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先秦名论视域中的钓鱼岛“正名”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碧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4,共6页
地名是一种特殊的"名",它所称谓的"实"不仅指事物(某地)本身,还表示一个国家对该事物(某地)的领属权,是国家领土主权归属表征的重要元素。因此,当一国侵占邻国或他国领土时,一般都会用该国语言的地名去取代被占领...
地名是一种特殊的"名",它所称谓的"实"不仅指事物(某地)本身,还表示一个国家对该事物(某地)的领属权,是国家领土主权归属表征的重要元素。因此,当一国侵占邻国或他国领土时,一般都会用该国语言的地名去取代被占领国原来的地名,以掩饰占领者的侵略行径,从而达到以"名"乱"实",以"名"代"实"的目的。这就是钓鱼岛出现别国名称,从而导致"名""实"不符、"名""实"相乱的真正原因。先秦诸子的"正名"理论主要从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视角来探讨语言的使用问题,对解决钓鱼岛的正名问题、维护国际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追溯钓鱼岛之"实"和"名"的基础上,指出钓鱼岛正名的必要性,最后探讨怎样正名的问题。本研究表明,从先秦哲学视角透视言语社会实践是一条相当有意义的研究思路。对语言问题的自觉应当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
名
国家领土主权
先秦名论
钓鱼岛
正
名
原文传递
先秦“名”学派别及发展阶段
2
作者
张茂泽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先秦“名”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以孔子、老子、邓析,惠施、公孙龙、尹文和《墨经》,荀子和韩非为其代表,“正名”是先秦“名”学各个发展阶段的中心线索。就“名”论而言,先秦“名”学有“名之必可言”(孔子)、“无言”...
先秦“名”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以孔子、老子、邓析,惠施、公孙龙、尹文和《墨经》,荀子和韩非为其代表,“正名”是先秦“名”学各个发展阶段的中心线索。就“名”论而言,先秦“名”学有“名之必可言”(孔子)、“无言”(老子)和“名”抽象而与现实世界无关(邓析)三派;对名与实的关系的看法,则有名实无关(以邓析、惠施、公孙龙为代表)、名实有关(包括孔子:以“名”正实;墨子及《墨经》:以实正名;《尹文子》:名实互正)这两大派;就“辞”论而言,也有“辞达”(孔子)、“不言”(老子)、正面“辞”论(《墨经》)三派;就“辩”论而言,则有“不得已”派(孟子)、“不辩”或“大辩”派(庄子)、“察辩”派(《墨经》)三派。先秦“名”学派别众多,即使在纯粹“名”学内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制约了它们对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
名
”学
名
家
派别
发展阶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言理据性像似性概念在中西语言哲学传统中的历史发展及比较
3
作者
张旭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7-114,134,共8页
理据性和像似性是目前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但针对其历史发展,国内对西方传统的论述多语焉不详或有失片面,而对我国本土语言哲学传统中的思想根源则多避之不谈,更无系统论述。文章以几个中西方代表人物的观点为主线,择要回顾并对比认...
理据性和像似性是目前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但针对其历史发展,国内对西方传统的论述多语焉不详或有失片面,而对我国本土语言哲学传统中的思想根源则多避之不谈,更无系统论述。文章以几个中西方代表人物的观点为主线,择要回顾并对比认知语言学兴起前此概念在中西传统中的发展,并从我国古代哲学文化传统中追溯其认知思想根源,籍此证明,理据性像似性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是西方理论框架下我国传统思想的再包装,与汉语有更高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据性与像似性
西方语言哲学
先秦
名
实之争
中国传统语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名论视域中的钓鱼岛“正名”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碧蓉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4,共6页
基金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身体表征世界图景--人体词语语义研究"(11YS16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地名是一种特殊的"名",它所称谓的"实"不仅指事物(某地)本身,还表示一个国家对该事物(某地)的领属权,是国家领土主权归属表征的重要元素。因此,当一国侵占邻国或他国领土时,一般都会用该国语言的地名去取代被占领国原来的地名,以掩饰占领者的侵略行径,从而达到以"名"乱"实",以"名"代"实"的目的。这就是钓鱼岛出现别国名称,从而导致"名""实"不符、"名""实"相乱的真正原因。先秦诸子的"正名"理论主要从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视角来探讨语言的使用问题,对解决钓鱼岛的正名问题、维护国际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追溯钓鱼岛之"实"和"名"的基础上,指出钓鱼岛正名的必要性,最后探讨怎样正名的问题。本研究表明,从先秦哲学视角透视言语社会实践是一条相当有意义的研究思路。对语言问题的自觉应当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关键词
地
名
国家领土主权
先秦名论
钓鱼岛
正
名
Keywords
place name
national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Pre-Qin thinkers' thoughts on name and actuality
Diaoyu Islands
names' rectifying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先秦“名”学派别及发展阶段
2
作者
张茂泽
机构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文摘
先秦“名”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以孔子、老子、邓析,惠施、公孙龙、尹文和《墨经》,荀子和韩非为其代表,“正名”是先秦“名”学各个发展阶段的中心线索。就“名”论而言,先秦“名”学有“名之必可言”(孔子)、“无言”(老子)和“名”抽象而与现实世界无关(邓析)三派;对名与实的关系的看法,则有名实无关(以邓析、惠施、公孙龙为代表)、名实有关(包括孔子:以“名”正实;墨子及《墨经》:以实正名;《尹文子》:名实互正)这两大派;就“辞”论而言,也有“辞达”(孔子)、“不言”(老子)、正面“辞”论(《墨经》)三派;就“辩”论而言,则有“不得已”派(孟子)、“不辩”或“大辩”派(庄子)、“察辩”派(《墨经》)三派。先秦“名”学派别众多,即使在纯粹“名”学内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制约了它们对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
先秦
“
名
”学
名
家
派别
发展阶段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理据性像似性概念在中西语言哲学传统中的历史发展及比较
3
作者
张旭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7-114,134,共8页
基金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对英语单位名词数量表达机制的类型学与认知研究>(12YJCZH288)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理据性和像似性是目前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但针对其历史发展,国内对西方传统的论述多语焉不详或有失片面,而对我国本土语言哲学传统中的思想根源则多避之不谈,更无系统论述。文章以几个中西方代表人物的观点为主线,择要回顾并对比认知语言学兴起前此概念在中西传统中的发展,并从我国古代哲学文化传统中追溯其认知思想根源,籍此证明,理据性像似性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是西方理论框架下我国传统思想的再包装,与汉语有更高的适配性。
关键词
理据性与像似性
西方语言哲学
先秦
名
实之争
中国传统语文学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先秦名论视域中的钓鱼岛“正名”考
黄碧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原文传递
2
先秦“名”学派别及发展阶段
张茂泽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语言理据性像似性概念在中西语言哲学传统中的历史发展及比较
张旭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