照小鼠肠管相应分为结肠远段、近段。采用HE染色法检查结肠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分析各组结肠组织的乙酰胆碱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磷酸化ⅠκBα(p-ⅠκBα)、ⅠκBα、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结肠组织ⅠκBαmRNA的水平。结果对照组小鼠结肠远段和近段结肠组织炎症损伤的病理评分均为0级,实验组小鼠结肠狭窄段为Ⅱ级或更低,而扩张段为Ⅲ级或更高,结果显示HAEC主要发生在结肠的扩张段。实验组小鼠扩张段结肠组织p-ⅠκBα、ⅠκBα、TNF-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0.208±0.058、0.068±0.013和2.230±0.142,狭窄段结肠组织分别为0.099±0.030、0.046±0.014和0.135±0.011,扩张段较狭窄段结肠组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扩张段结肠组织ⅠκB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狭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扩张段结肠组织乙酰胆碱含量下降,狭窄段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小鼠模型结肠扩张段的炎症程度较狭窄段严重,其机制与NF-κB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有关;而狭窄段炎症较轻,与NF-κB信号转导通路被抑制有关,为HAE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先天性结肠 小肠结肠炎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