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蒙以养正”到“善以养正”——童年的两种不同形态及其启示
1
作者
芦晋汉
康永久
《终身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26-32,共7页
童年何以生成,又缘何消逝?在这个过早开蒙的时代,我们又该用什么来守护童年?借助对“蒙以养正”的重新阐释,发现了一种放缓儿童步入社会的童年。同时,借助对区隔的意义和新媒介时代下知识、自由与童年关系的分析,发现了隐藏在知识与纯...
童年何以生成,又缘何消逝?在这个过早开蒙的时代,我们又该用什么来守护童年?借助对“蒙以养正”的重新阐释,发现了一种放缓儿童步入社会的童年。同时,借助对区隔的意义和新媒介时代下知识、自由与童年关系的分析,发现了隐藏在知识与纯粹意向下的善意对童年发展的意义,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种作为纯粹知识意向的童年。如果纯粹的知识意向会构建一种善意的互动情境,而充满善意的互动会为儿童先验善意的留存、对世界的信任和建构自己的纯粹目光提供保障,那现实童年的重建之路就有了实实在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蒙以养正
区隔之网
知识意向
先验
的
善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道德判断的奠基:论本能的道德及不可教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乐乐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5,共13页
儿童天生拥有的先验生活形式使其后来的社会文化生活成为可能。在年幼儿童那里,这种基于天性的内在生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生活。儿童不是天生的道德无知者,那些先于任何个体经验的先验善意、先验社会性、先天道德本能等,帮助儿童...
儿童天生拥有的先验生活形式使其后来的社会文化生活成为可能。在年幼儿童那里,这种基于天性的内在生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生活。儿童不是天生的道德无知者,那些先于任何个体经验的先验善意、先验社会性、先天道德本能等,帮助儿童在一种天生优越于成人的意义上获得了他自身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先验道德根基。在儿童道德意识的来源中,先天的道德本能是社会性道德的奠基,而后者则是前者的补充。由此来看,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道德既不是一种恶的东西,也并非儿童道德教育的绊脚石,而是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基础。儿童不仅过着一种基于后天文化教育而来的社会道德生活,他还有相对于此更为重要和第一性的生活,即内在的道德本能生活。既然先天的道德本能不能通过后天外在的教育加以习得,那么儿童道德教育需要思考如何正确打开儿童先验的道德生活,通过激发、引导而非道德知识的强制灌输,进而使得儿童过上一种美好的道德生活。完整意义上的道德生活应是孟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完美结合,而不是二者之间选择其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哲学
先验善意
本能道德
赤子之心
道德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卢梭的儿童观为何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哥白尼革命?——重思卢梭儿童观的内容和特点
被引量:
4
3
作者
胡君进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7,共13页
卢梭的儿童观作为教育史上一次哥白尼革命的地位正在遭到质疑。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并非卢梭的首创,其只不过是一场因崇拜卢梭而虚构的人造神话。然而这样一种质疑忽视了卢梭儿童观的真正革命性,即一种上帝为教育立法的神义论原则。...
卢梭的儿童观作为教育史上一次哥白尼革命的地位正在遭到质疑。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并非卢梭的首创,其只不过是一场因崇拜卢梭而虚构的人造神话。然而这样一种质疑忽视了卢梭儿童观的真正革命性,即一种上帝为教育立法的神义论原则。在卢梭这里,其试图将上帝的造人意志引入对儿童自身特性的理解,并将其聚焦到儿童身上的先验善意。先验善意作为儿童身上最初的自然性,是一种先于经验并超越于具体经验的原初意志,亦是人最先被造物主所赋予的东西。卢梭儿童观的最大革命性和特殊性就在于重视并依循儿童身上的先验善意,这既体现了上帝为教育立法的原则,也意味着现代教育有了真正的神义论基础。充分思考和澄清卢梭儿童观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有助于推动丰富、多元的卢梭教育思想研究图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白尼革命
儿童
上帝为教育立法
先验善意
神义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一种教育意向的善
被引量:
9
4
作者
康永久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共11页
日常的教育意向,通常以某种明确的“教的意识”,将教育与非教育截然分开.这种教育意向受制于一套行动或规范理论,渴望受教育者发生教育者所热望的变化,实乃一种“实质的善意”.为了挑战这种理性的教育意向理论,论文特别关注另外一种作...
日常的教育意向,通常以某种明确的“教的意识”,将教育与非教育截然分开.这种教育意向受制于一套行动或规范理论,渴望受教育者发生教育者所热望的变化,实乃一种“实质的善意”.为了挑战这种理性的教育意向理论,论文特别关注另外一种作为教育意向的“善的意志”——先验的善意,力证那些没有明确教育者的实践过程的教育意义.但先验的善意本身容易蜕变为实质的善意,造成情境化、局限性的自我,并最终内生一种“蒙以养正”的要求.唯有不断向前,才能为原初的教育意向的保全或回归赢得一线生机.因而,论文最终认可形式的善意及其对教育的奠基性,以及这种善意对我们理解童年的社会性质的关键意义.论文在一种现象学氛围中展开,并试图借助与亚里士多德、斯密、康德、胡塞尔、杜威、梅洛-庞蒂、纳斯鲍姆等人的理论互动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意向
实质的
善意
先验
的
善意
形式的
善意
童年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蒙以养正”到“善以养正”——童年的两种不同形态及其启示
1
作者
芦晋汉
康永久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终身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26-32,共7页
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一流学科培优项目“城市化进程中儿童青少年的成长陷阱与教育改进研究”(YLXKPY-ZYSB202205)。
文摘
童年何以生成,又缘何消逝?在这个过早开蒙的时代,我们又该用什么来守护童年?借助对“蒙以养正”的重新阐释,发现了一种放缓儿童步入社会的童年。同时,借助对区隔的意义和新媒介时代下知识、自由与童年关系的分析,发现了隐藏在知识与纯粹意向下的善意对童年发展的意义,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种作为纯粹知识意向的童年。如果纯粹的知识意向会构建一种善意的互动情境,而充满善意的互动会为儿童先验善意的留存、对世界的信任和建构自己的纯粹目光提供保障,那现实童年的重建之路就有了实实在在的依据。
关键词
童年
蒙以养正
区隔之网
知识意向
先验
的
善意
Keywords
childhood
sheltering the young to nourish the upright
web of distinction
the intention of knowledge
transcendental goodwill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道德判断的奠基:论本能的道德及不可教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乐乐
机构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现象学视野下的童年生活世界研究”(课题批准号:BAA220161)的研究成果。
文摘
儿童天生拥有的先验生活形式使其后来的社会文化生活成为可能。在年幼儿童那里,这种基于天性的内在生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生活。儿童不是天生的道德无知者,那些先于任何个体经验的先验善意、先验社会性、先天道德本能等,帮助儿童在一种天生优越于成人的意义上获得了他自身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先验道德根基。在儿童道德意识的来源中,先天的道德本能是社会性道德的奠基,而后者则是前者的补充。由此来看,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道德既不是一种恶的东西,也并非儿童道德教育的绊脚石,而是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基础。儿童不仅过着一种基于后天文化教育而来的社会道德生活,他还有相对于此更为重要和第一性的生活,即内在的道德本能生活。既然先天的道德本能不能通过后天外在的教育加以习得,那么儿童道德教育需要思考如何正确打开儿童先验的道德生活,通过激发、引导而非道德知识的强制灌输,进而使得儿童过上一种美好的道德生活。完整意义上的道德生活应是孟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完美结合,而不是二者之间选择其一。
关键词
童年哲学
先验善意
本能道德
赤子之心
道德教育
Keywords
philosophy of childhood
transcendental goodwill
moral instinct
heart of the new born
moral education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卢梭的儿童观为何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哥白尼革命?——重思卢梭儿童观的内容和特点
被引量:
4
3
作者
胡君进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7,共13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2019M650087)阶段性成果。
文摘
卢梭的儿童观作为教育史上一次哥白尼革命的地位正在遭到质疑。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并非卢梭的首创,其只不过是一场因崇拜卢梭而虚构的人造神话。然而这样一种质疑忽视了卢梭儿童观的真正革命性,即一种上帝为教育立法的神义论原则。在卢梭这里,其试图将上帝的造人意志引入对儿童自身特性的理解,并将其聚焦到儿童身上的先验善意。先验善意作为儿童身上最初的自然性,是一种先于经验并超越于具体经验的原初意志,亦是人最先被造物主所赋予的东西。卢梭儿童观的最大革命性和特殊性就在于重视并依循儿童身上的先验善意,这既体现了上帝为教育立法的原则,也意味着现代教育有了真正的神义论基础。充分思考和澄清卢梭儿童观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有助于推动丰富、多元的卢梭教育思想研究图景的形成。
关键词
哥白尼革命
儿童
上帝为教育立法
先验善意
神义论
Keywords
Copernican Revolution
children
God is the legislator of education
natural goodness
theodicy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一种教育意向的善
被引量:
9
4
作者
康永久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共11页
文摘
日常的教育意向,通常以某种明确的“教的意识”,将教育与非教育截然分开.这种教育意向受制于一套行动或规范理论,渴望受教育者发生教育者所热望的变化,实乃一种“实质的善意”.为了挑战这种理性的教育意向理论,论文特别关注另外一种作为教育意向的“善的意志”——先验的善意,力证那些没有明确教育者的实践过程的教育意义.但先验的善意本身容易蜕变为实质的善意,造成情境化、局限性的自我,并最终内生一种“蒙以养正”的要求.唯有不断向前,才能为原初的教育意向的保全或回归赢得一线生机.因而,论文最终认可形式的善意及其对教育的奠基性,以及这种善意对我们理解童年的社会性质的关键意义.论文在一种现象学氛围中展开,并试图借助与亚里士多德、斯密、康德、胡塞尔、杜威、梅洛-庞蒂、纳斯鲍姆等人的理论互动来展开.
关键词
教育意向
实质的
善意
先验
的
善意
形式的
善意
童年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蒙以养正”到“善以养正”——童年的两种不同形态及其启示
芦晋汉
康永久
《终身教育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作为道德判断的奠基:论本能的道德及不可教性
陈乐乐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卢梭的儿童观为何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哥白尼革命?——重思卢梭儿童观的内容和特点
胡君进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作为一种教育意向的善
康永久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