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光化学疗法对大鼠肾移植抗排斥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结学 刘东 +5 位作者 蒙善东 申升 朱春丽 王晓 庄锦炀 马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4-947,共4页
目的 探讨输注体外光化学疗法处理的单核细胞对肾移植大鼠排斥反应影响。方法 首先手术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分离受体大鼠单个核细胞,制备8-甲氧基补骨脂素联合紫外线光照的大鼠单核细胞(ECP),根据静脉输注成分不同,将实验分为4组(每组12... 目的 探讨输注体外光化学疗法处理的单核细胞对肾移植大鼠排斥反应影响。方法 首先手术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分离受体大鼠单个核细胞,制备8-甲氧基补骨脂素联合紫外线光照的大鼠单核细胞(ECP),根据静脉输注成分不同,将实验分为4组(每组12只),组1接受ECP处理,组2接受传统抗排斥药物,组3接受安慰剂处理,组4非移植组,接受ECP组和安慰剂组受体分别于手术前7 d、手术当天和术后7 d按组别从尾静脉注入ECP细胞(ECP组)或磷酸盐缓冲液PBS(安慰剂组);接受免疫抑制大鼠术后第1天起,皮下注射环孢素A 5 mg/kg连续10 d。组4未接受任何处理。观察受体大鼠的淋巴细胞数、细胞因子变化以及肾功能、移植大鼠肾病理情况。结果 ECP组和免疫抑制剂组大鼠IL-2、INF-γ有不同程度减少、IL-10水平升高,其CD4+、CD8+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肌酐较安慰剂组低,排斥反应程度较安慰剂轻,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CP可调节细胞因子和T细胞,减轻肾移植大鼠的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光化学疗法 肾移植 大鼠 排斥反应
下载PDF
体外光化学疗法预防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程占睿 林雨薇 +4 位作者 钟妍 张阿龙 徐海霞 田力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60-867,共8页
目的探讨体外光化学疗法(extracorporeal photopheresis,ECP)诱导的早期凋亡脾脏单个核细胞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的预防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提取C57BL/6小鼠的脾脏单个核细胞... 目的探讨体外光化学疗法(extracorporeal photopheresis,ECP)诱导的早期凋亡脾脏单个核细胞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的预防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提取C57BL/6小鼠的脾脏单个核细胞,用不同浓度8-MOP(50 ng/mL,100 ng/mL,200 ng/mL,300 ng/mL,600 ng/mL)处理后2J/cm2的紫外线照射,通过Annexin 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率,确定实验最适宜的8-MOP浓度。2)取6~8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H-2Kd)35只,X射线8Gy全身照射后分为5组:单纯照射组尾静脉回输生理盐水0.2 mL;同基因骨髓移植组尾静脉回输BALB/C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悬液0.2 mL(含细胞量1×10^(7));异基因骨髓移植组尾静脉回输C57BL/6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悬液0.2 mL(含细胞量1×10^(7));aGVHD组尾静脉注射C57BL/6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含细胞量1×10^(7))和脾脏单个核细胞(含细胞量1×10^(7))混合液0.2 mL;ECP预防aGVHD组移植前48h预先尾静脉回输ECP处理过的C57BL/6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0.2 mL(含细胞量1×10^(7)),移植当天尾静脉注射C57BL/6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含细胞量1×10^(7))和脾脏单个核细胞(含细胞量1×10^(7))混合液0.2 mL。观察ECP对aGVHD的预防效果,应用CB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FN-γ,IL-2、TNF、IL-4和IL-6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Th1类细胞的计数。结果不同浓度8-MOP(50 ng/mL,100 ng/mL,200 ng/mL,300 ng/mL,600 ng/mL)处理后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的早期凋亡率(%):(14.18±0.865)vs(16.76±0.407)vs(18.83±0.404)vs(19.27±0.404)vs(14.5±0.529),确定8-MOP的最适宜浓度为200 ng/mL。在体内实验中,aGVHD组较同基因骨髓移植组和异基因骨髓移植组生存率下降、体重减低、临床评分增高(P<0.01,P<0.01),且移植后小鼠骨髓细胞嵌合率大于90%;ECP可以显著改善移植后小鼠存活率,降低临床评分(P<0.05),并降低血清Th1类细胞因子浓度(P<0.05)和脾脏中Th1类细胞的计数(P<0.05)。结论ECP诱导的早期凋亡脾脏单个核细胞可以通过降低小鼠体内Th1类反应来预防aGV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光化学疗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细胞疗法
下载PDF
银屑病的光学及光化学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楚瑞琦 王冬云 +1 位作者 谭升顺 彭振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5,共2页
近年来 ,皮肤病的光学及光化学治疗技术发展迅速 ,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亦日趋完善 ,本文综述了几年来光学及光化学治疗技术在银屑病治疗过程中的最新技术成就 ,介绍了新的正在研究中的光学治疗技术 ,并对光学及光化学治疗技术的使用细... 近年来 ,皮肤病的光学及光化学治疗技术发展迅速 ,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亦日趋完善 ,本文综述了几年来光学及光化学治疗技术在银屑病治疗过程中的最新技术成就 ,介绍了新的正在研究中的光学治疗技术 ,并对光学及光化学治疗技术的使用细节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光学疗法 光化学疗法 副作用 激光
下载PDF
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阎国富 张国威 +1 位作者 王儒鹏 何云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评价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一光化学治疗、口服阿维A及光化学治疗。结果: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一光化学治疗,长波紫外... 目的:评价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一光化学治疗、口服阿维A及光化学治疗。结果: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一光化学治疗,长波紫外线的总暴露量可明显减少,可缩短近一半疗程。结论: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疗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中至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阿维A 光化学疗法 寻常型银屑病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光化学疗法治疗斑秃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陆富永 明海霞 +2 位作者 刘懿 马兰 李艳芸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斑秃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外涂0.1%8-甲氧补骨脂溶液30min后,用UVA照射患处,2次/周,同时每天服用复方甘草酸苷75mg,3次/d;对照Ⅰ组30例,每天服用复...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斑秃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外涂0.1%8-甲氧补骨脂溶液30min后,用UVA照射患处,2次/周,同时每天服用复方甘草酸苷75mg,3次/d;对照Ⅰ组30例,每天服用复方甘草酸苷;对照Ⅱ组30例,外涂0.1%8-甲氧补骨脂溶液30min后,用UVA照射患处,2次/周。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和73.33%,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光化学疗法治疗斑秃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光化学疗法 斑秃
下载PDF
光化学疗法对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允辉 阎春林 廖康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了解光化学疗法(PUVA)对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4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患者PUVA治疗前后皮损中的MVD,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PUVA治疗前后... 目的:了解光化学疗法(PUVA)对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4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患者PUVA治疗前后皮损中的MVD,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PUVA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PUVA治疗前的MVD明显高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银屑病患者PUVA治疗前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PUVA可能通过抗血管新生作用来治疗银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光化学疗法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体外光化学疗法对皮肤移植小鼠产生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魏玉香 杨绍臻 +4 位作者 肖漓 蔡明 钱叶勇 于涛 石炳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输注体外光化学法处理的脾淋巴细胞对皮肤移植受体小鼠产生调节性T细胞(Treg)及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分离C57BL/6和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CSP、BSP),制备经8... 目的探讨输注体外光化学法处理的脾淋巴细胞对皮肤移植受体小鼠产生调节性T细胞(Treg)及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分离C57BL/6和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CSP、BSP),制备经8-甲氧基补骨脂素联合长波紫外线(PUVA)处理的小鼠脾淋巴细胞(PUVA-SP)。根据受者静脉输注的成分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PUVA-BSP组、PUVA-CSP组、BSP组、CSP组及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每组受体分别于术前7 d、手术当日和术后7 d按组别从尾静脉注入PUVA-BSP、PUVA-CSP、BSP、CSP或PBS。观察受体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检测受体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表达情况。结果皮肤移植术后,PUVA-BSP组和PUVA-CSP组的受体小鼠外周细胞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明显高于输注BSP组、CSP组和PBS对照组;PUVA-CSP组高于PUVA-BSP,BSP组和CSP组低于PBS对照组。PUVA-BSP组和PUVA-CSP组的受者小鼠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明显长于BSP组、CSP组和PBS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输注足够数量的PUVA-SP可诱导受体体内产生较多的CD4^+CD25^+Foxp3^+Treg,可以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光化学疗法 皮肤移植 小鼠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光化学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蕈样肉芽肿30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明华 陈连军 邱丙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67-769,共3页
对30例蕈样肉芽肿(MF)患者(大多数属早期病程),用光化学疗法(PUVA)及小剂量α-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PUVA的平均治疗剂量为102.8J/cm2,α-干扰素的平均治疗量为6×106U/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6.7%,无严重不良... 对30例蕈样肉芽肿(MF)患者(大多数属早期病程),用光化学疗法(PUVA)及小剂量α-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PUVA的平均治疗剂量为102.8J/cm2,α-干扰素的平均治疗量为6×106U/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6.7%,无严重不良反应。结果证明PUVA联合干扰素治疗MF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疗法 干扰素 治疗 蕈样肉芽肿
下载PDF
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光化学疗法对K562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世林 陈楠楠 +3 位作者 向阳 张晨 张励 张德杰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psoralen,PSO)加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A,UVA)光化学疗法(PUVA)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K562细胞与不同浓度PSO,接受或不接受UVA照射后共同培养,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psoralen,PSO)加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A,UVA)光化学疗法(PUVA)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K562细胞与不同浓度PSO,接受或不接受UVA照射后共同培养,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UVA处理后的K562细胞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PSO、UVA照射及PUVA均可使细胞凋亡率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UVA的作用显著强于前两者(P<0.01)。结论:PUVA可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发生凋亡,诱导凋亡途径之一为下调线粒体膜电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光化学疗法 白血病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中药局部光化学疗法治疗银屑病27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智琦 林熙然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47-48,共2页
从7种中药中,经光敏试验筛试出光敏作用最强的二种中药白芷、大黄,将其各自配成30%酊剂,涂于皮损后照射长波紫外线及中波紫外线。治疗2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总有效率926%,可与口服中药光化疗法相比,并可避免口服光敏... 从7种中药中,经光敏试验筛试出光敏作用最强的二种中药白芷、大黄,将其各自配成30%酊剂,涂于皮损后照射长波紫外线及中波紫外线。治疗2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总有效率926%,可与口服中药光化疗法相比,并可避免口服光敏性药物引起的全身副作用及致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光化学疗法 银屑病 治疗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皮损微血管密度和肥大细胞密度及光化学疗法对其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允辉 阎春林 廖康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897-2899,共3页
目的了解银屑病患者皮损微血管密度和肥大细胞密度及光化学疗法对其的影响。方法对正常对照组皮肤和银屑病患者皮损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34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用肥大细胞特异性标志类胰蛋白酶单抗免疫组化法检测肥大... 目的了解银屑病患者皮损微血管密度和肥大细胞密度及光化学疗法对其的影响。方法对正常对照组皮肤和银屑病患者皮损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34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用肥大细胞特异性标志类胰蛋白酶单抗免疫组化法检测肥大细胞密度,并观察光化学疗法对其的影响。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皮损处肥大细胞密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银屑病患者经过9周光化学疗法治疗,微血管密度和肥大细胞密度明显下降。结论肥大细胞参与银屑病的血管新生,光化学疗法可能通过抗血管新生作用来治疗银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微血管密度 肥大细胞 光化学疗法 血管新生
下载PDF
体外光化学疗法处理的调节性树突细胞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国盛 杨绍臻 +4 位作者 魏玉香 索龙龙 封立魁 宋继勇 朱志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光化学疗法处理的调节性树突细胞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白介素-4重组人粒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生成未成熟的树突细胞(im DC)。分离获取人脾脏淋巴细胞(SP),经光化学疗法(PUVA)... 目的探讨体外光化学疗法处理的调节性树突细胞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白介素-4重组人粒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生成未成熟的树突细胞(im DC)。分离获取人脾脏淋巴细胞(SP),经光化学疗法(PUVA)处理后获得PUVA-SP;将im DC与PUVA-SP共培养得到体外光化学治疗性树突细胞(ecp DC);将im DC与SP共培养得到SPDC;im DC加入10ng/ml的脂多糖(LPS),培养1d后得到DC。收集4组细胞,检测其表面抗体CD11c、CD83、CD86的表达。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检测吞噬了供者凋亡的脾淋巴细胞后的受者im DC对受者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经PUVA处理后细胞早期凋亡率为91.33%。表面分子CD83、CD86在ecp DC的阳性表达率为分别为22.83%±5.26%、22.06%±4.37%,与在im D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6%±0.59%、15.19%±1.83%)相近(P>0.05),但明显低于在D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9.79%±0.36%、99.85%±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吞噬了供者凋亡的脾淋巴细胞后的受者im DC细胞可明显抑制受者T细胞的增殖。结论体外光化学疗法诱导的凋亡脾淋巴细胞可抑制树突细胞的成熟,并可抑制受者T淋巴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光化学疗法 树突细胞 移植免疫
下载PDF
光化学疗法对内皮细胞明胶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辉 袁定芬 +1 位作者 闫春林 廖康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观测光化学疗法对内皮细胞明胶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法及明胶酶法分别观测光化学疗法对内皮细胞明胶酶mRNA及活性的影响。结果2.0-5.0 J/cm^2的长波紫外线联合100 ng/mL的8-甲氧补骨脂素可在体外明显抑制明胶酶的表达及活... 目的观测光化学疗法对内皮细胞明胶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法及明胶酶法分别观测光化学疗法对内皮细胞明胶酶mRNA及活性的影响。结果2.0-5.0 J/cm^2的长波紫外线联合100 ng/mL的8-甲氧补骨脂素可在体外明显抑制明胶酶的表达及活性。结论光化学疗法可抑制内皮细胞明胶酶的表达及活性,此抑制效应与其抗血管新生效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疗法 血管新生 明胶酶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光化学疗法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商少宏 王淑真 +1 位作者 张海萍 曾超英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19-421,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光化学疗法 (PC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  1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光化学疗法治疗 ,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取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 (p5 3、p2 1、PC NA)分析及疗效评价。 结果... 目的 探讨光化学疗法 (PC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  1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光化学疗法治疗 ,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取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 (p5 3、p2 1、PC NA)分析及疗效评价。 结果 患者治疗后显示 ,肝癌细胞广泛坏死 ,瘤体明显缩小 ,癌周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化 ;p5 3、p2 1、PCNA均显示阳性表达率降低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平行一致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随访 11例患者中 ,有 7例生存期超过 2年 ,最长 1例存活 5年。 结论 光化学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有望成为肝癌的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光化学疗法 免疫组织化学 肝细胞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斯瑜 李尔凡 钟丽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2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根据2012年颁发的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对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质量控制项目和要求,分析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在血浆灭活过程中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影响,探讨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的... 目的根据2012年颁发的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对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质量控制项目和要求,分析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在血浆灭活过程中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影响,探讨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广泛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称重法、双缩脲法、磁珠法、比色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亚甲蓝光化学疗法病毒灭活前后的血浆量、血浆蛋白含量、凝血因子Ⅷ含量、亚甲蓝残留量、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结果新鲜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容量分别为(235±15.51)g、(230±14.17)g;Ⅷ因子含量为(1.084±0.045)IU/ml、(0.826±0.029)IU/mk血浆蛋白含量为(83.71±3.24)g/L、(79.09±3.21)g/L;凝血因子Ⅷ含量灭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容量和血浆蛋白在灭活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的残留率为(0.0638±0.013)μmol/L;标本病毒灭活后血浆HBV—DNA及HCV—RNA载量均为〈1000copies/ml。结论利用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对血浆成分有一定的影响,但均达到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对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要求。亚甲蓝光化学疗法简便、无毒、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等显著特点,可有效消除临床输血带来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光化学疗法 病毒灭活 血浆 疗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中药内服合并光化学疗法治疗白癜风62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玲 何黎 高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配合光化学疗法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口服中药 ,配合皮损局部照射UVA和UVB及外搽 8 甲氧补骨脂酊 ( 8 MOP)、5 氟脲嘧啶 ( 5 Fu)及氢化可的松混合液。结果  32例患者痊愈 14例 ( 43 .8% ) ,有效率 81.3 %。结...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配合光化学疗法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口服中药 ,配合皮损局部照射UVA和UVB及外搽 8 甲氧补骨脂酊 ( 8 MOP)、5 氟脲嘧啶 ( 5 Fu)及氢化可的松混合液。结果  32例患者痊愈 14例 ( 43 .8% ) ,有效率 81.3 %。结论 中药内服配合光化学疗法治疗白癜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内服 光化学疗法 白癜风 疗效 8-甲氧补骨脂酊 5-氟脲密啶 氢化可的松
下载PDF
维A酸类药物对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光化学疗法诱导皮肤光老化的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仲荣 张国威 +2 位作者 高天文 刘荣卿 刘玉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维A酸类药物对人类皮肤光老化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PUVA治疗的非暴露部位皮肤建立人类皮肤光老化模型,采用HE染色、Verhoeff染色、电镜、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PUVA治疗及口服芳维A酸乙酯对多项... 目的:探讨维A酸类药物对人类皮肤光老化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PUVA治疗的非暴露部位皮肤建立人类皮肤光老化模型,采用HE染色、Verhoeff染色、电镜、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PUVA治疗及口服芳维A酸乙酯对多项皮肤光老化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PUVA治疗后,银屑病背部非皮损区皮肤组织学和生物学特性上迅速出现具有光老化特征性的改变,真皮成纤维细胞由分裂表型转化为无分裂活性表型,B1、B2、C1、C2各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9%,100%,15.4%,23.1%和71.4%,100%,30.8%,53.8%;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口服维A酸类药物对PUVA诱导的皮肤光老化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真皮成纤维细胞衰老相关的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A酸类药物 补骨脂素 长波紫外线 光化学疗法 皮肤光老化 全反式维A酸 拮抗作用
下载PDF
白癜风的光化学疗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弘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前白癜风的治疗仍是皮肤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PUVA等光化学疗法其效果肯定 ,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尝试将PUVA与钙泊三醇外用联合 ,其疗效高、安全 ,尤适用于单用PUVA无效的手足部皮损。PUVA与表皮... 目前白癜风的治疗仍是皮肤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PUVA等光化学疗法其效果肯定 ,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尝试将PUVA与钙泊三醇外用联合 ,其疗效高、安全 ,尤适用于单用PUVA无效的手足部皮损。PUVA与表皮移植方法联合 ,是稳定期白癜风在其它治疗失败后的最佳选择。窄波带UVB( 311nm )与UVA疗效等同 ,但其光毒性小、色素恢复均匀、疗程短 ,是儿童和孕妇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光化学疗法 PUVA 钙泊三醇 获得性表皮色素脱失性皮肤病
下载PDF
体外光化学疗法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润哲 陈宝安 程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3-1207,共5页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 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及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体外光化学疗法(extracorporeal photochemotherapy,ECP)已成为治疗c GVHD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用长波紫外线照射患者的单个核细胞与光敏...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 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及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体外光化学疗法(extracorporeal photochemotherapy,ECP)已成为治疗c GVHD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用长波紫外线照射患者的单个核细胞与光敏剂8-甲氧基补骨脂素的混合并回输至患者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ECP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诱导免疫耐受等来实现的。它具有不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不影响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和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国外很多医学中心对ECP治疗成人及儿童c GVHD展开了大量研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CD19+CD21-B淋巴细胞、血清BAFF及血清TNFα可用于衡量及早期评价ECP的治疗疗效。ECP的疗效与诸多因素相关,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若干并发症。由于目前ECP治疗机制尚未完善明确,诸多研究治疗周期长短不一,临床研究病人例数较少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临床样本量的增多及治疗周期的规范,ECP会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ECP治疗c GVHD的相关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光化学疗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疗法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在广州增城地区的临床应用可行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斯瑜 钟丽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196-198,20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前后Ⅷ因子含量及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探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在增城地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00袋未灭活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对照组,进行Ⅷ因子含量检测;将病毒灭活后上述300袋新鲜冰冻血浆作为... 目的通过检测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前后Ⅷ因子含量及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探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在增城地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00袋未灭活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对照组,进行Ⅷ因子含量检测;将病毒灭活后上述300袋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实验组,进行Ⅷ因子含量检测,计算病毒灭活后Ⅷ因子含量。将5袋确诊HBV和5袋确诊HCV的新鲜冰冻血浆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亚甲蓝光化学疗法病毒灭活前后,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临床随机抽取200例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患者,观察病毒灭活血浆输注后是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果新鲜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Ⅷ因子含量为(1.097±0.047)IU/m L(0.824±0.027)IU/m L;凝、血因子Ⅷ含量灭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对凝血因子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均达到GB 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对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要求。标本病毒灭活后血浆HBV-DNA及HCV-RNA载量均为<1000copies/m L。病毒灭活血浆输注人体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使用较安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能够有效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且不良反应较小。在广州增城地区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光化学疗法 病毒灭活 新鲜冰冻血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