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3个地方春小麦品种旗叶PSⅡ光化学效率的光响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妙 师瑞 +2 位作者 陈文杰 师生波 张怀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3-570,共8页
采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方法,以高原春小麦(‘互助红’、‘互麦12’和‘互麦13’)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旗叶的PSⅡ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化学和非光化学猝灭的光响应特性。结果显示:(1)3个春小麦品种旗叶的光合色素有差异,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采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方法,以高原春小麦(‘互助红’、‘互麦12’和‘互麦13’)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旗叶的PSⅡ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化学和非光化学猝灭的光响应特性。结果显示:(1)3个春小麦品种旗叶的光合色素有差异,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无显著差异。(2)随着光强增加,3个品种旗叶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反应中心开放比率(qL)均呈降低趋势;低光强范围内,叶片Fv′/Fm′、ΦPSⅡ、qP、qL值均依次按‘互麦12’>‘互助红’>‘互麦13’的顺序降低;中高光强范围内,3个品种的Fv′/Fm′趋于一致,而‘互助红’的ΦPSⅡ、qP、qL较其他两个品种略高。(3)随着光强增加,各品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Φ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ΦNO)均呈升高趋势;中低光强范围内,NPQ、ΦNPQ值均依‘互麦13’>‘互助红’>‘互麦12’的顺序降低,而‘互助红’和‘互麦12’的ETR变化较为一致且‘互麦13’的最低;中高光强范围内,NPQ、ΦNPQ值均依次按‘互助红’>‘互麦13’>‘互麦12’的顺序降低,而ETR值按‘互助红’>‘互麦12’>‘互麦13’的顺序降低;在整个光强变化过程中,ΦNO表现为按‘互麦13’>‘互麦12’>‘互助红’的顺序依次降低。研究认为,3个高原春小麦品种中‘互助红’最适应高光强环境;‘互麦12’光能利用能力强于‘互麦13’,但略弱于‘互助红’;‘互麦13’对光强变化较为敏感,热耗散能力略强于‘互麦12’,在低光环境下有较高的热耗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叶绿素荧 响应曲线 PS光化学效率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光抑制条件下水稻籼粳亚种及其正反交F_1杂种的PSⅡ光化学效率和CO_2交换特点 被引量:9
2
作者 季本华 焦德茂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5期508-514,共7页
测定了水稻(OryzasativaL.)不同正反交组合的PSⅡ电子传递活性、D1蛋白量、叶绿素a荧光、净光合速率(PN)、光呼吸速率(PR)、RuBPCase/Oase活性,并对RuBPCase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 测定了水稻(OryzasativaL.)不同正反交组合的PSⅡ电子传递活性、D1蛋白量、叶绿素a荧光、净光合速率(PN)、光呼吸速率(PR)、RuBPCase/Oase活性,并对RuBPCase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光抑制条件下粳(japonica)亚种中D1蛋白净降解少,PSⅡ电子传递活性和光化学效率高,表现耐光抑制,而籼(indica)亚种则相反,籼、粳正反交F1的上述指标介于双亲值之间且偏向其母本。进一步观察它们的CO2交换特点,所有基因型水稻PR保持稳定、PN降低,因而PR/PN增加。与耐光抑制的粳亚种相比,对光抑制敏感的籼亚种中PN降低较多、PR/PN增加较多。正反交F1杂种的PR/PN介于双亲值之间且偏向其母本。CO2交换的关键酶RuBPCase/Oase活性和RuBPCase动力学参数没有变化且在基因型间无差异。相关分析表明,D1蛋白量与Fv/Fm、PR/P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1和-0.9768。看来,质基因编码的D1蛋白是籼粳杂种稻光抑制特性及其生理遗传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光化学效率 呼吸 合作用抑制 水稻
下载PDF
高浓度CO_2对莱茵衣藻光系统Ⅱ能量流和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夏建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0-455,共6页
研究了短期内高浓度CO2培养下莱茵衣藻光系统Ⅱ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培养导致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增加,同时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快相)曲线中O、J、I、P期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与空气培养的细胞相比,... 研究了短期内高浓度CO2培养下莱茵衣藻光系统Ⅱ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培养导致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增加,同时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快相)曲线中O、J、I、P期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与空气培养的细胞相比,高浓度CO2在J期的相对可变荧光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单位反应中心复合体吸收的能量在高浓度CO2培养6小时后有明显的增加,但单位反应中心捕获和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并没有明显地增加。高浓度CO2培养使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传递的电子能引起的光化学反应效率和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均明显低于通空气培养的细胞。以上结果表明不同CO2浓度培养导致莱茵衣藻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快相的变化与其光系统Ⅱ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也可能与HCO-3转运过程中能量需求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衣藻 系统 能量流 JIP测定 能量利用效率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高浓度二氧化碳
下载PDF
3-羟基丁酸对雨生红球藻PSⅡ光化学活性与色素合成的影响
4
作者 黄莹 张娟 +4 位作者 窦勇 原雪峰 翟胜利 曲木 周文礼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13,共7页
利用试验生态学方法,研究3-羟基丁酸对雨生红球藻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光化学活性与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3-羟基丁酸对雨生红球藻PSⅡ光反应中心造成胁迫损伤,细胞PSⅡ光化学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有效光能转化效率(Yi... 利用试验生态学方法,研究3-羟基丁酸对雨生红球藻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光化学活性与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3-羟基丁酸对雨生红球藻PSⅡ光反应中心造成胁迫损伤,细胞PSⅡ光化学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有效光能转化效率(Yield)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lectron transfer rate,ETR)的参数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其中0.02、0.10μg/L处理组的作用最明显;3-羟基丁酸造成雨生红球藻叶绿素a含量波动变化并最终下降至较低水平;3-羟基丁酸能够促进雨生红球藻合成并积累虾青素,其中0.01μg/L浓度的促进作用最强,虾青素最高产量为7.57 mg/L;3-羟基丁酸影响了雨生红球藻自身资源在光合作用与抗逆合成之间的权衡分配。研究结果为使用3-羟基丁酸作为外源诱导物促进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 雨生红球藻 系统光化学活性 叶绿素A 虾青素
下载PDF
两个玉米品种维管束鞘叶绿体的非光化学淬灭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文娟 常丽娟 +6 位作者 岳丽杰 宋君 张富丽 王东 吴佳蔚 郭灵安 雷绍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32-1544,共13页
【目的】光系统Ⅱ的非光化学叶绿素荧光淬灭是高等植物响应环境变化最快速的光保护机制,玉米具备叶肉和维管束鞘2种叶绿体结构,本研究通过比较2个玉米品种的光合耐旱能力,探究维管束鞘叶绿体的非光化学淬灭对玉米耐旱性的意义。【方法... 【目的】光系统Ⅱ的非光化学叶绿素荧光淬灭是高等植物响应环境变化最快速的光保护机制,玉米具备叶肉和维管束鞘2种叶绿体结构,本研究通过比较2个玉米品种的光合耐旱能力,探究维管束鞘叶绿体的非光化学淬灭对玉米耐旱性的意义。【方法】以成单30和仲玉3号2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田间持水量(FWC)(充足浇水,对照)、50%-60%FWC(中度干旱胁迫)和35%-45%FWC(重度干旱胁迫)3个土壤水分梯度处理。测定玉米叶片的水分状况、叶绿素含量、活性氧积累、质膜透性和气体交换等参数;应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显微成像观测,比较玉米叶肉和维管束鞘叶绿体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NPQ;通过免疫印迹法,分析玉米叶肉和维管束鞘细胞光系统Ⅱ亚基S(PsbS)稳态水平的变化差异;采用蓝-绿胶温和电泳分离,检测玉米光系统Ⅱ蛋白复合体的水平。【结果】干旱胁迫导致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2个玉米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成单30在重度干旱下表现出更好的水分状况、更低的活性氧损伤以及更高的光合速率。玉米叶肉和维管束鞘叶绿体的NPQ水平及PsbS蛋白含量受干旱诱导明显上升,维管束鞘中的上升更显著,成单30表现尤为突出。不同于仲玉3号光系统Ⅱ蛋白复合体水平的下降,重度干旱胁迫后,成单30的捕光蛋白三聚体水平在叶肉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均有所升高。【结论】2个玉米品种的光合机构对干旱胁迫的气孔响应能力相当,但相较仲玉3号,成单30的维管束鞘叶绿体具备更优越的非光化学淬灭能力,这对其更强的非气孔限制的光合耐旱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维管束鞘细胞 系统 光化学淬灭
下载PDF
玉米不同基因型叶片PSⅡ光能转换效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永江 李少昆 +3 位作者 胡昌浩 张旭 董树亭 高世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1-625,共5页
测定了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的主要荧光参数以及田间快速测试技术。结果表明 ,田间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的测定暗适应有 5min即可 ,部位以穗上 1叶的中部为宜。我国骨干自交系的Fm、Fv/Fm、Fv/F0 有随年代推移而逐渐升高的趋势 ,生育后期表现... 测定了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的主要荧光参数以及田间快速测试技术。结果表明 ,田间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的测定暗适应有 5min即可 ,部位以穗上 1叶的中部为宜。我国骨干自交系的Fm、Fv/Fm、Fv/F0 有随年代推移而逐渐升高的趋势 ,生育后期表现更为明显 ;不同株型自交系间荧光参数值差异不显著 ;杂交种Fm、Fv/Fm、Fv/F0 有明显的超亲优势 ,乳熟期优势率为 - 1.2 %~ 12 .0 % ,并且自交系值高的组配的杂交种也高 ,为预测杂种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叶片 PS 能转换效率 比较研究 诱导动力学参数 系统
下载PDF
三种常绿阔叶树光系统Ⅱ在低温胁迫下的光抑制及恢复 被引量:4
7
作者 程冬梅 张志勇 +2 位作者 周赛霞 彭焱松 张兆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66-1672,共7页
冬季低温胁迫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光合活性的主要影响之一,体现在光合机构的低温光抑制。为了阐明冬季低温胁迫下常绿阔叶树光系统Ⅱ的光抑制程度及光保护机制,该文研究了冬季自然低温胁迫(零下低温冻害和零上低温寒害)对红叶石楠、枇杷... 冬季低温胁迫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光合活性的主要影响之一,体现在光合机构的低温光抑制。为了阐明冬季低温胁迫下常绿阔叶树光系统Ⅱ的光抑制程度及光保护机制,该文研究了冬季自然低温胁迫(零下低温冻害和零上低温寒害)对红叶石楠、枇杷和猴樟三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光合机构光系统Ⅱ(PSⅡ)光抑制的影响以及春季气温回暖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冻害和寒害低温胁迫使猴樟的PSⅡ活性显著降低,PSⅡ受到较严重的光抑制,低温胁迫解除后PSⅡ活性未能完全恢复。红叶石楠PSⅡ活性下降程度和光抑制程度最轻,春季PSⅡ活性显著上升,光抑制显著下降。枇杷PSⅡ活性和光抑制程度介于猴樟和红叶石楠之间。低温胁迫下红叶石楠的非光化学猝灭(NPQ)接近常温水平;枇杷的NPQ略有降低,春季恢复正常;猴樟NPQ最低,春季低温解除后仍不能完全恢复。此外,三种常绿阔叶树在冬季低温胁迫和春季恢复时期的NPQ与PSⅡ的光抑制程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合以上结果分析表明,冬季低温对红叶石楠PSⅡ影响不大,对枇杷有一定影响但春季气温回暖后可以及时恢复,对猴樟PSⅡ有显著的光抑制且恢复过程较慢,同时NPQ对保护常绿阔叶树PSⅡ免受冬季低温光抑制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用生理 系统 抑制 低温胁迫 光化学淬灭 保护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沙柳光系统Ⅱ光保护机制和能量分配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5
8
作者 靳川 查天山 +3 位作者 贾昕 田赟 周文君 卫腾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44,共11页
【目的】通过叶绿素荧光原位连续监测技术,探究毛乌素沙地半干旱区典型固沙造林物种沙柳光系统Ⅱ能量分配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在日和季节尺度下揭示环境因子对沙柳光系统Ⅱ能量分配的动态影响及其光合生理适应策略特征,以期为研究地... 【目的】通过叶绿素荧光原位连续监测技术,探究毛乌素沙地半干旱区典型固沙造林物种沙柳光系统Ⅱ能量分配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在日和季节尺度下揭示环境因子对沙柳光系统Ⅱ能量分配的动态影响及其光合生理适应策略特征,以期为研究地区的植被恢复管理和物种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对固沙物种沙柳进行整个生长季(5—10月)的叶绿素荧光原位连续监测。采用Kramer光能分配方法计算相关荧光参数,采用分段平均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组平均,利用线性回归在日和季节尺度分析荧光参数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在日尺度,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调节性热耗散(ΦNPQ)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直接相关,受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影响,非调节性热耗散(ΦNO)相对稳定。在季节尺度,生长季前期(5—6月)ΦPSⅡ和ΦNPQ分配相对均匀,ΦNO较高且在1天内稳定,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低值出现。在生长季中期(7—9月),8月ΦPSⅡ降低且伴随ΦNPQ升高,8—9月ΦNO在1天内波动较大。在生长季末期(10月),ΦPSⅡ最低且ΦNPQ达到最高,ΦNO较高且在1天内稳定,Fv/Fm持续降低。【结论】在日尺度,沙柳光系统Ⅱ能量分配主要由PAR和Ta决定,同时受RH和VPD调控。在季节尺度,沙柳光系统Ⅱ能量分配随物候期而变。沙柳Fv/Fm与日最大光合有效辐射(PARmax)(R2=0.13,P<0.01)、Ta变化幅度(R2=0.16,P<0.01)和土壤含水量(SWC)显著相关(R2=0.19,P<0.01),说明高辐射、极端气温和干旱是限制沙柳光系统Ⅱ光合生理状态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沙柳光系统Ⅱ能量分配在日与季节尺度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光系统Ⅱ叶黄素循环等短期光保护机制与叶绿素浓度、比值分配等长期调控机制的差异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沙柳 叶绿素荧 系统能量分配 光化学淬灭
下载PDF
高分辨率菠菜光系统Ⅱ-捕光色素复合物超级复合体结构被揭示
9
《蔬菜》 2016年第7期82-82,共1页
据国际学术期刊Nature(自然)近期在线报道,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成功得到了高分辨率的菠菜光系统II(Photosystem Ⅱ,PSII)-捕光色素复合物(light harvesting complex Ⅱ,LHCII)超级复合体的结构。植物。
关键词 色素 高分辨率 复合体 系统 蓝细菌 PSII 国际学术期刊 叶绿素结合蛋白 HARVESTING 光化学过程
下载PDF
Na^+吸收对干旱导致的棉花叶片光合系统损伤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解卫海 马淑杰 +2 位作者 祁琳 张振华 柏新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549-6556,共8页
以盆栽棉花为材料,在植株高约20 cm时用不同浓度Na Cl溶液浇透后进行持续干旱处理。在干旱处理期间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以及植株水分状况和Na+含量,以分析土壤Na Cl施入引起的棉花Na+吸收和积累量的增加对... 以盆栽棉花为材料,在植株高约20 cm时用不同浓度Na Cl溶液浇透后进行持续干旱处理。在干旱处理期间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以及植株水分状况和Na+含量,以分析土壤Na Cl施入引起的棉花Na+吸收和积累量的增加对干旱胁迫导致的叶片光合系统损伤的缓解作用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未用Na Cl处理的棉花植株,其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着干旱的延续而持续下降、光合机构在干旱处理后期出现了严重损伤;而Na Cl处理的棉花植株,其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未用Na Cl处理的,光合机构受损伤程度也较轻或无明显损伤。对各处理棉花植株Na+的吸收和水分状况的测定分析表明,Na Cl处理的植株,其叶片Na+积累显著增加、渗透势降低,细胞膨压显著高于未用Na Cl处理的植株。由此可见,在土壤浇灌Na Cl溶液后的持续干旱条件下,棉花植株吸收和积累Na+增加,降低了组织渗透势、维持了一定的细胞膨压,从而有效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叶片光合机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NA^+ 干旱 系统光化学效率 气体交换
下载PDF
短时低温胁迫对甜椒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李新国 毕玉平 +3 位作者 赵世杰 孟庆伟 何启伟 邹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26-1231,共6页
通过测定荧光参数、膜脂脂肪酸组成、活性氧及相关清除酶活性,研究了短时低温(4oC)胁迫对冷敏感甜椒叶片光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6h低温弱光(100μmol·m-2·s-1)胁迫结束时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35.6%,氧化... 通过测定荧光参数、膜脂脂肪酸组成、活性氧及相关清除酶活性,研究了短时低温(4oC)胁迫对冷敏感甜椒叶片光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6h低温弱光(100μmol·m-2·s-1)胁迫结束时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35.6%,氧化态的P700下降约60%,而暗中低温处理对二者没有影响。低温弱光胁迫对膜脂脂肪酸组成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均比暗中低温胁迫严重,而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有所下降,活性氧积累。因此,叶绿体膜系统的完整性与活性氧积累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低温弱光胁迫引起了PSII和PSI的光抑制,而活性氧的积累可能是氧化态P700下降的一个原因,而且PSI对低温弱光比PSII表现得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超微结构 低温胁迫 甜椒 短时 低温弱胁迫 脂肪酸组成 活性氧清除酶 P700 光化学效率 PS 参数 系统 低温处理 相互关系 氧化态 PSⅠ 下降 积累 系统 抑制 膜脂 敏感
下载PDF
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对光的响应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子飘 胡文海 闫小红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8-1217,共10页
为了比较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FPSⅡ)对光的响应机理模型(简称机理模型)、负指数模型和指数模型的优缺点,用LI-6400-40B光合作用测定仪控制CO2浓度和温度,测量了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黄荆(Vitex negundo)和大狼杷... 为了比较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FPSⅡ)对光的响应机理模型(简称机理模型)、负指数模型和指数模型的优缺点,用LI-6400-40B光合作用测定仪控制CO2浓度和温度,测量了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黄荆(Vitex negundo)和大狼杷草(Bidens frondosa)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对光的响应曲线(ETR-I)和FPSⅡ对光的响应曲线(FPSⅡ-I),然后用这3个模型分别拟合了这些数据。拟合结果表明:3个模型都可以较好地拟合这3种植物的ETR-I的响应数据和FPSⅡ-I的响应数据,但由指数模型拟合ETR-I和FPSⅡ-I的响应数据得到相应的饱和光强(PARsat)和光系统Ⅱ最大光能利用效率(Fv/Fm)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估算的饱和光强远低于实测值。由机理模型可知,FPSⅡ不仅与光强的函数有关,还与植物的内禀特性有关,即与天线色素分子的本征光能吸收截面、激子的传递效率、能级的简并度、光化学反应常数、热耗散常数和处于最低激发态的平均寿命等参数有关。此外,由机理模型还可知,FPSⅡ随光强的增加而下降的原因是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随光强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 电子传递速率 机理模型 天线色素分子
原文传递
夜间低温后日间光照对海桐和榕树叶片的光抑制以及光系统II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文海 肖宜安 龙婉婉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7-470,共4页
夜间低温导致海桐和榕树叶片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天线转化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其后日间光照先引起海桐叶片Fv/Fm、ΦPSII、Fv'/Fm'稍微降... 夜间低温导致海桐和榕树叶片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天线转化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其后日间光照先引起海桐叶片Fv/Fm、ΦPSII、Fv'/Fm'稍微降低,其后又逐渐得到恢复,但NPQ却表现出相反趋势;夜间低温及随后的日间光照并未对海桐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初始荧光强度(Fo)产生影响。夜间低温后日间光照进一步引起榕树叶片Fv/Fm、ΦPSII、Fv'/Fm'、qP、NPQ下降,在午后光照减弱后仍不能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 榕树 夜间低温后日间 抑制 系统功能 夜间低温 系统 叶片 光化学猝灭
下载PDF
820nm光吸收曲线技术在逆境条件下叶片光系统Ⅰ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仁杰 蒋燚 +4 位作者 朱凡 唐正 刘雄盛 姜英 王勇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52-155,共4页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在逆境条件尤其是低温和弱光等胁迫下,叶片光系统Ⅰ(PSⅠ)性能下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发生在PSⅠ的原初光化学反应。本文总结了利用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测定PSⅠ的光...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在逆境条件尤其是低温和弱光等胁迫下,叶片光系统Ⅰ(PSⅠ)性能下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发生在PSⅠ的原初光化学反应。本文总结了利用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测定PSⅠ的光化学效率、环式电子传递能力和能量分配的基本原理,及在逆境条件下的研究成果,以期为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在其它条件下对PSⅠ性能影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20 nm吸收 系统Ⅰ(PSⅠ) 光化学效率 电子传递 能量分配
下载PDF
6个芒果品种的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研究初报 被引量:20
15
作者 蔡楚雄 邓雄 +3 位作者 曹洪麟 刘世平 许凯扬 叶万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19,共3页
通过对杉林Ⅰ、红金煌、金煌、爱文、红凯特、海顿等 6个芒果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的研究 ,发现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的上升 ,光化学效率Fv/Fm值逐渐降低 ,说明中午几种芒果的光合作用光抑制的存在。不同品种Fv/Fm值下降波谷发生时间... 通过对杉林Ⅰ、红金煌、金煌、爱文、红凯特、海顿等 6个芒果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的研究 ,发现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的上升 ,光化学效率Fv/Fm值逐渐降低 ,说明中午几种芒果的光合作用光抑制的存在。不同品种Fv/Fm值下降波谷发生时间、最大降幅 ,以及恢复的时间和程度也有差异。 6个芒果品种中 ,海顿的Fv/Fm值最高 ,而且 1天内变化最小 ,可能与其耐光抑制较强有关。建议通过遗传手段培育筛选出耐光抑制的优良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品种 叶绿素荧 日变化 fv/FM 光化学效率 抑制 合作用
下载PDF
田间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被引量:22
16
作者 赵世杰 许长成 +1 位作者 孟庆伟 邹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21-526,共6页
通过人为改变小麦旗叶与茎秆的夹角,比较了晴天田间小麦直立叶(10°)与平展叶(90°)光合作用光抑制程度的差别。在叶温高达37.6℃、最高光强为1600μmol·m-2·s-1的晴天,田间小麦经午间强... 通过人为改变小麦旗叶与茎秆的夹角,比较了晴天田间小麦直立叶(10°)与平展叶(90°)光合作用光抑制程度的差别。在叶温高达37.6℃、最高光强为1600μmol·m-2·s-1的晴天,田间小麦经午间强光照射4h后,PSⅡ光化学效率(Fv/Fm)明显下降。14∶00平展叶的Fv/Fm与表观量子效率(AQY)降低幅度明显大于直立叶,表明平展叶较直立叶发生了更为严重的光抑制。而在最高光强相近、叶温为34.5℃的晴天,14∶00平展叶与直立叶的Fv/Fm与AQY则无明显差别。结果表明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午休" 抑制 PS光化学效率 小麦
下载PDF
薇甘菊叶和茎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28
17
作者 祖元刚 张衷华 +2 位作者 王文杰 杨逢建 贺海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8-1004,共7页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是世界性的入侵有害植物,对其入侵特性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揭示入侵机理和开展植物入侵的防治工作。叶片的光合作用是入侵植物薇甘菊入侵特性的研究内容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开展对薇甘菊非同化器官...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是世界性的入侵有害植物,对其入侵特性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揭示入侵机理和开展植物入侵的防治工作。叶片的光合作用是入侵植物薇甘菊入侵特性的研究内容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开展对薇甘菊非同化器官茎的同化特性的研究。该文采取对比的研究方法,使用LICOR-6400气体交换系统和荧光系统对其幼嫩的绿色茎和成熟叶片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薇甘菊茎中叶绿体分布进行观察。使用叶绿素荧光系统测量瞬时叶绿素荧光特性表明,茎和叶的电子传输速率(Electrontransportrate,ETR)和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存在较好的正比例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7,说明茎中存在和叶中类似的光合结构。但在应用LICOR-6400气体交换系统测量稳定状态下的CO2的气体交换速率时,观察到叶的气体交换速率稳定性较好,而茎的气体交换速率出现较大的波动,这可能是由于茎的气孔因素引起。综合来看,在相同面积和饱合光强下(光通量密度(Photosyntheticphotofluxdensity,PPFD)=2000μmol·m-2·s-1),叶的ETR为42.44μmol·m-2·s-1,茎的ETR为30.32μmol·m-2·s-1。在相同面积和低光强(PPFD=10μmol·m-2·s-1)下,叶的ΦPSⅡ为0.69;茎的ΦPSⅡ为0.57。在单位SPAD下,茎中ETR是每单位SPAD4.24μmol·m-2·s-1,是叶的2.3倍,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是每单位SPAD0.08,是叶的3倍。在比较茎和叶ETR中观察到茎比叶有更强的强光适应能力。激光共聚焦图像观察到薇甘菊茎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皮层区和维管束周围。对照以往关于茎中叶绿体功能的研究表明,可能分布在两个区域中的叶绿体功能上存在差别。如上,薇甘菊茎中存在一定的光合作用能力,且在叶绿体的光能利用瞬时效率上茎明显强于叶,但在茎中这些光合作用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用 叶绿素荧 电子传递速率 系统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 气体交换特性
下载PDF
光胁迫下银杏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宁 孟庆伟 +2 位作者 赵世杰 许长城 邹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61-465,共5页
自然条件下晴天银杏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 Fv/ Fm )表现明显日变化。上午 Fv/ Fm 随光照的增强而降低,至 14:00 左右达最低值。其后随着光强的减弱 Fv/ Fm 缓慢恢复。一天中叶黄素循环关键组分玉米黄质( ... 自然条件下晴天银杏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 Fv/ Fm )表现明显日变化。上午 Fv/ Fm 随光照的增强而降低,至 14:00 左右达最低值。其后随着光强的减弱 Fv/ Fm 缓慢恢复。一天中叶黄素循环关键组分玉米黄质( Z)含量与 Fv/ Fm 呈负相关。用二硫苏糖醇( D T T)阻断 Z的形成后,光抑制程度大大加深。结果表明与叶黄素循环有关的非辐射能量耗散的增加是产生光抑制的原因之一。强光处理前饲喂 D1 蛋白合成抑制剂林可霉素( L M ), Fv/ Fm 下降幅度增加,而且在暗中与弱光下的恢复出现差异,但强光处理后再引入 L M ,则对 Fv/ Fm 两种恢复无明显影响。这表明强光可引起银杏叶片 D1 蛋白的快速周转而植物体内这种 D1 蛋白钝化、复活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能是避免强光损伤的保护性反应。自然条件下强光胁迫并不能导致银杏叶片 D1 蛋白的净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 PS光化学效率 叶黄素循环 D1蛋白 银杏
下载PDF
5种红山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7
19
作者 吕芳德 徐德聪 +2 位作者 侯红波 刘云龙 郑良康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4期4-7,共4页
在大四条件下 ,通过对五种红山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亚组、同一亚组不同系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 ,且亚组间大于亚组内。初始荧光 (FO)、最大荧光 (Fm)、R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 )、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 ... 在大四条件下 ,通过对五种红山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亚组、同一亚组不同系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 ,且亚组间大于亚组内。初始荧光 (FO)、最大荧光 (Fm)、R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 )、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 (Yield/Φ PSII)、表观电子传递速率 (ETR)的日变化与光强有关 ,其中 ,Fm、Fv/ Fm、Yield随光强的变化呈相同的变化趋势 ,呈单谷曲线 ;而ETR则相反呈单峰曲线 ;FO呈双峰曲线。不同树种的荧光参数日变化幅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茶 叶绿素荧特性 初始荧 最大荧 RS最大光化学效率 PS实际光化学效率 表观电子传递速率 合日变化
下载PDF
密度和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萌 陈国强 +5 位作者 金海燕 韩晨光 臧凤艳 李子芳 王金龙 吴锡冬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探明夏玉米适宜种植方式的光合生理机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9.3万,8.1万,6.9万,5.7万株/hm^2)、空间布局(等行距1穴1株,等行距1穴3株和宽窄行1穴3株)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夏玉米郑单958开花后不同生育时期(开花期、抽丝... 为探明夏玉米适宜种植方式的光合生理机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9.3万,8.1万,6.9万,5.7万株/hm^2)、空间布局(等行距1穴1株,等行距1穴3株和宽窄行1穴3株)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夏玉米郑单958开花后不同生育时期(开花期、抽丝期、灌浆前期、灌浆后期和完熟期)净光合速率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1穴3株能显著降低夏玉米开花期和完熟期穗位叶净光合速率,而8.1万株/hm^2密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不受空间布局的影响;等行距1穴1株空间布局下,种植密度不会显著影响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种植密度、空间布局以及它们交互作用对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显著。等行距1穴3株空间布局下,9.3万株/hm^2种植密度显著降低前3个观测时期类胡萝卜素含量,而6.9万株/hm^2在宽窄行1穴3株以及5.7万株/hm^2在等行距1穴1株空间布局下显著降低完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种植密度、空间布局及其交互作用均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8.1万株/hm^2种植密度不受空间布局的显著影响,而等行距1穴1株空间布局不受种植密度的显著影响,均能保证夏玉米郑单958植株的净光合作用及其相关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结果也为从光合物质基础和光合水分生理基础方面(色素含量、荧光特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解释种植方式-光合产物源-产量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合速率 类胡萝卜素 系统最大光化学效率 种植密度 空间布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