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竞争与古代宪章:休谟论光荣革命与英格兰现代政体的形成
1
作者 张帅 《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共26页
蒂利的资本化强制理论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但是他在处理英格兰历史经验时遇到了常备军的难题,这要求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英格兰改造古代宪章以应对国际竞争的基本逻辑。考察休谟对光荣革命的思考有助于推进蒂利的分析。面对国际竞争的挑... 蒂利的资本化强制理论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但是他在处理英格兰历史经验时遇到了常备军的难题,这要求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英格兰改造古代宪章以应对国际竞争的基本逻辑。考察休谟对光荣革命的思考有助于推进蒂利的分析。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国王借助专权强化国家,被视作引入绝对主义的准备,引发了议会的猜忌和革命的爆发。光荣革命通过限制专权、革新古代宪章,既为议会和民众的自由诉求提供了制度保障,又为建立财政—军事国家奠定了原则基础。如何在国际竞争背景下革新自身传统,维护国家安全,容纳民众的自由诉求,达成一个兼具自由理想和力量的秩序,既是深入理解光荣革命和英格兰政体的关键,也是我们思考自身历史处境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设 光荣革命 英格兰政体 古代宪章
下载PDF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 继承光荣革命传统 厚积学校文化底蕴
2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第5期I0006-I0006,共1页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是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和首批示范性高中,建校于1926年,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先后得到毛泽东主席和朱镕基总理的复信勉励。学校占地面积1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在校学生4000余人,教职员工近400人。
关键词 学校占地面积 示范性高中 重点中学 光荣革命 佳木斯市 教职员工 文化底蕴 厚积
下载PDF
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全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62,共8页
宪法与革命,从规范主义的视角,从理想主义的目标来看,它们是完全对峙的。但是宪法离不开革命,革命制宪是现代性的政治本色,现代宪法都是经由革命孕育和塑造出来的。在英国革命的起点确立之后,是不是能够开辟出一个走向政治规范、走向立... 宪法与革命,从规范主义的视角,从理想主义的目标来看,它们是完全对峙的。但是宪法离不开革命,革命制宪是现代性的政治本色,现代宪法都是经由革命孕育和塑造出来的。在英国革命的起点确立之后,是不是能够开辟出一个走向政治规范、走向立宪政府的规范之路,抵御从革命到激进革命的紧张状态,约束革命人民可以随时革命的决断权,需要妥协制宪,这是英国光荣革命给予人类政治的一份最伟大的宪制经验。现代性肯定要经历革命,但是这个妥协制宪能够圆满终结革命,这本来就是宪法的最大诉求。妥协向来是立宪政治的基本原则,英国立宪主义在保留革命精神的同时,也汲取了英伦政治传统里崇尚调和、宽容、妥协的精神,一部英国光荣革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英国政治从激烈斗争到相互妥协的宪制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荣革命 宪制 妥协 复辟 政治宪法学
下载PDF
“光荣革命”后英国贵族集团的若干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阎照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6期54-59,共6页
“光荣革命”后英国贵族集团是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当时欧洲诸国封建主义贵族群体相比,具有若干特征:一,就规模而言,英国贵族集团人数始终甚少,增加缓慢;二,从阶级面貌和经济属性来看,他们是一批带有封建... “光荣革命”后英国贵族集团是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当时欧洲诸国封建主义贵族群体相比,具有若干特征:一,就规模而言,英国贵族集团人数始终甚少,增加缓慢;二,从阶级面貌和经济属性来看,他们是一批带有封建主义残余的资产阶级大地产者,长期占有大量地产,并稳居社会财富占有的顶层;三,政治上长期控制国家权力,始终未遇到革命力量的猛烈冲击。形成近代英国贵族上述特征的原因是复杂的:君主立宪制下的爵位恩赐制、长子继承制和贵族互相通婚,有助于保持贵族集团的稳定性;“光荣革命”后贵族财产等级制、长子继承制,以及贵族阶级的资本主义化,是造成其特征的社会经济条件;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逐渐形成的对资本主义民主法制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贵族 光荣革命 贵族阶级 长子继承制 资产阶级 贵族集团 剑桥大学出版社 君主立宪制 封建主义残余 资本主义化
下载PDF
浅议1688年的“光荣革命”
5
作者 殷俊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1999年第1期40-40,共1页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1688年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关于这起政变,现行初高中教材都有表述。人教社初中课本是这样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无法容忍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急切要求改变现状。但是,他们已经脱离人民,害怕人民...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1688年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关于这起政变,现行初高中教材都有表述。人教社初中课本是这样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无法容忍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急切要求改变现状。但是,他们已经脱离人民,害怕人民。他们就向封建贵族妥协,并同他们联合起来,在1688年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是这样介绍的:"1688年政变是辉格党和托利党的联合行动,是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之间的一场妥协。由于没有经过大的流血冲突取得了成功,这场政变为英国人所津津乐道,被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光荣革命 托利党 新贵族 封建贵族 宫廷政变 妥协 辉格党 联合行动 天主教会
下载PDF
英国光荣革命前国王外交权力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4-139,共6页
考察英国光荣革命前国王的外交权力不仅有助于认识专制时期王权的全貌,而且能够回答史学界关于"光荣革命"与国王外交权变化关系的分歧。在都铎时期,伊丽莎白一世开"外交是君主特权"先河,禁止议会介入外交事务。该... 考察英国光荣革命前国王的外交权力不仅有助于认识专制时期王权的全貌,而且能够回答史学界关于"光荣革命"与国王外交权变化关系的分歧。在都铎时期,伊丽莎白一世开"外交是君主特权"先河,禁止议会介入外交事务。该做法的依据在于外交是国家主权者的一项专属权力并具有主权不受限制的特征。进入斯图亚特时期,这一特权开始松动,议会以自身具有请愿、自由发言权为名要求参与外交事务,还以批税权干预国王战争政策。但由于国王不承认议会的权利,因此外交大体上仍然是国王的特权。1688年前国王外交权力的历史轨迹表明,国王外交权力将随国家主权的变更,随议会请愿、自由发言权的确认而发生变化,这两者在1688年光荣革命和1689年《权利法案》中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王 议会 外交权 光荣革命
下载PDF
不是战争,是“光荣革命”——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优势互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辛 马贤贤 《青年记者》 2010年第17期66-67,共2页
在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讨论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优劣高下,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其实不然。随着网络媒体及其各个变体更新换代速度的提高,网络媒体的各种弊端也日渐突出。
关键词 网络媒体 平面媒体 光荣革命 优势互补 战争
下载PDF
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大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3-84,共2页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是对英国历史有极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它废除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用"法治"代替了"人治",彻底摆脱欧洲大陆天主教对英国的统治,并开创了一种在对抗中融合的历史运动模式,使英国此后...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是对英国历史有极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它废除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用"法治"代替了"人治",彻底摆脱欧洲大陆天主教对英国的统治,并开创了一种在对抗中融合的历史运动模式,使英国此后一直处在和平渐进的环境中,为英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创造了良好和谐的政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光荣革命 地位 历史影响
下载PDF
光荣革命中阶级妥协问题复议 被引量:3
9
作者 阎照祥 《史学月刊》 1986年第1期85-89,共5页
一关于1688年政变的性质,我国史学界早有定论。绝大多数有关著作指出:它是一场阶级妥协而不是革命。既然是阶级妥协,就要牵涉到是哪些阶级实行妥协的问题。对此,歧义常见,且颇为微妙。一种意见认为,1688年政变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 一关于1688年政变的性质,我国史学界早有定论。绝大多数有关著作指出:它是一场阶级妥协而不是革命。既然是阶级妥协,就要牵涉到是哪些阶级实行妥协的问题。对此,歧义常见,且颇为微妙。一种意见认为,1688年政变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贵族联合发动的,自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之间的妥协。如王荣堂、姜德昌两位先生主编的《世界近代史》中指出:詹姆士二世的种种行动“不仅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极端反对,而且封建僧侣和土地贵族也深为不满。……从而使托利党和辉格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詹姆士二世”。再一种意见认为,这场政变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达成了妥协。如严钟奎先生写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化 新贵族 阶级妥协 光荣革命 詹姆士 世界近代史 辉格党 封建贵族 托利党 政变
下载PDF
“光荣革命”与英国中央权力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汉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27-31,37,共6页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是中外史学界中一个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它根本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就是说它只是更换了一个国王;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者威...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是中外史学界中一个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它根本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就是说它只是更换了一个国王;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者威廉为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次政治阴谋。显而易见,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光荣革命”是否造成了英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用英国史学家詹尼弗·卡特的话说:“关键问题是它只是把一个新国王推上了王位,还是建立了一种新型君主制。”因此,对“光荣革命”前后以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关系为核心的中央权力结构作一比较性考察,无疑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这一事变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荣革命 议会 权力结构 英国 政治制度 权力关系 权利法案 优势地位 法律 赦免权
下载PDF
英国光荣革命的宽容和平方案及其历史意义
11
作者 李璞 郑笑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英国光荣革命之前,因宗教改革而产生的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宗教矛盾与因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阶级与在宗教改革中获利的土地贵族之间的阶层矛盾,为宽容和平解决方案的提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光荣革命中,天主教国王与新教国会之间围... 英国光荣革命之前,因宗教改革而产生的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宗教矛盾与因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阶级与在宗教改革中获利的土地贵族之间的阶层矛盾,为宽容和平解决方案的提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光荣革命中,天主教国王与新教国会之间围绕着接班人问题暂时搁置了宽容和平的方案,但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之间却达成了宽容和平。光荣革命之后,天主教徒、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各方逐步接受了宽容和平的思想,用宽容和平方案以化解各方矛盾,从而最终使得英国政府获得了英国社会中绝大多数阶层的支持,成为近代以来最为稳固的国家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荣革命 宽容和平 宗教矛盾 社会阶层矛盾 历史意义
下载PDF
两种革命与新旧辉格——柏克论光荣革命 被引量:1
12
作者 敖海静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1年第4期107-125,198,199,共21页
法国大革命给英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激发了沉寂已久的激进思潮。在此背景下,普赖斯等激进辉格党人重新阐发光荣革命的政治原则,认为革命确认了人民选择和抵抗统治者的权利。柏克对此给予激烈反驳,但遭到激进派和新辉格党人背叛了其一以... 法国大革命给英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激发了沉寂已久的激进思潮。在此背景下,普赖斯等激进辉格党人重新阐发光荣革命的政治原则,认为革命确认了人民选择和抵抗统治者的权利。柏克对此给予激烈反驳,但遭到激进派和新辉格党人背叛了其一以贯之的政治原则的指责,从而形成思想史上著名的"柏克问题"。但柏克通过发掘萨谢弗雷尔案中旧辉格对光荣革命原则的阐释,在必要性原则的基础上澄清了新旧辉格围绕抵抗权的论辩,同时在诉诸古宪法和原初契约的基础上捍卫了光荣革命不是发动革命,而是防止革命的政治原则,从而将光荣革命区别于法国革命,驳斥了潘恩等激进派启蒙思想对光荣革命和英国宪法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荣革命 柏克 辉格党 萨谢弗雷尔案 抵抗权 古宪法
下载PDF
浅谈英国光荣革命的历史
13
作者 王珍 《魅力中国》 2014年第13期106-106,共1页
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英国乃至世界历史页面上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一直以来,它始终被学者看作是开启英国渐进现代化模式的标志性事件。本文将对英圆光荣革命爆发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 英国 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 影响
下载PDF
欧洲外交和“光荣革命”
14
作者 洪邮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117-122,共6页
1688—89年“光荣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同时它还是英国对外关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此后英国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愈益举足轻重。然而,“光荣革命”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并不是偶然的... 1688—89年“光荣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同时它还是英国对外关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此后英国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愈益举足轻重。然而,“光荣革命”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并不是偶然的,它的酝酿和发生与欧洲的国际形势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对外政策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荣革命 英国人 法国 资产阶级 国际形势 对外关系史 战争 君主立宪制 转折点 同盟
下载PDF
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开创更加辉煌未来——在市委党校5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书面讲话
15
作者 于学祥 《大连干部学刊》 1997年第4期4-6,共3页
同志们: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大连市委党校成立50周年,谨向党校的全体同志表示祝贺和慰问,向50年来为市委党校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党校是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 同志们: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大连市委党校成立50周年,谨向党校的全体同志表示祝贺和慰问,向50年来为市委党校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党校是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市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半个世纪以来市委党校最主要的成绩,是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党政干部。他们在党校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成为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自觉的革命干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校建设 光荣革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大连市 党政领导干部 社会主义现代化 培养和教育 解放思想
下载PDF
英国“光荣革命”的渐进性与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性比较刍议
16
作者 蒋娅芳 《理论观察》 2015年第1期76-78,共3页
英国"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典范,它们对世界历史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英国"光荣革命"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结束并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在随后的工业大革命中提供了政治保障;法国大革命虽然吹... 英国"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典范,它们对世界历史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英国"光荣革命"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结束并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在随后的工业大革命中提供了政治保障;法国大革命虽然吹响了世界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民主的号角,赢得了现实,却输掉了历史,人们自以为打破了旧制度,但在虚幻的新制度中过着旧制度的生活却不自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荣革命 法国大革命 比较
下载PDF
以光荣革命为例谈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17
作者 郭勤中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2年第4期44-46,共3页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那历史解释需要解释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光荣革命 历史叙述 因果关系 主观认识 客观评判 能力与方法 例谈
下载PDF
英国光荣革命与现代化
18
作者 徐银平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3年第2期32-33,共2页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为了谋求更多剩余价值,要求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因此光荣革命是大机器生产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英国 光荣革命 资本主义 大机器生产 科学技术 中学 历史 教学参考
下载PDF
光荣革命对英国宪政制度的影响
19
作者 蓝金金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17期10-11,共2页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它的发生对英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的颁布将最高权力从国王手中转移到议会,逐步建立起了由议会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三大主题构成的君主立宪制,它们的发展促进了英国向现代民...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它的发生对英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的颁布将最高权力从国王手中转移到议会,逐步建立起了由议会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三大主题构成的君主立宪制,它们的发展促进了英国向现代民主政治迈进,进而完善了宪政制度的发展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荣革命 议会制 内阁制 两党制 宪政制度
下载PDF
弘扬党校光荣革命传统 争做新时代优秀党校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开创新时代党校工作新局面
20
作者 朱文东 《理论与当代》 2020年第7期4-9,共6页
6月29日,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纪念大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省委讲师团团长朱文东同志以"弘扬党校光荣革命传统,争做新时代优秀党校人"为题给校(院、团)... 6月29日,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纪念大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省委讲师团团长朱文东同志以"弘扬党校光荣革命传统,争做新时代优秀党校人"为题给校(院、团)全体党员上党课。朱文东同志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建校70年来的奋斗、发展历程,从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公而忘私的精神品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传承红色基因五个方面概括了70年来的经验与启示;分析了新时代校(院、团)的新任务新要求;从抓好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规党纪落实从严治校、乐于担当奉献做到爱岗敬业、抓好巡视整改以反思促发展等方面要求"做勇于担当的党校人"。朱文东同志的党课用史说话,彰显了党校70年来的不变坚守,提炼了党校新时代的光荣使命,吹响了党校奋战新征程的号角,饱含着浓浓党校情、拳拳赤子志、孜孜爱党心。现摘登朱文东同志本次党课部分内容,供全省党校同仁学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绕中心 党校人 吃苦耐劳精神 党规党纪 党课 周年纪念 光荣革命 爱岗敬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