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诊断致盲性眼病的价值
1
作者 玛依拉·库尔班 曹淑娟 姜爱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诊断致盲性眼病的价值,为致盲性眼病患者良好预后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72例视觉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联合...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诊断致盲性眼病的价值,为致盲性眼病患者良好预后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72例视觉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联合OCT诊断检测,以医生检查联合相关的眼科检查的最终确诊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和OCT两种方式单独和联合检测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以及对致盲性眼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72例患者中医生检查和相关的眼科检查结果致盲性眼病检出率为27.78%(20/72),非致盲性眼病检出率为72.22%(52/72);人工智能辅助平台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30);OCT和“金标准”的一致性尚可(kappa=0.611);人工智能辅助平台联合OCT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99);人工智能辅助平台联合OCT诊断的特异度为92.31%,灵敏度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81.82%,阴性预测值为96.00%,诊断准确率为91.67%,均较人工智能辅助平台及OCT单独诊断的价值高。结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和OCT可对致盲性眼病进行检出,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诊断平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致盲性眼病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对近视人群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及厚度的检测效果
2
作者 刘飞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检测不同程度近视人群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vascular density,VD)及厚度(retinal thickness,RT),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纳入18~35岁近视...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检测不同程度近视人群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vascular density,VD)及厚度(retinal thickness,RT),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纳入18~35岁近视患者共200例,其中145眼有效,根据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SER)将其分为高度近视组(SER<-6.00 D)57眼、中度近视组(-6.00~-3.00)43眼、轻度近视组(-3.00~-0.50)45眼。对所有受检者进行OCTA检查,量化黄斑区各部位视网膜厚度及表层血管密度,比较轻、中及高度近视组各部位视网膜微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度近视、中度近视的浅表和深部黄斑血管密度无统计学差异,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组浅层和深部黄斑血管密度均与平均动脉压相关。此外,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浅层黄斑血管密度满足正相关。结论不同程度的近视不影响健康成人的黄斑血管密度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此外,黄斑浅层血管密度作为独立因素与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近视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技术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泳芝 黄家丽 +2 位作者 冼科贡 李志辉 赵奋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6-60,共5页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技术(OCTA)在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进行眼底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9年11月—2021年3月初诊确诊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对其进行眼底检查,根据患者糖尿病性视网...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技术(OCTA)在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进行眼底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9年11月—2021年3月初诊确诊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对其进行眼底检查,根据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情况进行分组,将非DR(NDR)患者纳入NDR组(n=20),将已出现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患者纳入早期DR组(n=20)。同时,将与其年龄匹配的2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用OCTA对研究对象的黄斑区进行扫描并作定量分析,获得视网膜浅层视网膜血管丛(SVC)、深层视网膜血管丛(DVC)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CC)的黄斑区血流密度(MVD)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比较各组不同指标的差异以及对早期DR的筛查和诊断价值。结果 NDR组SVC的血流密度为(0.52±0.09), DVC为(0.54±0.13), CC为(0.51±0.07);早期DR组SVC的血流密度为(0.45±0.09), DVC为(0.43±0.09), CC为(0.45±0.06),对照组SVC的血流密度为(0.54±0.01), DVC为(0.57±0.01), CC为(0.52±0.02)。与对照组比较,NDR组、早期DR组SVC、DVC、CC血流密度均减小。NDR组的FAZ面积为(0.39±0.06) mm~2,早期DR组为(0.43±0.05) mm~2,对照组为(0.29±0.01) mm~2。NDR组和早期DR组的FAZ面积大于对照组,且早期DR组的FAZ面积扩大最明显。多因素回归Logistic分析发现,DVC血流密度和FAZ面积均会对诊断产生影响。结论 初诊糖尿病患者采用OCTA检查,可以筛查出视网膜黄斑区的早期血运改变。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MVD减少,且FAZ面积扩大。DVC的血流密度和FAZ面积均能对早期DR的诊断产生影响,而FAZ面积对早期DR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技术 筛查 黄斑区血流密度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评估青少年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及厚度变化
4
作者 程静 王勤美 马丽娜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97-504,共8页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检测不同近视程度青少年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厚度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诊治的青...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检测不同近视程度青少年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厚度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诊治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196例(392眼)。根据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degree,SE)分为轻度近视组43例、中度近视组55例、高度近视组51例、超高度近视组47例。采用OCTA技术测量四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厚度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与厚度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四组SE、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近视程度增加,SE逐渐降低,眼轴长度逐渐增加(P <0.05)。四组黄斑区不同部位(中心凹、中心凹旁、上侧、鼻侧、下侧、颞侧)视网膜血管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近视程度增加,黄斑区不同部位视网膜血管密度均降低(P <0.05)。四组黄斑区不同部位(中心凹、中心凹旁、上侧、鼻侧、下侧、颞侧)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近视程度增加,黄斑区不同部位视网膜厚度均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黄斑区中心凹、中心凹旁视网膜血管密度与中心凹(r=0.464、0.515)、中心凹旁(r=0.312、0.330)、上侧(r=0.398、0.422)、鼻侧(r=0.391、0.326)、下侧(r=0.324、0.273)、颞侧(r=0.353、0.428)厚度均呈正相关(P <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眼轴长度、SE均负向影响黄斑区中心凹、中心凹旁视网膜血管密度(P <0.05)。结论 随着青少年近视程度增加,其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厚度均降低,且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与厚度呈正相关,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青少年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黄斑区 视网膜血管密度 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 被引量:7
5
作者 吕湘云 艾明 +1 位作者 江双红 陈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情况。方法对单眼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将患眼纳入试验组,将对侧健眼...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情况。方法对单眼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将患眼纳入试验组,将对侧健眼纳入对照组。在患者视网膜复位稳定6个月时使用OCTA对双眼黄斑区进行3 mm×3 mm大小成像,分别计算试验组与对照组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层黄斑中心凹无血流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SCP层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deep capillary plexus,DCP)旁中心凹血流密度及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对比观察两组眼部血流参数信息,分别评估两组SCP层FAZ面积与CRT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21例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试验组SCP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为39. 50%±7. 10%,相比对照组的44. 11%±5. 72%更小(P=0. 026)。试验组CRT为(211. 95±30. 37)μm,相比对照组的(252. 38±15. 63)μm更薄(P <0. 001)。试验组SCP层FAZ面积、DCP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分别为(0. 34±0. 10) mm^2、47. 67%±9. 13%,与对照组的(0. 30±0. 01) mm^2、49. 70%±6. 1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两组SCP层FAZ面积与CRT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试验组:r=-0. 450,P=0. 041;对照组:r=-0. 527,P=0. 014)。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眼黄斑区血流发生显著改变,OCTA观察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眼血流有利于监测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技术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 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 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 中央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诊断RPE脱离 被引量:13
6
作者 谢娟 李西玲 +1 位作者 韩玉萍 王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观察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并发黄斑区RPE脱离的眼底病病例共48例(52眼),进行黄斑区OCT检测,观察其图像特征,并结合FFA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形态特征,RPE脱离可分为两种,浆液性... 目的:观察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并发黄斑区RPE脱离的眼底病病例共48例(52眼),进行黄斑区OCT检测,观察其图像特征,并结合FFA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形态特征,RPE脱离可分为两种,浆液性RPE脱离和出血性RPE脱离。前者见于部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例(16例)、特发性浆液性RPE脱离(7例)、部分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病变的病例(10例),后者仅见于部分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病变的病例(16例)。结论:OCT能够直观形象地显示RPE脱离的形态特征,准确地测量RPE脱离的范围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诊断 RPE脱离 oct图像 视网膜色素上皮
下载PDF
增强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在体脉络膜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辛晨 汪军 +1 位作者 刘广峰 孟忻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2-596,共5页
增强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较新的眼科检查手段,它是在传统OCT的基础上,增加光源的聚焦深度,实现在体的脉络膜成像,对在体脉络膜进行定量测量。这一技术有助于临床医师认识、诊断和治疗脉... 增强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较新的眼科检查手段,它是在传统OCT的基础上,增加光源的聚焦深度,实现在体的脉络膜成像,对在体脉络膜进行定量测量。这一技术有助于临床医师认识、诊断和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疾病。本文就近年来增强成像技术OCT在眼科研究中的应用加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成像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技术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前后黄斑区脉络膜体积的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毛羽佳 曾军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1482-1486,共5页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技术(enhanced-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 CT)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 i a b e t i c re t i n o p at hy,D R)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后黄斑区脉络膜体积(macular choroidal volum...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技术(enhanced-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 CT)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 i a b e t i c re t i n o p at hy,D R)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后黄斑区脉络膜体积(macular choroidal volume,MCV)的变化情况。方法:经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 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 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 CT)确诊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和早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伴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患者30例(51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先行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然后1周后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前、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完成后1周及PRP全部治疗完成后1个月和三个月,分别采用频域OCT增强深部成像技术(enhanced-depth imaging,EDI)技术对所有患眼黄斑区脉络膜进行水平扫描,测量计算出MCV值。结果:治疗前MCV值为(6.38±0.69)mm3,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术后1周MCV值为(7.79±0.70)mm3,较治疗前增大(1.56±0.3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5,P<0.05),PRP术后一个月MCV值为(7.01±0.71)mm3,较治疗前增大(1.21±0.31)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7,P<0.05),PRP术后3个月MCV值为(6.11±0.57)mm3,较治疗前减小(0.87±0.2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5,P<0.05)。结论:黄斑区格栅激光后1周及PRP术后1个月DR患者MC V值增大,3个月MC V值减小。OCT-EDI可以无创地、直观地观察到黄斑区脉络膜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术 脉络膜体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增强深度成像技术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玮 山本香织 堀贞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0-34,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非接触性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能在活体上动态的观察一些眼底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非接触性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能在活体上动态的观察一些眼底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干涉 容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下载PDF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宇颂 《智慧健康》 2019年第6期1-2,15,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90例180眼,激光治疗之前与之后三个月利用OCT检查,观察治疗前后的影响特点、视力与黄... 目的评价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90例180眼,激光治疗之前与之后三个月利用OCT检查,观察治疗前后的影响特点、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黄斑中心凹的500μm之内,有100眼为局限类型渗漏,50眼为弥漫类型的渗漏,30眼为囊样水肿。在治疗之后的三个月,视力指标上升。结论在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过程中,采用OCT检查方式能够进行早期的准确诊断与评估,合理的进行治疗效果监测,具有较高的推广优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激光治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下载PDF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在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微血管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刘海华 赖美华 +1 位作者 林毅龙 林国才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16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在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微血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21年3月—2022年...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在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微血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3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94眼)为研究组,以眼底的荧光素血管造影为诊断金标准,依据组内眼部情况分组,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83例241眼(NPDR组)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7例153眼(PDR组),并选取单纯糖尿病未出现DR的患者100例143眼作为对照组。采用OCTA定量分析,比较各组间定量指标差异以及OCTA参数和对DR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血流参数及FAZ周长和形态比较,研究组FD-300、SCP、DCP更低,FAZ周长和A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与PDR组比较,PDR组FD-300、SCP、DCP更低,FAZ周长和AI高于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CTA可清晰监测DR患者视网膜黄斑区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形态,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微血管
下载PDF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分析近视眼黄斑区微血管变化 被引量:19
12
作者 冯立淼 杨叶 +3 位作者 胡亮 方海珍 杨小玲 陈浩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391-396,共6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研究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的变化及其与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患者45例(90眼)纳入研究,其中低度近视及正视眼组15例(30眼...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研究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的变化及其与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患者45例(90眼)纳入研究,其中低度近视及正视眼组15例(30眼)作为对照组,中度近视组15例(30眼)、高度近视组15例(30眼)。采集黄斑区微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通过自动分层获得视网膜表层和深层血管图。选取以黄斑中心凹(fovea)为中心直径1 mm圆和3 mm旁中心(parafovea)圆环内血管密度进行分析。结果:Fovea处表层微血管密度和深层微血管密度均与眼轴呈正相关(r=0.51、0.52,P<0.05)。Parafovea处表层微血管密度与眼轴呈负相关(r=-0.34,P=0.01),其深层微血管密度与眼轴无相关性(r=-0.03,P=0.79)。Fovea处表层微血管密度和深层微血管密度均与fovea处视网膜内五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85、0.82,P<0.05)。Parafovea处表层微血管密度和深层微血管密度均与parafovea处视网膜内五层厚度无相关性(r=0.16、0.07,P>0.05)。结论:随着眼轴的增加和视网膜厚度的增加,fovea处视网膜微血管密度会随之增加,而在parafovea区域,表层视网膜微血管密度会随着眼轴的增加而减少,但与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并无相关性。临床上在应用血管成像技术时应考虑近视眼本身对黄斑区微血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近视 黄斑 微血管密度 视网膜
下载PDF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分析比较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许发宝 周立军 +5 位作者 巩亚军 赖坤贝 黄创新 李龙辉 吕林 金陈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9-1114,共6页
目的:应用2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分析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对根据常规眼科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 目的:应用2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分析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对根据常规眼科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确诊的56例CSC患者(60眼)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其中急性CSC 28例(28眼),慢性CSC 28例(32眼);应用OCT血管成像(OCT angiography,OCTA)和谱域OCT(spectral domain OCT,SD-OCT)分析比较急慢性CSC患者视网膜脉络膜形态改变。结果:慢性CSC组中有4眼(12.5%)的OCTA图像中有明显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而其ICGA中却没有发现CNV的存在,急性CSC组的患者在OCTA和ICGA中均没有发现CNV;OCTA脉络膜浅层图像分析中,慢性CSC组局部"暗区"的出现率远高于急性CSC组(P<0.01);SD-OCT图像中急性组视网膜外层结构(外界膜、肌样体区、椭圆体带、光感受器外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反射带)的完整性要明显优于慢性组(P<0.01)。结论:本研究证实慢性CSC患眼可能存在血管造影无法显示的早期继发性CNV;急慢性CSC视网膜外层结构和脉络膜浅层结构的异常改变在OCT中存在不同特点,慢性CSC的结构损害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脉络膜新生血管 视网膜外层结构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秦渊 章嘉伟 +4 位作者 李粲哲 高翔 赵德宣 蒋正轩 鲍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及视网膜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两者在DR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32例260眼糖尿病患者,依据DR的国际分期标准,分为非增生期糖...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及视网膜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两者在DR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32例260眼糖尿病患者,依据DR的国际分期标准,分为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轻度NPDR组(63眼)、中度NPDR组(64眼)、重度NPDR组(66眼)及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Ⅳ期组(67眼),同时选择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60眼)。应用OCTA获得各组黄斑血流密度图、测量黄斑FAZ、MVD;同时检测各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统计分析浅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层的FAZ、MVD的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相关性,以及HbAlc、FPG与MVD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OCTA检查各组患者显示FAZ面积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增大,MVD逐渐降低,出现无灌注区;HbAlc、FPG亦逐渐加重。统计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各组以及糖尿病各组间结果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层的FAZ、MVD的变化与糖尿病病情的进展具有正相关性,HbAlc、FPG与MVD亦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OCTA检查能显示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微循环障碍变化,可以作为DR分期的一个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心凹无血管区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分析不同程度近视眼眼底微循环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风琪 高健 +2 位作者 鲍伟利 张奥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92-1596,共5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分析不同程度近视眼黄斑区及视盘周围微循环改变及其与眼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患者66例(共106眼),其中低度近视(-0.5^-3.0 D) 16例(28眼)、中度近视(-3.0^-6.0 D)组23例(36眼)、高度近视(>...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分析不同程度近视眼黄斑区及视盘周围微循环改变及其与眼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患者66例(共106眼),其中低度近视(-0.5^-3.0 D) 16例(28眼)、中度近视(-3.0^-6.0 D)组23例(36眼)、高度近视(>-6.0 D)组27例(42眼)。所有患者均行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等效球镜度验光、裂隙灯及眼底检查,然后行OCTA检查,使用最新版分析软件,获取受检者的图像质量、中心凹旁300μm血流密度(FD-300)、非圆指数(AI)、黄斑区旁中心凹处浅层视网膜微血管(SCP)血流密度、深层视网膜微血管(DCP)血流密度以及视盘周围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一系列参数。结果三组间AI、SCP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DCP血流密度和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及中度近视组DCP血流密度较低度近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中度近视组DCP血流密度与高度近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度近视组视盘周围血流密度较中度近视组与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低度近视组视盘周围血流密度与中度近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视盘周围血流密度与RNFL厚度呈正相关性。DCP血流密度、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FD-300均与眼轴呈负相关性。结论通过OCTA分析,随着眼轴的增加,DCP血流密度、FD-300、视盘区微血管密度均随之降低。高度近视眼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及RNFL厚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微循环 视盘 黄斑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测弱视患者视网膜厚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文文 赵春淮 +2 位作者 甘玲萍 孙林 刘杰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622-624,共3页
弱视(amblyopia)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根据异常视觉经验,将弱视分为四类: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 弱视(amblyopia)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根据异常视觉经验,将弱视分为四类: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斜视的患病率是2%~4%[1]。OCT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接触式、无创光学影像诊断技术,是利用眼中不同组织对光(用830mm近红外光)的反射性不同,通过低相干性光干涉测量仪,比较反射光波和参照光波测定发射光波的延迟时间和反射强度,分别测出不同组织的结构及其距离,经计算和处理成像,获得被检测组织的断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永 刘洋 樊映川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3期125-127,共3页
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软件与硬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可以清晰显示视网膜各个显微层次,脉络膜亚层结构,甚至可显示巩膜结构。通过对眼底结构连续多图成像再经过软件处理可实现3D成像,帮助眼科医生... 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软件与硬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可以清晰显示视网膜各个显微层次,脉络膜亚层结构,甚至可显示巩膜结构。通过对眼底结构连续多图成像再经过软件处理可实现3D成像,帮助眼科医生更直观更准确地诊断眼底疾病。本文将对近年OCT新技术设备的发展及其在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新进展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锋锋 彭静 梁柱平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166-1167,共2页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查(OCT)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来云浮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ME患者42例56眼,激光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采用OTC进行检查,分析其治疗...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查(OCT)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来云浮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ME患者42例56眼,激光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采用OTC进行检查,分析其治疗前OCT影像特点及治疗后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距黄斑中心凹500μm范围内,局限性渗漏22眼,弥漫性渗漏20眼,囊样水肿14眼;治疗后3个月视力上升患者例数显著多于视力平稳与视力下降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252.44±116.11)μm,较治疗前的(326.22±115.21)μm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CT用于DME激光治疗患者的检查,可在早期对病情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并进行疗效监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对中青年近视患者视盘区血管密度的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惠 孙功勋 +1 位作者 张雷 吴文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研究中青年近视患者视盘区血管密度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及眼轴的关系。方法:收集中青年近视患者53例(89只眼),正视眼和低度近视眼组(+0.5~-3.0D)17例(30只眼),中度近视眼组(-3...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研究中青年近视患者视盘区血管密度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及眼轴的关系。方法:收集中青年近视患者53例(89只眼),正视眼和低度近视眼组(+0.5~-3.0D)17例(30只眼),中度近视眼组(-3.0D~-6.0D)18例(28只眼),高度近视组(>-6.0D)18例(31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裂隙灯、眼底检查、眼压测定、眼轴测定(IOL-master)。采用OCTA检查设备收集视盘区微血管密度和RNFL厚度,自动进行计算,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视盘区域血管密度与RNFL厚度和眼轴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视盘内血管密度均高于正视眼和低度近视组(P<0.05);正视眼和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视盘周围血管密度均高于高度近视组(P<0.05)。视盘鼻侧(N)象限中正视眼和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血管密度均高于高度近视组(P<0.05),而在其他象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周围血管密度与RNFL厚度分别在4个象限均呈正相关(r=0.544、0.449、0.518、0.536,均P<0.001)。视盘内血管密度与眼轴呈正相关(r=0.463,P<0.001);视盘周围血管密度与眼轴呈负相关(r=-0.281,P=0.008)。结论:在中青年近视患者中,随着眼轴增加,高度近视患者视盘内血管密度增加,而视盘周围血管密度降低,且鼻侧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近视 视盘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眼轴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慧娟 鲍永珍 +2 位作者 任泽钦 侯宪如 刘国栋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非青光眼受试者和青光眼患者的视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性检验。方法非青光眼受试者和青光眼患者各30例纳入研究,随机选取受试者一侧眼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非青光眼受试者和青光眼患者的视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性检验。方法非青光眼受试者和青光眼患者各30例纳入研究,随机选取受试者一侧眼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ectralis OCT对每位受试者进行视盘周RNFL厚度测量,应用"随诊"模式进行3次扫描。计算出受试者内部标准差(Sw)、变异系数(CV)和同类相关系数(ICC),以评价该仪器测量的可重复性。应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评估每位受试者RNFL厚度平均数值与其3次测量的标准差之间的关系。结果非青光眼受试者的CV数值范围为1.44%(全周厚度平均值)~2.58%(颞侧象限),青光眼患者的CV为1.73%(全周)~3.24%(颞侧象限);非青光眼受试者的ICC数值范围为0.977(颞侧象限)~0.990(鼻下45°扇形区),青光眼患者的ICC数值范围为0.981(颞侧象限)~0.997(下方象限);非青光眼受试者的Sw为1.33μm(全周)~2.36μm(颞上45°扇形区),青光眼患者的Sw为1.13μm(全周)~2.26μm(鼻上45°扇形区);RNFL厚度数值与测量变异性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速扫描和眼跟踪系统使Spectralis OCT在测量非青光眼受试者和青光眼患者的视盘周RNFL厚度均有良好的可重复性,是青光眼长期随诊中对于其结构性损害可信赖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频域oct 重复性 青光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