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儒者以君主为“言说”对象传播儒家之道的尝试与失败 被引量:1
1
作者 董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1-67,共7页
战国时期,为政者的地位受到传统贵族的威胁,其有向士人寻求方略的需求,儒者亦将"为帝王师"视为实践其政治思想的重要途径,两者的契合促成了儒者以"言说"为手段向君主传播儒家之道的尝试。但由于先秦儒者"言说&... 战国时期,为政者的地位受到传统贵族的威胁,其有向士人寻求方略的需求,儒者亦将"为帝王师"视为实践其政治思想的重要途径,两者的契合促成了儒者以"言说"为手段向君主传播儒家之道的尝试。但由于先秦儒者"言说"过程中其政治主张常常遭到社会现实的证伪,再加上"言说"中不乏迂远空阔之辞,故其主张难以为君主采纳。儒者在向君主"言说"的尝试受到挫折后,将宣扬儒家之道的对象由君主转向士人,希望通过培养合格的士君子以达到实现儒家政治理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者 君主 言说 家之道
下载PDF
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先秦儒道冲突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霞 李峰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17,共3页
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先秦儒道冲突李霞,李峰一《庄子》共33篇,其中涉及孔子的达20余篇。在这众多场合中,孔子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换言之,《庄子》作者是如何塑造孔子形象的呢?笔者浅见如下:1.逐名求利的名利者形象《... 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先秦儒道冲突李霞,李峰一《庄子》共33篇,其中涉及孔子的达20余篇。在这众多场合中,孔子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换言之,《庄子》作者是如何塑造孔子形象的呢?笔者浅见如下:1.逐名求利的名利者形象《庄子》中孔子的特性之一是逐名求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孔子形象 先秦 道家 老聃 “礼” 至德之世 积极入世 春秋战国时期
下载PDF
先秦儒道养心观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淑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先秦儒道养心观努力的目标都是把心以及养心论证为一个自然而然的事实,但二者在具体进路上分为德行与自然两条进路。先秦儒家主张德行的进路,把人文道德的初始心看成是一个自然事实,通过修养德行使被蒙蔽的初始心重新显现。先秦道家则... 先秦儒道养心观努力的目标都是把心以及养心论证为一个自然而然的事实,但二者在具体进路上分为德行与自然两条进路。先秦儒家主张德行的进路,把人文道德的初始心看成是一个自然事实,通过修养德行使被蒙蔽的初始心重新显现。先秦道家则把虚静自然之初始心看成一个自然存在的事实,通过虚静自然而使歪曲了的初始心重新显现。导致这两种进路的根本原因是二者所承继的文化传统不同,同时,他们各自的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性也决定了他们在养心观上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观 先秦 德行与自然 进路
下载PDF
先秦儒道墨的民生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才刚 樊兰兰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4,共5页
先秦儒道墨诸家对民生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切,诸如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探讨,对富民问题的倡导,对老、幼等弱势群体的关爱等各方面都提出了颇富创见的民生主张。先秦儒道墨的民生观在当代社会并没有完全过时,其中一部分民生主张对当代... 先秦儒道墨诸家对民生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切,诸如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探讨,对富民问题的倡导,对老、幼等弱势群体的关爱等各方面都提出了颇富创见的民生主张。先秦儒道墨的民生观在当代社会并没有完全过时,其中一部分民生主张对当代民生建设还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墨 民生观 社会公平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先秦儒道有限性思想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战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4,共4页
先秦儒家由天命这一超越存在的不确定,发现了人的生存有限性;道家则从知识的缺陷入手,阐明了认知的有限性。有限性的存在,给予了儒道两家超越自身的前提。然而,在实现超越的具体过程中,两家都有既肯定知识又否定知识的矛盾性。这种矛盾... 先秦儒家由天命这一超越存在的不确定,发现了人的生存有限性;道家则从知识的缺陷入手,阐明了认知的有限性。有限性的存在,给予了儒道两家超越自身的前提。然而,在实现超越的具体过程中,两家都有既肯定知识又否定知识的矛盾性。这种矛盾隐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即知识的辩证综合是打破有限性、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在有限者超越自身的过程中,先秦儒道都通过命限的存在否认实现无限和圆满境界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有限性 辩证综合
下载PDF
存在与生成:先秦儒道形上学的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赟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2期79-83,共5页
关键词 形上学 先秦 存在论 生成论 形而上学 早期 性与天道 《老子》 巴门尼德 生化过程
下载PDF
从郭店楚简看先秦儒道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泽亮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9-10,共2页
儒道关系,一直是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从起源上的儒道异说,到学派上的儒道互黜,思想上的儒道互补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在考察先秦儒道关系时,司马迁的一段话,成为人们形成"成见"的一个重要依据:"... 儒道关系,一直是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从起源上的儒道异说,到学派上的儒道互黜,思想上的儒道互补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在考察先秦儒道关系时,司马迁的一段话,成为人们形成"成见"的一个重要依据:"世之学老子者则黜儒学,儒学亦黜老子。道不同不相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楚简 今本老子 简本《老子》 道关系 郭店 司马迁 学术思想史 政治斗争 中国哲学
下载PDF
先秦儒道诸子的水情结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群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6-159,共4页
黄河和长江孕育的华夏文化,自一产生就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古老传统的浸染和熏陶,先秦时代的哲学家,特别是儒道诸子具有浓厚的水情结。孔子、孟子、荀子等以水比德,用水的特性比附儒家所倡导的道德风范和君子人格。老子、庄子... 黄河和长江孕育的华夏文化,自一产生就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古老传统的浸染和熏陶,先秦时代的哲学家,特别是儒道诸子具有浓厚的水情结。孔子、孟子、荀子等以水比德,用水的特性比附儒家所倡导的道德风范和君子人格。老子、庄子以水喻“道”,赋予水以比喻和象征意蕴,创造了众多与水有关的意象和寓言故事,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形象的画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诸子 水情结 以水比德 以水喻道 水意象
下载PDF
先秦儒道诸子散文的诗性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群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3-37,共5页
先秦儒道诸子的散文是具有浓郁诗意的哲理散文,其中的《论语》、《老子》、《庄子》的诗意色彩尤其浓郁。温柔敦厚的诗人之风潜移默化地熏染了孔子师生的言谈,这使得《论语》中孔子师生的言谈成为诗意的言说。老子对自然社会的诗意思索... 先秦儒道诸子的散文是具有浓郁诗意的哲理散文,其中的《论语》、《老子》、《庄子》的诗意色彩尤其浓郁。温柔敦厚的诗人之风潜移默化地熏染了孔子师生的言谈,这使得《论语》中孔子师生的言谈成为诗意的言说。老子对自然社会的诗意思索,凝成了五千言的长篇"哲理诗"。庄子也是一位诗人气质的哲学家,对诗意人生的追寻使得他的著作成为诗意沉思的哲学巨著的同时也成为了带着哲学沉思的文学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诸子散文 浓郁诗意 《论语》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先秦道儒散文的幽默风格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佳妮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7-71,共5页
该文比较探析了先秦道儒散文的幽默风格的异同:征服悲剧是先秦道儒散文幽默形成的社会背景;道儒先祖选择了自嘲式幽默,老子偏向于超越与放松,孔子是偏向于退让与矜持;庄子和孟子的幽默则显得锋芒毕露,孟子是理性征服的雅幽默,庄子是无... 该文比较探析了先秦道儒散文的幽默风格的异同:征服悲剧是先秦道儒散文幽默形成的社会背景;道儒先祖选择了自嘲式幽默,老子偏向于超越与放松,孔子是偏向于退让与矜持;庄子和孟子的幽默则显得锋芒毕露,孟子是理性征服的雅幽默,庄子是无为超脱的冷幽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散文 幽默风格 征服悲剧 大智若愚 殊途同归
下载PDF
先秦儒道审美思想初探
11
作者 董振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5-87,共3页
儒家的审美目标以伦理为本位,追求审美的社会功利目的,而道家则强调自然之道,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在审美的途径上,儒家重感性认知,强调“诗、书、礼、乐”等审美途径,而道家重心理过程,主张“道法自然”。对审美功能的认识方面,儒家认... 儒家的审美目标以伦理为本位,追求审美的社会功利目的,而道家则强调自然之道,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在审美的途径上,儒家重感性认知,强调“诗、书、礼、乐”等审美途径,而道家重心理过程,主张“道法自然”。对审美功能的认识方面,儒家认为审美是为实现伦理政治服务的,而道家则认为审美的功能在于创造性激发功能,即促使个体自行参悟自然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审美目标 审美途径 审美功能
下载PDF
试析先秦儒道理想人格观之差异
12
作者 吴沁芳 《管子学刊》 1998年第3期66-70,共5页
先秦时期,理想人格的探索与实践曾引起极大重视和纷杂争议,其中以儒道两家论辩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亦最为深远。因此,探究其理想人格设计的认知基础与价值取向之异同,以观其对今人的价值影响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一、先秦儒道理想... 先秦时期,理想人格的探索与实践曾引起极大重视和纷杂争议,其中以儒道两家论辩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亦最为深远。因此,探究其理想人格设计的认知基础与价值取向之异同,以观其对今人的价值影响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一、先秦儒道理想人格的界定在辨析儒道理想人格观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先秦 人格观 天人关系 人格境界 认知基础 家理想人格 伦理价值取向 人生哲学 道家
下载PDF
先秦儒道音乐思想之比较
13
作者 李丹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3期91-92,共2页
先秦儒道音乐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理论的滥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二者既对立,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本文从先秦儒道音乐思想的核心内容、社会功能、审美准则三方面对儒道两家音乐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先秦道音乐思想 核心内容 社会功能 审美准则
下载PDF
“道”——先秦儒道哲学本体论研究
14
作者 杨建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中国哲学研究历来重视先秦道家哲学“道”本体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原创地位,而比较忽视儒家哲学创始人孔子的“道”本体哲学思想。文章认为,“道”是孔老哲学共同的本体论核心范畴,意指天地万物之本原、本质、本性;它既是一种物质实体,... 中国哲学研究历来重视先秦道家哲学“道”本体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原创地位,而比较忽视儒家哲学创始人孔子的“道”本体哲学思想。文章认为,“道”是孔老哲学共同的本体论核心范畴,意指天地万物之本原、本质、本性;它既是一种物质实体,又是一种精神实体,“混沌”、“变通”、“阴阳”、“虚静”是表述“道”本体特征的几个重要范畴;“道”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基元命题的本体论依据,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谐本质论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哲学 “道” 本体论 “天人合一” “和谐”
下载PDF
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15
作者 王玫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在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从表面看来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避世,两者存在着极大的对立碰撞,但实际上两者充满了人文关怀,对立中互补与交融,达到了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即真、善、... 在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从表面看来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避世,两者存在着极大的对立碰撞,但实际上两者充满了人文关怀,对立中互补与交融,达到了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即真、善、美的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音乐美学思想
下载PDF
“德性生命”与“道性生命”——以先秦儒道“贵生”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丽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0-178,327,共9页
基于"生命哲学"层面去考察儒、道思想,更能彰显出传统思想的巨大差别。文章通过对"贵生"思想的分析,揭示出儒道在"生命观"上根本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诉求,即儒家"贵生"以"仁义"为本... 基于"生命哲学"层面去考察儒、道思想,更能彰显出传统思想的巨大差别。文章通过对"贵生"思想的分析,揭示出儒道在"生命观"上根本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诉求,即儒家"贵生"以"仁义"为本,重"德性生命",追求"精神生命"的不朽;道家"贵生"以"自然"为本,重"道性生命",追求"自然生命"的超越。由此形成中国传统思想中"德性生命"与"道性生命"的巨大分别,二者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贵生”思想 德性生命 道性生命
下载PDF
先秦儒道思想解释的进化论向度--胡适的开掘、思考及评论
17
作者 梁涛 李承贵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共7页
胡适以进化论作为方法,对先秦儒家、道家思想展开了阅读与解释,从而较为系统地将孔子、荀子、老子、列子、庄子等的进化论思想呈现出来,并揭示了他们各自特点与异同。胡适的这种解释实践,不仅丰富了我们认知先秦诸子思想的内容,而且深... 胡适以进化论作为方法,对先秦儒家、道家思想展开了阅读与解释,从而较为系统地将孔子、荀子、老子、列子、庄子等的进化论思想呈现出来,并揭示了他们各自特点与异同。胡适的这种解释实践,不仅丰富了我们认知先秦诸子思想的内容,而且深化了我们认知先秦诸子思想的程度。当然,胡适以进化论解释儒家、道家思想所遭遇的学术难题,也是本文所关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思想 解释 进化论向度 胡适
下载PDF
先秦儒道“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欣龙 《滨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8-32,共5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层次的概念,"天人合一"既是一个哲学命题,又是一个生态伦理原则。先秦儒道"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天人整体之学,它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意涵。从哲学论、价值论、行为论三个维度可以勾勒出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层次的概念,"天人合一"既是一个哲学命题,又是一个生态伦理原则。先秦儒道"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天人整体之学,它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意涵。从哲学论、价值论、行为论三个维度可以勾勒出先秦儒道"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架构。深入挖掘这一思想的生态伦理价值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天人合一 生态思想
下载PDF
音乐之美、处世之道及至生命原质——先秦儒道的“和”论思想诠释
19
作者 王先亮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9-134,共6页
先秦儒道两家都有着丰富的和论思想。在音乐之美层面,儒道都追求音乐的和谐之美,儒家关注宫、商、角、徵、羽五音的调和,道家则欣赏未经雕饰的天地间自然和谐之音。在处世之道层面,儒道都坚持以圆融调和是非得失;儒家世俗伦理以"和... 先秦儒道两家都有着丰富的和论思想。在音乐之美层面,儒道都追求音乐的和谐之美,儒家关注宫、商、角、徵、羽五音的调和,道家则欣赏未经雕饰的天地间自然和谐之音。在处世之道层面,儒道都坚持以圆融调和是非得失;儒家世俗伦理以"和"指导人际交往与处事,道家则游离于世俗之外,以"和"道引导个体生命的内在提升。在生命本源层面,老子以阴阳和气的激荡融和释万物由来,荀子也以阴阳之和气释万物产生,而庄子特别主张内在的承载并培育阴阳之和气以实现与生命本源的同一,以此实现个体生命的脱俗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艺术之美 处世之道 本源
下载PDF
先秦儒道的分流与合道
20
作者 钱为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3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先秦 先秦时期 《老子》 家和道家 政治哲学 审美境界 生命个体 道两家 生存状态 《道德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