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先验演绎路径新探
1
作者 彭小伟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5-33,共9页
围绕主观演绎与客观演绎的关系,学界在探讨康德先验演绎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条具有代表性的演绎路径:一是“穿插论证”路径,即认为客观演绎穿插于主观演绎的开头与结尾的中间;二是“上下论证”路径,即认为客观演绎是从先验统觉出发的从上... 围绕主观演绎与客观演绎的关系,学界在探讨康德先验演绎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条具有代表性的演绎路径:一是“穿插论证”路径,即认为客观演绎穿插于主观演绎的开头与结尾的中间;二是“上下论证”路径,即认为客观演绎是从先验统觉出发的从上到下的路径,而主观演绎则是从经验性出发的自下而上的路径,两者是双向的、互补的。比较之下,我们发现,尽管“穿插论证”表面上看通俗易懂,“上下论证”逻辑清晰,但是前者容易使人陷入心理主义的误区,而后者则容易让人产生独断论的误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两者侧重于主观演绎与客观演绎的关系,过于注重演绎路径的方向,忽略了先验演绎的目的。我们尝试淡化主观演绎与客观演绎的关系,围绕先验的自我意识这一中心,以先验演绎的目的为视角,提出一条“同一性论证”的路径,即以论证先验对象与经验对象、先验统觉与先验范畴的同一性为线索的论证,以期避免前述两条路径产生的误解,或者为之提供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演绎 穿插论证 上下论证 同一性论证
下载PDF
对康德先验演绎合法性的辩护——以盖耶尔、阿里森的新近研究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关曾玮 《巢湖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2-31,共10页
先验演绎的论证目标是证明范畴的客观有效性。但是,随着研究的逐步推进,学界对先验演绎究竟能否完成这个目标展开了争论。部分学者认为证明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这一目标只有到了原理分析论中才真正完成。然而,通过对康德文本的细致考察以... 先验演绎的论证目标是证明范畴的客观有效性。但是,随着研究的逐步推进,学界对先验演绎究竟能否完成这个目标展开了争论。部分学者认为证明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这一目标只有到了原理分析论中才真正完成。然而,通过对康德文本的细致考察以及对有关概念的误解的澄清发现,对于先验演绎无法完成其预定目标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先验演绎的逻辑是自洽的,无需原理分析论的补充,先验演绎自身亦可以完成本就属于它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先验演绎 形式直观 知性范畴
下载PDF
范畴是主观的吗?——康德先验演绎的目的与限度 被引量:4
3
作者 罗久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42,111,共9页
休谟对于因果观念的质疑表明,传统形而上学试图从自明的天赋观念出发,按照理性早已拥有的原则来分析地推导出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是不可能的。由于其来源上的主观性,因果观念的运用不可能像唯理论者所宣称的那样具有客观的普遍必然性,而... 休谟对于因果观念的质疑表明,传统形而上学试图从自明的天赋观念出发,按照理性早已拥有的原则来分析地推导出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是不可能的。由于其来源上的主观性,因果观念的运用不可能像唯理论者所宣称的那样具有客观的普遍必然性,而只具有主观的有效性。康德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就在于为经验知识的客观性,即其普遍必然性寻找根据,通过证明概念对于经验的先在性来捍卫理性的权威。由于康德为了避免范畴的跨界使用而导致的幻相,仅仅将自我意识(思维)限制在主观领域,自我意识作为一种反思意识自身却是缺乏反思的,因而没有看到思维与存在所具有的同一性。这表明了康德的整个先验观念论构想所具有的限度与不足,正是由此出发,德国观念论踏上了通往思有统一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范畴 先验演绎 客观性 自我意识
下载PDF
先验演绎的正确格式与康德的自然偏离 被引量:1
4
作者 崔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9,173,共9页
范畴是感性杂多提升为意识(经验)的条件,这是康德先验演绎的核心,它采取的是目的论式的存在阐明思路,而不是通过对知性能力的揭示来证明范畴向感性杂多运用的必然性。在前者中康德只能抽象、外在和偶然地说明二者之间有关联。但按照感... 范畴是感性杂多提升为意识(经验)的条件,这是康德先验演绎的核心,它采取的是目的论式的存在阐明思路,而不是通过对知性能力的揭示来证明范畴向感性杂多运用的必然性。在前者中康德只能抽象、外在和偶然地说明二者之间有关联。但按照感性与悟性分离的预设和先验演绎的宗旨,应该以后者的方式把先验演绎看成一个逻辑证明要求,即论断知性内在地拥有关于范畴与杂多的关联及其作用机制的普遍原理,因而特殊的感性杂多必然被自然识别而激起其对"权利"的行使。这就要求针对先验演绎问题使用综合方法制作必须包含先验的"杂多"概念的关于知性活动原理的普遍命题,而不能从感觉经验的事实出发以分析方法回溯其条件。然而,由于康德为先验演绎所选定的逻辑起点即抽象的"我思"没有承载和推进综合方法的理论构建能力,所以致使他不可能作此演绎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演绎 存在阐明 逻辑证明 综合方法
下载PDF
康德:先验演绎·主观演绎·客观演绎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廷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1-45,共5页
康德批判哲学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解决“先天综合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亦即感性与知性相结合的问题,而这也正是康德提出的“先验演绎”学说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着重考察了康德提出“先验演绎”学说的动机,以及他对“先验演绎”所作的... 康德批判哲学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解决“先天综合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亦即感性与知性相结合的问题,而这也正是康德提出的“先验演绎”学说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着重考察了康德提出“先验演绎”学说的动机,以及他对“先验演绎”所作的两种不同说明———“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并结合“先验演绎”学说对西方近代哲学的贡献和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演绎 主观演绎 客观演绎 康德 统一性 《纯粹理性批判》 自我意识 现象学 海德格尔 知性范畴
下载PDF
“和谐”大观念的先验演绎
6
作者 张媛媛 谢家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6-7,11,共3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和谐"一词被广泛而频繁地应用于各领域,已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大观念"。人们对"和谐"的应用存在肆意扩大其外延的现象,这可能使其沦为空概念。通过对"和谐&q...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和谐"一词被广泛而频繁地应用于各领域,已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大观念"。人们对"和谐"的应用存在肆意扩大其外延的现象,这可能使其沦为空概念。通过对"和谐"进行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认为总体性、协同性、必然性是和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其充分条件;作为经验观念的和谐,需要社会实践主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经验来对其进行补充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大观念 先验演绎 总体 部分 平等 差异
下载PDF
重构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对康德伦理学两次演绎的考察
7
作者 孙小玲 马雨乔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伦理学有两次不同的先验演绎。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这一先验演绎是康德论证"一项定言命令式如何可能"的关键环节。而在《实践理性批判》,康德否定了先验演绎的必要...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伦理学有两次不同的先验演绎。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这一先验演绎是康德论证"一项定言命令式如何可能"的关键环节。而在《实践理性批判》,康德否定了先验演绎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将其归咎于我们无法对自由理念作出理论阐明。然而,作为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的替代方案,《实践理性批判》的"理性事实"并不令人信服。本文将考察两版演绎问题,进一步重构一个新的先验演绎,它将以《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的演绎为基础,通过"目的王国"概念联结道德法则与理性存在者;《实践理性批判》的"敬重情感"可以为这一新的演绎提供情感意义上的动机。这将形成一个《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互补的解释,目的是通过构建新的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尝试阐明康德的道德法则如何可以运用于现实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言命令 先验演绎 目的王国 动机 敬重情感
下载PDF
论康德的先验演绎证明结构的综合性
8
作者 张继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41-48,共8页
先验演绎是康德全部理性批判工作的凝聚核心,康德正是在先验演绎论证中确立了其理论哲学、乃至包括实践哲学在内的整个批判学说的基本理论框架。因此,研究先验演绎对理解康德哲学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针对并批判地评述了当代西方康德... 先验演绎是康德全部理性批判工作的凝聚核心,康德正是在先验演绎论证中确立了其理论哲学、乃至包括实践哲学在内的整个批判学说的基本理论框架。因此,研究先验演绎对理解康德哲学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针对并批判地评述了当代西方康德专家关于先验演绎的某些重要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利用康德关于“一般直观”与“特定形式的直观”这一重要区分,通过梳理先验演绎文本,建构了康德的演绎证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演绎 证明结构 范畴 直观
下载PDF
先验演绎基础:审美判断的特性及主观原则——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之四
9
作者 王朝元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85-88,共4页
纯粹审美判断虽然没有概念的客观有效性,但其存在情感的主观普遍性问题,有必要对这种普遍性要求进行演绎。对纯粹审美判断进行的演绎,既要探寻其主观的根据,又要阐明其客观上的表现及其可能性条件。鉴赏判断的特性为普遍性与个别性;鉴... 纯粹审美判断虽然没有概念的客观有效性,但其存在情感的主观普遍性问题,有必要对这种普遍性要求进行演绎。对纯粹审美判断进行的演绎,既要探寻其主观的根据,又要阐明其客观上的表现及其可能性条件。鉴赏判断的特性为普遍性与个别性;鉴赏判断是自律的而不是他律的。一般判断力的主观原则就是鉴赏的原则,即必须以鉴赏判断在逻辑上的形式特征为指导来进行,而不能从经验中去寻找,因此,这种原则只能是主观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审美判断 主观原则 先验演绎
下载PDF
康德的先验演绎——兼论先验想像力的重要地位
10
作者 潘卫红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康德的先验演绎的任务是要证明范畴之对于经验的普遍必然性。康德分两步来完成这一任务,即证明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和客观实在性。主观演绎探讨了先天知识所需要的种种主观条件,其目的是服务于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而先验想像力的提出则... 康德的先验演绎的任务是要证明范畴之对于经验的普遍必然性。康德分两步来完成这一任务,即证明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和客观实在性。主观演绎探讨了先天知识所需要的种种主观条件,其目的是服务于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而先验想像力的提出则解决了范畴应用于直观的问题。先验想像力能够在直观与范畴之间进行沟通,这种沟通对于范畴之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说明是至关重要的。由此亦可见先验想像力学说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演绎 主观演绎 客观演绎 客观有效性 客观实在性 先验想像力
下载PDF
为什么康德对范畴的先验演绎写了两个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志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2-46,共5页
为什么康德对范畴的先验演绎写了两个阐释 ?我的回答是 :康德对对象的多种表述实际上是统一的 ,他的范畴的先验演绎是为了解答范畴为什么能对对象先天有效。他的两版演释都是为了这同一目的 ,而之所以写了两个阐释 ,除开第一版演释写得... 为什么康德对范畴的先验演绎写了两个阐释 ?我的回答是 :康德对对象的多种表述实际上是统一的 ,他的范畴的先验演绎是为了解答范畴为什么能对对象先天有效。他的两版演释都是为了这同一目的 ,而之所以写了两个阐释 ,除开第一版演释写得晦涩难懂之外 ,更主要是因为第一版演释并没有全部完成演释的目的 ,而第二版演释则发展完善了第一版演释。第一版演释康德所分析的对象是Gegenstand ,是狭义的对象 ,只证明了范畴对此对象的客观有效性。第二版演释康德所要证明的仍是范畴对对象 (Gegenstand)的先天有效性 ,但他这次则是从宽泛意义的对象 (Objekt)入手 ,首先证明范畴对对象 (Objekt)有客观有效性 ,其次再证明范畴对对象 (Objekt)中的狭义的对象 (Gegenstand)有客观实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先验演绎 对象 客观实在性 先天有效性
下载PDF
康德范畴先验演绎构成初探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祖陶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年第6期118-126,共9页
【正】 康德自认,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简称《批判》)一书的根本意义在于:它证实了他关于“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的假设,从而在认识论领域中实现了一个哥白尼式的变革。在依据这个假设对人类认识问题进行的研究中,同时... 【正】 康德自认,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简称《批判》)一书的根本意义在于:它证实了他关于“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的假设,从而在认识论领域中实现了一个哥白尼式的变革。在依据这个假设对人类认识问题进行的研究中,同时也就是在对这个假设本身的证实中,《批判》的范畴先验演绎部分占有决定全局的地位。这是因为范畴的先验演绎所要解决的是理智的先天概念——主观思维的范畴,何以对一切经验的和可能经验的对象具有普遍必然的客观有效性这个认识论的根本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又是解决“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康德 心理学 先验演绎 主观演绎 客观演绎 认知能力 认识论 主观思维 范畴
下载PDF
论康德A版先验演绎中的想象力
13
作者 刘秦闰 任春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71-573,共3页
要回答"经验知识如何可能"这个问题,康德必须克服知性与感性的截然对立:知性不直观,感性不思维。在先验演绎中,想象力这种中介性的能力凭借其再生和生产综合,将知性概念与感性杂多连结了起来。而这种连结之所以具备普遍必然性... 要回答"经验知识如何可能"这个问题,康德必须克服知性与感性的截然对立:知性不直观,感性不思维。在先验演绎中,想象力这种中介性的能力凭借其再生和生产综合,将知性概念与感性杂多连结了起来。而这种连结之所以具备普遍必然性,一方面是由于想象力所具有的自发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先验统觉所具有的综合的统一性,这二者的共同作用确保了经验知识的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力 综合 先验演绎 先验统觉
下载PDF
析康德范畴的先验演绎
14
作者 杨建梓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0-24,共5页
康德认识论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有一套自备的范畴框架系统,其先天性保证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是范畴这种人的先天认识形式何以能保证呢?范畴是怎样应用到对象上去构成... 康德认识论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有一套自备的范畴框架系统,其先天性保证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是范畴这种人的先天认识形式何以能保证呢?范畴是怎样应用到对象上去构成科学知识的呢?这就是康德范畴的先验演绎所要解决的问题。康德的先验演绎分为“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个方面。实际止,这两个方面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划分。所谓“主观演绎”,简单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康德 先验演绎 主观演绎 客观演绎 范畴 综合统一 客观有效性 先天性 表象
下载PDF
康德“范畴先验演绎”再解读
15
作者 吴衣丰 杨晶 《保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11,共3页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与第二版中,就"概念分析论"部分的"范畴先验演绎"分别提出了"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种演绎方式,构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一大难点。康德"范畴先验演绎"...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与第二版中,就"概念分析论"部分的"范畴先验演绎"分别提出了"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种演绎方式,构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一大难点。康德"范畴先验演绎"的内在逻辑矛盾成为德国古典哲学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先验演绎 突破口
下载PDF
康德先验演绎中的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秋实 《哲学分析》 CSSCI 2022年第6期64-78,191,共16页
盖耶尔和阿利森都认为亨利希从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出发重构的康德的先验演绎论证错误地预设了自我意识同一性的先天确定性。然而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应被理解为逻辑同一性,只是相对于主观时间而非客观时间而言的,它的先天确定性并不会因预设... 盖耶尔和阿利森都认为亨利希从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出发重构的康德的先验演绎论证错误地预设了自我意识同一性的先天确定性。然而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应被理解为逻辑同一性,只是相对于主观时间而非客观时间而言的,它的先天确定性并不会因预设成问题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先天综合而无法确立。并且与阿利森的观点相反,虽然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只是逻辑的同一性,但它的先天确定性是现实的而非仅是可能的,这也是先验演绎的成功所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先验演绎 逻辑同一性 先天综合
下载PDF
论先验演绎的双重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小伟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8,共6页
先验演绎的任务在于证明纯粹知性概念的客观有效性,即"我们能够认识什么",其包含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个方面。其中,主观演绎的目的在于证明知性的能力自身,而客观演绎则要证明知性的能力界限。据此,在关于先验演绎的论证路... 先验演绎的任务在于证明纯粹知性概念的客观有效性,即"我们能够认识什么",其包含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个方面。其中,主观演绎的目的在于证明知性的能力自身,而客观演绎则要证明知性的能力界限。据此,在关于先验演绎的论证路径的讨论中,围绕着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的关系,出现了两条演绎路径:一是以康浦·斯密为代表的"穿插论证"路径,即认为客观演绎穿插于主观演绎的开头与结尾的正中间;二是以邓晓芒先生为代表的"上下论证"路径,即认为客观演绎是从先验统觉出发的从上到下的路径,而主观演绎则是从经验性出发的自下而上的路径,两者是双向的、互补的。但是,此两种路径或容易被贴上"心理主义"的标签,或容易产生"独断论"的误解。因此,应尝试转换视角,淡化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之关系,抛开先验演绎路径的"形式",从其"本质"出发,以先验统觉为中心,以论证先验对象与经验对象、先验统觉与先验范畴的"同一性"为线索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演绎 主观演绎 客观演绎
下载PDF
谢林自然哲学中的先验演绎路径
18
作者 冯燕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5-50,共6页
谢林早期的自然哲学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有《自然哲学观念》、《自然哲学体系初步纲要》和《自然哲学体系初步纲要导论》。在这些著作中,谢林在继承了康德和费希特奠定的唯心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 谢林早期的自然哲学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有《自然哲学观念》、《自然哲学体系初步纲要》和《自然哲学体系初步纲要导论》。在这些著作中,谢林在继承了康德和费希特奠定的唯心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自然现象的独特解释,这种解释表现为不同的先验演绎路径:辩证的演绎,关于因次论的演绎和带有目的论色彩的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 先验演绎 自然哲学
下载PDF
康德先验演绎的再考察——对《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客观演绎的再分析
19
作者 李日容 《科学.经济.社会》 2015年第2期26-31,共6页
康德的先验演绎大概是《纯粹理性批判》中最为难懂的部分,同时又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不从关于它已有的种种现成性的结论解读出发,而是重新回到文本本身,从先验演绎的内涵、必要性、目的及其具体演证(在这里主要考察了第二版的客观... 康德的先验演绎大概是《纯粹理性批判》中最为难懂的部分,同时又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不从关于它已有的种种现成性的结论解读出发,而是重新回到文本本身,从先验演绎的内涵、必要性、目的及其具体演证(在这里主要考察了第二版的客观演绎)等几个方面对康德的先验演绎进行了再分析,看看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先验演绎 两个步骤
下载PDF
试论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在先验演绎中的逻辑开展
20
作者 张涪云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8-62,共5页
《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部分是康德对认识活动中的想象力进行系统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先验演绎的想象力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逻辑地展开成为整个批判哲学的逻辑基础:想象力的含义、想象力作为第三种能力和想象力作为... 《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部分是康德对认识活动中的想象力进行系统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先验演绎的想象力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逻辑地展开成为整个批判哲学的逻辑基础:想象力的含义、想象力作为第三种能力和想象力作为规则下的一种能力。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纯粹理性批判》探讨想象力在形成知识中的运作机制,并由此表现出康德关于想象力论述独有的理论特点和逻辑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演绎 想象 《纯粹理性批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