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曹禺剧作中黑暗意象的延续与个性化塑造
- 1
-
-
作者
王瑶洁
-
机构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6期84-86,共3页
-
文摘
《雷雨》《原野》《日出》《北京人》是曹禺戏剧创作的代表,它们中出现的典型黑暗意象有四个,分别是关着窗户的房子、黑夜、雷雨和黑森林。这些意象在反映社会影响下作家普遍性压抑心理的同时,又体现出曹禺个性化的意象群塑造特点。同时,剧作中的黑暗意象与光明意象并不是二元对立的,黑暗具有生与死的双重意味。黑暗和光明构成了曹禺的生命意识,体现了他对原始生命活力的追求和对黑暗的反抗。
-
关键词
曹禺
戏剧
黑暗意象
光明意象
生命意识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复调性及其局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丹銮
-
机构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
-
出处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55-60,共6页
-
文摘
"光明意象"作为丁玲延安时期小说代表作的一种创作倾向,折射出丁玲进入延安后消沉心绪的"自我克服"。借助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尝试从修辞层面探讨丁玲延安前期代表作《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创作意图,分析文本中的经典对话片段,可发现"光明意象"被感知为作者革命选择的缘由。
-
关键词
《我在霞村的时候》
复调性
“光明意象”
自我克服
-
Keywords
The Time When I was in Xia Village
polyphony
the image of light
self-overcoming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