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Gd_2O_3做介质缓冲层制作金属包覆光波导偏振器
1
作者 冯莹 季家镕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8-141,共4页
首次报道了采用Gd2O3薄膜作介质缓冲层制作金属包覆Ti:LiNbO3光波导偏振器。通过对理论模型的计算选取合适的介质缓冲层厚度,给出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我们实际制作的Gd2O3/Al包覆Ti:LiN... 首次报道了采用Gd2O3薄膜作介质缓冲层制作金属包覆Ti:LiNbO3光波导偏振器。通过对理论模型的计算选取合适的介质缓冲层厚度,给出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我们实际制作的Gd2O3/Al包覆Ti:LiNbO3偏振器的偏振消光比>3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导偏振器 缓冲层 金属包覆 氧化钆
下载PDF
质子交换LiNbO_3光波导偏振器的研究
2
作者 高福斌 金锋 邢汝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2-14,共3页
采用平板漏波导模型,对质子交换LiNbO3波导中的寻常光传输损耗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首次研制出1.5μm质子交换LiNbO3光波导偏振器,其消光比和带尾纤插入损耗分别为42dB和4.3dB。
关键词 质子交换 光波 光波导偏振器
下载PDF
新型质子交换扩钛波导TM模偏振器特性分析
3
作者 冯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3,共3页
提出将质子交换区域做在扩钛LiNbO3光波导两侧邻近区域来获得TM模光波导偏振器的方案。用二维BPM分析计算了质子交换区域的长度、宽度等参数对器件消光比的影响,给出了数值分析结果,并得到了偏振消光比优于51dB的实验... 提出将质子交换区域做在扩钛LiNbO3光波导两侧邻近区域来获得TM模光波导偏振器的方案。用二维BPM分析计算了质子交换区域的长度、宽度等参数对器件消光比的影响,给出了数值分析结果,并得到了偏振消光比优于51dB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导偏振器 质子交换 消光比 光波
下载PDF
光偏振、仪器与器件
4
《中国光学》 EI CAS 1998年第2期13-14,共2页
O436.2 98020783632.8 nm波长质子交换光波导型偏振器的研究=Study of proton exchange optical waveguide polarizersat 632.8 nm[刊,中]/冯克成,焦文韬,王兆民(长春光机学院光学物理系.吉林,长春(130022)),李凌(四平教育学院物理系.吉... O436.2 98020783632.8 nm波长质子交换光波导型偏振器的研究=Study of proton exchange optical waveguide polarizersat 632.8 nm[刊,中]/冯克成,焦文韬,王兆民(长春光机学院光学物理系.吉林,长春(130022)),李凌(四平教育学院物理系.吉林,四平(136000))∥光学学报.-1997,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光波 光波导偏振器 退 光学物理 教育学院 像差 学报 物理光学 相位延迟 吉林
下载PDF
光偏振、仪器与器件
5
《中国光学》 EI CAS 1997年第2期12-13,共2页
O436.3 97020786高性能薄膜偏振器的分析与测量=Analysis andmeasurement for high property thin film polarizer[刊,中]/杨冬晓(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光电工程.-1996,23(4).-56-59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 O436.3 97020786高性能薄膜偏振器的分析与测量=Analysis andmeasurement for high property thin film polarizer[刊,中]/杨冬晓(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光电工程.-1996,23(4).-56-59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分析高性能堆积型薄膜偏振器,确定其等效介电常数及偏振特性。实际偏振器插入损耗和消光分贝的理论值分别为0.013dB和114 dB,它们的测量值分别小于0.9 dB和大于52.8 dB。图2参6(吴淑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光波导偏振器 高性能 等效介电常数 浙江大学 特性 电子工程学 插入损耗 光电工程 方法分析
下载PDF
金属包覆四层平板波导色散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凤敏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给出各种情况下金属包覆四层平板波导的色散方程及其复数传播常数的高级近似解。
关键词 金属包覆四层平板波 模折射率 色散方程 复数传播常数 光波导偏振器
下载PDF
质子交换的新型集成光学TM通偏振器的研究
7
作者 黄晖 胡鸿璋 +2 位作者 刘锡久 薛挺 耿凡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8-82,共5页
提出了用扩钛和质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在x-切,y-传的LiNbO3 衬底上制成TM 通集成光波导偏振器的新方案, 即在扩钛波导两侧的适当位置引入锯齿形的质子交换区。用二维BPM法分析了这类新型偏振器的消光特性, 给出了质子交换区几何形状以及... 提出了用扩钛和质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在x-切,y-传的LiNbO3 衬底上制成TM 通集成光波导偏振器的新方案, 即在扩钛波导两侧的适当位置引入锯齿形的质子交换区。用二维BPM法分析了这类新型偏振器的消光特性, 给出了质子交换区几何形状以及质子交换区与扩钛波导之间的间隙对TE波消光比的影响, 给出了数值分析结果, 并得到了优于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波导偏振器 质子交换 钛扩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