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结肠造瘘术式对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景全 张正茂 周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8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横结肠(乙状结肠)袢式造瘘术与改良Pena术对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新生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横结肠(乙状... 目的探讨横结肠(乙状结肠)袢式造瘘术与改良Pena术对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新生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横结肠(乙状结肠)袢式造瘘术,观察组行改良Pena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主排便能力;比较两组发生的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更换造口袋耗时及造口袋平均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主排便能力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同时干预后观察组自主排便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肠管扩张、切口感染及造瘘口脱垂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更换造口袋平均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造口袋平均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实施改良Pena术,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儿术后肛门排便能力恢复,提高术后舒适度,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结肠(乙状结肠)袢式造瘘术 改良Pena术 先天性 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下载PDF
MRI造影和X线造影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瘘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朱才娣 周俊霖 +3 位作者 黄素华 丁山 吴主强 黄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70-73,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MRI造影和X线造影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合并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并治疗肛门直肠畸形一期造瘘后患儿,对所有患儿同时行MRI造影检查和X线造影检查,分析直肠形态、瘘的有无及瘘的类型,比较2种检... 目的探讨MRI造影和X线造影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合并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并治疗肛门直肠畸形一期造瘘后患儿,对所有患儿同时行MRI造影检查和X线造影检查,分析直肠形态、瘘的有无及瘘的类型,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CARM患儿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29例CARM造瘘后患儿在术中探查均有瘘管。在MRI结肠造影结果中,26例见瘘管,显示瘘管的走形及瘘管类型;3例显示不清,为泄殖腔畸形2例及阴道瘘1例。在X线造影结果中,24例显示瘘管;5例未显示瘘管,为尿道前列腺部瘘3例,直肠尿道球部瘘2例,均显示直肠远端呈鸟嘴样改变。X线造影对CARM瘘管诊断准确率为82.75%(24/29),MRI造影诊断准确率为89.7%(26/2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6,P=0.353)。结论MRI造影检查可以很好一显示直肠形态、瘘管开口、类型,无放射性伤害,与X线结肠造影检查结果相似,且能提供更详细的肛门直肠解剖,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造影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X线造影
下载PDF
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徐美汉 李周旋 +2 位作者 陈快 樊纬 陈小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Function defecation disorder,FDD)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ARM患儿62例,随... 目的:观察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Function defecation disorder,FDD)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ARM患儿6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肛门直肠测压,两组均治疗3 m,比较两组出院6 m后肛门直肠测压指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 m后,观察组平均及最大静息压、初始排便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ntala评分及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可改善ARM患儿术后FDD,提高初始排便阈值,提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排便功能障碍 小儿 肛门直肠测压 生物反馈技术
下载PDF
改良式Mollard术治疗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宏伟 刘丰丽 +1 位作者 赵建平 曹慧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式Mollard术即前矢状入路结肠经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高位肛门闭锁18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18例全部存活。腹部切口及会阴前矢状切口均Ⅰ期愈合。临床评分5~6分为优,共11例,占6... 目的 探讨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式Mollard术即前矢状入路结肠经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高位肛门闭锁18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18例全部存活。腹部切口及会阴前矢状切口均Ⅰ期愈合。临床评分5~6分为优,共11例,占61.1%,3~4分为良,共6例占33.3%,0~2分为差,1例占5.5%。结论 采用前矢状入路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高位肛门闭锁,一期完成手术,既保留了直肠盲袋及发育不全的内括约肌,又防止肥厚宽大的盲袋拖出时对肛门外括约肌复合体所造成的损伤,保留了直肠盲袋肌层内的神经反射功能,防止了直肠周围血管神经的损伤及吻合口瘘,前矢状入路准确的对合会阴外括约肌复合体及会阴体,术后获得较好的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Mollard术 治疗 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消化系统畸形 肛门闭锁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与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帅 汤绍涛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16-19,33,共5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为1∶1 500~5 000。传统上根据直肠盲端与耻骨直肠肌的关系将ARM分为高位、中位和低位三类畸形,即Wingspread分型。因Wingspr...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为1∶1 500~5 000。传统上根据直肠盲端与耻骨直肠肌的关系将ARM分为高位、中位和低位三类畸形,即Wingspread分型。因Wingspread分型复杂,对手术方式指导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成形术 耻骨直肠 消化道畸形 高位 直肠盲端 ANORECTAL congenital 排便功能 横纹肌复合体 肛管狭窄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直肠黏膜脱垂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6
作者 李文婷 张婷 +1 位作者 龚潇华 阳惠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296例,根据术后患儿病情分为直肠黏膜脱垂组47例和未发生直肠黏膜脱垂组249例...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296例,根据术后患儿病情分为直肠黏膜脱垂组47例和未发生直肠黏膜脱垂组24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为15.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便秘、临床分型中/高位、手术切口感染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预测模型预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AUC为0.989,其预测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8.4%,预测准确率为80.0%。结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并发直肠黏膜脱垂的风险因素为便秘、临床分型中/高位、手术切口感染,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医护人员可针对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手术后直肠黏膜脱垂
下载PDF
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排便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侯金平 迭小红 +5 位作者 孙静 郭振华 刘伟 李晓庆 侯金凤 王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5-809,共5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数据,总结相关特征,探讨其作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评估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治疗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77... 目的分析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数据,总结相关特征,探讨其作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评估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治疗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77例,女性13例,男性64例,其中直肠盲端距肛隐窝的距离<1.5 cm(低位)32例,≥1.5 cm(中高位)45例;术后6个月至1年排便功能Kelly评分:3~6分(功能优良)的72例,0~2分(功能差)的5例。72例排便功能优良的患儿分为低位组(32例)与中高位组(40例);45例中高位患儿又分为排便功能优良组(40例)和功能差组(5例)。分析各组患儿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检查结果(平均静息压、最大静息压、肛管有效长度、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三维图像分析患儿肛门直肠压力。结果 72例排便功能优良的低位组与中高位组患儿的平均静息压(38.00±12.33 vs 32.27±11.86 mmHg)、最大静息压(42.65±14.23 vs 36.67±12.10 mmHg)、肛管有效长度(2.43±0.30 vs 2.18±0.3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恢复率分别为90.63%及17.5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中高位患儿中,与排便功能优良组比较,排便功能差组平均静息压(26.08±2.36 mmHg)、最大静息压(29.96±2.55 mmHg)更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三维图像分析,功能差组在三维图像上存在低压带或压力缺失带,其中4例低压带在后壁,1例低压带在前壁。结论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平均静息压、最大静息压、肛管有效长度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恢复率较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高,可通过三维图像判断肛门括约肌功能,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可作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评估患儿排便功能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 排便功能
下载PDF
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畸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敏 孙静 +4 位作者 王至立 谷成超 李晓庆 洪思琦 王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90-1594,共5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的情况及转归,为评估患儿并发系统畸形转归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行分期手... 目的分析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的情况及转归,为评估患儿并发系统畸形转归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行分期手术的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患儿10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6例,女性29例,初诊年龄为生后1~345 d(中位年龄2 d)。回顾性分析其ARM病理类型、合并系统畸形情况及转归。结果 (1)105例先天性复杂ARM患儿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率为98.10%(103/105),常见合并畸形种类为心脏结构畸形、泌尿生殖畸形、脊髓神经畸形、骨骼畸形。(2)86例患儿初诊心脏彩超提示82例存在心脏结构畸形,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44例(53.66%)、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12例(14.63%)、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45例(54.88%);一期术后6~9个月复查24例仍存在畸形,PDA、VSD、ASD的自愈率分别为95.45%、41.67%、66.67%,3种心脏结构畸形的自愈率并不相同(P<0.05);愈合组与未愈合组在出生时心脏结构畸形缺损孔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05例患儿行泌尿系统超声及体格检查提示59例异常,其中肾积水(>10 mm)7例,单侧肾缺如7例,融合肾3例,单侧肾发育不良6例,尿道下裂9例,两性畸形1例等。一期术后6~9个月复查提示4例肾积水恢复正常。(4)根据Krinkenbeck分型并结合Wingspread分型将患儿分为高位组和中低位组,结果显示不同病理类型ARM患儿在心脏结构畸形及合并系统畸形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M常易合并多系统畸形,以心脏结构畸形最常见;部分畸形具有自愈倾向,可随访观察;对于合并复杂心脏畸形、严重肾积水、脊髓栓系等严重畸形,应严密随访适时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并发畸形 自愈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侯金凤 侯金平 +1 位作者 李晓庆 王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312-2315,共4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术后患儿直肠黏膜脱垂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35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总结各种类型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 目的分析并总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术后患儿直肠黏膜脱垂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35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总结各种类型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354例ARMs患儿行经会阴或(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15例(4.24%)出现直肠黏膜脱垂。(2)无肛伴直肠舟状窝瘘、中位及高位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例经(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患儿,男性80例,女性42例,骶尾部畸形组23例,无畸形组99例,脊髓栓系组5例,无脊髓栓系组117例,3组分别经χ2检验,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垂组骶尾比值为0.671±0.101,未脱垂组骶尾比值为0.678±0.085,两者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不高,与直肠盲端的位置高低有关,闭锁盲端位置越高术后越容易出现直肠黏膜脱垂;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关,与性别、是否合并骶尾部畸形及脊髓栓系无关,与骶尾比值的高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直肠黏膜脱垂 并发症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Hoxd 13基因表达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10
作者 白玉作 高红 王维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检测Hoxd 13基因在肛门直肠畸形病人和正常人的直肠末端表达状况 ,探讨Hoxd 13基因与人类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Hoxd 13基因在 16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和 5例正常儿童直肠末端的表达水平。结果 ... 目的 检测Hoxd 13基因在肛门直肠畸形病人和正常人的直肠末端表达状况 ,探讨Hoxd 13基因与人类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Hoxd 13基因在 16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和 5例正常儿童直肠末端的表达水平。结果 Hoxd 13基因mRNA在先天性无肛畸形直肠末端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直肠末端的表达 (0 .32± 0 .36vs 0 .73± 0 .10 )。 (P <0 .0 1)。结论 Hox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Hoxd 13基因 基因表达 检测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前庭瘘患儿术后排便功能的随访和评估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杨 向波 +2 位作者 谢小龙 张一茂 蒋小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142-2146,共5页
目的通过随访接受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前庭瘘患儿,分析其术后排便功能。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共计78例先天性无肛伴直肠前庭瘘患儿,其中60例获... 目的通过随访接受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前庭瘘患儿,分析其术后排便功能。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共计78例先天性无肛伴直肠前庭瘘患儿,其中60例获访,18例失访。规律随访此类患儿术后排便功能情况,同时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Krickenbeck分类的评分量表测量患儿排便功能显示:81. 7%的患儿术后达到主动随意控便。术后5~10年患儿主动随意控便率(78. 1%)高于5年以内患儿(64. 3%),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便秘仍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便秘和粪污的情况以及排便评分随患儿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善。结论直肠前庭瘘患儿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随年龄增长,排便功能障碍有所改善。规律随访和治疗有助于改善该部分患儿的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直肠前庭瘘 排便功能 随访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合并便秘患儿排便功能评定及病因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中华 王大斌 +4 位作者 刘丹 贾慧敏 白玉作 王维林 袁正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便秘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病理改变复杂,病因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多种客观检查方法对ARM术后便秘患儿肛门直肠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对其病因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同位素排便造... 目的便秘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病理改变复杂,病因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多种客观检查方法对ARM术后便秘患儿肛门直肠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对其病因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同位素排便造影、直肠肛管测压、肌电图和肛门括约肌神经电生理等方法对49例ARM患儿和31例正常儿童的排便功能进行全面、系统和动态的评价,49例ARM患儿根据畸形位置分为中低位组和高位组,每组再根据是否发生便秘分出两个亚组,并对上述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位素排便造影结果显示,ARM术后便秘组半排时间[中低位:(13.45±8.35)s;高位:(20.59±4.26)s]与术后无便秘组[中低位:(4.69±6.86)s;高位:(7.66±6.38)s]相比明显延长,ARM术后便秘组排空率[中低位:(29.35±14.84)s;高位:(33.00±9.04)s]与术后无便秘组[中低位:(61.70±23.01)s;高位:(60.31±30.38)s]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肛管测压检测结果显示,直肠感觉阈在所有ARM组中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ARM便秘组[中低位:(53.57±9.45)mL;高位:(57.50±9.14)mL]高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46.32±14.61)mL;高位:(47.27±8.76)mL]。ARM便秘组感觉收缩时间[中低位:(2.79±0.39)s;高位:(3.51±1.93)s]明显长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1.97±0.67)s;高位:(2.11±0.43)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结果显示,反映排便动力的痉挛指数在术后合并便秘组均明显高于未合并便秘组。神经电生理结果显示会阴-肛门反射潜伏期在ARM患儿组均明显延长,其中ARM合并便秘组[中低位:(66.04±16.20)ms;高位:(70.41±17.91)ms]延长更加明显,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38.51±16.92)ms;高位:(49.91±9.45)ms]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M术后便秘患儿直肠感觉功能和排便动力存在明显异常,其严重程度与支配盆底肌肉的神经功能异常有关。治疗前应进行详细、系统的肛门直肠和神经功能的客观检查,明确排便功能障碍的具体病因和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手术后并发症 便秘 排便功能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在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中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云 李凯凯 +3 位作者 吴娟 栗河舟 耿笑端 谷雅川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7-602,共6页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情况及分层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55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手术结果将患儿分为肛门直肠畸形中高...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情况及分层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55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手术结果将患儿分为肛门直肠畸形中高位组和低位组。根据心脏结构畸形程度分为微小先天性心脏病和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与wingspread分型、合并心外畸形的相关性。结果:155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中,47例(30.3%)患儿存在不同类型的心脏结构畸形,其中18例(11.6%)为微小先天性心脏病,29例(18.7%)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60例(38.7%)合并心外畸形,其中38例(24.5%)合并1种心外畸形,15例(9.7%)合并两种及以上心外畸形,6例唐氏综合征,1例VATER联合征。wingspread分型及合并心外畸形是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影响因素,肛门直肠畸形中高位组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是低位组的4.709倍(OR=4.709,95%CI:1.651~13.432,P<0.01),心外畸形每增加一个等级(无、1种、2种及以上)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是原来的3.850倍(OR=3.850,95%CI:2.065~7.175,P<0.01)。治疗上,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合并微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遵循原计划进行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与管理,但合并微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需要心脏随访和观察,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须依据急症优先救治的原则,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与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合并微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比较,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感染增加(P<0.05)、住院时间延长(P<0.01)、治愈率降低(P<0.05)、病死率增加(P<0.05)。结论:患有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疑难重症患儿、不合并瘘管及瘘管不畅的急重症患儿或合并多系统异常的患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助于为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制订最优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Wingspread分型 心外畸形 治疗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与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手术治疗小儿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疗效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昌耀 李强辉 +4 位作者 周维模 龙雪峰 全军利 农振良 张凯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anorectoplasty,LAARP)与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PSARP)治疗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anorectoplasty,LAARP)与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PSARP)治疗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7年5月我院科收治的ARM患儿80例,随机分为LAARP组(42例)和PSARP组(38例),两组均行经典三期手术方案,一期结肠造口,二期分别行腹腔镜辅助或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像术,三期造口还纳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肛门直肠测压情况,随访患儿肛门直肠功能。结果 LAAR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低于PSA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RP组和PSARP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28%和3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RP组和PSARP组肛管静息压分别为(29.43±7.11)mmHg和(21.89±7.9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直肠功能Krickenbeck标准评估显示, LAARP组患儿便秘程度低于PSA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SARP术式比较,LAARP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预防术后便秘和提高肛管静息压具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腹腔镜辅助 后矢状入路 肛门直肠功能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母亲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晓然 胡丽君 +1 位作者 刘丽 应本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3期15-19,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母亲在照顾期间的体验,以期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1例... 目的深入了解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母亲在照顾期间的体验,以期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1例ARM患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根据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ARM患儿母亲的照顾体验可归纳为6大主题:沉重的心理负担、巨大的照顾压力、社会角色部分缺失及生活重心转移、担忧孩子未来生活、渴望社会支持、缺乏疾病护理知识。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ARM患儿母亲的主要问题采取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以提升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母亲 照顾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超声与倒立位X线诊断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慧勇 许云峰 +4 位作者 丁亮 蒋海燕 王海荣 耿天笑 侯艳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和倒立位X线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超声和倒立位X线检查结果,依据手术结果分为低位组(n=21)和中高位组(n=27),分组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和倒立位X线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超声和倒立位X线检查结果,依据手术结果分为低位组(n=21)和中高位组(n=27),分组比较两组性别、有无瘘管、超声测量直肠盲端至肛门隐窝的距离(P-Pe间距)、倒立位X线测量P-Pe距离、超声和倒立位X线诊断符合率,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超声和倒立位X线诊断CARM的一致性。结果低位组男性(17例)多于女性(4例),中高位组女性(14例)略多于男性(13例),两组间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 424,P=0. 020);低位组瘘管(15例)多于中高位组(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 481,P=0. 034);低位组超声测量P-Pe间距平均值(6. 82±4. 03) mm小于X线倒立位测量P-Pe间距平均值(11. 64±5. 9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691,P=0. 000);中高位组超声测量P-Pe间距平均值(18. 83±5. 54) mm小于X线倒立位测量P-Pe间距平均值(23. 78±6. 7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988,P=0. 002);超声和倒立位X线在诊断低位和中高位CAR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手术结果比较,超声和倒立位X线诊断CARM有一致性(Kappa=0. 458,P=0. 001),超声诊断CARM准确率93. 8%,X线诊断CARM准确率89. 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 625)。结论超声和倒立位X线检查诊断CARM准确率较高,两种检查方法有一致性。超声还具有无损伤无辐射,检查不受限制,不必倒置,也不受体位和时间的影响等优点,应作为CARM的首选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儿童 超声检查 倒立位X线诊断
下载PDF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出院准备计划与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武晋萍 赵可 +1 位作者 董艳 李灵先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5年第10期3753-3756,共4页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计划与家庭康复护理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例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计划...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计划与家庭康复护理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例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计划与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并比较患儿出院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出院后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焦虑量表得分、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准备计划及出院后持续家庭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出院准备计划 家庭康复护理 焦虑 并发症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因及手术方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佳林 吴璇昭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014-1016,F0003,共4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新生儿期威胁患儿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也十分丰富,除去特征性的肛门陷窝处正常肛门开口外,常常伴有其他畸形。从胚胎学观点看,该病的起因可为泄殖腔转型异常、尾退异常、直肠迁移异常等。...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新生儿期威胁患儿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也十分丰富,除去特征性的肛门陷窝处正常肛门开口外,常常伴有其他畸形。从胚胎学观点看,该病的起因可为泄殖腔转型异常、尾退异常、直肠迁移异常等。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对于该病基因学的研究陆续展开,包含Hox通路、Sonichedgehog通路等。在此基础上,临床医生对于手术方式的改进也在同时进行,使得患儿在术后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基因 新生儿 小儿外科
下载PDF
螺旋CT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前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飞飞 刘磊 +2 位作者 王斌 曹卫国 孙龙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术前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30例CARM患儿于术前接受X线倒立侧位腹部平片和盆腔螺旋CT检查,分别测量直肠盲端到肛窝距离,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相关性;并结合CT三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术前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30例CARM患儿于术前接受X线倒立侧位腹部平片和盆腔螺旋CT检查,分别测量直肠盲端到肛窝距离,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相关性;并结合CT三维重建图像判断骶骨有无畸形。结果CT测量直肠盲端到肛窝距离与术中测量结果呈正相关(r=0.99,P<0.01);诊断骶尾椎弯曲1例。X线平片与手术测量结果无相关性(r=0.31,P>0.05)。结论螺旋CT检查在术前可准确描述CARM直肠盲端的位置及骶骨发育情况,为临床选择最佳术式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肛门畸形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评估标准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震 吴晔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2-54,63,共4页
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生率约1/5000,种类繁多,病理改变复杂,除肛门直肠本身缺陷外,往往还伴发肛周肌肉和神经的缺陷以及其他系统畸形。外科手术虽能纠正解剖畸形,但术后排便控制功能并不尽人意。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评估标准 排便功能 排便控制功能 消化道畸形 病理改变 解剖畸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