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遗传性白内障突变系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遗传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薄侃 胡宋濂 +1 位作者 黄永宏 薜整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Z2期13-17,共5页
将纯系BALB/c小鼠的先天遗传性白内障突变株保种、兄妹交配至24代,其近交系数达98.82%,用裂隙显微摄影及眼球病理切片系列观察,均系典型的白内障变化,并用该突变株小鼠与正常BALB/c小鼠回交第八代,无论是近交或回交,其子代公、母性均有... 将纯系BALB/c小鼠的先天遗传性白内障突变株保种、兄妹交配至24代,其近交系数达98.82%,用裂隙显微摄影及眼球病理切片系列观察,均系典型的白内障变化,并用该突变株小鼠与正常BALB/c小鼠回交第八代,无论是近交或回交,其子代公、母性均有正常的繁殖能力,每代白内障的发生率均为100%,突变白内障基因为纯合显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遗传性白内障 突变系 小鼠模型 遗传特征
下载PDF
先天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彭程 吕志前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6期362-364,共3页
先天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是多种编码心脏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组以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综合征,共有13种疾病类型,其中1型、2型、3型占90%以上,其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因型、环境、治疗方案等。运用人类诱导多能... 先天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是多种编码心脏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组以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综合征,共有13种疾病类型,其中1型、2型、3型占90%以上,其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因型、环境、治疗方案等。运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技术有助于建立患者自身心肌细胞疾病模型,对于先天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科研和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 危险分层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
下载PDF
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
3
作者 郝静梅 曾兰 +8 位作者 夏利 王锦 罗泽民 石境懿 李晓静 张衡 陈艾 朱书瑶 秦胜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目的:分析1例TGM1基因变异引起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ARCI)临床表现和基因型。方法:对患儿进行TGM1基因测序。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可疑致病位点进行家系验证。结果:羊水检测示TGM1基因c.968G>A和c.871G>A复合杂合变异... 目的:分析1例TGM1基因变异引起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ARCI)临床表现和基因型。方法:对患儿进行TGM1基因测序。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可疑致病位点进行家系验证。结果:羊水检测示TGM1基因c.968G>A和c.871G>A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无表型的父亲及母亲。患儿出生时皮肤潮红呈火棉胶样改变,经保湿和润肤等治疗皮损改善。结论:TGM1基因c.968G>A和c.871G>A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患儿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M1基因 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 基因变异
下载PDF
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基因与表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喆 吴哲 姚志荣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840-844,共5页
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ARCI)和多种基因变异相关,这些基因的表达下降或功能缺失与ARCI患者表皮鳞屑增多、屏障功能受损和皮肤失水量增多相关。不同基因变异患者的临床表型不同,病情的轻重程度也有差异。本文就ARCI相关基因变... 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ARCI)和多种基因变异相关,这些基因的表达下降或功能缺失与ARCI患者表皮鳞屑增多、屏障功能受损和皮肤失水量增多相关。不同基因变异患者的临床表型不同,病情的轻重程度也有差异。本文就ARCI相关基因变异,结合其临床表型及病理,对ARCI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 基因变异 表型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在新生儿遗传性聋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咏梅 冯会颖 +2 位作者 殷美乐 李文 桑艳峰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59-1363,共5页
目的探究高通量测序(NGS)技术联合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技术在新生儿遗传性聋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承德市中心医院62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出生后3~7 d... 目的探究高通量测序(NGS)技术联合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技术在新生儿遗传性聋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承德市中心医院62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出生后3~7 d内行新生儿遗传性聋筛查,筛查方法采用NGS技术和TEOAE技术,并于出生后1个月、2个月采用TEO-AE技术进行第1、2次复筛,统计NGS技术、TEOAE技术筛查结果,分析NGS技术联合TEOAE技术筛查新生儿遗传性聋的价值。结果本组共纳入625例新生儿,NGS技术筛查结果显示6.08%存在耳聋基因异常,主要为GJB2基因(2.40%)、SLC26A4基因(2.72%)异常,0.80%存在≥2个耳聋基因位点异常;TEOAE技术初筛8.48%的新生儿未通过,第1次、2次复筛未通过率分别为6.40%、5.12%;NGS技术、TEOAE技术筛查新生儿遗传性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0、0.880,二者联合筛查的AUC最大,为0.976,联合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65%、99.50%。结论NGS技术、TEOAE技术均为新生儿遗传性聋筛查的有效方法,二者联合能有效提高筛查效能,减少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遗传性新生儿疾病和畸形 新生儿筛查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下载PDF
遗传性先天无虹膜患者的PAX6基因新突变(c.1286del C)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大光 阳菊华 +2 位作者 童绎 赵广健 马旭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1-1306,共6页
为了研究遗传性先天无虹膜(Hereditary congenital aniridia)患者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采用PCR扩增PAX6基因编码区的11个外显子(exon4-13)及外显子和内含子相连接的区域、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个遗传性先天无虹膜家系的所有成员进... 为了研究遗传性先天无虹膜(Hereditary congenital aniridia)患者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采用PCR扩增PAX6基因编码区的11个外显子(exon4-13)及外显子和内含子相连接的区域、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个遗传性先天无虹膜家系的所有成员进行了遗传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在家系中两个患者的PAX6基因exon11均存在c.1286delC新突变。此单个碱基的缺失造成了移码突变,导致肽链自309位氨基酸开始产生一段含55个氨基酸的异常肽段,并产生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PTC),使PAX6蛋白羧基端的59个氨基酸缺失。另外,通过PCR-RFLP分析的方法对家系中所有正常成员和50名中国汉族健康对照个体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均未检测到该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先天无虹膜 PAX6基因 家系 突变
下载PDF
新生儿6698例常见遗传性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7
作者 韦柳婷 吴秋龙 黄之虎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422-1426,共5页
目的分析南宁地区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携带情况和突变类型,探讨汉族与壮族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出生的6698例新生儿进行GJB2、SLC26A4、mt DNA和GJB3基因的13个突变位点检测... 目的分析南宁地区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携带情况和突变类型,探讨汉族与壮族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出生的6698例新生儿进行GJB2、SLC26A4、mt DNA和GJB3基因的13个突变位点检测,分析耳聋基因的总体检出率及突变位点的分布情况,对壮汉两民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耳聋基因筛查总阳性119例,总体检出率为1.78%,汉族为2.02%,壮族为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GJB2基因为主要突变基因,总体检出率为1.00%,汉族1.11%,壮族1.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其次是SLC26A4基因0.48%,mt DNA0.27%和GJB30.03%,在汉族与壮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235 del C是主要突变位点,检出率为0.875%,在汉族与壮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C26A4基因的c.919-2A>G突变位点的检出率汉族高于壮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GJB2基因为新生儿常见耳聋主要突变基因;汉族c.919-2A>G突变位点的检出率高于壮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遗传性新生儿疾病和畸形 听觉丧失 耳聋基因 突变位点 民族
下载PDF
先天性遗传性白内障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志伟 孙慧敏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28-231,256,共5页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发病机制多种多样。非同系的人群中,大部分遗传性白内障是外显率较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也有X连锁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存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明确了先天性白内障的十几个基因、几...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发病机制多种多样。非同系的人群中,大部分遗传性白内障是外显率较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也有X连锁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存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明确了先天性白内障的十几个基因、几十个独立位点的突变。基因学研究有助于揭示早期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为晶状体的发育和生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见解,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遗传、环境和营养等因素对晶状体的作用方式;遗传白内障的致病基因可能是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之一。就遗传性白内障的基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遗传性白内障 基因学 研究进展 致盲性疾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相关的基因突变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家翼 邢怡桥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3期4640-4646,共7页
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是儿童致盲和弱视的一个重要原因。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的种类较多,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且表型多样。目前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主要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三大类。... 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是儿童致盲和弱视的一个重要原因。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的种类较多,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且表型多样。目前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主要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三大类。近年来,对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不断有新的致病基因被发现。目前的许多研究表明,某些基因改变导致相关晶状体内蛋白的结构及功能异常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 基因突变 晶状体蛋白α 膜嵌入蛋白 同源盒基因
下载PDF
先天性遗传性白内障2家系20例病例调查分析
10
作者 马雪花 许婷婷 +1 位作者 苑园 许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17-218,共2页
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前后即存在、或出生后才逐渐形成的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的白内障,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眼病,也是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率为0.4%,
关键词 先天遗传性白内障 人类染色体 遗传系谱 调查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的筛查
11
作者 张经 《苏州医学》 2003年第2期67-68,共2页
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具体措施。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病种多,危害严重,致残、致死率高,是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医学上是指在所有出生的新生儿中发现那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 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具体措施。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病种多,危害严重,致残、致死率高,是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医学上是指在所有出生的新生儿中发现那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代谢病,其目的在于实现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以避免永久性脑损害,使患儿体格和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水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遗传性代谢病 甲状腺功能 治疗
下载PDF
一例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家系CYP4F22基因突变分析
12
作者 张樱子 徐哲 +2 位作者 石海涛 刘腾 赵洋 《罕见病研究》 2022年第3期329-333,共5页
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ARCI)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脱屑。本文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一例临床诊断为ARCI的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应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和父母的DNA进行双向验证。结果表明先证者CYP4... 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ARCI)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脱屑。本文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一例临床诊断为ARCI的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应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和父母的DNA进行双向验证。结果表明先证者CYP4F22基因存在c.235G>T和c.641delG复合杂合突变,通过变异位点解读指南评估分类为致病性变异,父母分别为两个变异的携带者。CYP4F2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是该先证者的致病突变,并且c.235G>T和c.641delG均为文献及数据库未报道的新变异,变异的检出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 CYP4F22基因 二代测序 致病性变异 基因型与表型
下载PDF
遗传性先天性角膜混浊、角膜点状变性和瞳孔异位组成的一种新的综合征
13
作者 Jeong-MinHwang DanielG.Chung +2 位作者 EliasI.Traboulsi 王建民 马景学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婴儿期双眼的角膜混浊可能由眼球前段的发育不全、角膜营养不良、先天性青光眼、炎症、全身的沉着性疾病或角巩膜疾病引起。我们报告的一对母子具有双眼上方角膜V字形混浊,角膜点状变性和瞳孔异位的表现。据我们所知,这种独特的眼球... 婴儿期双眼的角膜混浊可能由眼球前段的发育不全、角膜营养不良、先天性青光眼、炎症、全身的沉着性疾病或角巩膜疾病引起。我们报告的一对母子具有双眼上方角膜V字形混浊,角膜点状变性和瞳孔异位的表现。据我们所知,这种独特的眼球前段异常的组合尚未报道具有遗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先天性角膜混浊 遗传性先天性角膜点状变性 遗传性先天性瞳孔异位 综合征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定量磁共振成像在遗传性肌肉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颖茵 黎规典 +2 位作者 何荣兴 王倞 张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8-453,共6页
MRI可以无创性显示肌肉病理性质和损害分布模式,是肌肉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定量MRI(qMRI)技术的出现和后处理方法的进步,可以量化肌肉组成结构、机械性能、灌注等多种特性,有效扩展评估肌肉病理变化的潜力。本文综述qMRI技术在遗传性肌... MRI可以无创性显示肌肉病理性质和损害分布模式,是肌肉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定量MRI(qMRI)技术的出现和后处理方法的进步,可以量化肌肉组成结构、机械性能、灌注等多种特性,有效扩展评估肌肉病理变化的潜力。本文综述qMRI技术在遗传性肌肉病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疾病 遗传性疾病 先天 磁共振成像 综述
下载PDF
人类孟德尔遗传性疾病基因组序列变异解析与临床规范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北沙 曾胜 李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471-476,共6页
随着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临床应用和研究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科研或医疗机构开始应用该项技术[主要包括全基因组测序(WGS)、全外显子测序(WES)、目标区域捕获测序]进行人类孟德尔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和遗传学... 随着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临床应用和研究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科研或医疗机构开始应用该项技术[主要包括全基因组测序(WGS)、全外显子测序(WES)、目标区域捕获测序]进行人类孟德尔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和遗传学研究。临床实践中,基因组检测流程需规范化、基因组序列变异判断需标准化、测序技术需严格质控、具体测序技术需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疾病 先天 基因 突变 综述
下载PDF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一例家系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印国 韦国强 +2 位作者 陈娟 罗小春 姚新丰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1期47-48,共2页
1病例资料 先证者(患者Ⅱ2),女,65岁。因反复水肿50余年加重2个月,伴腹胀、便秘1周入院。患者自幼活动后双下肢水肿,面部皮肤发红,伴气促,休息一晚次日水肿能吸收,面色恢复正常,偶尔累及双上肢,体力、耐力均较同龄人差,并未引起注意... 1病例资料 先证者(患者Ⅱ2),女,65岁。因反复水肿50余年加重2个月,伴腹胀、便秘1周入院。患者自幼活动后双下肢水肿,面部皮肤发红,伴气促,休息一晚次日水肿能吸收,面色恢复正常,偶尔累及双上肢,体力、耐力均较同龄人差,并未引起注意,未诊治。50年来反复发作,发作间期不定,短则数月,多则数年,症状时轻时重,近10年来发作时四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疾病 先天 血管神经性水肿 系谱
下载PDF
浅谈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策略及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洵桦 陈定邦 吴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477-483,共7页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诊断困难,基因检测是明确诊断的终极手段。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方法的更新,尤其是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从众多检测方法中选择适宜的基因检测方法成为临床医师的新挑战。本文拟从疾病...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诊断困难,基因检测是明确诊断的终极手段。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方法的更新,尤其是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从众多检测方法中选择适宜的基因检测方法成为临床医师的新挑战。本文拟从疾病临床表型出发,结合不同基因突变和基因检测方法,对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策略及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疾病 先天 神经系统疾病 基因 综述
下载PDF
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症与静脉血栓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旭倩 王学锋 王鸿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60-163,共4页
抗凝蛋白缺陷症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抗凝蛋白缺陷症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其中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症主要是由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缺陷症导致。PC、PS和AT缺陷症在静脉血栓发病中所占的比率分别为... 抗凝蛋白缺陷症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抗凝蛋白缺陷症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其中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症主要是由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缺陷症导致。PC、PS和AT缺陷症在静脉血栓发病中所占的比率分别为2.0%~8.0%、7.3%和1.0%~8.0%;不同抗凝蛋白缺陷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差别不大,但AT缺陷症的临床表现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疾病 先天 蛋白质C 蛋白质S 抗凝血酶类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玉女煎加味治疗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范愈燕 王向东 +3 位作者 锡林 朱斌 支楠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玉女煎加味治疗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TT)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中心1年内就诊HTT患者7例,在鼻科填塞基础上,采用玉女煎随证加减治疗,观察治疗5周后对鼻部症... 目的观察玉女煎加味治疗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TT)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中心1年内就诊HTT患者7例,在鼻科填塞基础上,采用玉女煎随证加减治疗,观察治疗5周后对鼻部症状、鼻出血、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在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鼻部视觉模拟评分(4.4±1.3;20.8±1.6)分、鼻出血评分(6.5±2.2;18.7±2.0)分、日常生活质量(9.3±1.6;29.7±5.0)分(P<0.05),总有效率达85.7%。此外,HTT鼻部症状与鼻出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 2=0.8444),而中药对两者改善程度却无相关性(R 2=0.3905),对鼻出血的改善程度优于鼻部症状。结论中药玉女煎加味明显改善HTT的鼻出血的症状和部分改善特征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疾病 鼻出血 遗传性疾病 先天 问卷调查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玉女煎加减
下载PDF
从遗传性聋基因筛查到基因诊断——我们的路还有多远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永 刘亚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2期55-56,共2页
聋病是人类常见的致残性疾病,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最新评估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共有3.6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占全球总人口的5%,而中国的听力残疾人有2780万,居各类残疾之首(33%)。其中60%的聋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性聋... 聋病是人类常见的致残性疾病,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最新评估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共有3.6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占全球总人口的5%,而中国的听力残疾人有2780万,居各类残疾之首(33%)。其中60%的聋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性聋(hereditary hearing loss,HHL)。依据是否伴随其他组织器官症状,可将遗传性聋分为非综合征性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Deafness)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Genetic Diseases Inborn) 基因(Genes) 突变筛查(Mutation Screen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