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的论自然与康德美学中的先验转向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友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3,共8页
目的论自然在康德美学中至关重要,它一方面保证了康德有机整体自然观念建构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康德鉴赏判断的实现。它是康德美学从经验美学走向先验美学的契机所在,同时也是理解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关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目的论自然 康德美学 先验转向
下载PDF
试论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兼就目的性原理的形成与邓晓芒先生商榷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正兵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0,共7页
国内学术界论述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的内在关系以及自然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形成问题时,常常从其哲学体系出发,把目的论判断力作为审美判断力的“衍生物”,把自然的合目的性原理看作由审美判断力提供的。这是一种未经历史分析的独断... 国内学术界论述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的内在关系以及自然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形成问题时,常常从其哲学体系出发,把目的论判断力作为审美判断力的“衍生物”,把自然的合目的性原理看作由审美判断力提供的。这是一种未经历史分析的独断。通过康德美学先验转向的历史分析,可以说明康德是如何通过目的论的研究为审美判断力寻找到了先验的原理———目的性原理,从而澄清学术界对于康德美学中目的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美学 经验论 目的论 先验转向 历史分析 邓晓芒
下载PDF
胡塞尔的感受概念与其先验转向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忠伟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60,160,共10页
感受被设想为有双重功能:第一,感受作为呈现性内容,是意向性的经验基础;第二,感受作为意向性活动的认知充实,在对经验性意向行为的明证活动中充当认知理由。胡塞尔早中期现象学中,感受还被刻画为被动性、非概念性和非构造的内在于意识... 感受被设想为有双重功能:第一,感受作为呈现性内容,是意向性的经验基础;第二,感受作为意向性活动的认知充实,在对经验性意向行为的明证活动中充当认知理由。胡塞尔早中期现象学中,感受还被刻画为被动性、非概念性和非构造的内在于意识的素材;而在先验转向之后,胡塞尔倾向于修正这一理解,感受拥有主动性,概念性和构造性。然而,这两种理解都会从构造和认知理论上带来两难困境,要么无法解释意向与认知活动的经验根基,要么会走向观念论。这个两难困境根植于感受概念本身,或许可以在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中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转向 感受 意向性 构造 胡塞尔
原文传递
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生存论转向
4
作者 李龙 《长白学刊》 CSSCI 2003年第4期46-48,共3页
现在的教科书体系 ,认识论由于没有汲取康德的认识论反思成果 ,其存在论基础没有改变 ,依然停留在机械唯物论的基础上。康德考察了认识是如何可能的 ,意味着只有回答了认识是如何可能的 ,才能回答我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如何可能 ,若没有... 现在的教科书体系 ,认识论由于没有汲取康德的认识论反思成果 ,其存在论基础没有改变 ,依然停留在机械唯物论的基础上。康德考察了认识是如何可能的 ,意味着只有回答了认识是如何可能的 ,才能回答我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如何可能 ,若没有回答这一问题 ,只能是知性形而上学或独断论。马克思把包括认识在内的一切意识形式看作是历史的实践的结果 ,从感性活动、实践来理解事物 ,在存在论上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 ,揭示了意识的能动性根源 ,从而实现了认识论的生存论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的先验转向 认识论的生存论转向 意识的能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