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半椎体切除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欧阳冰 王建儒 +2 位作者 包杰 穆天旺 左文建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5期2881-2882,共2页
我院6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采用半椎体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及矫形率变化等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在手术后即刻、手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冠状面局部侧凸Cobb角、冠状面整体侧弯Cobb角、头侧代偿弯Cobb角、尾侧代偿弯Cob... 我院6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采用半椎体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及矫形率变化等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在手术后即刻、手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冠状面局部侧凸Cobb角、冠状面整体侧弯Cobb角、头侧代偿弯Cobb角、尾侧代偿弯Cobb角、顶椎偏移、躯干偏移、SVA、矢状面后凸Cobb角较手术前明显减少,经治疗后患者后、侧凸均明显好转且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应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起畸形 半椎体切除 内固定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狄鑫 孙鸿涛 +6 位作者 金勋杰 陈为坚 齐勇 徐汪洋 李超 林周胜 周晓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920-4921,共2页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合并半椎体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半椎体、无结构性弯曲患者12例,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合并半椎体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半椎体、无结构性弯曲患者12例,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合并前凸、半椎体凸向腹侧患者3例,行前路半椎体切除合并植骨融合固定术;合并结构性代偿弯患者15例,行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长节段矫形代偿弯固定融合术。对所有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凸术后平均Cobb角、末次随访平均Cobb角分别为(8.6±3.14)°、(11.2±7.23)°,脊柱后凸最终矫形率为58.6%;侧凸术后平均侧凸Cobb角(12.8±5.47)°,末次随访平均(16.2±6.24)°,脊柱侧凸最终矫形率为66.5%。脊柱后凸、侧凸手术治疗后平均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后凸、侧凸均明显好转,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较满意。结论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效果显著,脊柱侧后凸矫形率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椎体切除术 先天性脊柱侧后 半椎体畸形 效果
下载PDF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玉娟 仉建国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2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是由脊柱的结构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该类型发现早,畸形重,对心肺的发育及功能影响大,矫形困难,并发症多,近十年来其治疗有较大进展。本文将就其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后 脊柱侧后畸形 治疗 发育异常 脊柱畸形 并发症
下载PDF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行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红辉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3期39-40,共2页
目的对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行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以32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术。对患者术前、术后矫形效果进行比较,并通过SRS-22问卷量表,对患者... 目的对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行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以32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术。对患者术前、术后矫形效果进行比较,并通过SRS-22问卷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手术平均融合节段(7.03±0.86)个;手术平均时间(4.37±0.21)h;术中平均出血量(1270.3±13.5)m L。冠状位主弯Cobb角、矢状位后凸角度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矫正率分别为(64.35±1.02)%与(63.27±1.12)%。32例患者中冠状面失衡患者12例,接受手术后均恢复平衡;矢状面失平衡患者8例,接受手术后恢复平衡患者6例,仍然为失平衡患者2例。SRS-22问卷量总得分术前、术后分别为(66.46±12.34)分、(84.12±6.41)分,术后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32例患者均实现骨性融合,未形成假关节或出现内固定断裂。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行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术不仅具有较好的矫形效果,且能够使患者躯体外观及躯体平衡获得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术 先天性脊柱侧后畸形 有效性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畸形 被引量:5
5
作者 郭伟韬 祝葆华 +4 位作者 曾荣 孙欣 刘思景 肖启贤 陈子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9期45-47,共3页
目的:评价后方入路半椎体切除并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突畸形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集17例先天性半椎体并脊柱侧突后突畸形患儿,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11.8岁。患儿接受后路半椎体切... 目的:评价后方入路半椎体切除并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突畸形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集17例先天性半椎体并脊柱侧突后突畸形患儿,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11.8岁。患儿接受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椎间隙半椎体之骨颗粒植入融合术,手术固定2~8椎体,椎体手术后佩戴胸腰背支具6个月以上,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侧后突之Cobb角,从而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儿侧突主弯Cobb角术前平均64.2°,术后18.3°,矫正率为71.5%;后突主弯Cobb角术前平均57.1°,术后22.6°,矫正率为60.4%。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或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植骨达到骨性融合,而且代偿性辅弯减少,躯干平衡改善。结论:后方入路半椎体切除并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突畸形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短节段固定又可以保留较多的椎体生长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畸形 半椎体 脊柱侧后 椎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
6
作者 戴冲华 马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0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经后路松解楔形截骨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初步效果,并探讨其融合固定节段(LIV)的选择。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 目的探讨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经后路松解楔形截骨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初步效果,并探讨其融合固定节段(LIV)的选择。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0例临床资料,均行经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形手术,以触及椎(touched vertebrae,TV)(指站立前后位像上被骶正中线触及的最近端椎体)作为融合固定下端椎。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松解3.0个椎间隙;手术时间4.5~9.4 h,平均6.3 h;术中出血量680~10 000 mL,平均985 mL;术后侧凸Cobb角6°~32°,平均18.7°,平均矫正率为27.2%;后凸Cobb角-8°~22°,平均8.3°,平均矫正率为88.6%;C7铅垂线与骶正中线距离0.1~2.3 cm,平均0.6 cm,冠状位平衡平均矫正率为78.1%。随访14~35个月,平均23.4个月,末次随访侧凸Cobb角8°~57°,平均29.7°,丢失率为7.3%;后凸Cobb角22°~38°,平均29.9°,丢失率为7.7%。结论经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安全有效,选择TV作为LIV可以减少融合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 僵硬性脊柱侧后畸形 经后路松解楔形截骨术 融合节段选择
下载PDF
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疗效观察
7
作者 王东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2例,均行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 目的探讨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2例,均行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4~10.3(7.3±2.1)h,术中出血量1 173.1~6 954.8(3 768.5±894.2)mL,术后24 h的伤口引流量297.1~628.5(392.6±57.4)mL,骨折愈合时间16.2~24.8(19.1±4.5)周。术后发生感染1例,内固定松动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患者术后的后凸Cobb角、侧凸Cobb角、C7铅垂线和骶正中线距离均明显小于术前(P均<0.05)。后凸Cobb角的平均矫正率为72%,侧凸Cobb角的平均矫正率为70%,C7铅垂线和骶正中线距离的平均矫正率为79%。患者术后的躯干偏移明显小于术前,患者术后的身高明显高于术前。躯干偏移的平均矫正率为64%,身高的平均矫正率为5%。结论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采用触及椎作为远端融合椎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融合节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术 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畸形
下载PDF
对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国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3-254,共2页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是严重的脊柱三维畸形。广泛前后柱结构的僵硬,以及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的严重失衡。使得单纯传统后路内固定矫形或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技术不能获得满意矫正效果,并具有较高的脊髓神经损伤风险。虽然常用于强直...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是严重的脊柱三维畸形。广泛前后柱结构的僵硬,以及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的严重失衡。使得单纯传统后路内固定矫形或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技术不能获得满意矫正效果,并具有较高的脊髓神经损伤风险。虽然常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治疗的后路脊椎截骨术(spinal osteotomy)(经关节突“V”型截骨或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在轻、中度成人僵硬侧凸或脊柱侧凸翻修手术中取得成功,但对于重度、僵硬的脊柱侧后凸畸形,由于截骨范围有限,该两种方法均不能取得畸形的满意矫正和躯干平衡恢复。基于先天性脊柱侧凸半椎体切除和脊柱恶性肿瘤后路全脊椎切除的经验,全脊椎切除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主要适应证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畸形 后路内固定 全脊椎切除术 治疗 先天性脊柱侧凸 胸腰椎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 脊椎截骨术
下载PDF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在脊柱侧后凸畸形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元豫 李坤 +1 位作者 李洪伟 王志刚 《新疆医学》 2010年第1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脊柱侧后畸形 全脊椎截骨术 应用 后路 治疗时间 矫正率 先天性 软硬件
下载PDF
脊柱侧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的护理体会
10
作者 许珂 李艳会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6期907-907,共1页
脊柱侧后凸畸形表现为脊柱节段性后方及侧方成角畸形。其成因为椎体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分为Ⅰ型(椎体形成不良)、Ⅱ型(椎体分节不良)及Ⅲ型(混合型,椎体形成不良与分节不良同时存在)。Ⅲ型少见,其中Ⅰ型常易导致脊柱受压及截瘫。
关键词 脊柱侧后畸形 截骨矫形术 先天性发育异常 护理 成角畸形 节段性 混合型 椎体
下载PDF
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固定融合治疗完全分节型胸腰椎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郝定均 贺宝荣 +3 位作者 王晓东 吴起宁 郭华 宋宗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固定融合治疗完全分节型胸腰椎侧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自制的"V"型截骨刀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内固定矫形治疗52例完全分节型胸腰椎半椎体畸形所致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应...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固定融合治疗完全分节型胸腰椎侧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自制的"V"型截骨刀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内固定矫形治疗52例完全分节型胸腰椎半椎体畸形所致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应用术前、术后X线片冠状面节段侧凸角、总侧凸角和代偿侧凸角以及矢状面节段后凸角或前凸角、躯干侧移程度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120~310min,术中失血量300~600ml。固定融合椎体节段数2~4个。所有病例随访2年7个月~5年,平均3年5个月。1例术中凸侧节段加压时头端椎弓根被螺钉割裂,向上延长一个椎体固定;2例术后出现神经根性分布的一侧肢体麻木、胀痛,3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3例患者因术中行胸神经根切断,术后出现支配区域束带感,术后2个月缓解。1例因内固定钉帽切迹导致皮肤溃烂,1年后复查已骨性融合,取出内固定后治愈。1例5个月复查时出现椎弓根被螺钉割裂,延长支具固定6个月,骨性融合后取出内固定。末次随访时节段侧凸角由术前38.5°±6.9°矫正至7.5°±3.0°,总侧凸角由术前41.2°±8.1°矫正至9.6°±5.1°,头侧代偿凸由术前17.5°±5.2°矫正至6.2°±4.1°,尾侧代偿凸由术前17.9°±4.9°矫正至6.1°±3.1°,后凸角由术前29.1°±12.1°矫正至6.2°±4.1°,躯干偏移由术前平均4.5cm矫正至0.4cm。各指标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P<0.01。结论: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固定融合治疗完全分节型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后 “V”型截骨刀 半椎体 畸形矫正
下载PDF
单一后路半椎体选择性部分切除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宏其 楚戈 +3 位作者 潘超 黄佳 胡炜 卡哈尔.艾肯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目的 探讨单一后路半椎体选择性部分切除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8月,采用单一后路半椎体选择性部分切除内固定术治疗17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儿。男10例,女7例;年龄9~14岁,平均1... 目的 探讨单一后路半椎体选择性部分切除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8月,采用单一后路半椎体选择性部分切除内固定术治疗17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儿。男10例,女7例;年龄9~14岁,平均10.8岁。15例存在腰背部疼痛,3例合并轻度双下肢麻木等神经系统损害体征。Risser征0级3例,1级2例,2级7例,3级5例。均为完全分节型半椎体,半椎体节段:胸段9例、胸腰段4例、腰段4例。比较术前、术后10 d及末次随访时节段侧凸角、总侧凸角及节段后凸角,评估矫正效果及维持情况。结果 术中固定2~7个节段,平均3.7个节段。手术时间4~6 h,平均4.77 h。术中出血量300~1 100 mL,平均611.76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出现感染或神经系统并发症。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20.12个月。患儿背部疼痛及双下肢麻木等症状均消除。X线片检查示,植骨完全融合,融合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10 d及末次随访时节段侧凸角、总侧凸角及节段后凸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除节段后凸角外,末次随访时节段侧凸角及总侧凸角较术后10 d增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节段侧凸角、总侧凸角及节段后凸角矫形率分别为64.35%±0.07%、65.08%±0.07%、72.26%±0.11%,矫形丢失分别为(3.04±1.17)、(2.81±0.93)、(0.75±0.50)°。结论 对于9~14岁、Risser征0~3级、总侧凸角〈60°、由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通过单一后路半椎体选择性部分切除内固定术可切除多余生长中心,平衡脊柱两侧生长,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后畸形 半椎体 后路手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贵兴 仉建国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5年第8期20-20,共1页
半椎体畸形属于椎体形成障碍,其所致的脊柱侧凸约占先天性脊柱侧凸的46%.视其两端软骨板及椎间盘的发育情况,McMaster等将半椎体分为三类:完全分节的半椎体、部分分节的半椎体和未分节的半椎体,其中以完全分节的半椎体致畸可能性最大.
关键词 脊柱侧后畸形 半椎体切除术 先天性脊柱侧凸 半椎体畸形 早期手术治疗 进行性加重 发育情况 椎间盘 可能性 生长板 胸腰段
原文传递
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矫治先天性脊柱半椎体侧后凸畸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传奇 初同伟 周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09-912,共4页
目的对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矫治先天性脊柱半椎体侧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采用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矫治先天性脊柱半椎体侧后凸畸形相关文献,并对其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固定节段及并发症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 目的对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矫治先天性脊柱半椎体侧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采用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矫治先天性脊柱半椎体侧后凸畸形相关文献,并对其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固定节段及并发症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受到国内外广大医生青睐,但该术式的适应证、远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仍备受关注,在手术时机的把握和固定融合节段的选择上仍存在争议。结论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矫治先天性脊柱半椎体侧后凸畸形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半椎体侧后畸形 后路手术 半椎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同期前、后路经肋骨横突切除入路治疗先天性脊柱后凸和继发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15
作者 JOHN T SMITH +4 位作者 SOHRAB GOLLOGLY HAROLD K DUNN 姚震君(译) 费起礼(校) 《骨科动态》 2006年第4期221-227,共7页
背景:先天性脊柱后凸和继发性脊柱侧后凸畸形并不常见,但有潜在的严重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可能加重并有截瘫的危险。我们对这些畸形的治疗使用单一后路切口,结合肋骨横突切除入路,同期完成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或脊柱截骨术... 背景:先天性脊柱后凸和继发性脊柱侧后凸畸形并不常见,但有潜在的严重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可能加重并有截瘫的危险。我们对这些畸形的治疗使用单一后路切口,结合肋骨横突切除入路,同期完成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或脊柱截骨术,术后进行前和(或)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据我们所知,这种手术入路尚未有过报道。方法:1988至2002年,在我们中心接受治疗的先天性脊柱后凸和继发性脊柱侧后凸患儿16例,对他们的病史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时的平均年龄是12岁。诊断为先天性脊柱后凸14例,由于手术失败引起的继发性脊柱侧后凸畸形2例。术前平均后凸畸形为65°(范围,25°~160°),平均侧凸为47°(范围,7°-160°)。15例通过单一的后路切口及肋骨横突切除入路,完成脊椎切除或截骨术、后路内固定加前、后路融合术。另1例接受椎体切除术时年龄太小,未做脊柱固定术。最后用自创的简化评分表评价手术结果。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60.1个月。术后平均后凸畸形校正为31。(范围,0°-82°),侧凸畸形校正为25。(范围,0°-68°)。4例出现并发症:1例后路内固定失败,需要翻修,1例下肢出现感觉麻木,2例后期出现融合远端骨盆倾斜加重。用简化评分表根据患者满意度评价手术结果,满意13例,可2例,差1例。结论:同期前、后路经肋骨横突切除入路是一种有难度但安全、用途广泛和有效的手术入路,在治疗复杂的胸椎后凸畸形方面效果明显,神经损伤的危险性小。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畸形 后路半椎体切除 肋骨横突切除 手术入路 脊柱后凸 治疗性 继发性 先天性
原文传递
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晓毅 杜远立 +1 位作者 武斌 梁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3期3964-3965,共2页
先天性脊柱侧凸是由于胚胎期脊柱发育异常所致,椎体发育畸形分为椎体形成障碍、椎体分节障碍和混合型三种。先天性脊柱畸形中以半椎体最为多见,完全分节型的半椎体大约占半椎体畸形的2/3[1]。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先天性脊柱侧凸是由于胚胎期脊柱发育异常所致,椎体发育畸形分为椎体形成障碍、椎体分节障碍和混合型三种。先天性脊柱畸形中以半椎体最为多见,完全分节型的半椎体大约占半椎体畸形的2/3[1]。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内固定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1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半椎体切除 椎弓根螺钉 完全分节型 先天性脊柱侧后 半椎体畸形 内固定治疗
原文传递
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参 吴继功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在脊柱截骨矫形术中,后路截骨应用最为普遍,可应用于多种常见的脊柱侧后凸畸形,如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脊柱侧凸、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以及严重的后凸畸形等。本文就近年来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截骨矫形术 临床应用 后路脊柱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后畸形 先天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 脊柱畸形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处理策略
18
作者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4-255,共2页
近年来,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术被应用于矫正严重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此技术具有单一入路和矫正率高的优点。然而,部分截骨矫形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仍不可避免。Shimode报告7例2年以上随访结果,术前脊柱后凸平均105.4... 近年来,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术被应用于矫正严重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此技术具有单一入路和矫正率高的优点。然而,部分截骨矫形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仍不可避免。Shimode报告7例2年以上随访结果,术前脊柱后凸平均105.4°,术后后凸平均48.9°,后凸平均矫正率为52.9%。海涌报告26例,术前后凸平均106°,术后后凸平均52.3°,后凸平均矫正率为51.6%。国内外文献均显示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在行后路全脊椎截骨术后仍有可能残留较大的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畸形 全脊椎截骨术 术后残留 矫正率 截骨矫形 随访结果 脊柱后凸 先天性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成功关键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大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1-251,共1页
脊椎截骨术最早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后路截骨矫形,其截骨方法包括经小关节椎板截骨术和经椎弓根椎体V型截骨术.临床上已经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僵硬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由于截骨范围的限制.往往无法使畸形得到满意的矫正。对于严... 脊椎截骨术最早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后路截骨矫形,其截骨方法包括经小关节椎板截骨术和经椎弓根椎体V型截骨术.临床上已经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僵硬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由于截骨范围的限制.往往无法使畸形得到满意的矫正。对于严重的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文献报道有采用前后路联合截骨矫正的方法,但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作者认为应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可取得优良的临床疗效.其适应证为:(1)重度先天性混合型侧后凸畸形的矫形及翻修术;(2)脊柱柔韧性低于25%的成人侧后凸或先天性侧后凸患者;(3)僵硬性或感染后导致的脊柱侧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截骨术 前后路联合 适应证 脊柱侧后畸形 强直性脊柱 先天性侧后 手术 截骨矫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