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乐教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维圣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8-182,共5页
起源于巫术祭祀与民众生产生活的先秦"乐教",有着悦神悦人、治世安民与化育人心等多重审美精神与情感内涵。这种审美精神与情感内涵既是先民以自然为源、敬天祀德的理性内聚,也是其以社会为基、规范人伦并化育人心的审美结晶... 起源于巫术祭祀与民众生产生活的先秦"乐教",有着悦神悦人、治世安民与化育人心等多重审美精神与情感内涵。这种审美精神与情感内涵既是先民以自然为源、敬天祀德的理性内聚,也是其以社会为基、规范人伦并化育人心的审美结晶。利用好先秦"乐教"思想的美学资源,可以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积极而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乐教 审美内涵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论先秦“乐教”发端时期的主要观念
2
作者 徐照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96,共7页
"乐教"在先秦受到高度关注,除了它在"官学""私学"中的不可或缺的现实存在以外,先秦儒家、道家的探讨、争论亦起到了重要作用。先秦儒家孔孟荀所持的仁义道德的有为之理,与道家老庄所持的道德仁义的无为之... "乐教"在先秦受到高度关注,除了它在"官学""私学"中的不可或缺的现实存在以外,先秦儒家、道家的探讨、争论亦起到了重要作用。先秦儒家孔孟荀所持的仁义道德的有为之理,与道家老庄所持的道德仁义的无为之道,其思想来源于音乐发端时期的思维观念。这种观念不是古希腊基于数的比例和谐的科学观念,也不是神学观念,而是根深蒂固地和人所处的自然界紧密相关的自然性观念,以及在氏族、部落融合的群体生活中建立起来的社会性观念,同时,这两种观念还处于一种未分化的混沌状态。和古希腊旨在追求真理的科学音乐观,重在培养认识真理、热爱真理、身心和谐的公民的教育观不同,中国古代的音乐以道德情感的表现作为其核心,以体现了自然界阴阳五行自然规律的音调感染、启悟人,从而培养身心、人己、天人和谐的"圣贤"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乐教 儒家道家 仁义道德 思想来源 发端
下载PDF
当前流行音乐异化归因与匡正:基于先秦乐教的启迪
3
作者 田婧 李卫朝 庞桂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11期31-35,共5页
当前流行音乐在市场化的鼓骚之下,呈现出娱乐化、拷贝化、低俗化、功利化等异化现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以及精神信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流行音乐作品本身、歌手、制作机构以及社会风气等四个维度分析流行音乐的异化对大... 当前流行音乐在市场化的鼓骚之下,呈现出娱乐化、拷贝化、低俗化、功利化等异化现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以及精神信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流行音乐作品本身、歌手、制作机构以及社会风气等四个维度分析流行音乐的异化对大学生价值塑形产生的深层原因,并借鉴先秦的乐教思想提出相应的匡正对策:以雅颂之声提高流行音乐的严肃性;以礼乐相济提升流行音乐的规范性;以乐化心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以乐化人降低浮躁的社会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 异化 先秦乐教
原文传递
经典中《大武》乐的道德与审美——从《礼记·乐记》评《大武》乐说起 被引量:1
4
作者 黎臻 《理论界》 2013年第7期147-149,共3页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大武》乐的制定是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依托。武王伐纣功成而作《大武》乐,但是有关武王伐纣事件的讨论使得《大武》乐的主题未得明朗。孔子崇尚文王之德,因此称《武》"尽美而未尽善",《...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大武》乐的制定是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依托。武王伐纣功成而作《大武》乐,但是有关武王伐纣事件的讨论使得《大武》乐的主题未得明朗。孔子崇尚文王之德,因此称《武》"尽美而未尽善",《礼记·乐记》在《宾牟贾》篇中借孔子之口表达了周武王的盛大功德以及与儒家礼乐思想相契合的道德规范的教化。对《大武》乐的解释也存在着在经典的语境中道德判断与审美价值的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武》 《礼记·记》 孔子 先秦乐教 审美内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