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叶光能利用率模型反演毛竹总初级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聚中 徐怀兴 +3 位作者 胡璐璐 周忠生 唐燕 徐小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6,共8页
毛竹林是重要的碳库之一,准确估算毛竹总初级生产力(GPP)对评估毛竹在碳中和中的贡献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14年安吉通量塔观测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驱动双叶光能利用率DTEC(diffuse-fraction-based two-leaf terrestrial ecosyste... 毛竹林是重要的碳库之一,准确估算毛竹总初级生产力(GPP)对评估毛竹在碳中和中的贡献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14年安吉通量塔观测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驱动双叶光能利用率DTEC(diffuse-fraction-based two-leaf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flux model,DTEC)模型模拟安吉毛竹8 d尺度GPP,估算毛竹GPP,有助了解毛竹林对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不仅考虑光饱和效应,还采用实测叶面积校准的LAI(leaf area index,LAI)产品(LAIi)驱动模型,最后将模拟GPP与实测GPP进行精度分析。结果显示:DTEC模型在估算毛竹的GPP上精度高于MOD17算法。相比MOD17算法,DTEC的拟合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由1.95 g·C/(m^(2)·d)下降到1.41 g·C/(m^(2)·d),拟合RMSEr(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r)由41.80%下降到30.25%;相比MOD17算法,DTEC的验证RMSE由2.44 g·C/(m^(2)·d)下降到2.24 g·C/(m^(2)·d),RMSEr由55.59%下降到50.91%。相比MODIS LAI,采用LAIi产品驱动DTEC模型时,拟合和验证阶段的精度均提高,其中拟合RMSE下降了0.10 g·C/(m^(2)·d),RMSEr下降了2.12%;验证RMSE下降了1.01 g·C/(m^(2)·d),RMSEr下降了22.78%。耦合了光饱和效应的DTEC-GPPmax模型,在使用LAIi产品驱动时,反演毛竹GPP精度最高,拟合RMSE为1.09 g·C/(m^(2)·d),RMSEr为23.40%;验证RMSE为1.18 g·C/(m^(2)·d),RMSEr为26.81%。本文考虑光饱和效应和使用LAIi产品驱动模型均能提高毛竹GPP模拟精度。上述成果为区域尺度准确反演毛竹GPP提供一种有效方法,便于评估其碳汇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总初级生产力 双叶光能利用率模型 叶面积指数 光饱和
下载PDF
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模拟干旱胁迫下毛竹林总初级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小军 程银正 朱迪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2-520,共9页
现有的生态系统模型在模拟干旱胁迫下森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探索提高模型解释干旱对GPP影响机理能力的方法。以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安吉毛竹林通量塔观测数据、MODIS... 现有的生态系统模型在模拟干旱胁迫下森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探索提高模型解释干旱对GPP影响机理能力的方法。以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安吉毛竹林通量塔观测数据、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M OD13Q1)为数据源,采用结合涡度相关技术的光能利用率模型EC-LUE( EddyCovariance-LightUseEfficiency)开展毛竹林GPP模拟,并提出提高模型模拟干旱条件下GPP精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非干旱条件相比,干旱条件下GPP与日均温度(Temperature,T)和水蒸气压差(V aporPressureDeficit,VPD)的相关关系发生显著改变,由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GPP随T增加而降低的临界温度为15.0℃。GPP随VPD增加呈指数递减关系。将VPD添加到EC-LUE模型(EC-LUEVPD)显著提高了干旱条件下GPP预测精度,2011年和2013年干旱期间GPP模型模拟误差分别降低了7.70%和13.74%。EC-LUEVPD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模拟干旱条件下毛竹林GPP的能力,为模拟气候变化背景下竹林GPP提供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总初级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模型 干旱胁迫
下载PDF
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的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监测与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9
3
作者 乌尼图 刘桂香 +2 位作者 杨勇 宋向阳 白海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共10页
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和MODIS数据对内蒙古天然草原2000-2018年植被生长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并在像元尺度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近2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中,内蒙古天然草原NPP在空间上... 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和MODIS数据对内蒙古天然草原2000-2018年植被生长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并在像元尺度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近2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中,内蒙古天然草原NPP在空间上呈由西向东递增分布规律,年均NPP为198.04 g C·m-2·a-1,潜在草地退化面积16.22万km 2,其中重度、较重度面积分别为0.20万和1.11万km 2,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密集区域,如矿区、建设用地及周边;在草地类型上,温性草原、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荒漠以及温性荒漠草原潜在退化面积分别为5.22万、1.40万、4.04万和2.21万km 2。通过分析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表明:近20年,内蒙古草原NPP与降水具有显著相关性,与温度无相关性;温性草甸草原NPP对降水的响应最敏感,温性荒漠草原其次,温性草原对降水响应最低。研究还根据上述结果,围绕草地生态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利用率模型 MODIS 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因子
下载PDF
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的甘南州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许静 陈迪 +1 位作者 李文龙 魏巍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455-2465,共11页
作为反映生态过程的关键指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动态变化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利用改进的光能利用率模型研究了甘南州2011–2014年植被NPP,在对比验证的... 作为反映生态过程的关键指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动态变化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利用改进的光能利用率模型研究了甘南州2011–2014年植被NPP,在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甘南州植被NPP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光能利用率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研究区的植被NPP,可以用于大区域长时间尺度的模拟。2011–2014年甘南州植被平均NPP为478.26gC·(m2·a)–1。在一年中,植被NPP日均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7月达到最大值;NPP累积值从5月开始快速增加,并在10月后趋于稳定。在空间上,东南部山区NPP平均值较大,北部农区、农牧交错带和西南部高海拔地区相对较小。随海拔升高和坡度增加,NPP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所有坡向中,NPP在北坡最大,南坡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州 净初级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模型 植被类型 地形因子
下载PDF
结合数据融合算法的光能利用率模型反演水稻地上部生物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廖靖 胡月明 +3 位作者 赵理 马昊翔 王璐 张洪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4-601,共8页
水稻作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粮食作物,其生长状况与产量信息的快速、精确获取,对保障耕地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索结合数据融合算法的光能利用率模型反演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将增强型空间和时间自适应反射融合模型(ESTAR... 水稻作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粮食作物,其生长状况与产量信息的快速、精确获取,对保障耕地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索结合数据融合算法的光能利用率模型反演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将增强型空间和时间自适应反射融合模型(ESTARFM)预测的水稻关键生长期数据,驱动EC-LUE(Eddy covariance-light use efficiency)模型反演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分别验证2个模型的精度。结果显示,ESTARFM算法预测值与真实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68(P<0.001),对于中型耕地(11~50个Landsat像元),ESTARFM算法预测精度最为理想。EC-LUE模型反演的水稻地上部生物量预测值与地面实测值Pearson相关系数为0.630(P<0.001)。EC-LUE模型驱动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是制约反演结果精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融合 光能利用率模型 水稻地上部生物量 遥感反演
下载PDF
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光能利用率模型优化与总初级生产力估算 被引量:4
6
作者 徐珂 邢艳秋 常晓晴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36,共9页
为使光能利用率模型在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区得到更好的应用,以江西省太和县千烟洲为例,利用2003—2005年卫星遥感数据(GLASS LAI叶面积指数产品数据集、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数据集(MOD09A1)和MODIS GPP产品(MOD17A2))及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为使光能利用率模型在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区得到更好的应用,以江西省太和县千烟洲为例,利用2003—2005年卫星遥感数据(GLASS LAI叶面积指数产品数据集、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数据集(MOD09A1)和MODIS GPP产品(MOD17A2))及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网络(ChinaFLUX)千烟洲常绿针叶林的通量观测数据,对13种不同光能利用率模型中的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PAR)、7种水分限制因子(f_(θ))和3种温度限制因子(f_(t))进行模型重组,通过对比通量站观测值与273种模型组合的估算值的决定系数及均方根误差(RMSE)得到更优的模型组合。同时使用该优化模型进行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估算,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所得到的优选模型组合:用EVI表示的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PAR_(EVI)、3PG模型中的水分影响因子f_(θ-3PG)、TEM模型中的温度影响因子f_(t-TEM)(R^(2)=0.86,RMSE=0.47μmol/(m^(2)·s))的模拟效果最好。优化模型的GPP模拟值均优于MODIS陆地四级标准数据产品(MOD17A2)。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光量子效率α_(max)、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为模型的直接线性变量,对模型输出结果影响最大,其他参数敏感性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光合最低温度T_(min)、光合最适温度T_(opt)、月均温度T、光合最高温度T_(max)。因此,本文的优化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对进一步提高GPP估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利用率模型 千烟洲通量观测站 亚热带常绿针叶林 模型优化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干旱影响下光能利用率模型模拟常绿针叶林总初级生产力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董浩 丁丽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9-1116,共8页
【目的】研究干旱影响下不同光能利用率模型估算常绿针叶林总初级生产力(GPP)的能力,为精准模拟北半球常绿针叶林的GP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ODIS数据和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在8 d尺度上对常绿针叶林的GPP进行参数化建模。首先利用... 【目的】研究干旱影响下不同光能利用率模型估算常绿针叶林总初级生产力(GPP)的能力,为精准模拟北半球常绿针叶林的GP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ODIS数据和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在8 d尺度上对常绿针叶林的GPP进行参数化建模。首先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随机森林因子评价方法分析GPP各个驱动因子的重要性。使用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PET)构造干湿度指数,对各个站点进行干湿分类。其次在植被光合模型(VPM)的基础上,去除其中的水分参数,得到改进的植被光合模型(VPMsw)。最后定量比较各站点在不同干湿类型下,VPM模型与VPMsw模型拟合GPP的精度。【结果】(1)由驱动因子分析可知:GPP与温度、PET相关性较强,与陆表水指数(LSWI)相关性较弱,温度对GPP的重要性大于水分。(2)与VPM模型相比,VPMsw模型在干旱和半干旱站点拟合GPP的精度有所提高,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6.5%和23.4%,在半干旱地区精度提升效果更明显。【结论】干旱影响下,LSWI不能较好地反映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绿针叶林的水分情况,所以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VPMsw模型拟合GPP的精度更高。图3表3参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初级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模型 潜在蒸散量 常绿针叶林 干旱
下载PDF
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的玉米遥感估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安秦 陈圣波 《地理空间信息》 2019年第4期71-74,I0003,共5页
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对于国家制定相关粮食政策、农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获得高效、宏观、精确的估产方法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吉林省德惠市的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对玉米进行产量估算的研究,并... 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对于国家制定相关粮食政策、农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获得高效、宏观、精确的估产方法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吉林省德惠市的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对玉米进行产量估算的研究,并且使用空间数据插值方法中的反距离权重法获得了每月平均温度数据的格网数据。通过玉米的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累计值以及玉米的收获指数来获得最终的玉米产量值,利用验证点实测产量值与估算值的相关性和相对误差进行精度验证,相关系数R^2为0.649 9,平均相对误差值为1.676%,证明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的玉米估产在研究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数据 光能利用率模型 玉米估产 遥感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光能利用率模型呼伦贝尔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勇 冯朝阳 +1 位作者 陈艳梅 叶生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4-159,共6页
呼伦贝尔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时空格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简化光能利用率模型的水分胁迫系数,基于E0S/MODIS卫星遥感资料,研究呼伦贝尔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大兴安岭林区单... 呼伦贝尔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时空格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简化光能利用率模型的水分胁迫系数,基于E0S/MODIS卫星遥感资料,研究呼伦贝尔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大兴安岭林区单位面积NPP为高值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NPP为低值区,林草交错区和农牧交错区NPP介于林区和草原区之间;2)2000年-2008年4类土地覆被类型单位面积NPP为下降趋势;3)呼伦贝尔西部草原、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区单位面积NPP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而大兴安岭林区和岭东农牧交错区主要受生长季气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利用率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格局
原文传递
基于光能利用率集成模型的GPP估算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思源 付博 +2 位作者 赖雨亲 李京怡 李本纲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1-371,共11页
为探究全球及区域尺度总初级生产力(GPP)及其模型模拟的不确定性来源,基于广泛使用的光能利用率模型的算法结构,搭建多算法集成模型,结合气象再分析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模拟全球及区域尺度总初级生产力,并使用方差分析方法对模拟结果的... 为探究全球及区域尺度总初级生产力(GPP)及其模型模拟的不确定性来源,基于广泛使用的光能利用率模型的算法结构,搭建多算法集成模型,结合气象再分析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模拟全球及区域尺度总初级生产力,并使用方差分析方法对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来源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集成模型与基于通量观测升尺度(FLUXCOM)的GPP之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皮尔逊相关系数达0.97,均方根误差为24.36 gC/(m^(2)·月),且集成模型的表现优于单一结构配置模型;2)光合有效辐射、水分相关数据及水分限制因子为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相对贡献分别为41.73%,26.79%和23.82%;3)不确定性的构成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干旱区域水分限制因子的相对贡献超过80%,低温区域温度限制因子的相对贡献超过40%。使用光能利用率模型估算GPP时,控制光合有效辐射和水分相关数据的不确定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模拟精度,而在极端环境条件(干旱、低温)下,优化环境条件限制因子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初级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模型 不确定性 集成模型 相对贡献
下载PDF
基于涡度数据的东北草地光能利用率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蕾 沈贝贝 +3 位作者 刘一良 李振旺 王旭 辛晓平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1-243,共13页
草地作为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在陆地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草地生产力是估算产草量的基础,准确模拟生产力对草原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草地生产力为研究核心,利用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遥感数据和气象数... 草地作为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在陆地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草地生产力是估算产草量的基础,准确模拟生产力对草原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草地生产力为研究核心,利用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构建和检验东北草地光能利用率模型。东北草地光能利用率模型以归一化物候植被指数(NDPI)代表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以地表水分指数(LSWI)+0.5表示水分胁迫因子。基于44个草原站的通量数据对东北草地光能利用率模型进行验证,东北草地光能利用率模型的R^(2)为0.855,高于MODIS GPP产品(R^(2)=0.719),略高于VPM GPP产品(R^(2)=0.848),东北草地光能利用率模型的MAE和RMSE分别为0.374 g Cm^(-2)和0.735 g Cm^(-2),低于MODIS GPP产品(MAE=0.562 g Cm^(-2),RMSE=1.026 g Cm^(-2))和VPM GPP产品(MAE=0.667 g Cm^(-2),RMSE=1.339 g Cm^(-2))。VPM GPP产品普遍高估了东北草地的GPP;MODIS GPP产品在典型草原干旱年份明显高估涡度总初级生产力(GPP),而在草甸草原却存在明显的低估;东北草地光能利用率模型虽然在典型草原的干旱年份也存在高于涡度GPP的情况,但程度较MODIS GPP产品和VPM GPP产品小。东北草地光能利用率模型不论从模型精度还是动态一致性上,其表现均优于MODIS GPP产品和VPM GPP产品,且年尺度上的拟合精度远高于MODIS GPP产品和VPM GPP产品。水分胁迫和FPAR的改进都是东北草地光能利用率改进模型精度较高的原因,水分胁迫的贡献更大。研究表明使用构建的东北草地光能利用率模型模拟东北草地生产力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光能利用率模型 生产力 GPP产品
原文传递
植被光能利用率:模型及其不确定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德新 王帅 +4 位作者 李琰 王聪 魏芳莉 傅伯杰 李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507-5516,共10页
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指植物截获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表示为生产力和吸收光能之比。基于LUE概念的模型对模拟预测全球变化下碳循环、植被生产力及其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给植被生产力和碳循... 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指植物截获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表示为生产力和吸收光能之比。基于LUE概念的模型对模拟预测全球变化下碳循环、植被生产力及其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给植被生产力和碳循环的评估带来了巨大挑战。系统梳理了LUE模型的不确定性并分析其原因,以期提高生产力模拟预测的准确度。分析发现LUE模型准确度仅为62%-70%且模型间差异较大(32%),误差随着植被类型、时间尺度和空间区域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别。目前计算LUE的误差是模型不确定性的关键,原因主要在于LUE与影响因素尤其是水分的关系并不清楚。一方面不能准确区分水分胁迫指标对LUE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无法准确模拟水分等影响因素与LUE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是发展集成样地和区域尺度的叶绿素荧光、光化学指数等研究方法,厘定LUE与影响因素特别是的水分关系,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评估 光能利用率模型 光能利用率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两叶光能利用率模拟结果与全球GPP产品的时空一致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单良 周艳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3-114,共12页
利用MODIS遥感数据、站点实测气象数据和通量观测数据,基于两叶光能利用率模型(TL-LUE),模拟2000—2011年500m分辨率的中国总初级生产力(GPP_TL),分别比较GPP_TL与全球GPP产品FluxcomGPP(GPP_MPI)在站点和区域的一致性。结果表明:GPP_TL... 利用MODIS遥感数据、站点实测气象数据和通量观测数据,基于两叶光能利用率模型(TL-LUE),模拟2000—2011年500m分辨率的中国总初级生产力(GPP_TL),分别比较GPP_TL与全球GPP产品FluxcomGPP(GPP_MPI)在站点和区域的一致性。结果表明:GPP_TL和GPP_MPI均与站点实测GPP具有较好的一致性,GPP_TL相较于GPP_MPI提高了GPP模拟精度(R2提高了0.155,ERMS减小了0.650gC/(m2·d);2000—2011年全国GPP的空间分布东南沿海最高,依次向西北内陆递减;年际波动在西北内陆较大,在东北与华南地区较小;在一年的范围内,全国GPP总量呈现明显夏高冬低的规律;2000—2011年全国GPP_TL与GPP_MPI的月总量呈显著正相关(R2=0.990,ERMS=0.097PgC/month);GPP_TL与GPP_MPI在73.0%的植被区域年均值差值在±400gC/(m2·a)以内,在94.4%的植被区域月均值(全年)呈显著正相关(R2=0.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初级生产力 两叶光能利用率模型 一致性分析
下载PDF
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的模拟方法对比评估
14
作者 赵涔良 朱文泉 谢志英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9-660,共12页
光能利用率模型是一种基于遥感数据估算植被生产力的参数模型,其核心参数最大光能利用率(LUE_(max))在早期模型中被认为是一个适用于所有植被类型的固定值,而从MODIS-LUE模型开始则成为一个依植被类型而变化的参数,直至近年来被认为需... 光能利用率模型是一种基于遥感数据估算植被生产力的参数模型,其核心参数最大光能利用率(LUE_(max))在早期模型中被认为是一个适用于所有植被类型的固定值,而从MODIS-LUE模型开始则成为一个依植被类型而变化的参数,直至近年来被认为需要进一步根据植被的物候及生理状态而进行实时调整。相较于基于静态LUE_(max)参数估算的植被生产力,尽管目前基于季节性动态LUE_(max)参数估算的植被生产力都显示出更高的精度,但这些研究结果大多局限于特定的植被类型或空间范围,而在更广泛的植被类型和区域的适用性以及不同的动态LUE_(max)参数在地域间的适用性差异等问题尚不明确。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已有的3种典型动态LUE_(max)参数模拟方法 (基于叶绿素遥感指数、基于LAI季节调节因子、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模拟),通过采用相同的生产力估算与评估数据集(FLUXNET 2015数据集)和模型结构(MODIS-LUE模型结构)对该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动态LUE_(max)参数在各植被类型上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有明显差异,总体上呈现出单峰、“U”型和水平波动3种特征。相比于原静态LUE_(max)参数,基于各动态LUE_(max)参数估算的总初级生产力(GPP)精度均有一定的提升,但是依赖于特定的动态LUE_(max)参数模拟方法,其中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对LUE_(max)参数有着较好的模拟效果,并且其GPP的估算精度在全植被类型的所有时段都不低于基于原静态LUE_(max)参数的结果 (相比静态参数的GPP结果,RMSE总体降低了10.9 g/(m^(2)·月),以碳计),尤其在郁闭灌丛、落叶针叶林以及常绿阔叶林上的提升效果十分明显。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植被生产力光能利用率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以及发展新的模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生产力 总初级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模型 最大光能利用率 参数评估
原文传递
基于MODIS数据的三种模型对区域玉米生产力的估算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钱娅 郭建茂 +2 位作者 李羚 郭彩云 刘俊伟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7-306,共10页
总初级生产力GPP(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是描述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提供了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下碳元素循环的定量描述,是生态系统功能状况的重要参量,是碳循环中的关键要素,反映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陆地植被综合影响下... 总初级生产力GPP(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是描述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提供了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下碳元素循环的定量描述,是生态系统功能状况的重要参量,是碳循环中的关键要素,反映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陆地植被综合影响下的结果。光能利用率LUE(Light Use Efficiency,LUE)作为总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其取值受环境影响因子、时空分布差异、植被类型等众多因素影响,并直接影响模型的估算结果。为定量评价遥感植被参数在估算生态系统GPP方面的能力,以锦州玉米生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14年的地面通量数据和MODIS卫星数据,利用APAR(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PAR)、LUE-PRI(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PRI)、REG-PEM(REGion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Model,REG-PEM)三种估算模型,估算不同尺度下的玉米生态系统GPP,并借助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与锦州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的实测GPP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逐日尺度上,APAR模型和REG-PEM模型都能较好地响应实际GPP值的季节性波动,其中APAR模型相对误差小于REG-PEM模型,但二者估算的GPP都存在峰值低估、谷值高估的现象,主要原因是LUE_(max)值在低植被覆盖区被高估,气温和水分因子对LUE的影响被低估,在重构植被指数曲线EVI、LSWI时产生不可避免的误差;(2)小时尺度上,由于中午时段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升高,导致植被叶片出现光饱和和午休现象,大大削弱了APAR对GPP的模拟效果。利用光化学植被指数PRI模型估算GPP,相较于APAR模型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GPP的估算精度,但模拟效果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光能利用率模型 总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遥感GPP模型在中亚干旱区4个典型生态系统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世贤 井长青 +1 位作者 高胜寒 邬昌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689-9700,共12页
总初级生产力(GPP)是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目前有多种遥感模型可以模拟总初级生产力,比较不同遥感模型在中亚干旱区上的适用性对推进全球干旱区碳收支估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涡度协相关技术观... 总初级生产力(GPP)是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目前有多种遥感模型可以模拟总初级生产力,比较不同遥感模型在中亚干旱区上的适用性对推进全球干旱区碳收支估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涡度协相关技术观测的四个地面站数据验证MOD17、VODCA2、VPM、TG、SANIRv五种模型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1)基于光能利用率理论的MOD17、VPM模型模拟咸海荒漠植被和阜康荒漠植被GPP的精度最高(R~2分别为0.52和0.80),但在模拟草地、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存在较明显的低估(RE>20%);基于植被指数的遥感模型TG模型、SANIRv模型模拟巴尔喀什湖草地生态系统和乌兰乌苏农田生态系统GPP的精度最高(R~2分别为0.91和0.81),同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也较低;基于微波的VODCA2模型模拟各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效果最差。(2)水分亏缺是限制植被GPP的主要因素,因此是否合理考虑水分胁迫是影响GPP模型在中亚干旱区适用性的重要因素。研究揭示了遥感GPP模型在中亚干旱区的应用潜力,为推进全球植被碳通量的准确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初级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模型 植被指数模型 涡度协相关 中亚干旱区
下载PDF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冰 杨胜天 王玉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4,共7页
在构建光能利用率模型的基础上,依托遥感手段,利用MODIS数据和气象资料,完成了贵州省喀斯特地区2001年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估算,并通过喀斯特地区与非喀斯特地区植被NPP的对比,重点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得到以... 在构建光能利用率模型的基础上,依托遥感手段,利用MODIS数据和气象资料,完成了贵州省喀斯特地区2001年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估算,并通过喀斯特地区与非喀斯特地区植被NPP的对比,重点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喀斯特地区与非喀斯特地区的植被NPP在时空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非喀斯特地区的NPP平均值高出喀斯特地区约13.3%。(2)非喀斯特地区的NPP频度分布呈似双峰型,而喀斯特地区的NPP值似正态分布。(3)年内植被NPP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均出现在7月和1月,但喀斯特地区比非喀斯特地区的整体波动性大。(4)喀斯特地区植被NPP的季相空间变化显著,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其植被NPP明显小于其它地区,且季间差异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 喀斯特地区 光能利用率模型 贵州省
下载PDF
黑龙江省森林NPP的遥感反演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秀芬 郑有飞 +1 位作者 王晨轶 于瑛楠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1期88-92,97,共6页
以黑龙江省的森林分布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利用2006年1km分辨率的MODIS数据和82个气象站的日照资料,结合土地覆盖类型,估算出研究区森林的年NPP,实现了遥感数据驱动的黑龙江省森林NPP的反演尝试。结果表明:2006年黑龙江省... 以黑龙江省的森林分布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利用2006年1km分辨率的MODIS数据和82个气象站的日照资料,结合土地覆盖类型,估算出研究区森林的年NPP,实现了遥感数据驱动的黑龙江省森林NPP的反演尝试。结果表明:2006年黑龙江省森林NPP的年总量为120.4×1012g.a-1,年平均值为545.6g.m-2.a-1,NPP最高值为1669g.m-2.a-1。其时间分布特点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变化曲线呈单峰型;空间分布特点表现为显著的纬向分布,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其中大兴安岭的森林NPP最低,小兴安岭次之,老爷岭的最高,基本体现了生产力按地域的正常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森林 净第一性生产力(NPP) 光能利用率模型 遥感反演
下载PDF
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生产力估算及其影响因素——以巴拉噶尔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圣微 申芮 +3 位作者 陈哲 刘廷玺 恩克巴图 李林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3,共8页
利用CASA模型对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巴拉噶尔河流域2012年的NPP进行估算,并利用当年7月份研究区的生物量实测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了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关系数R2为0.75,平均相对误差为4.13%,表明该模型在本区域是适用的。在此基础... 利用CASA模型对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巴拉噶尔河流域2012年的NPP进行估算,并利用当年7月份研究区的生物量实测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了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关系数R2为0.75,平均相对误差为4.13%,表明该模型在本区域是适用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降雨量和温度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研究区NPP的空间分布是顺着河流流向的走势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呈递减的趋势;研究区内NPP在年内月际水平上与两个气候驱动因子存在显著关系,Pearson相关性数据显示降水量和月均温与NPP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滞后效应分析显示,NPP主要受降雨影响;双因素协同分析表明,温度和降水量对于NPP存在正协同效应,但温度不如降水作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CASA 光能利用率模型 时空分布 巴拉噶尔河流域
下载PDF
蔚县矿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雪 丁建伟 +1 位作者 谭琨 李海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7-194,共8页
以国产高分辨率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结合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对蔚县煤矿区2013—2015年各季节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进行估算。分析该区域NPP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各年7月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对... 以国产高分辨率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结合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对蔚县煤矿区2013—2015年各季节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进行估算。分析该区域NPP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各年7月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对NPP与各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研究区域不同植被类型NPP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中部和南部人文居住环境区,降水量为NPP的主导影响因素;而在北部无人为干扰的山区,太阳辐射和温度为其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模型 矿区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