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性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花粉育性与抽穗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贺安娜 梁满中 +1 位作者 肖辉海 陈良碧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11-1315,共5页
雄性不育水稻包颈是影响杂交种子生产的重要因素。隐性长穗颈(eui)基因具有减轻或完全解除雄性不育水稻包颈的作用。但不同播期的具隐性长穗颈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包颈程度变化较大,为了揭示影响这类不育系包颈程度变化的原因,... 雄性不育水稻包颈是影响杂交种子生产的重要因素。隐性长穗颈(eui)基因具有减轻或完全解除雄性不育水稻包颈的作用。但不同播期的具隐性长穗颈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包颈程度变化较大,为了揭示影响这类不育系包颈程度变化的原因,本文以隐性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为材料,分析了花粉育性与穗颈节伸出剑叶叶鞘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日、高温不育条件下,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与花药中不育花粉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短日、低温可育条件下,当花粉可染率为0.01%~10.00%时,穗颈节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与花粉可染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当花粉可染率大于10.00%以后,穗颈节伸出长度与花粉可染率正相关的显著性逐渐降低。穗颈伸出长度的增加主要由第1节节间伸长所致。在28~20℃人工梯度温度条件下,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和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花粉可染率和花粉量变化规律相似,但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第1节节间长度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培矮64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隐性长穗颈(eui)基因 花粉 穗颈伸出长度
下载PDF
空间诱变、γ射线及复合处理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1S诱变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震 庞伯良 +3 位作者 彭选明 庞爱军 谭林 柳庆云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77-780,共4页
利用空间诱变、60Co-γ射线单一与复合处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株1 S干种子,后经地面种植观察,统计当代生物学效应,二代研究其诱变效果。结果表明:三种处理方式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株1 S干种子的影响在当代性状上表现出来。从二代中选择出... 利用空间诱变、60Co-γ射线单一与复合处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株1 S干种子,后经地面种植观察,统计当代生物学效应,二代研究其诱变效果。结果表明:三种处理方式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株1 S干种子的影响在当代性状上表现出来。从二代中选择出了一些有益的突变株系,及矮化独秆苗、矮化丛生苗等具有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价值的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诱变 Γ射线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诱变效果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研究及利用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邱振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228-5230,5243,共4页
概述了国内外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及利用进展。主要介绍了影响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不同因素及不育性遗传研究进展,综述了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策略、选育成果及利用情况,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性转换 遗传 策略 成果
下载PDF
光照时间推算及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光敏感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志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9-282,共4页
通过阐述太阳光照射时间长度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提出生物生理生态光敏感特性鉴定指标应为光照时间.再根据日地关系,推算出光照时间的计算方法,并按此方法计算出湖南5个和海南3个代表站每月15日的光照时间.分析比较不同气候及光照度... 通过阐述太阳光照射时间长度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提出生物生理生态光敏感特性鉴定指标应为光照时间.再根据日地关系,推算出光照时间的计算方法,并按此方法计算出湖南5个和海南3个代表站每月15日的光照时间.分析比较不同气候及光照度条件下光照时间与可照时间之间的数据差异,说明可照时间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生态光敏感特性鉴定中的不足.最后还提出了一种有效估算不同光照度下人工模拟光照时间的试验方法,并探讨光照时间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光敏感特性鉴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时间 推算技术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性鉴定
下载PDF
光温条件对无花粉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籼S育性转换的影响
5
作者 邱振国 张秒高 +2 位作者 彭海峰 陈雄辉 万邦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2,共6页
为了弄清光温条件对自然突变的无花粉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籼S育性转换的影响,通过大田遮光和人工气候箱设置不同光长(11.5、12.5、13.5和14.5 h)、不同温度(21、23.5、24、24.5和28℃)对幼穗分化期内的籼S持续(7、8、9、10、15和2... 为了弄清光温条件对自然突变的无花粉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籼S育性转换的影响,通过大田遮光和人工气候箱设置不同光长(11.5、12.5、13.5和14.5 h)、不同温度(21、23.5、24、24.5和28℃)对幼穗分化期内的籼S持续(7、8、9、10、15和20 d)处理。结果表明,越冬材料在13.5 h光长下处理15 d,24和24.5℃两种处理最终均能使籼S从可育转为不育,21℃低温处理能使籼S可育率高达96.5%;以21℃低温、13.5 h光长的条件持续处理不同时间,仅9、10 d的低温处理才能导致籼S出现持续可育;大田遮光处理仅在晚造时对育性转换产生影响,出现可育花粉的时间早晚及其花粉可育率存在显著差异时的育性高低总体趋势均为11.5 h处理〉12.5 h处理〉CK〉13.5 h处理;人工气候箱内不同光长持续处理20 d发现,28℃高温各处理始终为无花粉型败育;24℃低温处理,仅11.5 h光长处理能使籼S出现部分可育花粉;23.5℃低温处理,11.5和12.5 h两种光长处理能使籼S出现部分可育花粉。故籼S具有较强的温敏性和一定的光敏性,在23.5~24.0℃的低温下,存在一定的光温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无花粉型 性转换 籼S 人工
下载PDF
航天与^(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M_1代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杨震 彭选明 +2 位作者 庞爱军 彭伟正 庞伯良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735-739,共5页
研究航天搭载、^(60)Co-γ射线及其复合处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干种子M_1代的发芽率、幼苗生长、植株生长发育及其农艺性状变化。结果表明,对M_1代的生物学效应(抑制或刺激),因不同性状和不同的处理方式而不同;两种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当... 研究航天搭载、^(60)Co-γ射线及其复合处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干种子M_1代的发芽率、幼苗生长、植株生长发育及其农艺性状变化。结果表明,对M_1代的生物学效应(抑制或刺激),因不同性状和不同的处理方式而不同;两种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当代对三种不同诱变处理的辐射敏感性表现一致,而两种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各自对三种不同诱变处理的敏感性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搭载 60Co-γ诱变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农艺性状 诱变效果
下载PDF
隐性紫叶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明紫03S的选育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腾帮 许旭明 +2 位作者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54-56,共3页
阐述了隐性紫叶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明紫03S的选育过程和该组合的特征特性,表明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明紫03S具有隐性紫叶标记性状、不育起点温度低、光温互作明显等特点,并提出该不育系初步利用的意见。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籼型水稻 温敏核不 隐性紫叶标记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过程 三明市农科所 不育起点温度 标记性状 福建省 不育 互作
下载PDF
隐性紫叶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明紫03S的选育
8
作者 杨腾帮 许旭明 +2 位作者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三明农业科技》 2005年第2期2-5,共4页
利用明紫03S与绿叶稻恢复系所配制的两系杂交组合,由于在幼苗期即可进行纯度鉴定,可将表现紫叶的植株全部剔除,有利于降低种子企业的经营风险,有利于发挥杂交稻的增产作用。该不育系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两系杂交组合 开发应用前景 纯度鉴定 经营风险 种子企业 增产作用 恢复系
下载PDF
航天与辐射诱变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效果的研究——M_2代突变频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杨震 彭选明 +2 位作者 彭伟正 庞爱军 庞伯良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1-3,9,共4页
比较了航天诱变、60Co-γ射线及其复合处理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M2代的突变率,结果表明:两个材料受不同处理的突变率表现一致,但在单株入选率方面则各异。对从不同处理的M2代中选择的突变株进行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POD... 比较了航天诱变、60Co-γ射线及其复合处理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M2代的突变率,结果表明:两个材料受不同处理的突变率表现一致,但在单株入选率方面则各异。对从不同处理的M2代中选择的突变株进行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POD、SOD、CAT三种保护酶活性因不同的处理、不同的材料来源以及不同的变异表型性状也表现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诱变 60Co-γ诱变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突变频率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水稻GB028S遗传规律探讨
10
作者 王志兴 《垦殖与稻作》 2006年第5期7-9,共3页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GB028S多年来以其稳定的育性表现得到有关科研人员的重视,对其遗传机理的探讨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GB028S及其衍生品系的遗传表现来分析其光温敏基因作用的机理、控制光温敏基因的对数,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探...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GB028S多年来以其稳定的育性表现得到有关科研人员的重视,对其遗传机理的探讨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GB028S及其衍生品系的遗传表现来分析其光温敏基因作用的机理、控制光温敏基因的对数,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探讨其遗传规律,从而来解释在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以指导育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温敏核不 遗传规律 基因
下载PDF
几个新光温敏水稻核不育系在南京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宗寿余 吕川根 +1 位作者 邹江石 姚克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5-467,共3页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自然条件 温反应
下载PDF
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合力研究
12
作者 罗彦长 李成荃 +4 位作者 张端品 王守海 王德正 吴爽 郑智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1-3,11,共4页
选用 6个籼型光 (温 )敏核不育系 ,5个籼型父本 ,按 6× 5NCⅡ设计 ,共配 30个组合 ,对亲本一般配合力 (GCA)及杂种的特殊配合力 (SCA)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下 :(1)筛选了一批优良的两系亲本材料 ,不育系中籼型以X0 7S、3418S为好 ,... 选用 6个籼型光 (温 )敏核不育系 ,5个籼型父本 ,按 6× 5NCⅡ设计 ,共配 30个组合 ,对亲本一般配合力 (GCA)及杂种的特殊配合力 (SCA)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下 :(1)筛选了一批优良的两系亲本材料 ,不育系中籼型以X0 7S、3418S为好 ,父本中紫恢10 0、明恢 6 3、2 346配合力为好。 (2 )在本研究中播始历期和结实率SCA与GCA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 ,籼杂中株高、穗实粒 ,有一定的联系 ,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 ,一般至少有一方亲本的一般配合力高。 (3)初步筛选了 3418S/2 346、3418S/明恢 6 3、X0 7S/2 346、X0 7S/紫恢 10 0等强优组合 ,在本试验中单株产量均显著超过汕优 6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两系法 配合力 籼稻
下载PDF
小粒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4657S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所配组合粒形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刘延斌 符辰建 +3 位作者 秦鹏 胡小淳 刘建丰 杨远柱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4,共6页
以4657S、Y58S和广占63-4S 3个光温敏不育系与29个恢复系配组,分析了小粒型4657S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4657S所配组合粒形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Y58S和广占63-4S比较,4657S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的一般配合力较大,株高、结实率和千... 以4657S、Y58S和广占63-4S 3个光温敏不育系与29个恢复系配组,分析了小粒型4657S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4657S所配组合粒形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Y58S和广占63-4S比较,4657S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的一般配合力较大,株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较小,产量和播始历期的一般配合力差异不显著;4657S所配组合的粒长、粒宽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与父本对应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4657S 配合力 粒形性状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选择方法的探讨
14
作者 黎世龄 熊国新 《宜春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54-56,共3页
针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制种安全性和繁殖丰产性 ,根据宜春近 2 0年气温资料和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遗传变异特点 ,提出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不育起点温度降至 2 1℃、自身繁殖产量高的育性选育目标 ,阐述了有利于目标性状选择的自然低... 针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制种安全性和繁殖丰产性 ,根据宜春近 2 0年气温资料和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遗传变异特点 ,提出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不育起点温度降至 2 1℃、自身繁殖产量高的育性选育目标 ,阐述了有利于目标性状选择的自然低温环境以及实现育种目标的选育方法 ,介绍了已取得的选育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方法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特征特性及其海南冬季繁殖技术 被引量:15
15
作者 唐文邦 陈势 +2 位作者 肖应辉 邓化冰 陈立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8,共4页
介绍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形态特征、生育特性、自然条件和控温条件下的育性表现,提出了选好繁殖地点;合理安排“三期”;培育多蘖壮秧;重视落粒谷的处理;运用综合技术措施培育高产群体、提高禾苗抗性、减少低产区;全程抓好除杂;... 介绍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形态特征、生育特性、自然条件和控温条件下的育性表现,提出了选好繁殖地点;合理安排“三期”;培育多蘖壮秧;重视落粒谷的处理;运用综合技术措施培育高产群体、提高禾苗抗性、减少低产区;全程抓好除杂;综合防治病虫害和有害生物;巧施“九二○”;人工辅助授粉等优质高产繁殖技术措施。C815S海南繁殖单产一般稳定在3.5t/h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温敏核不 C815S 性特点 海南冬繁 繁殖技术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何强 邓华凤 +2 位作者 唐文邦 蔡义东 陈立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0,共2页
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低温处理试验初步表明,其适宜繁殖条件是短光照条件下20.5℃的冷水处理和21.0℃的低温处理。短光照低温条件下,C815S的繁殖结实率可达到正常水稻的水平,易获得高产。在实际生产中,其适宜繁殖方式是短... 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低温处理试验初步表明,其适宜繁殖条件是短光照条件下20.5℃的冷水处理和21.0℃的低温处理。短光照低温条件下,C815S的繁殖结实率可达到正常水稻的水平,易获得高产。在实际生产中,其适宜繁殖方式是短光照条件下,用18.5~19.5℃冷水串灌处理,以保证其幼穗部位处于20.0~20.5℃低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温敏核不 C815S 繁殖特性
下载PDF
CbDREB1A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浩东 罗伯祥 +3 位作者 陈芬 蒋建雄 李文彬 肖国樱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3,76,共6页
为了增强荠菜DREB1A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构建了由Ubi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UΩCbDREB3300。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CbDREB1A基因导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4008S,获得5个抗干旱胁迫的再生植株。运用PCR及Southern杂交技术对抗性再生... 为了增强荠菜DREB1A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构建了由Ubi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UΩCbDREB3300。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CbDREB1A基因导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4008S,获得5个抗干旱胁迫的再生植株。运用PCR及Southern杂交技术对抗性再生植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CbDREB1A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干旱胁迫后转基因水稻植株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显示耐旱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DREB1A基因 Ubiquitin启动子 载体构建 基因转化 水稻温敏核不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新安S种子休眠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蒋家月 张从合 +5 位作者 陈金节 蒋家平 张玉梅 张萍 刘斌美 吴跃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70,共5页
以海南收获的新安S种子为材料,对其休眠特性、休眠机理和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稃壳、α-淀粉酶活性、温度3个方面探讨休眠的机理,并采取了多种物理和化学方法解除休眠。结果表明,新安S种子具有深度休眠特性,休眠期为47~62... 以海南收获的新安S种子为材料,对其休眠特性、休眠机理和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稃壳、α-淀粉酶活性、温度3个方面探讨休眠的机理,并采取了多种物理和化学方法解除休眠。结果表明,新安S种子具有深度休眠特性,休眠期为47~62d;休眠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低于解除休眠后的种子;稃壳是影响新安S种子休眠的重要因素。高温干燥(45℃烘4d)和剥壳处理以及适宜浓度的强氯精、H202、稀硝酸和GA3溶液浸种均能有效解除新安S种子的休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温敏核不 新安S 种子休眠
下载PDF
籼型光温敏感核不育水稻“安农S—1”生化特征的初步研究(Ⅱ)幼穗分化时期叶片及穗中三种同工酶动态分析
19
作者 饶力群 罗泽民 《吉首大学学报》 1992年第6期25-29,共5页
在幼穗分化过程中,特别是育性转移敏感时期,“安农S-1”可育株与不育株叶片中过氧化物酶、α-淀粉酶及苹果酸脱氢酶等三种同工酶,其酶带数目和酶带活性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据此认为“安农S-1”发生育性转换与这些酶的变化有关。... 在幼穗分化过程中,特别是育性转移敏感时期,“安农S-1”可育株与不育株叶片中过氧化物酶、α-淀粉酶及苹果酸脱氢酶等三种同工酶,其酶带数目和酶带活性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据此认为“安农S-1”发生育性转换与这些酶的变化有关。可育及不育穗中上述三种同工酶差异不明显,且它们对温度的敏感反应迟于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安农S-1 性转换 过氧化物酶 幼穗 分化 叶片 同工酶 苹果酸脱氢酶 α-淀粉酶
下载PDF
水稻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含eui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广洽 王三良 《作物研究》 2004年第4期208-211,共4页
利用3.5万rad60coγ射线直接处理双低光温敏核不育系(96-5-s)的干种子,从M2代25万株群体中,找到了具有长穗颈(含eui基因)的不育株,经过人工气侯室与海南三亚加代繁殖,现已培育成长穗颈遗传性状稳定,并保留了原有优良性状的,集育性稳定... 利用3.5万rad60coγ射线直接处理双低光温敏核不育系(96-5-s)的干种子,从M2代25万株群体中,找到了具有长穗颈(含eui基因)的不育株,经过人工气侯室与海南三亚加代繁殖,现已培育成长穗颈遗传性状稳定,并保留了原有优良性状的,集育性稳定和不包颈两大特点为一体的新不育系———德es。同时初步探讨了新不育系的育性表现与eui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辐射 长穗颈基因 临界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