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陵兰海的有效光合辐射与冰盖融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路海浪 潘骏 +4 位作者 朱竞南 瞿波 林道荣 赵为华 钱峰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89-94,共6页
提取了北极格陵兰海地区(70-80°N,10°W-10°E)2003—2009年7年的卫星数据,对北极的有效光合辐射(PAR)、冰盖(ICE)及海表面温度(SST)、气溶胶厚度(AOD)进行季节性变化的研究,得出两两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数据处理和回归分... 提取了北极格陵兰海地区(70-80°N,10°W-10°E)2003—2009年7年的卫星数据,对北极的有效光合辐射(PAR)、冰盖(ICE)及海表面温度(SST)、气溶胶厚度(AOD)进行季节性变化的研究,得出两两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发现:PAR滞后SST 1个月,对SST有显著影响;PAR和AOD之间有很强的耦合关系;PAR与ICE有带有滞后性的相关性,ICE滞后PAR 2个月,对PAR影响显著,在70°N以北,PAR峰值提前了20多天;2009年夏的AOD和PAR比往年高;2007年后,ICE与AOD几乎同时到达峰顶.这些都是北极变暖的预兆,对全球气候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光合辐射 气溶胶厚度 海表面温度 冰盖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冠层光合辐射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晓东 朱春全 +2 位作者 雷静品 巨关升 白锐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共6页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冠层上部、下部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 (PAR)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了其相互转换的关系方程 ;研究了PAR的日、季变化特征 ;根据Beer Lambert方程 ,结合林分生长季内的叶面积动态及林冠各层次...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冠层上部、下部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 (PAR)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了其相互转换的关系方程 ;研究了PAR的日、季变化特征 ;根据Beer Lambert方程 ,结合林分生长季内的叶面积动态及林冠各层次的叶面积指数 (LAI) ,计算出生长季内各天的消光系数 (K)及任一时刻冠层内不同深度的光分布 ;并对PAR的透过率与林分消光系数K及累积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集约经营林木冠层各层次叶面积数值较粗放经营林木的大 ,因而对PAR的截获也较多 ,这是导致集约经营林分生产力较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以上研究 ,为进一步计算林分光合产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人工林 叶面积指数 光合有效辐射 冠层
下载PDF
青藏高原晴天光合有效辐射光谱观测研究
3
作者 盛敏 措加旺姆 +4 位作者 王萌萌 周毅 普多旺 拉瓜登顿 诺桑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光谱是可见光中植物敏感波段,可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地面PAR光谱的特征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生理代谢、产量和适应能力等。为了进一步认识PAR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分... 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光谱是可见光中植物敏感波段,可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地面PAR光谱的特征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生理代谢、产量和适应能力等。为了进一步认识PAR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分布特征,本文利用了国际高精度太阳光谱仪在2021-2022年期间对青藏高原珠峰、日喀则、拉萨和林芝地区晴天PAR光谱特征进行了实地观测。观测发现,青藏高原冬至和夏至期间PAR变化幅度较大,珠峰PAR单色辐射照度峰值夏至[1251 mW·(m^(2)·nm)^(-1)]-冬至[1935 mW·(m^(2)·nm)^(-1)]浮动差异高达684 mW·(m^(2)·nm)^(-1),冬至珠峰PAR光谱积分值(309.86 W·m^(-2))比AM0标准光谱PAR积分值(530.67 W·m^(-2))低41.61%,比AM1.5标准光谱PAR积分值(429.83 W·m^(-2))低28%;夏至西藏珠峰、日喀则、拉萨当日正午时刻PAR光谱均超过AM1.5标准光谱,且接近AM0标准光谱。西藏日喀则春分和秋分晴天当地正午PAR光谱峰值分别为1699 mW·(m^(2)·nm)^(-1)和1696 mW·(m^(2)·nm)^(-1),峰值基本相同,春分和秋分在西藏高原同一个观测点,由于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如:日喀则均为59.84弧度),在其他影响光谱的因子相同的情况下PAR光谱特征基本相同。对比青藏高原与低海拔北京、安徽六安和河南濮阳地区的观测结果发现:冬至附近晴天(2021年11月20日),高海拔珠峰地区PAR光谱积分值(309.86 W·m^(-2))比低海拔安徽六安地区PAR积分值(264.4 W·m^(-2))高17.19%;夏至附近晴天(2021年6月3日),高海拔珠峰地区PAR光谱积分值(487.41 W·m^(-2))比低海拔北京地区PAR光谱积分值(394.15 W·m^(-2))高23.66%;秋分附近晴天(2021年9月19日),低海拔北京PAR光谱积分值(315.23 W·m^(-2))仅占高海拔珠峰地区PAR光谱积分值(442.49 W·m^(-2))的71.24%;春分附近晴天(2021年3月19日),高海拔日喀则地区PAR光谱积分值(413.34 W·m^(-2))比低海拔河南濮阳地区PAR光谱积分值(261.82 W·m^(-2))高64.75%。结果表明PAR光谱积分值与海拔正相关,海拔越高,积分值越大。此外,通过全年晴天PAR光谱的观测结果发现光谱辐射照度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时序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冬至光谱辐射照度最低,随后光谱辐射照度逐日升高,次年经过春分在夏至达到最高值,夏至后光谱辐射照度逐日降低,经过秋分在冬至再次达到最低值,且春分与秋分光谱辐射照度特征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高原 晴天 光合有效辐射 观测
下载PDF
光合有效辐射对芒萁光合、荧光和光合诱导特征的影响
4
作者 童佳丽 俞飞 +2 位作者 张明如 伊力塔 金桂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46,55,共8页
为探明光合有效辐射对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生长的影响,研究了全光照、中等强度光照(透光率36%)和弱光照(透光率5%)3种处理对芒萁光合、叶绿素荧光和光合诱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光照处理芒萁生物量最小,羽叶长和宽最小... 为探明光合有效辐射对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生长的影响,研究了全光照、中等强度光照(透光率36%)和弱光照(透光率5%)3种处理对芒萁光合、叶绿素荧光和光合诱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光照处理芒萁生物量最小,羽叶长和宽最小;中强度光照处理芒萁生物量最大,分株数最多;弱光照处理芒萁羽叶长和宽最大,且地上部、下部干质量比最高,约为全光照处理和中强度光照处理的1.9倍。(2)中强度光照处理芒萁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最高,光补偿点净光合速率和暗呼吸速率较低;全光照处理芒萁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最低,且光系统Ⅱ的K点相对可变荧光、J点相对可变荧光显著高于中强度光照和弱光照处理,综合性能参数(PI_(ABS))显著低于中强度光照和弱光照处理,产生了光抑制现象;弱光照处理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全光照处理相当,综合性能指数显著高于中强度光照和全光照处理。(3)光合诱导中,中强度光照处理芒萁达到50%和90%最大净光合速率的时间仅为1.10和4.99 min,全光照处理为2.07和6.98 min,弱光照处理为3.93和12.41 min。而且中强度光照处理诱导状态持续时间最长,全光照处理次之,弱光照处理最短。全光照环境对芒萁生长产生了光抑制,弱光环境降低了芒萁对光斑的利用能力,中等强度光照芒萁光合效率最高,光斑利用能力最强,营养和生殖生长状况均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芒萁 光合有效辐射 光抑制 光合诱导
下载PDF
2015-2020年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林婷敏 陈楠 林偲蔚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22,共12页
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PAR)是植被进行光合作用中实际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是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净初级生产力模型、气候模型等的重要... 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PAR)是植被进行光合作用中实际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是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净初级生产力模型、气候模型等的重要参数。因此高空间分辨率和精确性的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对于高精度的区域生产力及光能利用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30m×30m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直接计算太阳辐射,从而将其作为CASA模型的输入参数。结合多源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研究2015-2020年江汉平原APAR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顾及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分布特点,着重分析了江汉平原农田APAR的时空特性,研究结果较好的反映了江汉平原APAR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2015-2020年APAR年总值在3.42×10^(13)MJ-3.73×10^(13)MJ之间,总体空间分布与植被类型的分布情况相符;(2)农田月均APAR值在4月、7月高于其他月份,表现出“双峰”的特征;(3)在空间分布上,水田APAR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而旱地APAR正好相反,这可能源于种植结构重心转移;(4)通过借助地理探测器,着重考虑与植被生长相关的12个因子(包括≧10℃积温、年总日照时数、年均气温、年总降雨量、农田种植结构、年散射辐射、农田施肥、土壤类型、土壤质地(砂土、粉砂土、黏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12个因素对APAR空间变异性都具有很明显的影响。对CASA的改进方法可以适用于大范围高空间精度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有效辐射 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CASA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不同辐射条件下苹果叶片净光合速率模拟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照全 冯社章 +1 位作者 张显川 程建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37-1044,共8页
以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为试材,将C3植物光合生化模型、气孔导度半机理模型、叶片最大光合速率和相对光合有效辐射(RPAR)之间的经验公式相耦合,能够模拟出不同RPAR(或树冠不同部位)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对小气... 以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为试材,将C3植物光合生化模型、气孔导度半机理模型、叶片最大光合速率和相对光合有效辐射(RPAR)之间的经验公式相耦合,能够模拟出不同RPAR(或树冠不同部位)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对小气候因子和叶水势(Ψl)的响应,及Pn日变化。模拟表明,不同RPAR下Pn变化主要依赖于光合有效辐射(PAR)大小,并对CO2浓度有很高敏感性。不同RPAR下叶片Pn最适温度约为20—30℃,并随PAR或CO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相对湿度(RH)和Ψl对不同RPAR下叶片Pn影响不大,Pn只随RH和Ψl的减小而略有降低。数值模拟表明,当RPAR减小时Pn随之迅速减小,从冠层3 m到1 m处,叶片RPAR从57.18%减少到16.22%,而最大Pn从16.65μmol.m-.2s-1减小到4.24μmol.m-.2s-1。在平均气象条件下,树冠顶部单位面积叶片每天固定CO2为420 mmol.m-.2d-1,而下层叶片只有40 mmol.m-.2d-1。当苹果树冠内叶片接受RPAR低于12%时,全天净光合总量为0,这类叶片可称为无效叶,其所在树冠空间为无效光区。果树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就是尽量减少无效枝叶,利用该模型可确定出这类枝叶在树冠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光合作用 有效光合辐射 模型 无效光区
下载PDF
河口盐沼植物分布对有效光合辐射的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彦龙 刘海霞 +3 位作者 李秀珍 郭文永 唐莹莹 辛在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0-646,共7页
对东滩植被带光量子通量密度的调查研究表明:互花米草带与海三棱藨草带光量子通量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值分别为1 570和1 556μmol/(m2·s)。光照对两物种的生长、繁殖等植物行为的影响只取决于其对光照的利用能力和效率;在互花米... 对东滩植被带光量子通量密度的调查研究表明:互花米草带与海三棱藨草带光量子通量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值分别为1 570和1 556μmol/(m2·s)。光照对两物种的生长、繁殖等植物行为的影响只取决于其对光照的利用能力和效率;在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混生带,到达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的光量子通量密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互花米草对海三棱藨草的遮荫效应达63%,表明互花米草对海三棱藨草具有强的遮荫作用。光照不足严重影响海三棱藨草的生长,在混生带,海三棱藨草生长速率降低,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减少,植株高度增加。因此,互花米草对海三棱藨草的遮荫作用,抑制了海三棱藨草在中潮滩的更新过程,因而也是造成海三棱藨草生境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盐沼 植物分布 有效光合辐射 响应
原文传递
铺设反光膜和林下种草对山地油橄榄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8
作者 白蕾 杨斌 +2 位作者 金辉亮 滕保琴 罗勤学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6-31,共6页
以陇南山地油橄榄种植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铺设反光膜和林下种草两种模式,研究其对油橄榄树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以期有效提升山地栽培油橄榄的光合效率。结果表明:(1)铺设反光膜主要补充下层和中层PAR,在树冠内PAR值表现为铺设... 以陇南山地油橄榄种植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铺设反光膜和林下种草两种模式,研究其对油橄榄树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以期有效提升山地栽培油橄榄的光合效率。结果表明:(1)铺设反光膜主要补充下层和中层PAR,在树冠内PAR值表现为铺设反光膜>CK>林下种草,铺设反光膜分别比CK和林下种草提高了31.73%和66.75%。(2)林下种草对树冠上层的PAR影响有限,在光照弱和光照中时,随着冠层的升高林下种草的PAR降低幅度越小;在光照强时主要削弱中层PAR(45.32%)。(3)铺设反光膜对陇南山地油橄榄园PAR有明显的补充作用,冠层越低补光作用越明显。在有山体遮挡的情况下,铺设反光膜的PAR略高于对照,但较无遮挡时作用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反光膜 林下种草 光合有效辐射
下载PDF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0
9
作者 陈素英 张喜英 +2 位作者 毛任钊 王彦梅 孙宏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1-685,共5页
小麦适期播种不仅是达到全苗壮苗的关键,还有利于小麦健壮生长发育,是提高小麦单产的重要措施。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播量条件下小麦冠层底部光合有效辐射(TPAR)、叶面积指数(LAI)、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IPAR)等的变化及播期对冬... 小麦适期播种不仅是达到全苗壮苗的关键,还有利于小麦健壮生长发育,是提高小麦单产的重要措施。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播量条件下小麦冠层底部光合有效辐射(TPAR)、叶面积指数(LAI)、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IPAR)等的变化及播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和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随小麦播种时间的推迟而降低,小麦冠层底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随小麦播种时间的推迟而增大。小麦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6;冠层底部的光合有效辐射与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72。小麦产量虽然随播期的推迟呈递减趋势,但10月20日之前播种的小麦产量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区,可相应推迟小麦的播种时间,尽量延长上茬玉米的生长期,以实现两茬作物的均衡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冠层底部光合有效辐射 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小麦-玉米轮作
下载PDF
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下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特征 被引量:32
10
作者 朱相成 汤亮 +3 位作者 张文宇 曹梦莹 曹卫星 朱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43,共10页
【目的】揭示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传输特征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方法】以2个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0年分别设置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系统测定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冠层结构和PAR传输参数,分析... 【目的】揭示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传输特征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方法】以2个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0年分别设置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系统测定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冠层结构和PAR传输参数,分析冠层结构和PAR传输参数随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PAR传输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并研究入射光散射比例对冠层PAR传输的影响。【结果】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平均叶倾角和株高有显著影响。冠层PAR透过率、反射率随生育进程先减后增,最小值出现在孕穗至抽穗期;提高施氮量减少了冠层PAR反射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水稻冠层消光系数(K)逐渐增加,并随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不同条件下的K值随移栽后天数的变化可以用指数递增方程来描述。冠层PAR反射率、截获率和K值的日变化呈向下抛物线状,以正午时刻最小;而PAR透过率则呈相反模式;灌浆期PAR透过率、截获率和K值的日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分蘖期和拔节期。消光系数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可以用Doseresp曲线来描述,但受到品种特性和冠层结构的影响。随着入射光散射比例的增加,PAR透过率逐渐减少,K值逐渐增加。【结论】水稻冠层PAR传输特征受栽插密度和施氮量的调控,并存在显著的生育时期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同时受入射光散射比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合有效辐射 消光系数 散射比例
下载PDF
基于试验观测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马金玉 刘晶淼 +3 位作者 李世奎 梁宏 姜朝阳 王炳忠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3-682,共10页
光合有效辐射是生物、生态和农业常用的重要参数,常规气象资料中没有该资料,实测结果也比较少,以往多采用经验气候学计算获得。论文基于固城站观测辐射资料,对光合有效辐射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占总辐射(Q)的比值(η_(P... 光合有效辐射是生物、生态和农业常用的重要参数,常规气象资料中没有该资料,实测结果也比较少,以往多采用经验气候学计算获得。论文基于固城站观测辐射资料,对光合有效辐射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占总辐射(Q)的比值(η_(PAR))分布呈近似钟型,有60%的比值分布在0.35~0.45之间。ηPAR的晴天日变化呈明显单峰型,早、晚低,中午高,阴天ηPAR随云量状况变化而有波动,阴天ηPAR略比晴天大。ηPAR的年变化为冬、春低,夏、秋高。光合有效辐射和太阳总辐射的日、年变化也呈明显的单峰型。固城站全年平均ηPAR为0.40,生长季为0.41,PAR辐射量(Q_(PAR))与Q的关系为:全年Q_(PAR)=0.40Q,生长季Q_(PAR)=0.41Q,这一结果与以往国内一些实测结果相近。论文用此值重新评估华北平原光合生产潜力的结果表明,以往估算光合生产潜力常采用ηPAR=0.47~0.50,这与实测结果相比明显偏高。光合有效辐射变化与太阳高度角、云量、大气中水汽和尘埃等有关,有些原因比较复杂,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占太阳辐射的比值 光合生产潜力
下载PDF
大豆和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各分量日变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飞 张柏 +2 位作者 李凤秀 国志兴 靳华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53-1158,共6页
通过实测大豆和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各分量并计算其反射率、透射率,分析了各分量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分量(FPAR)在一天中均接近于常数,特别是在8:00—11:00和14:00—16:00相对稳定;晴天大豆冠层入射光合有... 通过实测大豆和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各分量并计算其反射率、透射率,分析了各分量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分量(FPAR)在一天中均接近于常数,特别是在8:00—11:00和14:00—16:00相对稳定;晴天大豆冠层入射光合有效辐射变化曲线较阴天平滑,反射率和透射率曲线没有阴天平滑;由于云层的吸收和散射作用,阴天中光合有效辐射(PAR)最大值的出现时间比晴天晚1h左右;植被冠层空间异质性对光合有效辐射各分量影响较大,不同作物类型的各分量之间有较大差异;大豆冠层空间异质性较玉米小,其光合有效辐射各个分量曲线较平滑;线性光量子传感器与太阳入射方向垂直投影线成30°时,冠层入射光合有效辐射平均偏离度值最小,为0.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光合有效辐射 反射率 透射率 偏离度
下载PDF
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组合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分布特征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6
13
作者 崔亮 苏本营 +1 位作者 杨峰 杨文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9-1501,共13页
【目的】发展间种套作大豆是有效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优化群体配置,改善群体光分布特征,实现大豆对有效光能的高效利用,为套作大豆高产栽培及群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和... 【目的】发展间种套作大豆是有效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优化群体配置,改善群体光分布特征,实现大豆对有效光能的高效利用,为套作大豆高产栽培及群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和2012年,以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和大豆品种贡选1号为试材,设计登海605/贡选1号(处理A)、川单418/贡选1号(处理B)、雅玉13/贡选1号(处理C)3种玉豆带状套作组合,并以大豆单作作为对照(CK),分析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PAR分布特征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1)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的PAR和透光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CK(P<0.05)。玉豆共生期间,处理A的PAR分别比处理B和处理C高54.4%和90.7%。处理A的透光率分别比处理B和处理C高7.4%和17.7%。处理A的PAR和透光率均显著高于处理B和处理C。这说明登海605/贡选1号的带状套作组合,能够提高套作系统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透光率。(2)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下,处理A大豆叶片Pn显著高于处理B和处理C(P<0.05),处理B和处理C大豆的Pn与处理A相比分别低了14.16%和27.23%。Gs和Ci与Pn变化趋势相同,Pn与Gs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883**),说明气孔限制可能是Pn下降的主要原因。(3)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显著提高了大豆叶片的Chla、Chlb、Chl(a+b)含量,降低了Chla/b比值,且均呈显著差异(P<0.05)。在V3、V5和R1期时,处理C大豆叶片Chla含量比处理A和B相比分别高5.42%、10.2%、5.9%和3.08%、4.9%、3.3%。处理C下大豆的Chlb含量比处理A和处理B分别高14.4%、14.9%,11.73%和7.8%、7%和5.74%。处理C大豆叶片Chl(a+b)的含量比处理A和处理B分别高7.27%,11.1%,7%和4.08%,5.35%,3.8%。处理间Chla/b与其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不同套作组合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使叶片更有效的捕获有限的光能,对光强降低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增加对有限光能的利用。(4)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大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重且均显著低于CK。且处理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玉豆共生期间,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大豆的LAI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且处理B和处理C的干物质重分别比处理A低35.4%和57.1%,LAI与干物质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977**),说明紧凑型玉米削弱了对大豆弱光胁迫的程度,增加了LAI和光能截获量,从而提高了套作大豆群体的物质积累。(5)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下,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A的单株荚数比处理B和处理C高11.28%和32.75%,单株粒数高5.19%和13.34%,每荚粒数高6.4%和22.5%,单株粒重高2.16%和6.22%。不同处理间大豆产量以处理A的产量最高,且分别比处理B和处理C高13.13%和35.6%,说明随着玉米对大豆弱光胁迫程度的加剧,大豆产量呈现降低趋势。【结论】适宜的株型配置可以改善套作大豆生长的光照环境、提高其光合效率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光分布 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西大滩地区光合有效辐射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琳婵 赵林 +4 位作者 李韧 姚济敏 肖瑶 乔永平 焦克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6-1143,共8页
利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北界西大滩地区2005年度的辐射及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探讨了该地区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PAR日变化与总辐射(Q)日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中午大,早晚小;晴天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变化相对比较平滑... 利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北界西大滩地区2005年度的辐射及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探讨了该地区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PAR日变化与总辐射(Q)日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中午大,早晚小;晴天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变化相对比较平滑,阴天的日变化曲线不稳定,晴天的PAR大于阴天日.PAR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夏季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光合有效辐射系数ηQ值阴天大,晴天小;ηQ的日变化是中午小,早晚大,年变化呈双峰型,在1.75~1.96 mol.MJ-1之间变化,年平均值为1.88 mol.MJ-1.最后,提出了适合本地区PAR的气候学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大滩 光合有效辐射 太阳总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系数 气候学计算方法
下载PDF
不同风浪条件下太湖梅梁湾光合有效辐射的衰减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运林 秦伯强 +4 位作者 陈伟民 胡维平 高光 朱广伟 罗潋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3-1137,共5页
基于2003年7月12~17日在太湖梅梁湾进行的连续6d原位水下光场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风浪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PAR)的衰减和真光层深度,探讨了影响水下光合有效辐射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向下PAR衰减系数为2.63~4.71·m-1... 基于2003年7月12~17日在太湖梅梁湾进行的连续6d原位水下光场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风浪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PAR)的衰减和真光层深度,探讨了影响水下光合有效辐射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向下PAR衰减系数为2.63~4.71·m-1(均值为3.63±0.47·m-1),对应的真光层深度为0.98~1.75m(均值为1.29±0.18m),显示1.5m以下深度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基本上无法获取足够的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从小风浪到中风浪、大风浪向下PAR衰减系数分别是2.63、3.72和4.37·m-1,衰减系数分别增加了41%、66%.透明度、PAR衰减系数、真光层深度与悬浮物浓度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并且与悬浮物中无机颗粒物相关性最好,而与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及溶解性有机碳相关性很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表明,叶绿素a和溶解性有机碳最先被剔除方程,说明在梅梁湾由于风浪扰动引起悬浮物浓度的改变是影响水下光场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梁湾 光合有效辐射(PAR) 悬浮物 衰减系数 真光层深度
下载PDF
近50年中国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6
16
作者 朱旭东 何洪林 +3 位作者 刘敏 于贵瑞 孙晓敏 高彦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80,共11页
基于中国陆地区域1961-2007年逐年/季节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空间化数据(10km×10km),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与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对近50年年/季节平均PAR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全国PAR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 基于中国陆地区域1961-2007年逐年/季节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空间化数据(10km×10km),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与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对近50年年/季节平均PAR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全国PAR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东南低、西部高的特点,年均PAR在17.7~39.5molm-2d-1之间。②全国像元平均的年/季节平均PAR表现出一个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过程,年均PAR降幅为0.138molm-2d-1/10a,不同季节下降幅度存在差异,夏季降幅最大。③逐像元分析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PAR呈现显著下降趋势(α=0.05),东部趋势变化较西部明显,夏冬两季在PAR年际变化中的贡献最大。华北地区在不同季节都是下降区域,而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在不同季节都表现为上升趋势。④PAR年际变化率空间分布在不同时段差异明显,同一地区PAR年际变化率不仅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段也不相同,总体上1990年代之前PAR下降较快,之后下降趋势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有效辐射(PAR)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中国
下载PDF
额济纳地区苜蓿地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7
17
作者 姚济敏 高晓清 +2 位作者 冯起 谷良雷 朱德琴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2-776,共5页
利用额济纳地区查干毛道饲草料基地(主要种植苜蓿)内2001年6~9月的辐射观测资料,对该荒漠绿洲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月变化、日变化、极值及其所占太阳短波辐射比例ηQ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并与张掖、临泽、太湖地区及美国Te... 利用额济纳地区查干毛道饲草料基地(主要种植苜蓿)内2001年6~9月的辐射观测资料,对该荒漠绿洲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月变化、日变化、极值及其所占太阳短波辐射比例ηQ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并与张掖、临泽、太湖地区及美国Texas站作了比较,发现该地区PAR的夏季总量、月平均日总量及各项极值都大于前述其它站点,辐射资源十分丰富;晴天日和阴天日PAR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别;对于ηQ,云和水汽、太阳辐射强度、光周期对它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地区 苜蓿地 光合有效辐射 太阳短波辐射
下载PDF
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光合有效辐射分量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瑾 张德罡 +4 位作者 张宏斌 李刚 杨桂霞 李林芝 辛晓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3-250,共8页
通过实测呼伦贝尔羊草草原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各分量并计算冠层反射率、土壤反射率,对其季节变化、日变化进行浅析。研究表明,在生长季6月初-9月下旬,PAR和APAR(吸收性光合有效辐射)季节变化均呈减小趋势。PAR波动较大,在25~58mol/m... 通过实测呼伦贝尔羊草草原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各分量并计算冠层反射率、土壤反射率,对其季节变化、日变化进行浅析。研究表明,在生长季6月初-9月下旬,PAR和APAR(吸收性光合有效辐射)季节变化均呈减小趋势。PAR波动较大,在25~58mol/m2;APAR则在17~34mol/m2波动。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FPAR)随季节推移呈增大趋势,波动范围在0.46~0.77,最大值出现在8月下旬,可达0.77。晴天冠层入射PAR、反射PAR、透射PAR和土壤反射PAR日变化均呈较标准正弦曲线。冠层反射率在中午12点前后最低而早晚值较高。土壤反射率日变化6月波动较大,在0.4之内,7-9月,仅在0.08内。APAR日变化趋势和入射PAR基本一致。6月、7月至8月中旬,晴天FPAR日变化呈较标准的余弦曲线,变动幅度为0.60,9月变动幅度仅为0.13,几乎趋于常数。本研究在获取较准确地面实测PAR数据的同时得到FPAR,可为本地区草地FPAR的精度评估和验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光合有效辐射 吸收性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 呼伦贝尔
下载PDF
额济纳绿洲沙尘暴天气下光合有效辐射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6
19
作者 姚济敏 高晓清 +2 位作者 冯起 张小由 谷良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4-488,共5页
该文所用资料取自内蒙古额济纳旗查干毛道饲草料基地,采用ICT公司的SKS1110E型辐射仪和SKP215E型光合有效辐射仪观测,并针对典型天气日———2001年4月29日(沙尘暴日)、7月22日(阴天日)和9月4日(晴天日)进行对比,分析了晴天日、阴天日... 该文所用资料取自内蒙古额济纳旗查干毛道饲草料基地,采用ICT公司的SKS1110E型辐射仪和SKP215E型光合有效辐射仪观测,并针对典型天气日———2001年4月29日(沙尘暴日)、7月22日(阴天日)和9月4日(晴天日)进行对比,分析了晴天日、阴天日和沙尘暴日PAR的日总量、日变化及PAR在太阳短波辐射中的比例ηQ的变化,发现在沙尘暴日PAR明显小于阴天日和晴天日下的值,而ηQ非常大,且变化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旗 沙尘暴 光合有效辐射 短波辐射
下载PDF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时序变化特征及与作物产量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25
20
作者 江东 王乃斌 +1 位作者 杨小唤 刘红辉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 ,反演出大面积、从每日到每旬、每月不同时间分辩率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资料 ,在此基础上 ,以河南省高、中、低产县的冬小麦为例 ,深入探讨了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内A PAR的波动规律 ,结果表明 ,APAR的时序变化与冬小麦生...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 ,反演出大面积、从每日到每旬、每月不同时间分辩率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资料 ,在此基础上 ,以河南省高、中、低产县的冬小麦为例 ,深入探讨了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内A PAR的波动规律 ,结果表明 ,APAR的时序变化与冬小麦生育节律有着很好的响应关系 ,并最终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形成。图 3,参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时序变化 作物产量 冬小麦 生育节律 响应关系 光合有效辐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