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礼乐偕配到礼崩乐坏──《先秦礼乐文化》对先秦社会变迁的新阐释 被引量:1
1
作者 谢贵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先秦礼乐 先秦社会 礼崩乐坏 礼乐制度 农村公社 新阐释 礼乐文明” 礼乐文化 《大戴礼记》 金石之声
下载PDF
论先秦礼乐的发展变迁及其思想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大可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39,共4页
论先秦礼乐的发展变迁及其思想作用大可(一)从原始部落到奴隶社会,从奴隶制的灭亡到封建制的产生.其间经历了久远漫长的历史。仅仅是两种阶级社会的交替就花去了两千年左右的时间。在人类初始之时到阶级产生之后的先秦这段时间里,... 论先秦礼乐的发展变迁及其思想作用大可(一)从原始部落到奴隶社会,从奴隶制的灭亡到封建制的产生.其间经历了久远漫长的历史。仅仅是两种阶级社会的交替就花去了两千年左右的时间。在人类初始之时到阶级产生之后的先秦这段时间里,礼乐从无到有,从分到合又由合到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礼乐 发展变迁 礼乐思想 《乐记》 春秋战国 等级观念 《大夏》 血缘关系 思想作用 礼崩乐坏
下载PDF
试论先秦儒家的礼乐观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慧 《山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71-73,共3页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如从孔子、子思到孟子、荀子等都十分重视礼乐 ,故“礼”、“乐”并称。在先秦儒家诸子看来 ,“礼”既是社会人“视、听、言、动”即社会行为的规范 ,又是稳定社会秩序、建立理想社会制度的工具 ;“乐”的功能则是“...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如从孔子、子思到孟子、荀子等都十分重视礼乐 ,故“礼”、“乐”并称。在先秦儒家诸子看来 ,“礼”既是社会人“视、听、言、动”即社会行为的规范 ,又是稳定社会秩序、建立理想社会制度的工具 ;“乐”的功能则是“治心者也” ,即陶冶性情 ,导人向善 ,使人志清德洁、道德高尚。所以 ,“礼”与“乐”的关系是外在规范与内心化导相结合以达到“仁政”目标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由此可见“乐”在儒家理论学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美学观而言 ,先秦儒家诸子认为礼乐的本质是“中和” ,礼乐之美以适中和谐为最高境界 ,所谓“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则进一步使“中和”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礼乐 音乐 中和
下载PDF
商代编铙与先秦礼乐的肇始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浩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0,共3页
编铙作为礼仪乐器,主要见于商代,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钟类乐器中有一定音律关系的定音编组乐器。先秦时期礼乐的发展与商代编铙的成熟使用有着密切联系,以编铙为代表的商代乐器组合和以编钟为代表的周代乐器组合有着明显的发展演进关系。
关键词 商代 编铙 编钟 先秦礼乐
原文传递
先秦思想之“乐”的内涵辨析与当代价值——以《礼记·乐记》为中心
5
作者 李若晨 《新传奇》 2023年第23期16-18,共3页
《礼记·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专著,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记述了“礼”与“乐”的内涵、特性、关系、功能等,二者共同构成了先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乐”作为包括音乐、舞蹈、诗歌在... 《礼记·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专著,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记述了“礼”与“乐”的内涵、特性、关系、功能等,二者共同构成了先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乐”作为包括音乐、舞蹈、诗歌在内的综合艺术,在先秦礼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分析《礼记·乐记》中“乐”的结构、功能来进一步解读“乐”的内涵,以期探索“乐”中蕴含的核心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礼乐 “乐” 《礼记·乐记》
下载PDF
先秦诗乐之“成”释义——兼论孔子“成于乐”的文化蕴含和创新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余群 陶水平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6-170,共5页
在先秦礼乐文化中,诗乐在治国与育人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诗乐之"成"以其丰富的内涵,创造了大量的表达方式,如"成均"、"成于乐"、"以成"、"三成"、"六成"等。在各种... 在先秦礼乐文化中,诗乐在治国与育人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诗乐之"成"以其丰富的内涵,创造了大量的表达方式,如"成均"、"成于乐"、"以成"、"三成"、"六成"等。在各种表述中,"成"不仅可以做名词,还可以做动词。做名词时,不仅指诗乐的一个段落,还包括整个诗乐的演奏过程。做动词时,表示完成、成就之义。孔子所言"成于乐"包含了从诗乐的具体单位、完整过程,上升到人格完善的哲理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礼乐 成均 乐“成” “成于乐”
下载PDF
“言志”与“缘情”:文论中两种思维的矛盾与调和
7
作者 周依航 《汉字文化》 2023年第6期58-60,共3页
中国古典文论中,“诗缘情”和“诗言志”二者有关诗之本体论的命题一直以交织的姿态前进在文学理论的道路上。无独有偶,古希腊柏拉图关于文艺服务于自然情感和政治功能的矛盾关系思考也在关于诗与哲学的讨论中展开。人类思维活动的本质... 中国古典文论中,“诗缘情”和“诗言志”二者有关诗之本体论的命题一直以交织的姿态前进在文学理论的道路上。无独有偶,古希腊柏拉图关于文艺服务于自然情感和政治功能的矛盾关系思考也在关于诗与哲学的讨论中展开。人类思维活动的本质冲突贯穿大半西方文明史。“志”与“情”表现出关于诗的内涵书写的理论分化,“诗”与“哲”则在文学形式上体现出诗学难题。而去除内容或形式本身的遮蔽,不难发现人类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思维在文学状态下并不矛盾。文学理论家如何对二者进行调和,使之成为助益于文学发展的双轨模式而非两种对立素质,需要我们对情志关系进行历史和审美的多维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说 先秦礼乐 本体论 诗哲之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