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7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先秦寓言的文体形态及其审美结构——对先秦文学史上一个重要创作现象的再考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林文锜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55-62,共8页
先秦寓言文体在总体上呈一种多样性、不均衡的状态。从先秦寓言产生的机制入手,对先秦寓言的文体形态作具体的区分和界说,是一项溯源披流、厘清条理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文体形态的寓言的审美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
先秦寓言文体在总体上呈一种多样性、不均衡的状态。从先秦寓言产生的机制入手,对先秦寓言的文体形态作具体的区分和界说,是一项溯源披流、厘清条理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文体形态的寓言的审美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阐说先秦寓言文体从初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发展的轨迹以及成熟的寓言文体的内在规定性;同时,也可由此探讨先秦寓言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和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寓言
文本形态
文体形态
审美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寓言喜剧美成因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宗美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3期23-26,共4页
本文认为先秦寓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喜剧之趣 ,而影响并促成其喜剧美形成的因素有 :其一 ,春秋战国时特有的社会土壤与时代空气 ,诸如争鸣之风、游说之风、好之风、季世之风等 ;其二 ,比兴、风刺...
本文认为先秦寓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喜剧之趣 ,而影响并促成其喜剧美形成的因素有 :其一 ,春秋战国时特有的社会土壤与时代空气 ,诸如争鸣之风、游说之风、好之风、季世之风等 ;其二 ,比兴、风刺、赋诗言志等文化现象和中华民族乐感文化传统 ;其三 ,创作主体个体因素中的幽默品格、哲人气质和愤世嫉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寓言
喜剧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寓言的讽刺艺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宪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2期99-100,共2页
先秦寓言文学运用借古讽今、出人意表的夸张和虚构、立奇造异、含沙射影等高超的艺术手法,对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人情世态和传统思维方式及陈腐思想观念予以了辛辣的嘲讽和揭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讽刺文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先秦寓言
借古讽今
含沙射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郁离子》对先秦寓言的继承和发展
4
作者
张秉政
赵家新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0-85,共6页
本文从寓言文角度对刘基政治寓言故事集《郁离子》进行爬梳,旨在说明刘基寓言与先秦寓言的传承和发展关系。这种传承表现在:1思想内容方面承继了先秦寓言的政治性和伦理性。2.在艺术特点和形式上一如先秦寓言善抓类型特征和善用比喻...
本文从寓言文角度对刘基政治寓言故事集《郁离子》进行爬梳,旨在说明刘基寓言与先秦寓言的传承和发展关系。这种传承表现在:1思想内容方面承继了先秦寓言的政治性和伦理性。2.在艺术特点和形式上一如先秦寓言善抓类型特征和善用比喻等文学手法;这种发展和创新又表现在:1更加强调寓言的本体性。2更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3.雄辩性和更丰富的情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
文学
刘基
寓言
先秦寓言
传承
突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话传说 先秦寓言与微篇小说
5
作者
龙钢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5-88,共4页
远古神话传说与先秦寓言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分别对它们进行理性的辨析就会发现 ,它们各自具备了现代意义上小说的诸多属性 ,但是并不完备。神话传说可以看作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一种特殊的微篇小说 。
关键词
神话传说
先秦寓言
微篇小说的萌芽与雏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寓言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及其教学
6
作者
苏金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X期16-18,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一优势主要源于语文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且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一优势主要源于语文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且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能够培养其审美、熏陶其精神。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古朴易懂的先秦寓言,其对学生审美启蒙、认知养成、品德培育有着积极影响,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内容
先秦寓言
传统文化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
民族文化认同感
优秀文化传统
小学语文教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寓言的产生
7
作者
张静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通过对先秦寓言出现之前的几种修辞手法的分析,探讨寓言产生的基础。
关键词
先秦寓言
修辞手法
赋
诗歌
比喻
性格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寓言的艺术魅力
8
作者
张宪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激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空前发展的时期,更是寓言文学兴盛的黄金时代。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先秦寓言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比兴的运用;意蕴的朦胧美;幽默讽刺的喜剧美;人格化的手法。
关键词
先秦寓言
比兴
喜剧美
人格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寓言的源流及功能再探
9
作者
熊佳红
《凯里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4-58,共5页
先秦寓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从萌芽、滋长到繁荣,先秦寓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多以故事、传说、神话为材料,构思灵活,指向明确,具有很强的思想功能和现实意义。先秦寓言从阐幽发微总结客观世界的规律、揭露社会现实的...
先秦寓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从萌芽、滋长到繁荣,先秦寓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多以故事、传说、神话为材料,构思灵活,指向明确,具有很强的思想功能和现实意义。先秦寓言从阐幽发微总结客观世界的规律、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丑恶、戒勉劳动和学习、总结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等4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土壤和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寓言
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诸子百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寓言对小说的启示:虚构
10
作者
闫雪梅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27-29,共3页
先秦寓言对后世小说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启示就是文人虚构。后世小说家正是从先秦寓言大胆虚构、雄奇想象中获得灵感和启发,开启了所谓小说这一文体。
关键词
先秦寓言
虚构
启示
小说文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寓言的哲理阐释
11
作者
张宪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1期7-8,共2页
先秦寓言以精辟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历来受到文人学者的热切关注。先秦寓言或劝人从善,或讽刺、嘲笑丑恶,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形象和生动的笔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文字短小精悍,简洁明快,具有鲜明的民...
先秦寓言以精辟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历来受到文人学者的热切关注。先秦寓言或劝人从善,或讽刺、嘲笑丑恶,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形象和生动的笔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文字短小精悍,简洁明快,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无论是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充满着丰厚的哲理意蕴的先秦寓言,是中国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许多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或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文中,笔者以先秦寓言的哲理阐释为突破口,对先秦寓言的特色进行梳理和研究,探究先秦寓言在百家争鸣文学繁荣时期的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寓言
哲理
阐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宗元寓言与先秦寓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尤力
《云南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96-102,110,共8页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从春秋战国到唐代,寓言创作曾经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的寓言故事;一是中唐时期柳宗元等作家创作的寓言或具有寓言性质的作品。柳宗元寓言比之先秦寓言,无论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还是从语言...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从春秋战国到唐代,寓言创作曾经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的寓言故事;一是中唐时期柳宗元等作家创作的寓言或具有寓言性质的作品。柳宗元寓言比之先秦寓言,无论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还是从语言运用到形象塑造,都有发展和创新,其成就达到了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性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寓言
先秦寓言
寓言
故事
形象塑造
中国文学
历史散文
艺术形式
春秋战国
先秦
诸子
中唐时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宗元寓言对先秦寓言的发展
被引量:
5
13
作者
李务云
《零陵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9-12,共4页
柳宗元寓言继承了先秦寓言的优良传统,并有诸多的创新和发展文体地位,使寓言从说理的附庸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主题思想,由哲理寓言转变为社会讽刺寓言;寓言形象,由单纯写人扩展到既写人又写动物;艺术手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寓言体裁...
柳宗元寓言继承了先秦寓言的优良传统,并有诸多的创新和发展文体地位,使寓言从说理的附庸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主题思想,由哲理寓言转变为社会讽刺寓言;寓言形象,由单纯写人扩展到既写人又写动物;艺术手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寓言体裁,由散体拓展到众多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寓言
先秦寓言
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先秦寓言的喜剧美特征
被引量:
5
14
作者
何宗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84-90,共7页
以急智、巧智、奇智等特殊形式体现出的机智因素,在先秦寓言肯定性喜剧人物幽默性格中异常突出,其艺术形象具有智慧美和人格美;滑稽美则主要来源民间笑话,具有天真爽朗,轻快娱人的特点;讽刺在先秦寓言中往往与功谕晓理相互渗透,...
以急智、巧智、奇智等特殊形式体现出的机智因素,在先秦寓言肯定性喜剧人物幽默性格中异常突出,其艺术形象具有智慧美和人格美;滑稽美则主要来源民间笑话,具有天真爽朗,轻快娱人的特点;讽刺在先秦寓言中往往与功谕晓理相互渗透,讽而有谕,谕中含讽,具有亦情亦理亦趣之妙,理性因素的渗入,使讽刺的笑作为“一种纠正手段”,仍不失为尖锐有力的批判武器,偶像在带笑的讽刺中倒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寓言
喜剧美
智慧美
滑稽美
讽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先秦寓言看柳宗元寓言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
1
15
作者
李建林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3年第6期10-11,共2页
柳宗元一生的文学创作极其丰富,而寓言小品是其最具特色的一类作品。本文主要阐述了柳宗元寓言的艺术成就,主要通过对比法,将先秦寓言的主要作用与存在形式和柳宗元寓言的主要作用和存在形式作对比,从中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柳宗元开创了...
柳宗元一生的文学创作极其丰富,而寓言小品是其最具特色的一类作品。本文主要阐述了柳宗元寓言的艺术成就,主要通过对比法,将先秦寓言的主要作用与存在形式和柳宗元寓言的主要作用和存在形式作对比,从中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柳宗元开创了寓言独立的文学作品形式,而先秦寓言往往只是诸子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没有独立成篇;二是柳宗元开拓了寓言讽刺文学的重要形式,而先秦寓言,说理始终是第一位的,它们往往成为阐理说教的手段。因此先秦寓言可以被称为政治哲理寓言,讽刺的特色没有能够充分地展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寓言
柳宗元
寓言
独立作品
讽刺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寓言中愚人形象的审美文化解读
被引量:
1
16
作者
高婕
《新余高专学报》
2008年第6期60-61,共2页
历代读者所喜欢和接受的先秦寓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些寓言中出现的愚人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表现。先秦时期是一个理性意识觉醒的时代,愚人形象的出现从反面来表现理性之美,同时也表现出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美丑互显的...
历代读者所喜欢和接受的先秦寓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些寓言中出现的愚人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表现。先秦时期是一个理性意识觉醒的时代,愚人形象的出现从反面来表现理性之美,同时也表现出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美丑互显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寓言
愚人形象
以丑显美
美丑互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寓言英译探讨
被引量:
2
17
作者
黄中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先秦寓言是我国古代寓言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讨论先秦寓言的特点,并相应提出先秦寓言英译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先秦寓言
翻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画蛇添足”为例浅谈先秦寓言英译
被引量:
1
18
作者
谢敏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9期147-148,共2页
该文通过分析"画蛇添足"六个英译本,浅谈先秦寓言英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
画蛇添足
先秦寓言
英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寓言的心理学透视
19
作者
谢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6-89,共4页
寓言首先是基于“有用”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的先秦寓言说明士人在心理上重视搜集民间故事,这些寓言反映了记录者的心理感受与思维。士人们借助寓言故事而论辩成功,这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并充满荣誉感,也使接受者进入...
寓言首先是基于“有用”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的先秦寓言说明士人在心理上重视搜集民间故事,这些寓言反映了记录者的心理感受与思维。士人们借助寓言故事而论辩成功,这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并充满荣誉感,也使接受者进入轻松信任的心理状态。同时,先秦寓言也记载了很多反映人类心理活动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寓言
心理感受
思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索寓言与中国先秦寓言的民族特色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曹文心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4-16,共3页
对各古老民族的寓言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它们的民族特色,避免把寓言文学的普遍特征,误认为民族寓言的特点。本文从中希早期寓言的蕴意、题材、风格以及体制与编排等方面,探讨伊索寓言和中国先秦寓言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思想内容
体制
伊索
寓言
中国
先秦寓言
民族特色
比较文学
题材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的文体形态及其审美结构——对先秦文学史上一个重要创作现象的再考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林文锜
机构
福建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55-62,共8页
文摘
先秦寓言文体在总体上呈一种多样性、不均衡的状态。从先秦寓言产生的机制入手,对先秦寓言的文体形态作具体的区分和界说,是一项溯源披流、厘清条理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文体形态的寓言的审美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阐说先秦寓言文体从初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发展的轨迹以及成熟的寓言文体的内在规定性;同时,也可由此探讨先秦寓言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和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
先秦寓言
文本形态
文体形态
审美结构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喜剧美成因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宗美
机构
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3期23-26,共4页
文摘
本文认为先秦寓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喜剧之趣 ,而影响并促成其喜剧美形成的因素有 :其一 ,春秋战国时特有的社会土壤与时代空气 ,诸如争鸣之风、游说之风、好之风、季世之风等 ;其二 ,比兴、风刺、赋诗言志等文化现象和中华民族乐感文化传统 ;其三 ,创作主体个体因素中的幽默品格、哲人气质和愤世嫉俗。
关键词
先秦寓言
喜剧美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的讽刺艺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宪华
机构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2期99-100,共2页
文摘
先秦寓言文学运用借古讽今、出人意表的夸张和虚构、立奇造异、含沙射影等高超的艺术手法,对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人情世态和传统思维方式及陈腐思想观念予以了辛辣的嘲讽和揭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讽刺文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先秦寓言
借古讽今
含沙射影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郁离子》对先秦寓言的继承和发展
4
作者
张秉政
赵家新
机构
南京师大中文系
出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0-85,共6页
文摘
本文从寓言文角度对刘基政治寓言故事集《郁离子》进行爬梳,旨在说明刘基寓言与先秦寓言的传承和发展关系。这种传承表现在:1思想内容方面承继了先秦寓言的政治性和伦理性。2.在艺术特点和形式上一如先秦寓言善抓类型特征和善用比喻等文学手法;这种发展和创新又表现在:1更加强调寓言的本体性。2更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3.雄辩性和更丰富的情感性。
关键词
寓言
文学
刘基
寓言
先秦寓言
传承
突破
分类号
I276.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话传说 先秦寓言与微篇小说
5
作者
龙钢华
机构
邵阳学院文学院
出处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5-88,共4页
文摘
远古神话传说与先秦寓言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分别对它们进行理性的辨析就会发现 ,它们各自具备了现代意义上小说的诸多属性 ,但是并不完备。神话传说可以看作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一种特殊的微篇小说 。
关键词
神话传说
先秦寓言
微篇小说的萌芽与雏形
Keywords
fable
parables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 embryo and beginning of short-short story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及其教学
6
作者
苏金玲
机构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X期16-18,共3页
文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一优势主要源于语文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且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能够培养其审美、熏陶其精神。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古朴易懂的先秦寓言,其对学生审美启蒙、认知养成、品德培育有着积极影响,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
语文教学内容
先秦寓言
传统文化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
民族文化认同感
优秀文化传统
小学语文教材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的产生
7
作者
张静
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
出处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文摘
通过对先秦寓言出现之前的几种修辞手法的分析,探讨寓言产生的基础。
关键词
先秦寓言
修辞手法
赋
诗歌
比喻
性格形象
Keywords
fable
quotation of poem
simile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的艺术魅力
8
作者
张宪华
机构
绥化学院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基金
绥化学院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文摘
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激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空前发展的时期,更是寓言文学兴盛的黄金时代。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先秦寓言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比兴的运用;意蕴的朦胧美;幽默讽刺的喜剧美;人格化的手法。
关键词
先秦寓言
比兴
喜剧美
人格化
分类号
I27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的源流及功能再探
9
作者
熊佳红
机构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凯里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4-58,共5页
文摘
先秦寓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从萌芽、滋长到繁荣,先秦寓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多以故事、传说、神话为材料,构思灵活,指向明确,具有很强的思想功能和现实意义。先秦寓言从阐幽发微总结客观世界的规律、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丑恶、戒勉劳动和学习、总结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等4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土壤和源泉。
关键词
先秦寓言
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诸子百家
Keywords
Pre-Qin fables
Chinese literature
folk tale
Myth and legend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对小说的启示:虚构
10
作者
闫雪梅
机构
榆林学院中文系
出处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27-29,共3页
文摘
先秦寓言对后世小说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启示就是文人虚构。后世小说家正是从先秦寓言大胆虚构、雄奇想象中获得灵感和启发,开启了所谓小说这一文体。
关键词
先秦寓言
虚构
启示
小说文体
Keywords
Tales in Pre- Qin Dynasty
Imagination
Genre of Novel
分类号
I2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的哲理阐释
11
作者
张宪华
机构
黑龙江绥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1期7-8,共2页
基金
绥化学院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R083003。
文摘
先秦寓言以精辟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历来受到文人学者的热切关注。先秦寓言或劝人从善,或讽刺、嘲笑丑恶,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形象和生动的笔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文字短小精悍,简洁明快,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无论是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充满着丰厚的哲理意蕴的先秦寓言,是中国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许多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或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文中,笔者以先秦寓言的哲理阐释为突破口,对先秦寓言的特色进行梳理和研究,探究先秦寓言在百家争鸣文学繁荣时期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
先秦寓言
哲理
阐释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宗元寓言与先秦寓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尤力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96-102,110,共8页
文摘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从春秋战国到唐代,寓言创作曾经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的寓言故事;一是中唐时期柳宗元等作家创作的寓言或具有寓言性质的作品。柳宗元寓言比之先秦寓言,无论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还是从语言运用到形象塑造,都有发展和创新,其成就达到了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性的比较。
关键词
柳宗元
寓言
先秦寓言
寓言
故事
形象塑造
中国文学
历史散文
艺术形式
春秋战国
先秦
诸子
中唐时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宗元寓言对先秦寓言的发展
被引量:
5
13
作者
李务云
机构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
出处
《零陵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9-12,共4页
文摘
柳宗元寓言继承了先秦寓言的优良传统,并有诸多的创新和发展文体地位,使寓言从说理的附庸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主题思想,由哲理寓言转变为社会讽刺寓言;寓言形象,由单纯写人扩展到既写人又写动物;艺术手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寓言体裁,由散体拓展到众多样式。
关键词
柳宗元
寓言
先秦寓言
发展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先秦寓言的喜剧美特征
被引量:
5
14
作者
何宗美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84-90,共7页
文摘
以急智、巧智、奇智等特殊形式体现出的机智因素,在先秦寓言肯定性喜剧人物幽默性格中异常突出,其艺术形象具有智慧美和人格美;滑稽美则主要来源民间笑话,具有天真爽朗,轻快娱人的特点;讽刺在先秦寓言中往往与功谕晓理相互渗透,讽而有谕,谕中含讽,具有亦情亦理亦趣之妙,理性因素的渗入,使讽刺的笑作为“一种纠正手段”,仍不失为尖锐有力的批判武器,偶像在带笑的讽刺中倒下。
关键词
先秦寓言
喜剧美
智慧美
滑稽美
讽刺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先秦寓言看柳宗元寓言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
1
15
作者
李建林
机构
江苏省宜兴市汇文中学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3年第6期10-11,共2页
文摘
柳宗元一生的文学创作极其丰富,而寓言小品是其最具特色的一类作品。本文主要阐述了柳宗元寓言的艺术成就,主要通过对比法,将先秦寓言的主要作用与存在形式和柳宗元寓言的主要作用和存在形式作对比,从中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柳宗元开创了寓言独立的文学作品形式,而先秦寓言往往只是诸子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没有独立成篇;二是柳宗元开拓了寓言讽刺文学的重要形式,而先秦寓言,说理始终是第一位的,它们往往成为阐理说教的手段。因此先秦寓言可以被称为政治哲理寓言,讽刺的特色没有能够充分地展示出来。
关键词
先秦寓言
柳宗元
寓言
独立作品
讽刺文学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中愚人形象的审美文化解读
被引量:
1
16
作者
高婕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新余高专学报》
2008年第6期60-61,共2页
文摘
历代读者所喜欢和接受的先秦寓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些寓言中出现的愚人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表现。先秦时期是一个理性意识觉醒的时代,愚人形象的出现从反面来表现理性之美,同时也表现出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美丑互显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先秦寓言
愚人形象
以丑显美
美丑互显
Keywords
fables in the Xianqin Period
foolish persons'images
expression of beauty with ugliness
inter- expression of beauty and uglines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英译探讨
被引量:
2
17
作者
黄中习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文摘
先秦寓言是我国古代寓言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讨论先秦寓言的特点,并相应提出先秦寓言英译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先秦寓言
翻译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画蛇添足”为例浅谈先秦寓言英译
被引量:
1
18
作者
谢敏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出处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9期147-148,共2页
文摘
该文通过分析"画蛇添足"六个英译本,浅谈先秦寓言英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
画蛇添足
先秦寓言
英译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寓言的心理学透视
19
作者
谢捷
机构
广州市委党校教务处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6-89,共4页
文摘
寓言首先是基于“有用”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的先秦寓言说明士人在心理上重视搜集民间故事,这些寓言反映了记录者的心理感受与思维。士人们借助寓言故事而论辩成功,这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并充满荣誉感,也使接受者进入轻松信任的心理状态。同时,先秦寓言也记载了很多反映人类心理活动的故事。
关键词
先秦寓言
心理感受
思维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索寓言与中国先秦寓言的民族特色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曹文心
机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4-16,共3页
文摘
对各古老民族的寓言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它们的民族特色,避免把寓言文学的普遍特征,误认为民族寓言的特点。本文从中希早期寓言的蕴意、题材、风格以及体制与编排等方面,探讨伊索寓言和中国先秦寓言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思想内容
体制
伊索
寓言
中国
先秦寓言
民族特色
比较文学
题材
艺术风格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I106.7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先秦寓言的文体形态及其审美结构——对先秦文学史上一个重要创作现象的再考察
林文锜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先秦寓言喜剧美成因初探
何宗美
《中国文学研究》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先秦寓言的讽刺艺术
张宪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郁离子》对先秦寓言的继承和发展
张秉政
赵家新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神话传说 先秦寓言与微篇小说
龙钢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先秦寓言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及其教学
苏金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先秦寓言的产生
张静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先秦寓言的艺术魅力
张宪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先秦寓言的源流及功能再探
熊佳红
《凯里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先秦寓言对小说的启示:虚构
闫雪梅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先秦寓言的哲理阐释
张宪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柳宗元寓言与先秦寓言的比较研究
尤力
《云南社会科学》
198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柳宗元寓言对先秦寓言的发展
李务云
《零陵学院学报》
200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先秦寓言的喜剧美特征
何宗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从先秦寓言看柳宗元寓言的艺术成就
李建林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先秦寓言中愚人形象的审美文化解读
高婕
《新余高专学报》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先秦寓言英译探讨
黄中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以“画蛇添足”为例浅谈先秦寓言英译
谢敏
《海外英语》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先秦寓言的心理学透视
谢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伊索寓言与中国先秦寓言的民族特色对比研究
曹文心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