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韦艳 李爱琴 +5 位作者 赵鹏 杨长宝 晋辉 毋领娟 柴文文 郑海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拟行PCI,于PCI术前、术中及术后依次行IVUS和OCT检测,获取两组图像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拟行PCI,于PCI术前、术中及术后依次行IVUS和OCT检测,获取两组图像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病变管径相关参数及并发症。结果 术前OCT脂质斑块、纤维斑块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IVUS,混合斑块、斑块侵蚀及斑块破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IVUS(均P<0.05);支架植入后,OCT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边缘夹层、支架内残余血栓及支架内斑块脱垂检出率均明显高于IVUS(均P<0.05);术后12个月,OCT晚期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边缘夹层及支架内斑块/血栓脱垂检出率均明显高于IVUS(均P<0.05)。结论 OCT和IVUS均可用于指导PCI术,OCT对术前斑块性质(斑块侵蚀、斑块破裂、红、白血栓)及术后并发症(支架贴壁不良、支架内残余血栓、支架边缘夹层及支架内组织脱垂)的识别优于IVUS,OCT能准确测量内衬纤维帽厚度,识别出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CFA),而IVUS能检测斑块负荷及血管重构指数。二者联用可取长补短,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血管内超声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PCI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2
作者 王丽绒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3期0080-0082,共3页
探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PCI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我院收治的74例冠状动脉PCI术患者,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血管内超声技术,观察组开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比较两组... 探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PCI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我院收治的74例冠状动脉PCI术患者,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血管内超声技术,观察组开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斑块成分与特征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管腔面积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及最小管腔面积较之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支架贴壁不良、内膜脱垂与心肌缺血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超声技术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PCI术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均可掌握患者的管腔面积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及最小管腔面积。可相对于对照组的血管内超声技术,观察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应用,可更好地提升支架贴壁不良、内膜脱垂与心肌缺血检出率,为其得到及时且针对性处理提供必要支持。另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更好地观察患者的脂质、钙化及纤维斑块、血栓等,为患者手术效果的改善提供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PCI术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在外周血管临床应用的进展
3
作者 王艺皓 黄献琛 张喜成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近年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发展迅速。它使用近红外光代替声波,利用类似超声波脉冲回波成像的方式^([1,2]),通过干涉法测量光在不同深度组织的折射率,从而生成高分辨的组织内部横截面图像^([3])。目前... 近年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发展迅速。它使用近红外光代替声波,利用类似超声波脉冲回波成像的方式^([1,2]),通过干涉法测量光在不同深度组织的折射率,从而生成高分辨的组织内部横截面图像^([3])。目前OCT已被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包括视神经病变^([4,5])、皮肤癌^([6])、牙科^([7])和血管等。OCT在冠状动脉的应用已比较成熟[8,9],在评估斑块性质、血管壁钙化以及观测支架方面优于IVUS^([10])。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将OCT应用于周围血管,并证实其在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病变 外周动脉疾病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周围血管 外周血管 超声波脉冲 回波成像 血管壁钙化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跃进 赵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1-403,共3页
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仅能提供血管腔的影像,不能反应血管壁和粥样硬化斑块本身的信息,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则可补充之,获得连续血管横断面图像,对斑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识别易损斑块,判断临界病变的严重程度,指导冠... 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仅能提供血管腔的影像,不能反应血管壁和粥样硬化斑块本身的信息,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则可补充之,获得连续血管横断面图像,对斑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识别易损斑块,判断临界病变的严重程度,指导冠脉介入治疗(PCI),并观察支架扩张、贴壁和内膜修复及增生情况,发现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和断裂等。应用IVUS和OCT指导PCI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分辨率相差10倍,IVUS成像较模糊,而OCT更清晰,两者合一、互相补充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血管内超声对比检测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 被引量:9
5
作者 韩志刚 孟令波 +1 位作者 侯静波 于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8年2—9月间的27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OCT及IVUS检查,共检查了30处病变,其中8处为药物支架植入后病变,其余22处为未经... 目的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8年2—9月间的27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OCT及IVUS检查,共检查了30处病变,其中8处为药物支架植入后病变,其余22处为未经介入治疗干预的病变,对其中19处病变进行了支架植入术。结果对22例未经介入治疗干预的病变行OCT及IVUS检查,结果显示OCT检出富含脂质斑块伴薄纤维帽12例,IVUS检出2例;其中斑块破裂形成内膜轻微撕裂4例,IVUS未检出;斑块破裂伴夹层形成5例,IVUS检出1例;OCT检出血栓形成5例,其中红色血栓3例,白色血栓2例,IVUS检出1例,不能判断是红色血栓还是白色血栓。结论OCT在检测不稳定斑块方面优于IVUS,在检测斑块破裂致轻微内膜撕裂或夹层形成,以及继发血栓形成方面呈现优于IVUS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血管内超声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光学相干成像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林 朱玮玮 +10 位作者 王志胜 何东方 迟云鹏 张晓江 卢春山 汪国忠 方冬平 郝蓬 刘梅颜 郭成军 张英川 《中国医药》 2016年第7期966-969,共4页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左主干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因左主干病变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在左主干介入治疗中使用的血管内影...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左主干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因左主干病变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在左主干介入治疗中使用的血管内影像指导方法分为IVUS组(29例)和OCT组(31例),比较2组患者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和随访12个月后的预后,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OCT组患者造影剂用量、后扩张次数和贴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IVUS组[(187±29)ml比(155±20)ml、(3.5±0.3)次比(2.3±0.6)次、77.4%(24/31)比51.7%(1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访12个月后,2组患者病死率、心肌梗死发生率、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IVUS相比,OCT可发现更多支架贴壁不良反应,增加了后扩张次数,但并未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成像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7
7
作者 钟玥 饶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657-659,共3页
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作为成熟的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像技术,已成为冠状动脉造影的重要补充手段。IVUS的优势在于透射深度大,在管腔结构之外可获取血管壁结构;而OCT则空间分辨率... 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作为成熟的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像技术,已成为冠状动脉造影的重要补充手段。IVUS的优势在于透射深度大,在管腔结构之外可获取血管壁结构;而OCT则空间分辨率高,与组织学结果高度相关。随着无需球囊阻断血流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FD-OCT)的不断推广,OCT临床实用性增强。本文就最新研究进展中IVUS与FD-OCT的成像方式、对病变血管的评估效用及对介入治疗的指引作用进行对比,以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影像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指导下药物球囊治疗在冠脉原位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尹秋林 曾林飞 +1 位作者 邓志芳 张学洪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4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指导下药物球囊治疗冠脉原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脉原位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均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指导下药物球囊治疗冠脉原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脉原位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均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30,采用IVUS/OCT引导下药物球囊治疗)、B组(n=30,采用血管造影引导下药物球囊治疗)、C组(n=30,采用IVUS/OCT引导金属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及D组(n=30,采用血管造影引导下金属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分析四组患者术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最小管腔面积、双抗时间、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晚期管腔丢失情况。结果A、B组患者术后1年内MACE总发生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A组患者术后最小管腔直径均大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术后双抗时间均短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1年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LVEDD、LVEF及晚期管腔丢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OCT引导下的药物球囊治疗冠脉原位病变可降低MACE发生率,增加最小管腔直径,缩短双抗时间,具备一定安全性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药物球囊 冠脉原位病变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名鹏 毛先军 王仲华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效果,为临床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选取有效的检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PCI治疗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即分为实验组(50例,采用血管内超声技术)、对照组...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效果,为临床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选取有效的检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PCI治疗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即分为实验组(50例,采用血管内超声技术)、对照组(48例,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斑块检出率(96.00%)和对照组(97.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管腔面积狭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支架植入率(42.00%)、术期并发症检出率(34.00%)和对照组(41.67%、3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实验组患者的远期并发症检出率(44.00%)和对照组(5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血管内超声可达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相似的效果,可用于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效果
下载PDF
光学相干成像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10
作者 张丽 贺兆发 +3 位作者 韩志刚 刘爽 高山 王秀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43-44,47,共3页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成像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30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光学相干成像指导介入治疗(OCT组,n=16)和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IVUS组,n=14),比较两组支架的情况和术...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成像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30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光学相干成像指导介入治疗(OCT组,n=16)和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IVUS组,n=14),比较两组支架的情况和术后随访的心脏功能情况。结果:对于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经血管内超声与光学相干成像指导进行介入治疗,两者的置入率和达标率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支架评价直径也无显著的差异。另外,LVEF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术后平板运动试验及心电图结果方面显示两组也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光学相干成像与血管内超声在指导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治疗中均有效果,两者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成像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左主干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钙化病变的近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滕玮利 李琪 +6 位作者 马玉良 曹成富 刘健 赵红 卢明瑜 宋俊贤 王伟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比较腔内影像学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钙化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OCT或IVUS指导下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60例患者... 目的:比较腔内影像学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钙化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OCT或IVUS指导下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60例患者(61处病变),根据术中使用OCT或IVUS指导,分为OCT指导组23例(24处病变),IVUS指导组37例(37处病变)。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病变及手术特点,腔内影像学结果,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病变及手术特点方面: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均达100%;住院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OCT指导组对比剂用量多于IVUS指导组([322.9±106.1)ml vs(.270.6±81.2)ml,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腔内影像学结果方面:与IVUS指导组比较,OCT指导组可以获得更高的支架膨胀率[(82±8)%vs(.75±10)%,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内影像学技术OCT与IVUS对于指导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具有重要作用,OCT比IVUS指导下的旋磨术可以获得更高的支架膨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血管内超声 钙化病变 旋磨术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CNN)在血管内光学相干层析成像(IVOCT)钙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琪 于波 +2 位作者 何春柳 贾海波 李志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52-252,共1页
目的临床中对于不同的斑块组分干预手段不同,其中钙化斑块的识别在手术前、中、后都具有重要意义。而IVOCT凭借其高分辨率,成为体内血管成像的"金标准"。一个IVOCT回撤包含几百帧图像,但目前的IVOCT图像识读需要经过专业培训... 目的临床中对于不同的斑块组分干预手段不同,其中钙化斑块的识别在手术前、中、后都具有重要意义。而IVOCT凭借其高分辨率,成为体内血管成像的"金标准"。一个IVOCT回撤包含几百帧图像,但目前的IVOCT图像识读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逐帧查看,成本高、耗时长,且存在个体不同状态及个体间的差异等。使用CNN自动判别IVOCT图像中是否含有钙化斑块,以此辅助临床应用。方法研究数据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CT图像 自动判别 专业培训 血管内 CNN 研究数据 干预手段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血管内超声在PCI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利平 朴哲浩 +3 位作者 林小叶 金鑫 崔燕 朴金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12期2206-2207,共2页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随着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一些辅助检查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其中包括血管内影像学检测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通过阐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血管内超声的发展,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随着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一些辅助检查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其中包括血管内影像学检测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通过阐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血管内超声的发展,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血管内超声检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包括指导支架置入、评价介入疗效等方面的优劣,从而提供更好的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 介入手术 血管疾病 辅助检查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血管内超声成像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德崴 俞梦越 吴永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期16-20,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和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是现行两种主要的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组织相关性良好等特点;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具有穿透性高,成像范围广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两种技术有着各自的优...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和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是现行两种主要的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组织相关性良好等特点;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具有穿透性高,成像范围广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两种技术有着各自的优势,两者的结合应用可以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现就不同临床应用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的评价能力进行对比,并对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的结合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血管内超声成像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与光学微血管造影的指纹防伪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朋 江磊 +3 位作者 王海霞 孙昊浩 张怡龙 梁荣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共10页
提出一种指纹防伪方法,通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获取手指指尖的表皮层指纹、真皮层指纹与汗腺等结构信息,通过光学微血管造影获取手指指尖下的血流信息,结合两种技术获取具有动态防伪的指尖生物识别特征体数据.用真指纹和制作的假指纹对传... 提出一种指纹防伪方法,通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获取手指指尖的表皮层指纹、真皮层指纹与汗腺等结构信息,通过光学微血管造影获取手指指尖下的血流信息,结合两种技术获取具有动态防伪的指尖生物识别特征体数据.用真指纹和制作的假指纹对传统商业指纹采集仪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传统商业指纹采集仪难以分辨真假指纹,防伪能力不足;光学相干层析的指纹成像可利用获取的手指皮下结构有效识别常见的人造指纹制品,基于真皮层指纹状态判断真假指纹;利用光学微血管造影获取的手指皮下血流成像,结合平均光强阈值可实现指纹活体防伪;所提出的指纹防伪方法的准确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相干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光学血管造影 真皮层指纹 血管 生物识别技术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估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昊 于淮 涂应锋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而支架内再狭窄是其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支架内再狭窄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晰,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血管内超声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高效的手段来揭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发... 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而支架内再狭窄是其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支架内再狭窄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晰,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血管内超声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高效的手段来揭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发展,分析支架内再狭窄中斑块的组织病理形态以及易感因素,有助于了解和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指导临床介入治疗策略。现拟分析近年来血管内超声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对于支架内再狭窄研究进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血管内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裘耀扬 桂家辉 +2 位作者 黄林 虎学强 李勤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3期360-365,共6页
血管内光学相干层析成像(IVOCT)技术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可实现血管内病变组织高分辨率、无辐射、实时在体成像,在临床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IVOCT的成像原理、生物组织光学特征参数... 血管内光学相干层析成像(IVOCT)技术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可实现血管内病变组织高分辨率、无辐射、实时在体成像,在临床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IVOCT的成像原理、生物组织光学特征参数以及色散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概述,为构建斑块的智能识别系统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识别 光学特征参数 机器学习
下载PDF
2019年美国眼科临床指南(PPP)解读——光学相干层析血管成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克岩 王敏 徐格致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38-444,共7页
2019年底美国眼科学会(AAO)发布了新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指南(PPP)。光学相干层析血管成像(OCTA)被列入DR PPP中,成为AAO推荐的辅助检查之一。OCTA有助于DR的早期筛查、病情监测、治疗指导、疗效评价,甚至病理机制研究,正日益成... 2019年底美国眼科学会(AAO)发布了新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指南(PPP)。光学相干层析血管成像(OCTA)被列入DR PPP中,成为AAO推荐的辅助检查之一。OCTA有助于DR的早期筛查、病情监测、治疗指导、疗效评价,甚至病理机制研究,正日益成为防治DR这一世界性难题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临床指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层析血管成像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PCI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海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PCI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行冠状动脉PCI术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于冠状动脉PCI术前、术中及术后辅助实施相关影像...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PCI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行冠状动脉PCI术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于冠状动脉PCI术前、术中及术后辅助实施相关影像诊断技术。按辅助诊断技术差异分为OCT组34例及IVUS组76例。获取两组图像并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PCI术前冠状动脉管径相关参数及支架植入情况、PCI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支架植入后不良反应事件检出情况。结果:两组斑块成分中钙化、脂质及纤维例数呈同质性(P>0.05);OCT组斑块特征中红、白血栓检出率为50.00%,高于IVUS组的0.00%(P<0.05);OCT组内衬纤维帽厚度测量为(53.45±10.23)μm,IVUS组未可测量;两组管腔相关参数中管腔面积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及支架植入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T组检出心肌缺血表现高于IVUS组(P<0.05);OCT组支架贴壁不良、内膜脱垂检出率较IVUS组更高(P<0.05)。结论:OCT、IVUS均可用于冠状动脉PCI术指导,但OCT可识别红、白血栓,测量内衬纤维帽厚度,且PCI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及支架植入后支架贴壁不良、内膜脱垂检出率高于IVUS,故OCT整体要优于IV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扫描血管成像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瑶 王敏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70-374,共5页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是目前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这2项均为有创检查,且染料入血可以引起不良反应。光学相干层析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项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的,新型、无创、非接触的眼底血...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是目前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这2项均为有创检查,且染料入血可以引起不良反应。光学相干层析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项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的,新型、无创、非接触的眼底血管成像方法,可以分层显示视网膜血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及黄斑旁毛细血管扩张症中均有应用。本文就OCTA的相关概念及其在眼底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扫描血管成像 脉络膜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血管阻塞 黄斑旁毛细血管扩张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