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2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人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娟 唐义灵 李西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正常眼黄斑区结构的图像特征。方法对50只正常眼行黄斑区OCT检查,并测量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结果 OCT图像反映了黄斑区解剖结构的特点,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平...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正常眼黄斑区结构的图像特征。方法对50只正常眼行黄斑区OCT检查,并测量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结果 OCT图像反映了黄斑区解剖结构的特点,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平均厚度测量值为(140±6)μm。结论正常眼黄斑区OCT图像能够反映正常黄斑区结构的特点,同时可对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进行精确的量化测定,有助于眼底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图像特征 诊断
下载PDF
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梅海峰 邢怡桥 江双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观察波及黄斑区的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各时期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分析其与视力恢复过程的对应关系。方法对28例28眼波及黄斑区的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经巩膜外加压术视网膜成功复住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 目的 观察波及黄斑区的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各时期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分析其与视力恢复过程的对应关系。方法对28例28眼波及黄斑区的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经巩膜外加压术视网膜成功复住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观察黄斑区形态变化,并分析其与相应时间段内视力变化的关系。结果术后1周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存留,随着时间的延长,积液不断吸收,至术后12月时,仍有3例视网膜神经上皮下存在少量积液,其余积液全部吸收。与之相对应,随着神经上皮下积液的不断吸收,患者视力逐渐提高,术后12月时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05者1眼,0.05~0.3者6眼,0.3~0.5者8眼,≥0.5者13眼。术后1月与1周(P〈0.02)、3月与1月(P〈0.01)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脱离高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术后6月、12月则无明显变化(P〉0.10)。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从微观角度清晰地显示视网膜复位后黄斑区形态结构的变化,并能较好地解释术后视力的恢复过程,从而为科学预测术后视力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视网膜脱离 视力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祝莹 张繁友 +1 位作者 徐少凯 赵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581-583,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VKH)葡萄膜炎期多湖状视网膜脱离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对12例VKH患者24眼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OCT检查。结果:OCT图... 目的:观察和分析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VKH)葡萄膜炎期多湖状视网膜脱离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对12例VKH患者24眼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OCT检查。结果:OCT图像可见12例24眼均有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视网膜下间隔将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分成多个部分。应用激素治疗后,视网膜浆液性渗出吸收,视网膜下的间隔完全消失。结论:VKH治疗前,视网膜下间隔导致VKH多湖状视网膜脱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病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梅海峰 邢怡桥 +3 位作者 杨安怀 江双红 杨杰 金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685-686,共2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特征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52例162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观察指标包括发病年龄、性别、眼别、视力、裂孔... 目的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特征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52例162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观察指标包括发病年龄、性别、眼别、视力、裂孔分期、裂孔孔径及底径大小、裂孔缘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以及对侧眼黄斑部病变情况。结果152例162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中,男36例40眼,女116例122眼;年龄28~72岁,其中51~70岁者占76.6%;发病无左、右眼别差异;视力眼前指数~0.5,平均0.15±0.09;特发性黄斑裂孔分期:I期Ⅱ眼,Ⅱ期23眼,Ⅲ期78眼,Ⅳ期50眼;裂孔孔径大小为(552.57±237.39)μm,裂孔底径大小为(980.55±365.64)μm;裂孔缘两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分别为(343.68±86.08)μm及(363.45±90.25)μm;23眼伴有黄斑前膜,56眼伴有玻璃体后脱离。非黄斑裂孔眼中黄斑板层孔8眼,黄斑前膜10眼,Ⅲ期裂孔5眼,Ⅳ期裂孔2眼,玻璃体黄斑牵引17眼,玻璃体后脱离16眼。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在临床上多见于5l~70岁的女性患者,发病无眼别差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分期,观察裂孔大小、裂孔缘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监测对侧眼黄斑区病情变化,还有助于探索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成机制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黄斑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疾病眼底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志学 邹媛媛 +3 位作者 李文英 王雪燕 张敏 孔令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2-384,共3页
目的 :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病变情况。方法:对9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矫正视力检查、眼底检查、OCT检查。观察患者OCT表现,分析OCT异常表现与矫正视力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病变情况。方法:对9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矫正视力检查、眼底检查、OCT检查。观察患者OCT表现,分析OCT异常表现与矫正视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OCT检查有异常148眼(75.51%),其中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84眼(56.76%),色素上皮层及椭圆体层改变38眼(25.68%)。其他改变如视盘水肿,视网膜有出血、棉绒斑等改变26眼(17.56%)。患者OCT异常表现与矫正视力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其中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对视力的影响最大。结论:75.51%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通过OCT检查出异常,其异常表现主要有3种,显示出OCT在该病眼底检查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广峰 顾铮 +7 位作者 范颖 孟忻 高新晓 蔺洁 王华 贾羽颂 付秀稳 汪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特征。方法临床确诊为AZOOR患者5例(5眼)纳入研究,健眼为对照眼。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观察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特征。方法临床确诊为AZOOR患者5例(5眼)纳入研究,健眼为对照眼。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并行OCT检查患者的黄斑区,观察并分析患者的OCT图像特征,并和健眼比较分析黄斑区的厚度差异和结构改变。结果 OCT检查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外层损害,损害的位置和范围不同,其共同特征是外界膜层光带信号强度不均匀,局部显示模糊甚至局部缺损,局部区域向下凹陷。光感受器内节/外节光带出现强度减弱和部分区域断裂、消失的现象。而在几乎所有的患眼病变区域视锥细胞外节尖端层模糊或消氉失,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则没有显著的结构改变。患眼中心凹处外界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厚度为(83.20±9.90)μm,健眼为(101.80±2.2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眼与健眼外界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厚度的差值,与患眼BCVA呈负相关(r=-0.94,P<0.05)。结论 AZOOR患者的视网膜损害多位于外层,其中视锥细胞外节尖端层损害最为显著;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外界膜层至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变薄的现象,可能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损害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改变 被引量:8
7
作者 洪朝阳 吴苗琴 池新昌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CSC)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图像的变化。方法 对 4 2例患者的 4 4眼进行OCT检查 ,对其进行动态观察和测量 ,分析其结果。结果 根据OCT图像 ,病变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神经上皮层... 目的 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CSC)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图像的变化。方法 对 4 2例患者的 4 4眼进行OCT检查 ,对其进行动态观察和测量 ,分析其结果。结果 根据OCT图像 ,病变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同时脱离、色素上皮脱离 3种不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贾丽丽 吴强 +4 位作者 邹俊 朱捷 陈颖 王文清 戴友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8-210,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MEM)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以及黄斑前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以评价OCT技术对IME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4例180只眼IMEM患者(IMEM组)的O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60只...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MEM)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以及黄斑前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以评价OCT技术对IME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4例180只眼IMEM患者(IMEM组)的O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60只眼。应用OCT观察IMEM的图像特征,并检测IMEM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对不同黄斑中心凹形态组的中心凹厚度进行比较。结果①IMEM的OCT图像特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光带,部分与视网膜内表面完全紧密粘连或分离。IMEM的中心凹形态改变有4种表现,伴有板层黄斑裂孔8眼(4.44%),伴有假性黄斑裂孔12眼(6.67%),增生性黄斑前膜22眼(12.22%),伴有黄斑水肿138眼(76.67%)。②正常对照组和IMEM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值分别为(156.67±11.43)和(337.84±126.58)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增生性黄斑前膜组、黄斑水肿组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分别为(604.86±213.3)、(328.88±65.58)μm,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板层黄斑裂孔组、假性黄斑裂孔组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分别为(114.63±10.46)、(149.08±14.23)μm,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增生性黄斑前膜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高于黄斑水肿组、板层黄斑裂孔组和假性黄斑裂孔组(P值均<0.001),黄斑水肿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高于板层黄斑裂孔组和假性黄斑裂孔组(P值均<0.001)。结论 OCT能显示IMEM的图像特征,并能定量检测IMEM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OCT可作为IMEM可靠的诊断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 诊断方法
下载PDF
先天性黄斑缺损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敏 肖丽波 +1 位作者 李娟娟 盛志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64-1465,共2页
先天性黄斑缺损多数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也有散发病例,此病除家族遗传外,常伴有手足发育畸形,眼部可合并有其他先天性异常,包括虹膜缺损、视乳头缺损、小角膜和小眼球等[1]。
关键词 先天性黄斑缺损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图像特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异常 视乳头缺损 隐性遗传
下载PDF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及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媛 朱娟 杜善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492-1495,1514,共5页
目的:分析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的特点,探讨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年龄、眼轴、最佳矫正视力等指标特点。根据扫描图像对该类疾病分型、分期,探讨不同类型黄斑病变手术预后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高度近... 目的:分析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的特点,探讨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年龄、眼轴、最佳矫正视力等指标特点。根据扫描图像对该类疾病分型、分期,探讨不同类型黄斑病变手术预后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高度近视患者49例(49眼)经眼科常规眼底检查、B超及OCT检查确诊的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患者,分析其OCT扫描图像特点以及年龄、眼轴、最佳矫正视力等临床指标特点。49例中40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随访术后1月视力情况,分析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预后情况,探讨手术时机。结果: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OCT扫描图像均存在玻璃体后界膜对视网膜的牵引,同时根据视网膜的图像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类:黄斑劈裂、黄斑水肿、黄斑前膜、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随年龄增加,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呈逐渐加重趋势。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最佳矫正视力等临床特点不同。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手术时机最好选择在视力下降但尚未形成黄斑裂孔及视网膜脱离前,不同类型术后预后不同。结论:根据OCT检查图像特征对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分类、分型有重要作用;OCT检查对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治疗方式选择、治疗时机选择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病理性近视 年龄 眼轴 视力
下载PDF
急性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岳岩坤 刘武 莫宾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采用频域Cirrus HD-OCT进一步观察急性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VKH)眼底的形态及视网膜内部的特有结构。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急性期VKH综合征确诊病例20例40只眼。对20例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最佳矫正... 目的采用频域Cirrus HD-OCT进一步观察急性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VKH)眼底的形态及视网膜内部的特有结构。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急性期VKH综合征确诊病例20例40只眼。对20例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当天选用Cirrus HD-OCT机器,应用512×128及高清5线两种扫描模式测量20例(40只眼)后极部视网膜结构,此后每7 d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复查,直至后极部视网膜完全复位,主要指标:定性描述OCT后极部视网膜内在结构的特异改变。结果 HD-OCT显示12只眼(30%)视乳头隆起水肿;34只眼(85%)可见后极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其中6只眼(15%)表现为单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另28只眼(70%)在黄斑中心凹处出现光感受细胞层内外节(IS/OS)层的劈裂,形成囊腔(cystoid space CS),CS中呈现颗粒样反射信号,光感受细胞层外节(outer segment,OS)层紧贴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形成厚度均匀的一层膜样结构。结论急性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后极部并非单纯发生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视网膜IS/OS劈裂只发生在黄斑中心凹。OCT在急性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上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前膜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祃红燕 钱勇 +2 位作者 刘菊 段文静 卢颖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图像的形态特征,探讨3D-OCT对IER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5月间确诊为IERM的患者35例(40只眼),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彩照和OCT检查。OCT检查采用TOPCON3D-OC...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图像的形态特征,探讨3D-OCT对IER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5月间确诊为IERM的患者35例(40只眼),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彩照和OCT检查。OCT检查采用TOPCON3D-OCT1000MARKII,扫描速度27000A扫描/s,扫描面积6.0mm×6.0mm,扫描模式128×512,分析中心凹厚度、中心凹形态及感光细胞(IS/OS)情况。结果IERM的3D-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高反光带,绝大多数伴程度不同的中心凹厚度增加。在40只眼中,弥漫性水肿或囊肿20只眼,假性黄斑裂孔3只眼,板层裂孔3只眼,玻璃体黄斑牵拉4只眼,中心凹形态正常者10只眼。结论3D-OCT可提供更多的IERM中心凹形态的信息,在IERM确诊方面有很高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前膜 黄斑 诊断
下载PDF
假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13
作者 窦宏亮 马志中 +3 位作者 许艺民 王欣 杨艳芳 刘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915-918,共4页
目的分析假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收集59例(59眼)假性黄斑裂孔患者,经黄斑中心的垂直和水平线性扫描采集OCT图像,选择符合假性黄斑裂孔的图像,进行裂孔形态、视网膜前膜观察,... 目的分析假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收集59例(59眼)假性黄斑裂孔患者,经黄斑中心的垂直和水平线性扫描采集OCT图像,选择符合假性黄斑裂孔的图像,进行裂孔形态、视网膜前膜观察,用随机软件测量裂孔大小、裂孔中央和孔周视网膜厚度,并分析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OCT图像表现为孔周视网膜增厚,视网膜组织内有低反射区,孔底无视网膜组织缺损及孔前盖膜,孔壁形态多样,依孔壁的形态不同分为5型:两侧均为陡峭壁型47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倾斜型7眼;两侧向内凹型2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内凹型2眼;两侧均为倾斜型1眼。明确显示有视网膜前膜34眼。水平及垂直扫描裂孔中央厚度(平均113.3μm和110.0μm)与视力无明显的相关性(r2=0.013,P=0.39;r2=0.002,P=0.727)。裂孔的横径(平均476.5μm)略大于垂直径(平均446.5μm),裂孔呈横椭圆形。结论假性黄斑裂孔与全层或临界黄斑裂孔有不同的OCT图像,孔壁多为陡峭型,部分裂孔显示有视网膜前膜,裂孔中央厚度接近正常,视力下降程度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图像分析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14
作者 高付林 张卯年 +1 位作者 王炜 扬炳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2-362,共1页
关键词 高度近视眼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视网膜前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
15
作者 王炜 崔霞 +1 位作者 张鲲 李晓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81-18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对黄斑区视网膜前膜临床诊断和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在我院眼底检查拟诊或诊断为黄斑区视网膜前膜的49例患者(61眼)术前及术后进行OCT检查。结果黄斑区视网膜前膜的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厚薄不...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对黄斑区视网膜前膜临床诊断和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在我院眼底检查拟诊或诊断为黄斑区视网膜前膜的49例患者(61眼)术前及术后进行OCT检查。结果黄斑区视网膜前膜的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光带,部分视网膜内表面完全紧密粘连,大部分与视网膜内层分离,多数为黄斑中心凹变浅,厚度增加,部分可伴黄斑假性裂孔、板层裂孔、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前膜消失,部分黄斑区神经上皮损害或黄斑部不同程度水肿。结论OCT检查可直接客观显示黄斑区前膜及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 前膜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意义探讨
16
作者 罗陈川 王朱颖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 (OCT)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黄斑形态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zeiss HumphreyOCT检查仪对 48例 (48眼 ) ,经玻璃体视网膜术后临床检查为复位成功的患者黄斑区进行经中心凹水平和垂直扫描 ,观察黄斑形态 ,...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 (OCT)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黄斑形态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zeiss HumphreyOCT检查仪对 48例 (48眼 ) ,经玻璃体视网膜术后临床检查为复位成功的患者黄斑区进行经中心凹水平和垂直扫描 ,观察黄斑形态 ,并测量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结果  48眼接受检查 ,黄斑结构正常 10眼 ;黄斑水肿 12眼 ;黄斑变薄 6眼 ;神经上皮下积液 8眼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3眼 ;黄斑前膜 7眼 ;黄斑裂孔 2眼。术后黄斑的形态及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与术后视力存在一定关系。结论 OCT能精确探查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黄斑结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玻璃体视网膜术 黄斑
下载PDF
基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视网膜血管结构分析
17
作者 杨瑶华 过贵元 +2 位作者 吴海滔 庄韵 李妍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5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视网膜血管进行测量分析,获取正常人群视网膜血管结构参数的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常规眼科检查未见异常的健康成年人群100名的100眼纳入研究。应用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眼底视网膜...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视网膜血管进行测量分析,获取正常人群视网膜血管结构参数的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常规眼科检查未见异常的健康成年人群100名的100眼纳入研究。应用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眼底视网膜颞上方动静脉进行扫描,获取视网膜断层影像,测量视网膜血管内径、外径数据,计算视网膜血管壁厚度、血管壁环形面积、血管壁/管腔比等血管结构指标。结果本研究正常成年人群的视网膜动脉内径、外径分别为89.26±10.48μm和120.73±11.12μm,视网膜静脉内径、外径分别为112.34±13.57μm和136.75±14.65μm。视网膜动脉管壁较静脉管壁厚,分别为15.18±1.25μm和12.74±1.3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血管壁/管腔比值为0.34±0.05,静脉血管壁/管腔比值为0.23±0.03;动脉血管壁横截面积为5187.6±167.8μm2,静脉血管壁横截面积为4773.1±155.2μm2。结论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获取视网膜血管横断面影像,可用于分析血管管腔直径、管壁厚度等参数变化,评估眼底视网膜血管的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血管 血管直径 血管壁厚度
下载PDF
基于联合决策卷积神经网络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自动分类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翀 何兴鑫 +3 位作者 方乐缘 郭斯羽 陈向东 聂辅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1-648,共8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能实现视网膜的高分辨率三维层析成像,对视网膜疾病类型的诊断和发展阶段的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基于OCT图像的视网膜疾病诊断主要依靠眼科医生对图像中病变结构的分析,这一人工分析过程不仅耗时而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能实现视网膜的高分辨率三维层析成像,对视网膜疾病类型的诊断和发展阶段的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基于OCT图像的视网膜疾病诊断主要依靠眼科医生对图像中病变结构的分析,这一人工分析过程不仅耗时而且易产生主观的误判。研究视网膜疾病的自动分析和诊断技术将极大减轻眼科医生的工作量,是实现高效诊疗的有效途径。针对视网膜OCT图像自动分类,构建一种联合决策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该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原始输入OCT图像中自动地学习不同层级的特征,同时在网络多个卷积层上设计多个决策层,这些决策层能够根据网络中不同尺度的特征图分别对OCT图像分类,最后模型融合所有决策层的分类结果做出最终决策。在Duke数据集(3231张OCT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层级特征联合决策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对正常视网膜、视网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视网膜黄斑水肿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4.5%,灵敏性达到90.5%,特异性达到95.8%。在HUCM数据集(4322张OCT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层级特征联合决策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89.6%,灵敏性达到88.8%,特异性达到90.8%。充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中丰富的多层级特征,能够有效地对视网膜OCT图像实现准确的分类,为临床上视网膜疾病的辅助诊断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图像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联合决策
下载PDF
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进行自动视网膜分割评估黄斑水肿的投影面积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章 唐艳红 +3 位作者 曾兴晖 熊红莲 曾亚光 韩定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7-1108,共12页
本文提出一种自动视网膜分割方法,以评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中黄斑水肿(ME)在视网膜特定层上的投影面积.首先使用基于权重矩阵的优化最短路径最快算法对10个视网膜层边界进行分割,这有效降低了算法对血管阴影的敏感性.然而,ME的... 本文提出一种自动视网膜分割方法,以评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中黄斑水肿(ME)在视网膜特定层上的投影面积.首先使用基于权重矩阵的优化最短路径最快算法对10个视网膜层边界进行分割,这有效降低了算法对血管阴影的敏感性.然而,ME的存在将导致水肿区域的分割不准确.因此,使用强度阈值方法提取每个OCT图像中的水肿区域,并将该区域中的值设置为零,并确保获得的分割边界可以自动穿过而不是绕过水肿区域.同时使用最小值投影来计算ME在不同层的投影面积.为了测试该方法,使用了从Topcon OCT机器收集的数据.在轴向和B扫描方向上测得的黄斑区域分辨率分别为11.7μm和46.8μm.与手动分割相比,视网膜层边界分割的平均绝对误差和标准偏差为(4.5±3.2)μm.因此,所提出的方法为评估水肿提供了一种自动、无创和定量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水肿 视网膜分割 投影面积评估
下载PDF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英瑛 丁慰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5期1551-1553,共3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来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图像特征,并分析其变化与患者视力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确诊的60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及视网...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来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图像特征,并分析其变化与患者视力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确诊的60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及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内外节(IS/OS)连接的图像特征,并对患者的视力结合分析。结果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R=-0.317,P=0.008)以及IS/OS连接完整性分级(χ~2=50.103,P<0.001)与患者视力呈负相关,同时DME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与IS/OS连接分级显著相关(R=0.419,P<0.001)。结论黄斑水肿厚度和IS/OS连接完整程度与患者视力密切相关,可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作为指导依据,指导临床上对患者的视力、预后的判断以及对患者进行随访,跟踪患者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中心凹厚度 光感受器细胞层内外节连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