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光学功能成像低频振荡信号分析及其在功能映射中的应用
1
作者 胡德文 黄晓斌 +1 位作者 刘亚东 周宗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65-2069,共5页
在脑光学功能成像领域,传统的比差法由于受到背景低频振荡信号的影响和算法参数选择的随意性,无法有效地消除背景干扰.本文在仔细研究强0.1Hz低频振荡在脑区域分布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频振荡的比差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0.1Hz低频... 在脑光学功能成像领域,传统的比差法由于受到背景低频振荡信号的影响和算法参数选择的随意性,无法有效地消除背景干扰.本文在仔细研究强0.1Hz低频振荡在脑区域分布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频振荡的比差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0.1Hz低频振荡特性进行跨周期比差,极大的消除了背景图像对激活模式图像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检测性能和鲁棒性.此外研究中还发现,在某些刺激加载时刻,由于比差法和基于低频振荡的比差法受低频振荡相位的影响,当算法参数选择不当时,即使在高信噪比下也无法获取好的检测效果法.为此,本文在设计了一种新的像素点时间序列选择策略的基础上,成功地将非参数化的时间解相关盲源分离算法引入到脑光学功能成像领域,从而提高了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功能成像 低频振荡 时间解相关
下载PDF
比差ICA去噪方法在光学功能成像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东晖 黄晓斌 张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3-205,共3页
在光学功能成像中,极低信噪比会使得样本协方差矩阵具有奇异性,因此导致Emir等人提出的ICA去噪方法在白化预处理过程会出现降维现象,最终使得该方法无法检测出信号。为解决一问题,利用原ICA去噪方法得到的噪声信号与观测信号之间的差异... 在光学功能成像中,极低信噪比会使得样本协方差矩阵具有奇异性,因此导致Emir等人提出的ICA去噪方法在白化预处理过程会出现降维现象,最终使得该方法无法检测出信号。为解决一问题,利用原ICA去噪方法得到的噪声信号与观测信号之间的差异特性,提出了一种比差ICA去噪方法,该方法在信噪比-40dB情况下能成功检测出信号。利用仿真得到的光学功能成像数据,对比分析了比差ICA去噪方法与传统滤波去噪方法在极低信噪比下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比差ICA去噪方法不仅检测性能明显优于滤波去噪方法,且输出信噪比基本不随输入信噪比的下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功能成像 独立成分分析 滤波
下载PDF
光学功能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欣 李越 +4 位作者 赵颖 葛洁 张斌 宁连胜 曹旭晨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4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光学功能成像 乳腺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脑功能光学成像的迭代广义指示函数分析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晓斌 胡德文 +3 位作者 刘亚东 周宗潭 万建伟 董国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4-669,共6页
在脑光学功能成像领域,由T.Yokoo等人提出的广义指示函数法(Generalized Indicator Functions;G IF)能够在极低信噪比下有效地提取大脑行为模式图.但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算法在处理脑功能光学图像序列时存在计算量大的缺点.为解决一问题,... 在脑光学功能成像领域,由T.Yokoo等人提出的广义指示函数法(Generalized Indicator Functions;G IF)能够在极低信噪比下有效地提取大脑行为模式图.但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算法在处理脑功能光学图像序列时存在计算量大的缺点.为解决一问题,本文将W eng等在处理FERET人脸数据库时提出的一种迭代算法与G IF算法相结合,给出了一种迭代格式的G IF算法———RG IF(Recursive G IF),RG IF算法利用迭代计算的特点能大幅削减计算量.利用仿真和实验数据对G IF和RG IF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G IF不仅能够大大节省计算时间,同时检测效果与G IF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功能成像 广义指示函数法 迭代广义指示函数法
下载PDF
脑功能光学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德文 雷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8-82,共5页
首先对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 ,然后对脑功能光学成像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 ,主要介绍了电压敏感性染色成像、内源光学成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神经元活动相关光信号成像等成像方法的原理和最新进展 ,并总... 首先对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 ,然后对脑功能光学成像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 ,主要介绍了电压敏感性染色成像、内源光学成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神经元活动相关光信号成像等成像方法的原理和最新进展 ,并总结了选择光学成像系统所应考虑的因素 ,最后 ,通过对各种成像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提出了改进和完善脑功能光学成像技术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成像 内源信号 电压敏感染料 光学相干层析 神经元活动相关光信号 信息处理 功能光学成像
下载PDF
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图像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陆云达 陆一樑 +3 位作者 陈垚 柴新禹 任秋实 李丽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4-940,共7页
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是一种新兴的脑成像技术,它因空间分辨率高、可长时间在体记录、结构简单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研究人员探索大脑功能。由于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信号易受呼吸、心跳、血管周期性搏动等的影响,信... 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是一种新兴的脑成像技术,它因空间分辨率高、可长时间在体记录、结构简单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研究人员探索大脑功能。由于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信号易受呼吸、心跳、血管周期性搏动等的影响,信噪比很低,研究适用于光学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对基于内源信号脑功能光学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介绍传统图像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对主成分分析、独立成分分析、局部相似度最小化、活动区域反应特征曲线及指示函数法等新的图像处理算法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其不同的应用场合、优缺点及旨在解决的问题。这些新的处理方法可以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图像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 图像处理方法 信噪比
下载PDF
组织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骆清铭 曾绍群 +1 位作者 李鹏程 龚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57-162,共6页
从扩散光学成像和相干域光学成像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和评述了组织光学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技术进展,包括连续波光学成像、时间分辨光学层析成像、扩散光子密度波层析成像、超声调制光学层析成像,以及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和激光散斑成像等, 并讨... 从扩散光学成像和相干域光学成像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和评述了组织光学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技术进展,包括连续波光学成像、时间分辨光学层析成像、扩散光子密度波层析成像、超声调制光学层析成像,以及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和激光散斑成像等, 并讨论了脑功能成像和组织光学功能成像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光学 光学功能成像 光学诊断
下载PDF
稳态快速谱光学功能映射
8
作者 刘亚东 胡德文 +2 位作者 刘发益 李明 王玉成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10-1716,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大脑光学功能映射流程。流程设计任务为周期形式,且周期远小于血液动力学的有效时间跨度。在连续周期刺激下,皮层功能区响应进入稳态,信号表现为围绕稳态值的周期小幅振荡。利用谱分析工具提取体元序列的任务频率成分、... 提出了一种新的大脑光学功能映射流程。流程设计任务为周期形式,且周期远小于血液动力学的有效时间跨度。在连续周期刺激下,皮层功能区响应进入稳态,信号表现为围绕稳态值的周期小幅振荡。利用谱分析工具提取体元序列的任务频率成分、综合谱的幅值和相位信息最终确定任务相关脑区。采用SD大鼠的后肢区(HP)作为模型,使用红光(605±10nm)作为照射源。此流程很好地消除了血管伪迹。分析发现,左右脑后肢区任务响应有先后关系。根据相位图讨论了局部微循环血液交换、动静脉网的血液交换等问题。通过实验发现了高频刺激下血管系统的共振现象。实验结果证明本映射流程是一种有价值的新型功能映射流程,相对传统方法能够得到更多的皮层神经活动时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光学功能成像 光学功能映射 谱估计 血液交换 局部血液循环
原文传递
基于频谱特征的脑皮层动静脉分离
9
作者 王玉成 胡德文 +2 位作者 刘亚东 李明 刘发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
光学功能成像是一种基于内源信号的功能映射方法,成像系统所采集到的脑皮层图像序列含有丰富的生理信号.本文利用心跳和呼吸引起的振荡信号的谱值特征实现了动静脉的分离.文中首先采用阈值分割和区域增长的方法对脑皮层的血管网络进... 光学功能成像是一种基于内源信号的功能映射方法,成像系统所采集到的脑皮层图像序列含有丰富的生理信号.本文利用心跳和呼吸引起的振荡信号的谱值特征实现了动静脉的分离.文中首先采用阈值分割和区域增长的方法对脑皮层的血管网络进行了提取,然后根据动脉波动信号频率分布在5-6Hz之间而静脉波动信号频率分布在1-2Hz之间的生理特征,分别计算其谱值,依据各信号谱值在特定频谱段内所占的功率谱百分比的不同实现了动脉和静脉的分离.最后,本文讨论了动、静脉中脉搏、呼吸以及0.1Hz频谱分量的谱值和相位对动静脉分离的影响和潜在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功能成像 动静脉分离 区域增长 血管分割
下载PDF
Brain changes detecte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被引量:2
10
作者 Kun Lv Yi-Hong Fan +1 位作者 Li Xu Mao-Sheng X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20期3607-3614,共8页
Crohn’s disease(CD)is a chronic,non-specific granulomatous inflammatory disorder that commonly affects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is a phenotyp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CD is prone to relapse,and its incidenc... Crohn’s disease(CD)is a chronic,non-specific granulomatous inflammatory disorder that commonly affects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is a phenotyp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CD is prone to relapse,and its incidence displays a persistent increa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However,the pathogenesis of CD is poorly understood,with some studies emphasizing the link between CD and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Specifically,studies point to the brain-gut-enteric microbiota axis as a key player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D.Furthermore,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whitematter lesions and neurologic deficits in patients with IBD.Based on these findings,brain activity changes in CD patients have been detected by 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 MRI).BOLD-f MRI functions by detecting a local increase in relative blood oxygenation that results from neurotransmitter activity and thus reflects local neuronal firing rates.Therefore,biochemical concentrations of neurotransmitters or metabolites may change in corresponding brain regions of CD patients.To further study this phenomenon,brain changes of CD patients can be detected non-invasively,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by BOLD-f MRI combined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This approach can further shed light on the mechanisms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eurological CD.Overall,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n fMRI and MRS for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CD based on the brain-gut-enteric microbiota ax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gut-enteric microbiota axis Crohn’s diseas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Gut microbiota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ETABOLITE SPECTROSCOPY
下载PDF
刺激调制下的低频自发振荡信号时空分析
11
作者 李明 刘亚东 +3 位作者 胡德文 王玉成 刘发益 冯贵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03-810,共8页
利用光学功能成像技术研究了刺激条件下SD大鼠体感区低频自发振荡信号的时空规律,发现了左、右脑体感区的低频振荡信号在刺激后具有幅度增强、相位发生改变、趋于同步的现象,并据此讨论了低频自发振荡的产生机理,认为细小动脉的舒缩... 利用光学功能成像技术研究了刺激条件下SD大鼠体感区低频自发振荡信号的时空规律,发现了左、右脑体感区的低频振荡信号在刺激后具有幅度增强、相位发生改变、趋于同步的现象,并据此讨论了低频自发振荡的产生机理,认为细小动脉的舒缩对绿光((546±10)nm)下皮层中的自发振荡贡献很大.此外,还研究了动脉、静脉与皮层三处的低频振荡信号的相对相位关系,发现红光((605±10)nm)下静脉和皮层的低频振荡信号有明显的相位差别,皮层领先静脉0.6—1.0s;绿光下,动脉、静脉和皮层三处的相位差别不明显,三者基本同步.分析认为,绿光下在血管处采集的振荡信号与皮层处采集的振荡信号的形成机理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功能成像 低频自发振荡 血管舒缩 谱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