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道教内丹学“先命后性”与“先性后命”再辨
- 1
-
-
作者
孙功进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9-34,共6页
-
文摘
"性命"的先后天划分以及"性命"、"神气"和"道"在理论上的贯通确立了内丹学境界的自足性。"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依据谈论的语境不同各有两层含义。首先,"先命后性"是指从"命功"到"性功"的内丹修炼过程,"先性后命"在于强调修"后天性"在内丹修炼论中的基础地位,这是"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的一个基本含义;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还分别对应着"先天性命"修炼的两种入手方式,即"由命而性"、"以命制性"和"由性而命"、"以性制命"的不同,这才是南北宗丹法的差异所在。
-
关键词
内丹
性命
先命后性
先性后命
-
Keywords
Internal Dan
Xing-Ming
Xian-Xing-Hou-Ming
Xian-Ming-Hou-Xing
-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性命先后──关于金丹南宗与金元全真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立华
-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3期88-92,共5页
-
-
关键词
金丹南宗
全真道
王重阳
张伯端
金元
宋明理学
先命后性
内丹学
生成论
先性后命
-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李道纯内丹性命思想探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孙功进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10,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玄哲学研究"(06JJD720009)
-
文摘
在内丹哲学史上,李道纯在理论上较好地解决了"道"与"性命"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李道纯运用从道教传统形神观转化而来的"身心"概念,对性命修炼论做了详尽说明,并通过"先性后命"的性命修炼方式确立起"性命双全"的丹道境界,使内丹学在宋元之际走向成熟。
-
关键词
内丹
性命
玄关一窍
身心
先性后命
-
Keywords
internal alchemy refiner
Xing Ming
Xuan Guan Yi Qiao
Shen Xin
Xian Xing Hou Ming
-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论全真道南北宗内丹思想的实质性差异
- 4
-
-
作者
王鹏飞
-
机构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1-74,共4页
-
文摘
道教内丹学的性命双修说的内部差异,通常被表述为:南宗主张先命后性,北宗主张先性后命。关键问题是,这种差异是量的差异还是质的差异?从分析"内丹"和"全真"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入手,我们可以发现,内丹道保持了外丹道原有的传统,而全真道则在实质上改变了整个丹道的基本原则,将政治为身体服务的主张扭转为身体为政治服务的要求。以受禅宗影响的不同程度为思想中介,全真道南北宗之别最终落脚于道儒之别。
-
关键词
全真道
内丹
性命双修
先命后性
先性后命
-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陆西星的性命双修思想
- 5
-
-
作者
董文佐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08,共3页
-
文摘
性命关系是全真道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陆西星探讨的核心理论问题。陆西星认为,性非命则得不到彰显,命非性则不能够灵,性乃命之所主,命乃性之所乘。两者又是相互依赖而不可偏废的。所以,修道之人不能只偏于一隅,必须做到性命双修,而在修炼的次第顺序上,则理应是在坚持性命双修的原则之下,先性后命,从而实现了性了命。
-
关键词
性命双修
先性后命
了性了命
-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论内丹修炼心理的几个原则
- 6
-
-
作者
张钦
-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102-106,共5页
-
文摘
论内丹修炼心理的几个原则张钦内丹是唐末至宋元道教修炼最重要的方术,它秘传师承,形成众多流派,丹经丹法汗牛充栋,但多岐同源,皆援外丹术语,将人体某些部位作为炉鼎,以人之精气神作为运炼对象,通过一定的方法、步骤,使人之精气神内凝成丹而达长生成仙。它的实质...
-
关键词
内丹修炼
《金丹大要》
精气神
心理修炼
基本原则
生命物质
元神
先性后命
天精
性命双修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