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毛诗序》中的先秦道家思想——以《国风》部分为例
1
作者 李昇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2-65,共4页
本文以《毛诗序》对《诗经.国风》的解说为例,以上海博物馆藏楚竹简《诗论》为据,阐述了《毛诗序》在解说体例和内容上隐含有先秦道家思想。具体来说,《毛诗序》中含有道家二元对立转化、循环运动的哲学观和柔弱、居下、虚静、无欲等思... 本文以《毛诗序》对《诗经.国风》的解说为例,以上海博物馆藏楚竹简《诗论》为据,阐述了《毛诗序》在解说体例和内容上隐含有先秦道家思想。具体来说,《毛诗序》中含有道家二元对立转化、循环运动的哲学观和柔弱、居下、虚静、无欲等思想,最后简要论述了儒道融合与《毛诗序》编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家思想 儒道融合
下载PDF
马克思与先秦道家的思想异同及内在逻辑——基于“人与技术”层面的考察
2
作者 孙宗岭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66-66,共1页
在人与技术层面,马克思与先秦道家的思想存在着诸多异同,二者均认为在不同条件下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会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是马克思所指的是在人类史前史尤其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而先秦道家指的是在过多利用技术甚至是在一切条件下;... 在人与技术层面,马克思与先秦道家的思想存在着诸多异同,二者均认为在不同条件下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会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是马克思所指的是在人类史前史尤其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而先秦道家指的是在过多利用技术甚至是在一切条件下;二者均认为技术要在人的控制之下,只是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人对技术的控制,而先秦道家则直接放弃技术的应用,以图从根源上杜绝技术对人的不良影响,这也就取消了人如何实现对技术的控制的讨论。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表面上的异同,而且有着一条内在逻辑,即在人与技术层面,马克思的思想是对先秦道家思想的无意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家思想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资本主义 内在逻辑 史前史 共产主义社会 思想异同 人与技术
下载PDF
先秦道家的“气”与南方原始宗教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毓任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19,共4页
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先秦道家哲学的“气”与南方原始宗教有密切关系。中国是一个以 水为生、与水利害攸关的国家,对云气的膜拜及观云气以判凶吉的活动早已有之。考察楚辞及其它文献中所反映 的南方(楚地)“望气祭云”以... 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先秦道家哲学的“气”与南方原始宗教有密切关系。中国是一个以 水为生、与水利害攸关的国家,对云气的膜拜及观云气以判凶吉的活动早已有之。考察楚辞及其它文献中所反映 的南方(楚地)“望气祭云”以及“枚卜”等执断人事的宗教迷信活动方式,依稀可见这两种宗教活动相结合的痕迹。 道家哲学的“气”植根于南方人望气时滋生和积淀下来的对云气的膜拜心理,是枚卜和望气相糅合的产物。而道家 创始人将其改造成为生成万物的先验范畴,赋予它一种神秘的支配性质,也与望气以及云气本身的特点有着某种 微妙的联系,可以说,它是对云气的宗教态度的哲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家思想 南方原始宗教 祭云望气
下载PDF
張載的理論建構及其道家觀念叢
4
作者 陳鼓應 《道家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405-428,共24页
宋代儒學發展並非如朱熹所塑造的單一化道統,而是新學、關學、洛學並盛;張載“氣本論”被程朱理學一派誤解並試圖將其邊緣化。這些都與史實不符,而理學派這樣安排違背了孔子相容並蓄的開放心靈。張載以氣化宇宙論建立起宋儒學説的形上根... 宋代儒學發展並非如朱熹所塑造的單一化道統,而是新學、關學、洛學並盛;張載“氣本論”被程朱理學一派誤解並試圖將其邊緣化。這些都與史實不符,而理學派這樣安排違背了孔子相容並蓄的開放心靈。張載以氣化宇宙論建立起宋儒學説的形上根源,而其氣化論沿襲自先秦道家思想,尤其是莊子的氣化論。更重要的是,他提出“民胞物與”“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絶學,爲萬世開太平”,凸顯了知識分子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與老子和孔子恢復天下有道的盼望遥相呼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家思想 立心 程朱 儒學 天下有道 道統 建構 理學
下载PDF
茅盾同志书信六则
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5年第1期218-225,共8页
一、致黄旭(1936年12月23日)言语先生:十三日信收到。《“新京”来客》稿早已收到读过,内容略觉松散,但报告‘新京’之王道却是有意义的。此间几个大杂志门槛高,都挡驾过了;新出的《报告》和《热风》却又立即被禁,因此这位《“新京”的... 一、致黄旭(1936年12月23日)言语先生:十三日信收到。《“新京”来客》稿早已收到读过,内容略觉松散,但报告‘新京’之王道却是有意义的。此间几个大杂志门槛高,都挡驾过了;新出的《报告》和《热风》却又立即被禁,因此这位《“新京”的来客》还没地方安身呢?《东北文坛消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内容 索隐 护官符 贾雨村 续书 贾府 先秦道家思想 战声 社会主义斗争 知之为知之
下载PDF
同理近辞——老庄表现风格同异论之一
6
作者 胡安良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4-30,共7页
老庄思想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主流,两位哲人的学说关系极为密切。但尽管学同源、时同序,其学说仍然存在差异:这点学术界有较多共识。然而在传承关系的先后上,意见尚难统一。不过持庄在老后,庄子学说受老子影响之论者似占多数。本文不想对... 老庄思想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主流,两位哲人的学说关系极为密切。但尽管学同源、时同序,其学说仍然存在差异:这点学术界有较多共识。然而在传承关系的先后上,意见尚难统一。不过持庄在老后,庄子学说受老子影响之论者似占多数。本文不想对此进行考证和评论,只拟就老庄在阐明同条共贯的哲学观点时所采用的表现方法的异同作一番探讨,由此,可以看出老庄虽然“苦乐各异趣,嗜好从所依”,然而毕竟还是“异趣而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家思想 同条共贯 苦乐 老庄思想 表现风格 哲学观点 势焰可畏 所依 立身行事 混沌初开
下载PDF
苏辙《老子解》对老子思想的阐释与发挥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绎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5,共6页
《老子》一书是先秦道家思想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从战国时期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开始,历代学者都热衷于对《老子》进行注释和研究。在历代《老子》注本中,北宋"蜀学"学者苏辙的《老子解》是比较有特色的一... 《老子》一书是先秦道家思想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从战国时期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开始,历代学者都热衷于对《老子》进行注释和研究。在历代《老子》注本中,北宋"蜀学"学者苏辙的《老子解》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注本,陈鼓应评价苏辙《老子解》说:"见解颇为精到,很受宋明以来学者的重视。"~1《老子解》成书于苏辙被贬谪筠州期间,修订于贬居海康期间,晚年又对此书有多次修改,最终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北宋时期三教合一思想盛行,苏辙的《老子解》以"复性"为主旨,援引儒佛二家思想,对老子思想作了别开生面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家思想 老子思想 苏辙 注本 陈鼓应 战国时期 《喻老》 《解老》
原文传递
道家身心一体观的哲学内涵
8
作者 李启迪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3期151-152,共2页
“身”在中国思想中有双重含义:狭义即表示形躯结构,广义即指统摄形、气、心而为形神相合、身心一体的生命整体。道家的身体观与中国儒家文化较为接近,认为身体与自然是互为相通的,身体内部及其运转就是对应自然界及其运转的镜像。在以... “身”在中国思想中有双重含义:狭义即表示形躯结构,广义即指统摄形、气、心而为形神相合、身心一体的生命整体。道家的身体观与中国儒家文化较为接近,认为身体与自然是互为相通的,身体内部及其运转就是对应自然界及其运转的镜像。在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思想谱系中,“身”是一个重要和丰富的言说客体。在更多时候,它超越了行躯之身的简单意涵,更多指向身心一体的生命整体。另一方面,道教认为,“身体”对于道教的最终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整体 先秦道家思想 中国儒家文化 身心一体 身体观 哲学内涵 双重含义 道家
原文传递
大道至简 大医精诚 中国文化生命关怀下的“医道同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旭东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6,共5页
儒释道三教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主要流派,宋孝宗在《原道辩》中曾对儒释道三教给出“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功能定位,虽不尽精准,但也大致指出了三大学术流派的主要特征。“以道治身”则鲜明地点出了道教与医学(生... 儒释道三教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主要流派,宋孝宗在《原道辩》中曾对儒释道三教给出“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功能定位,虽不尽精准,但也大致指出了三大学术流派的主要特征。“以道治身”则鲜明地点出了道教与医学(生理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三教 先秦道家思想 儒释道 大医精诚 生命关怀 以道 修心 中医药学 学术流派
原文传递
“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学术论坛”召开
10
作者 袁延胜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0年第3期76-77,共2页
2019年12月24日,由郑州大学主办的“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学术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博物馆等单位的50余名学者,围绕“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一、“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的... 2019年12月24日,由郑州大学主办的“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学术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博物馆等单位的50余名学者,围绕“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一、“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的关系及其历史地位。刘庆柱认为黄河是中国的象征。“黄河”“黄帝”居“中”,“中”是国家的象征。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特点是“五千年”而“不断裂”。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证明,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形成的“起点”在黄河流域中游的中原地区。冯时认为黄河文化实际上指的是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中原文明内涵就是中华文明,“中”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主脉。中原文明重视知识和思想体系的建立,重视教化,这是其强大之处。中原文明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二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三是中和守一的哲学观,这三点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体现了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价值。曹峰从先秦道家思想出发,肯定了中原文明的重要性。他说,道家老子天下格局和天下思维的胸怀和眼界,以及强烈的天道意识,与老子长期在洛阳为官,深受黄河文化、中原文明的影响密不可分。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思维,天下思维,或者说中道思维,都是黄河文化催生出来的。中原地区既有儒家,也有道家,是儒、道两种文化的一个交汇区、融汇区。中国古代的轴心文明,就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一带。谢虎军认为黄河文化是历史上的道统文化,黄河文化是国家的根文化、魂文化。中原文明是黄河文化的核心。王星光认为,河南名称与黄河有关,中原是一个重要区域,国家在这里诞生,四大发明也在这里产生。中原文明是黄河文化的正源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明 学术论坛 国内外高校 春秋战国时期 世界文明史 先秦道家思想 轴心文明 格物致知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音乐批评史(连载15)
11
作者 明言 《岭南音乐》 2022年第4期50-57,共8页
第三章秦汉的音乐批评(三)第二节《淮南子》《淮南子》(1)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时期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统领门客撰写的哲学著作。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汉初思想家、政治家。《淮南子》是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基础上,综合... 第三章秦汉的音乐批评(三)第二节《淮南子》《淮南子》(1)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时期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统领门客撰写的哲学著作。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汉初思想家、政治家。《淮南子》是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基础上,综合诸子百家学说的杂家著作,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释书名的“鸿”乃“广大”之意;“烈”即“光明”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 音乐批评 《淮南子》 先秦道家思想 诸子百家学 淮南王刘安 批评史 《淮南鸿烈》
原文传递
我看梅墨生的画
12
作者 傅京生 《中华文化画报》 2009年第1期54-61,共8页
老梅的画,是蕴有先秦道家思想和魏晋玄学精神的。他的画,充满了自由意识,尤其是他画中的表现手法淋漓恣肆,能够显现出他的生命乃至灵魂的欢快的舞蹈,境界很高。这就使得我等之辈,虽手不能至,但欣赏他的画,却能够心向往之。
关键词 梅墨生 画中 心向往之 生命感受 先秦道家思想 魏晋玄学 艺术道路 画如其人 中央美院 艺术历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