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历史认识论的发生学基础——基于索恩-雷特尔对“先验主体”论的批判
1
作者 孔明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与康德将知识理论的发生学起源追溯于认识主体的先天综合能力不同,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认识论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索恩-雷特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一方面证明了源起于主体之行为的现实抽象的存在,同时论证了现实抽... 与康德将知识理论的发生学起源追溯于认识主体的先天综合能力不同,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认识论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索恩-雷特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一方面证明了源起于主体之行为的现实抽象的存在,同时论证了现实抽象向思维抽象过渡的可行性,由此指明了主体思维形式发端于现实抽象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另一方面,在精确把握康德先验主体之“先天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抓住货币所具有的同一性及其社会综合功能,成功地将认识主体的所谓“先天综合能力”的综合之起源链接到了货币综合。通过上述两方面的努力,索恩-雷特尔不仅实现了对康德“先验主体”论的批判,而且深刻阐发了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微观运作机制,这一微观机制的探讨将有助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历史认识论 现实抽象 先验主体论 货币综合
下载PDF
关于技术“先验主体”问题的一些思考
2
作者 谢亚洲 《科学.经济.社会》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技术本身是否已经成了一个筹划和设定人类世界的先验主体?这是接续索恩-雷特尔的先验主体之思所看到的一个当代社会知识问题。如果技术通过其社会综合抽象功能把自身呈现为一种先验主体,那它的主体性显然不同于人类意识的主体性,因为前... 技术本身是否已经成了一个筹划和设定人类世界的先验主体?这是接续索恩-雷特尔的先验主体之思所看到的一个当代社会知识问题。如果技术通过其社会综合抽象功能把自身呈现为一种先验主体,那它的主体性显然不同于人类意识的主体性,因为前者是通过引发现实社会活动(运动),并借助于现实社会活动所固有的抽象综合功能(即技术的“一般智力”)而创造社会形式来实现的。技术的这种社会建构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活力与再造,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危机,正如海德格尔所看到的,当自然在技术的先验框架内沦为支配对象的时候,技术就会切断人和世界的存在论关系,破坏人的生存结构。而要回应这一危机,就必须回到谢林对康德的追问,即多于物质的先验主体性是如何产生的。因此,对当代社会知识理论而言,一种关于技术的先验原理和先验体系是完全必要的,只有这样,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真正成为勘破技术之谜的“对起源的回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先验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先验主体的终结与历史主体的可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立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6,共5页
传统主体观自从被笛卡尔等近代哲学家确立以来 ,在哲学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作为抽象理性主义的主要形式 ,传统主体观也导致了一系列自身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和不良后果。 1 9世纪末 ,尼采在批判传统主体观的基础上 ,建构了一种... 传统主体观自从被笛卡尔等近代哲学家确立以来 ,在哲学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作为抽象理性主义的主要形式 ,传统主体观也导致了一系列自身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和不良后果。 1 9世纪末 ,尼采在批判传统主体观的基础上 ,建构了一种多元的流动的主体观 ,它极大地影响到 2 0世纪后现代思想家对主体的理解。但是 ,这种后现代主义主体观无法引领我们走出传统主体观的理论困境。我们认为 ,主体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迈向未来的开放性的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主体 尼采 后现代主体 历史的主体
下载PDF
论康德哲学的先验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姬海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13,共5页
康德哲学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创立的先验主体性哲学,它主要包含认识主体、道德主体、审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它对当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正确认识当代人类发展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我思” 先验主体 意义
下载PDF
主体的复归与现象学的先验转向
5
作者 高秉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现象学的先验转向是由意义自在转向先验主体,由完全悬置自我到复归主体。这一方面是由于观念自在论的种种困难所促成,另一方面主体主义哲学惟有通过先验转向才能克服其主观性悖论。先验观念论是主体主义哲学最后和最高的形式,而这种最... 现象学的先验转向是由意义自在转向先验主体,由完全悬置自我到复归主体。这一方面是由于观念自在论的种种困难所促成,另一方面主体主义哲学惟有通过先验转向才能克服其主观性悖论。先验观念论是主体主义哲学最后和最高的形式,而这种最高形式中也隐藏着先验主体的一些理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先验主体 主观性悖论
下载PDF
先验主体的可能性——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实质
6
作者 杨俊一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8-42,共5页
本文认为,康德哲学革命的实质是变革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范式,确立了主体在建构经验对象中的能动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对经验论和唯理论认识论特征的考察,阐述康德先验哲学批判性提问的必然性。其次,通过对康德先验主体可能性的理论前提... 本文认为,康德哲学革命的实质是变革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范式,确立了主体在建构经验对象中的能动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对经验论和唯理论认识论特征的考察,阐述康德先验哲学批判性提问的必然性。其次,通过对康德先验主体可能性的理论前提、经验领域的应用和超验领域限定的分析,揭示康德主体客观性的革命实质。最后探讨了康德主体“革命”的积极意义,并指出,把意识主体的逻辑客观性活动改造成实践主体的工具客观性活动是超越康德哲学革命的真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积极意义 意识主体 思维范式 感性 一致性 先验主体 知识客观性 普遍性 哥白尼革命
下载PDF
论胡塞尔现象学体系建构中先验观念主体的澄清路径
7
作者 张曼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7-105,共9页
在胡塞尔现象学发展中由《观念》一书初步实现先验转向后,《笛卡尔沉思》是一部全面阐明先验主体及主体间性的著作,对于揭明胡塞尔的主体哲学也即先验现象学体系的构造理路有重要引导作用。这首先就体现于其中的第一沉思:由对笛卡尔式... 在胡塞尔现象学发展中由《观念》一书初步实现先验转向后,《笛卡尔沉思》是一部全面阐明先验主体及主体间性的著作,对于揭明胡塞尔的主体哲学也即先验现象学体系的构造理路有重要引导作用。这首先就体现于其中的第一沉思:由对笛卡尔式的意向观念主体哲学的引介辨明现象本身之纯粹先验观念自身的客观意向性明证给予,并进而由后者自身的明彻明证性意向给予纯粹直观活动中澄显先验观念自主性地自我意向给予着的先验主体,最后揭明世界现象之先验根基性意向观念与其先验主体明彻性直观化显现之间的意向性关联:在初步澄清出先验性与超验性这一根本内在意向关联后,先验现象观念在自身奠基性的意向性给予沉思活动所蕴含的先验现象学哲学体系便由此敞开构建路径。本文即是试图依循《笛卡尔沉思》中的开首部分及第一沉思揭示胡塞尔先验现象学体系构架的内在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观念 意向性 给予 先验主体 先验现象学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下的童年世界意义考察
8
作者 陈乐乐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3,共10页
从胡塞尔的现象学来看,儿童世界首先是一种先验的交互主体性存在样态,在其中“先验的自我”作为一种原初意向性不断地构造着客观世界。成人所谈论的世界虽然总是把儿童世界排除在外,但是胡塞尔认为儿童世界所产生的变形、融合以及原促... 从胡塞尔的现象学来看,儿童世界首先是一种先验的交互主体性存在样态,在其中“先验的自我”作为一种原初意向性不断地构造着客观世界。成人所谈论的世界虽然总是把儿童世界排除在外,但是胡塞尔认为儿童世界所产生的变形、融合以及原促建性是成人世界所缺少的,成人世界对自我的构造只是在已有世界基础之上的转换而已。童年世界暗含着人类世界视域的原始视域,儿童正是借助同感和身体而达至对陌生经验的认识。这就说明,童年世界的意义发生是一种自心自性的内在考察,任何外在的、建构论的或技术化的分析,都可能是一种对童年世界存在意义的反向抵消。现象学哲学下的童年世界考察可看作童年现象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先验交互主体 儿童世界 原始视域 童年现象学
下载PDF
教育对象的三重主体性及其重要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兆山 罗翰书 丁杰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教育对象 先验主体 主体 创造主体 主体教育
下载PDF
自我的困境──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之反思与批判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汝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108,共8页
近代西方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主体哲学。主体一自我既是它的起点又是它的终点。然而,从一开始,主体哲学的核心概念──自我就包含着严重的问题。笛卡尔哲学已充分暴露了‘咱我”的困难。而康德对此困难的解决一方面将主体哲学发... 近代西方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主体哲学。主体一自我既是它的起点又是它的终点。然而,从一开始,主体哲学的核心概念──自我就包含着严重的问题。笛卡尔哲学已充分暴露了‘咱我”的困难。而康德对此困难的解决一方面将主体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也同时进一步暴露了它的内在困境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主体 同一性 笛卡尔 康德 存在者 近代西方哲学 主体概念 谬误推理 先验主体
下载PDF
论主体间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建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6-20,共5页
一、主体间性的规定及其问题域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中出现的一个基本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一个主体怎样与另一个主体相作用的。莱西的《哲学辞典》把它定义为:“一个事物是主体间的,如果对于它有达于一致的途径,纵使这条途径... 一、主体间性的规定及其问题域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中出现的一个基本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一个主体怎样与另一个主体相作用的。莱西的《哲学辞典》把它定义为:“一个事物是主体间的,如果对于它有达于一致的途径,纵使这条途径不可能独立于人类意识……,主体间性通常是与主观性而不是与客观性相对比,它可以包括在客观性范围中”。展开来说,主体间性范畴包括以下哲学问题: 第一,从笛卡尔以来,哲学家们一直绞尽脑汁去解答,主体是怎样认识客体的问题,而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与沟通方式却一直视而不见。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手段的发展,力图理解和解决威胁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种种危机的根源的努力等诸多因素都使对话和交往成为当今世界的中心话题。在这种背景下,哲学家们开始提出一个更本质和更难以解答的问题,即一个主体怎样与正是作为主体的另一个主体的相接触、相作用的。因此,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就以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成了当代哲学的一部分。美国人穆尼埃说:“古典哲学常常令人奇怪地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如果你数一下古典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你会看到这些问题:认识、外在世界、自我、灵魂与肉体、心灵、上帝和来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集体主体 个体主体 先验主体 客观性 教化 “共通感” 交往实践 普遍性 古典哲学
下载PDF
海德格尔源始伦理学中的共在主体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攀文 沈亚生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49,共5页
在胡塞尔现象学伦理学中,先验自我具有意向性之指向性与构造性特征,一切价值和意义都是出自先验自我之意识之授义活动,先验自我成为了一切行为之极点,胡塞尔现象学伦理学中展显出的主体性是一种"先验主体性"。海德格尔将"... 在胡塞尔现象学伦理学中,先验自我具有意向性之指向性与构造性特征,一切价值和意义都是出自先验自我之意识之授义活动,先验自我成为了一切行为之极点,胡塞尔现象学伦理学中展显出的主体性是一种"先验主体性"。海德格尔将"此在"作为突破口从三个方面对胡塞尔先验主体性性理论作出了发展改造。海德格尔从本质上把此在归结为与他人在世界之中的"共在"。因此,海德格尔现象学伦理学中展显的主体性是一种"共在主体性"。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伦理学是一门源始伦理学。共在主体在源始伦理中的本真生存即是领会良知的召唤、切近存在之真理以及诗意地栖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始伦理学 先验主体 共在主体
下载PDF
介于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身体——叔本华、胡塞尔与具身主体的不可见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耀平 《江汉学术》 CSSCI 2020年第4期112-118,共7页
在西方哲学史上,叔本华首先认识到,作为整个世界的阿基米德点的主体不但无法离开身体存在,而且从本质上来说不过是无形的、作为主体的身体。身体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作为主体的身体与作为客体的身体混为一谈。... 在西方哲学史上,叔本华首先认识到,作为整个世界的阿基米德点的主体不但无法离开身体存在,而且从本质上来说不过是无形的、作为主体的身体。身体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作为主体的身体与作为客体的身体混为一谈。在我把身体作为有形的、处在时空和因果性之中的客体来把握之前,我首先是以直接的方式把身体作为主体或“自我”来把握的。作为观看一切的主体,身体没有而且不能同时成为被观看的客体。相对于可见的客体而言,作为主体的身体是不可见的。在胡塞尔后期著作中的身体现象学思想的启发下,梅洛-庞蒂对作为主体的身体的不可见性做了进一步论证。在他看来,把主体理解为身体,并不能改变主体的不可见性,反而要求更加严格地区分作为主体的身体与作为客体的身体,不能以后者的可见性来否定或冲淡前者的不可见性,否则将有可能导致“作为可见世界的一部分的身体同时又是整个世界的前提条件”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本华 胡塞尔 梅洛-庞蒂 先验主体 不可见性 身体
下载PDF
语言交往共同体的先验性——卡尔·奥托-阿佩尔先验语用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红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5,共5页
先验语用学是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 -奥托·阿佩尔 (Karl-OttoApel)的代表思想 ,语言交往共同体是先验语用学的“阿基米德点”。文章分析了语言交往共同体的规范性和先验性 ,以及由先验性之争而引起的哲学范式转换。
关键词 卡尔·奥托·阿佩尔 语言交往共同体 先验语用学 哲学形态 先验主体
下载PDF
试论西方哲学上的先验思路——以康德、胡塞尔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军良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先验思路在西方哲学上清晰可辨。巴门尼德对“是”的追问、柏拉图对“相”的纯粹推演便是先验思路的最初形态。康德对主体自身的认知能力及界限的探究、胡塞尔对意识行为本身的探求则为先验思路较为成熟的形态。先验思路的基本特征是以... 先验思路在西方哲学上清晰可辨。巴门尼德对“是”的追问、柏拉图对“相”的纯粹推演便是先验思路的最初形态。康德对主体自身的认知能力及界限的探究、胡塞尔对意识行为本身的探求则为先验思路较为成熟的形态。先验思路的基本特征是以独立于事实和历史起源的方式为认识寻求先验的根据。其基本态度是以哲学之思的方式趋向哲学最终的绝对自明的根据。先验思路是一条通达“纯粹存在”之路,它代表哲学研究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思路 先验哲学 先验主体 康德 胡塞尔
下载PDF
主体第一性与客体优先性——《否定的辩证法》解析
16
作者 张一兵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1,57,共6页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中较难解读的文本,特别是由于他明确表示拒绝哲学中任何以基始第一性为指向的“主义”哲学,所以也很容易让人判定阿多诺会否定现实存在的客观性。本文经过认真的文本解析,指认《否定...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中较难解读的文本,特别是由于他明确表示拒绝哲学中任何以基始第一性为指向的“主义”哲学,所以也很容易让人判定阿多诺会否定现实存在的客观性。本文经过认真的文本解析,指认《否定的辩证法》实际上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并以一种极曲折的形上之思重新肯定了作为理论讨论域基础的客体优先性。这是理解阿多诺哲学理路中的一个重要门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否定的辩证法》 先验主体 客体优先性 反对唯心主义
下载PDF
界限之思——维特根斯坦对于经验主体的超越
17
作者 李云飞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4-17,29,共5页
该文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是沿一条奇特的运思路向上游动,而《逻辑哲学论》中的划界思想则是理解其早期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该文拟从维特根斯坦由经验主体向先验主体的提升与超越入手,籍以展示其早期哲学之奇特的运思轨迹和本质... 该文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是沿一条奇特的运思路向上游动,而《逻辑哲学论》中的划界思想则是理解其早期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该文拟从维特根斯坦由经验主体向先验主体的提升与超越入手,籍以展示其早期哲学之奇特的运思轨迹和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主体 先验主体 界限 神秘之域 显示
下载PDF
论康德哲学的对象理论及其内在矛盾——主体谱系学之三
18
作者 覃玉荣 魏敦友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把康德哲学的对象理论看成是一个能动地自我建构的过程 ,系统地揭示了这个自我建构过程所内蕴的矛盾 ,致力于开掘其中的先验主体性。本文认为 ,对康德哲学空间化的理解使得扬弃其对象理论成为不可能之事 ,必须回到源始生成性并上升... 本文把康德哲学的对象理论看成是一个能动地自我建构的过程 ,系统地揭示了这个自我建构过程所内蕴的矛盾 ,致力于开掘其中的先验主体性。本文认为 ,对康德哲学空间化的理解使得扬弃其对象理论成为不可能之事 ,必须回到源始生成性并上升到意义理论的高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哲学 先验主体 现象学还原 对象理论
下载PDF
胡塞尔: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方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5年第1期37-39,共3页
胡塞尔主要是从非积极方面来理解主体性,即把它理解为个人性、唯我性、自为性、自在性、单一性等。正因此,他要把主体性改造为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在他那里意味着群体性、社会性、互为性、共在性、共同性等。他称主体间性为“自我共同... 胡塞尔主要是从非积极方面来理解主体性,即把它理解为个人性、唯我性、自为性、自在性、单一性等。正因此,他要把主体性改造为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在他那里意味着群体性、社会性、互为性、共在性、共同性等。他称主体间性为“自我共同体”、“主体共同体”、“我你综合体”、“共在主体性”等。主体间性学说是胡塞尔在对其生存时代的各种现实危机长作忧思之后对改善人类生活世界的理性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主体 主体间性 胡塞尔 主体共同体 自我主体 综合体 先验现象学 客体世界 社会性 自在性
下载PDF
论胡塞尔现象学中主体性主题的含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伟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58-64,共7页
在胡塞尔为他的《观念Ⅰ》所作的说明性评述中,把现象学称为“纯粹的和先验的现象学”,并认为这门崭新科学所涉及和努力达到的是“先验主体性”领域。因此,人们似乎有很充分的理由把现象学看成一种主体性哲学并将它归入笛卡尔以来的欧... 在胡塞尔为他的《观念Ⅰ》所作的说明性评述中,把现象学称为“纯粹的和先验的现象学”,并认为这门崭新科学所涉及和努力达到的是“先验主体性”领域。因此,人们似乎有很充分的理由把现象学看成一种主体性哲学并将它归入笛卡尔以来的欧洲主体主义传统。 确实,胡塞尔在几乎每一部作品中都强凋了他的思考与近代主体性主题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现象学还原 心理主义 先验主体 《逻辑研究》 唯我论 纯粹自我 实在对象 心理学 明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