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湍流特征光学测试对比 被引量:8
1
作者 景文博 赵思 +2 位作者 付强 王晓曼 姜会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5-811,共7页
在10℃~230℃温差下,对大气相干长度r0分别采用夏克-哈特曼的到达角起伏法、差分像运动法、波面法三种测量法和四象限探测器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对折射率结构常量Cn2及闪烁功率谱分别采用夏克-哈特曼和光电倍增管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在10℃~230℃温差下,对大气相干长度r0分别采用夏克-哈特曼的到达角起伏法、差分像运动法、波面法三种测量法和四象限探测器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对折射率结构常量Cn2及闪烁功率谱分别采用夏克-哈特曼和光电倍增管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r0,在强湍流时四象限探测器比夏克-哈特曼的稳定性明显降低,且对夏克-哈特曼三种方法,差分像运动法可克服设备抖动等问题,但引入了方向上不一致的问题,波面法可有效避免该问题;对于Cn2,夏克-哈特曼比光电倍增管测量更稳定,拟合相关系数高达0.96;对于闪烁功率谱,由于噪音影响,在200℃时夏克-哈特曼比光电倍增管测得的最大频率高15Hz;最后,通过对夏克-哈特曼子孔径的闪烁功率谱分析得出,若同一子孔径入射光强不在CCD响应的线性区间时无法准确测量闪烁功率谱,否则可通过不同子孔径可完成湍流均匀性的测量.这将为湍流池提供最优的测试方法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拟池 光学测试 夏克-哈特曼 闪烁功率谱 到达角起伏 光强闪烁
下载PDF
非球面的光学测试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斌 王鸣 马力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3年第2期51-54,共4页
介绍非球面及其相关知识,讨论了非球面光学检测的研究现状.按照测量原理的不同,对干涉法、阴影法、激光扫描法等几类典型的非球面测试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了在线检测小型非球面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非球面 光学测试 干涉测试
下载PDF
多光学测试设备光轴不一致性测量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鬲滨 刘朝晖 侯年仓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21期5539-5543,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室外检测多光学测试设备光轴一致性的测试系统。通过对多个光学测试设备光轴一致性进行分析,采用图像采集、存储、计算的方法计算出三台光学测试仪器在光学跟踪平台上安装时的光轴一致性测试结果。系统采用带卤钨灯做发... 介绍了一种用于室外检测多光学测试设备光轴一致性的测试系统。通过对多个光学测试设备光轴一致性进行分析,采用图像采集、存储、计算的方法计算出三台光学测试仪器在光学跟踪平台上安装时的光轴一致性测试结果。系统采用带卤钨灯做发光光源的标准靶板为瞄准基准,两次在不同的位置距离上分别采集光谱辐射计、中波及长波红外热像仪各自的靶心图像,进行靶心瞄准时的脱靶量计算,将脱靶量折算为角度。多光轴不一致性是一个空间光学问题,红外测试设备涉及一个光谱计和两台热像仪,一共三个轴,三个光轴彼此都平行时认为光轴是一致的。三个光轴两两之间存在夹角的话,认为多光轴是不一致的。由于种种条件因素限制,多光轴绝对一致是不可能的,总会存在一定的夹角,即不一致性。文中要求在测量时调节三台仪器的光轴不一致性使其能够达到不超过48″的技术指标。根据数据测得三台光学测试仪器的光轴不一致性为9.181″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轴一致性 光学测试设备 图像 靶板
下载PDF
内燃机燃烧的光学测试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凡华 许忠厚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11,共4页
介绍了用于内燃机燃烧研究的几种光学测试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这些方法包括双色法、全息法、吸收光谱法、激光诱导荧光法、喇曼散射光谱法和相干反斯托克斯光谱法。
关键词 内燃机 燃烧 光学测试 发动机 双色法 全息法
下载PDF
基于平台的网络课程建设—以光学测试技术网络课程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毛少娟 胡文刚 黄敬霞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第15期96-98,共3页
针对光学测试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依托"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平台,构建了网络课程,介绍了网络课程的主要内容、功能模块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 光学测试技术 网络课程 建设
下载PDF
聚能射流高速光学测试技术
6
作者 王卫民 谭显祥 黄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556-563,共8页
本文介绍了用正文同步扫描测量技术对聚能射流的动态参数进行测试,拍摄到非常清晰的射流头部在空气中飞行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运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拍摄的底片进行处理以后,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射流图象。对底片进行测量,获得了射... 本文介绍了用正文同步扫描测量技术对聚能射流的动态参数进行测试,拍摄到非常清晰的射流头部在空气中飞行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运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拍摄的底片进行处理以后,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射流图象。对底片进行测量,获得了射流在X平面内和Y平面内的离轴偏差,以及射流在X、Y平面内的飞行姿态,射流的累积长度作为速度的函数,射流的速度分布,射流的质量分布和动能分布,射流的断裂时间和断裂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流 图象处理 高速光学测试
下载PDF
国内光学测试仪器发展与现状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德衍 《光学仪器》 2011年第2期89-94,共6页
简要回顾了国内光学测试仪器发展史,论述了国内光学测试仪器发展现状的四个主要特征和五个方面的差距,以及造成差距的一些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快提升国内光学测试仪器竞争能力和堵住进口的三项对策。最后,对相关领导和管理者以及专家技术... 简要回顾了国内光学测试仪器发展史,论述了国内光学测试仪器发展现状的四个主要特征和五个方面的差距,以及造成差距的一些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快提升国内光学测试仪器竞争能力和堵住进口的三项对策。最后,对相关领导和管理者以及专家技术人员提出了五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试仪器 计量检测 干涉仪 现状与差距
下载PDF
一种微摩擦力光学测试方法
8
作者 刘治华 王春丽 +1 位作者 杨杰伟 孟令启 《微细加工技术》 EI 2007年第2期9-12,共4页
为了测试微观条件下材料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给出了一种微摩擦力的光学测试方法。基于MEMS工艺制作了硅微力传感器,通过标定的方法得到了微力与传感器的变形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光反射的方法测量了试验过程中传感器的变形量,进而通过数据处... 为了测试微观条件下材料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给出了一种微摩擦力的光学测试方法。基于MEMS工艺制作了硅微力传感器,通过标定的方法得到了微力与传感器的变形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光反射的方法测量了试验过程中传感器的变形量,进而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微摩擦力。简要介绍了微摩擦力的光学测试原理,给出了硅微力传感器的结构及制作过程,并对铜和铝的表面进行了微摩擦力测量。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试精度高、重复性好、系统性能稳定的优点,能满足微机电系统中摩擦力测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摩擦力 微机电系统(MEMS) 光学测试 力传感器
下载PDF
光学测试固体微粒直径的新方法
9
作者 方勇 朱昌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64-366,共3页
 为满足实时性和精度的要求,对固体微粒直径进行快速、准确测量.文中测试方法利用光学中Mie散射原理和Fraunhofer衍射原理设计了光学测试系统.根据散射光强分布与固体微粒直径的关系,用数学迭代法结合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快速获...  为满足实时性和精度的要求,对固体微粒直径进行快速、准确测量.文中测试方法利用光学中Mie散射原理和Fraunhofer衍射原理设计了光学测试系统.根据散射光强分布与固体微粒直径的关系,用数学迭代法结合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快速获得固体微粒直径大小.其测量精度可心达到10μm以下.从实验结果表明,实测值与标准值基本符合.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较,提高了测量精度,缩短了测量时间,操作更加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试 Mie散射原理 Fraunhofer衍射原理 微粒直径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剪切载荷下加筋板失稳模态的全场数字光学测试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伟伟 王峰会 +1 位作者 黄建业 张欢庆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8-882,993,共6页
通过全场光学测试和应变测试的方法,研究了剪切载荷下平板、加筋板、含切口加筋板的屈曲模态及极限承载能力。实验采用对角拉伸方式施加剪切载荷,运用全场光学形貌扫描方法对试件的变形形貌和屈曲模态进行实时扫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 通过全场光学测试和应变测试的方法,研究了剪切载荷下平板、加筋板、含切口加筋板的屈曲模态及极限承载能力。实验采用对角拉伸方式施加剪切载荷,运用全场光学形貌扫描方法对试件的变形形貌和屈曲模态进行实时扫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光学方法得到的加筋板试件的临界屈曲载荷值(12.44 k N)与应变测量结果(12.65 k N)吻合较好,此方法可用于临界屈曲载荷的测试;平板试件破坏时的屈曲模态沿加载方向对称分布,完整加筋板与中心切口加筋板屈曲模态均呈反对称分布,而侧切口加筋板试件的屈曲模态没有对称性;加强筋的强化和切口的局部损伤会引起屈曲模态的偏移;加筋板试件在发生破坏前的位移-载荷曲线均相近;中心切口会极大地削弱加筋板的极限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板 切口 屈曲模态 极限承载力 全场光学测试
下载PDF
GaN HEMT可靠性光学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成林 蔡小龙 +4 位作者 孙梓轩 刘海军 张煜 段向阳 陆海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7-668,共12页
氮化镓(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具有高工作电压、大功率密度、高截止频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微波射频领域。然而GaN材料内部的结构缺陷降低了GaN HEMT的可靠性,因此研究器件的结构缺陷对于提升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电致... 氮化镓(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具有高工作电压、大功率密度、高截止频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微波射频领域。然而GaN材料内部的结构缺陷降低了GaN HEMT的可靠性,因此研究器件的结构缺陷对于提升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电致发光(EL)、光致发光(PL)、阴极荧光(CL)、显微拉曼光谱和红外(IR)热成像五种光学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系统,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相关光学测试技术分析GaN HEMT可靠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五种光学测试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与电学测试技术相比,光学测试技术可以确定缺陷的类型及空间位置。不同测试技术的相互补充将为GaN HEMT可靠性研究提供更加系统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GaN)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 可靠性分析 光学测试技术 结构缺陷
下载PDF
关注自动光学检验和自动光学测试的区别
12
作者 胡志勇 《现代表面贴装资讯》 2009年第6期41-44,共4页
AOI是一种检验包含元器件和配件的电子电路的设备。在装配实施期间通过使用光学器件来获取图像,然后与那些己经确认不含缺陷的电路板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和识别出缺陷现象。而另外一项AOT技术相对较新,它在传统的探针式电子测试系统中... AOI是一种检验包含元器件和配件的电子电路的设备。在装配实施期间通过使用光学器件来获取图像,然后与那些己经确认不含缺陷的电路板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和识别出缺陷现象。而另外一项AOT技术相对较新,它在传统的探针式电子测试系统中加入了故障检测逻辑功能,同时又使用了采用光学扫描方式的检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光学检验 自动光学测试 印制电路板 互连 电子组装
下载PDF
基于OSD交互的液晶显示器光学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洪胜和 林志贤 郭太良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8-273,共6页
针对显示器生产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各种OSD(On Screen Display,OSD)菜单选项进行复杂繁琐的光学测试,而现有测试系统自动化程度和适用性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OSD交互的液晶显示器光学测试系统。首先,设计USB-to-IIC通信电路连接PC与... 针对显示器生产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各种OSD(On Screen Display,OSD)菜单选项进行复杂繁琐的光学测试,而现有测试系统自动化程度和适用性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OSD交互的液晶显示器光学测试系统。首先,设计USB-to-IIC通信电路连接PC与显示器数据总线,并建立DDC/CI通信协议,根据工厂测试例需求由系统发送指令控制OSD菜单,模拟人机交互,然后通过USB通信自动采集光学数据、建立闪烁感知模型,从而进行光色分析和闪烁检测,验证显示器的潜在异常。系统可根据OSD控制指令灵活编制测试例,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有效缓解了生产测试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D交互 液晶显示器 光学测试 闪烁检测
下载PDF
机翼弹性变形量及导弹发射机弹分离运动过程动态光学测试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自强 尹文礼 +1 位作者 叶夏青 梁洪伟 《测控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9-11,共3页
详细介绍了动态光学测试在导弹研制过程中的应用。还介绍了动态光测试系统的使用设备 ,设备装机及机上改装调试等技术准备 ;测试原理、测试方法、摄机参数的标定、参考坐标系的标定、关键附件的选定及加工要求等 ;试飞测试的实施 ,试飞... 详细介绍了动态光学测试在导弹研制过程中的应用。还介绍了动态光测试系统的使用设备 ,设备装机及机上改装调试等技术准备 ;测试原理、测试方法、摄机参数的标定、参考坐标系的标定、关键附件的选定及加工要求等 ;试飞测试的实施 ,试飞测试结果。该系统在国内首次采用 ,利用软件对图像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光学测试
下载PDF
VR/AR技术及虚拟图像的光学测试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乔波 牟同升 +2 位作者 李俊凯 杨国政 赵英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7年第6期17-20,共4页
VR/AR设备在图像质量和光学性能等方面存在缺陷,对于其关键技术指标的测量与评价也还处于空白阶段,致使影响用户体验的眩晕和沉浸感等问题无法进行量化评价。通过研究VR/AR技术,提出VR/AR设备在显示光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专家... VR/AR设备在图像质量和光学性能等方面存在缺陷,对于其关键技术指标的测量与评价也还处于空白阶段,致使影响用户体验的眩晕和沉浸感等问题无法进行量化评价。通过研究VR/AR技术,提出VR/AR设备在显示光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专家在IEC/TC110上关于VR/AR光学性能测量的国际标准提案,从视场、畸变和响应时间三个参数指标,介绍VR/AR设备的光学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AR 虚拟图像 光学测试 标准化 视场 畸变 响应时间
下载PDF
非标准凸台小试样高温蠕变伸长率光学测试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宇 赵澎涛 +1 位作者 胡慧然 王永红 《测控技术》 2020年第2期7-13,共7页
为了测量高温条件下非标准凸台试样的蠕变伸长率,研制了高温蠕变光学测试系统。设计了带观察窗的高温炉,使用窄带光源与滤光片获取清晰高温图像。在获取的高温图像上使用轮廓识别、凸台定位、亚像素边缘检测、灰度预测等算法对试样的凸... 为了测量高温条件下非标准凸台试样的蠕变伸长率,研制了高温蠕变光学测试系统。设计了带观察窗的高温炉,使用窄带光源与滤光片获取清晰高温图像。在获取的高温图像上使用轮廓识别、凸台定位、亚像素边缘检测、灰度预测等算法对试样的凸台中心线进行检测、定位。通过实验给出了高温光学引伸计的测量结果以及由灰度预测算法去除异常波动值后的结果。实验证明:光学引伸计能够测量高温蠕变伸长率;同时经灰度预测算法平滑后的数据,平均相对误差由1. 234%降至0. 966%,伸长率曲线更加平滑。所采用的方法为非标准小试样的高温蠕变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试 高温蠕变 形态学边缘检测 Logistic方程拟合 灰色预测模型
下载PDF
光学测试方法在柴油机缸内微粒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项莉 李强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3-85,共3页
介绍了用于柴油机缸内燃烧的几种光学测试方法 ,对其中技术上较为成熟的两种方法——透射光衰减法和双色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指出光学测试方法的优越性在于 ,通过图像分析可以得到燃烧场的二维或三维信息 。
关键词 柴油机 光学测试 双色法 透射光衰减法 缸内燃烧 微粒测试
下载PDF
微位移光学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予峰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第11期97-97,共1页
微位移技术是目前高精端机械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技术,尤其是在生物研究,航天航空领域之中,体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日常经常使用的照相机等也都涉及到了微位移。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对微位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本文... 微位移技术是目前高精端机械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技术,尤其是在生物研究,航天航空领域之中,体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日常经常使用的照相机等也都涉及到了微位移。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对微位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微位移进行光学测试,这对于调整和提高微位移的精确度具有重要的作用。然后详细的分析一下光学测试的装置构成和内容。希望可以通过简化的装置,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这样能够详细的了解微位移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位移 光学测试 方法 装置 分析
下载PDF
喷雾场内液滴粒径光学测试技术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家丰 聂万胜 +2 位作者 林伟 苏凌宇 仝毅恒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2-707,共6页
雾化场粒径测量对于测试和评价喷雾性能意义重大,总结分析光学粒径测量技术手段十分重要。介绍了喷雾的基本原理及粒径数学表征;论述了喷雾场测试中主流及新兴的粒径光学测试方法如光散射、平面结构光照明、相位多普勒分析仪、激光全息... 雾化场粒径测量对于测试和评价喷雾性能意义重大,总结分析光学粒径测量技术手段十分重要。介绍了喷雾的基本原理及粒径数学表征;论述了喷雾场测试中主流及新兴的粒径光学测试方法如光散射、平面结构光照明、相位多普勒分析仪、激光全息技术、双光谱成像等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列举了这些测试方法的典型应用场合。针对喷雾场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总结评述并进行对比分析,对喷雾场粒径测量中如何恰当选取测试方法给出具体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喷雾粒径测量 光学测试方法 光散射
下载PDF
GaN HEMT瞬态结温光学测试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先奎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17-827,共11页
对GaN HEMT瞬态结温测试中应用最广泛的3种光学测温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3种光学测试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红外测温技术测试速度快、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产品的筛选测试等,但是其响应时间为13~16μs,可能由于无法及时捕捉到器件的峰值... 对GaN HEMT瞬态结温测试中应用最广泛的3种光学测温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3种光学测试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红外测温技术测试速度快、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产品的筛选测试等,但是其响应时间为13~16μs,可能由于无法及时捕捉到器件的峰值温度而低估瞬态结温;微区拉曼光谱测温技术最佳时间分辨率为10 ns,可以有效测量器件的瞬态结温特性,由于采用点测温模式,其测量速度较慢,且难以实现对峰值温度点的定位及测试;光热反射测温技术具有最高800 ps的时间分辨率,采用成像形式对器件进行瞬态结温测试,其测试速度介于红外和微区拉曼光谱测温技术之间。随着光学测试技术的发展,不同测试技术的结合将为GaN HEMT瞬态结温的准确测量提供更加优化的方案,以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HEMT 瞬态结温 光学测试 光热反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