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探测器CT在脂肪肝患者腹部脂肪测定中的应用
1
作者 田玉亭 李代欣 付志浩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9期1630-1632,共3页
目的:探讨光谱探测器CT在脂肪肝患者腹部脂肪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采用光谱探测器CT行腹部检查的89例患者,其中脂肪肝患者42例(男27例,女15例),无脂肪肝患者47例(男28例,女19例),记录患者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BMI)。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光谱探测器CT在脂肪肝患者腹部脂肪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采用光谱探测器CT行腹部检查的89例患者,其中脂肪肝患者42例(男27例,女15例),无脂肪肝患者47例(男28例,女19例),记录患者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BMI)。分析两组患者L2/L3椎间隙水平腹部图像总脂肪面积(TFA)、腹内脂肪面积(VFA)和皮下脂肪面积(SFA)。比较两组患者间年龄、BMI、TFA、VFA和SFA的差异。以年龄为控制变量,分析两组患者腹部脂肪(TFA、VFA和SFA)和BMI的相关性。结果:脂肪肝组患者TFA、VFA和SFA均大于非脂肪肝组(均P<0.05)。以年龄为控制变量,脂肪肝组患者TFA、VFA和SFA与BMI均呈正相关(r=0.661,0.779,0.572,均P<0.05)。结论:光谱探测器CT可有效测定腹部脂肪,脂肪肝患者的腹部脂肪相比非脂肪肝患者更多,且与BMI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探测器ct 脂肪肝 腹部脂肪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与双层光谱探测器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赵艳生 张萍淑 +1 位作者 张亚杰 陈丽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双层光谱探测器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开滦总医院接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与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记...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双层光谱探测器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开滦总医院接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与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记录患者MRI检查结果{患侧与健侧脑血流灌注指标[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病灶面积}和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结果[患侧与健侧脑血流灌注指标(碘密度、有效原子序数、CBF、CBV)及病灶面积]。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MTT、TTP长于健侧,CBF、CBV小于健侧(P<0.05);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碘密度、有效原子序数低于健侧,CBF、CBV小于健侧(P<0.05);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CBF、CBV小于MRI(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MRI相比,采用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的CBF、CBV较小,脑血流灌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磁共振成像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脑血流灌注 诊断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CTA技术对脑血管成像的价值
3
作者 李文 张志伟 +3 位作者 左子钰 万承鑫 唐煜 杨亚敬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6期669-675,共7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VMI)(≤70 keV)CTA技术对脑小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Philips IQon CT行头颈部CTA检查的5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获得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和光谱数据重建的40~70 keV(间隔10 keV)CT...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VMI)(≤70 keV)CTA技术对脑小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Philips IQon CT行头颈部CTA检查的5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获得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和光谱数据重建的40~70 keV(间隔10 keV)CTA图像。测量大脑中动脉M1段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同层面血管旁脑实质的CT值和噪声(SD),并由两名医师以5分法分别对中大脑中动脉的容积再现(VRT)图像和豆纹动脉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于40~70 keV VMI测得的血管CT值、SNR、CNR随着能级降低显著递增,SD值仅稍增,与常规图像相比差异多有统计学意义;主观评价中,40 keV和50 keV组VRT图像评分为5(5,5)、5(4,5);MIP图像评分为4(3,4)、4(3,5),两组主观评分均优于其他组,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小于70 keV的虚拟单能量CTA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脑血管远端分支和豆纹动脉的显示效果,常规推荐50 keV V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头颈血管造影术 虚拟单能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张妹 李光富 孟庆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立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其病理结果分为小细胞肺癌组(n=32)和非小细胞肺癌组(n=66),比较两组动静脉期单能量CT值(40、50...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立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其病理结果分为小细胞肺癌组(n=32)和非小细胞肺癌组(n=66),比较两组动静脉期单能量CT值(40、50、60、70、80、90、100 keV)、动静脉期的碘浓度(IC)、有效原子序数(Z_(eff))、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光谱曲线斜率(K_(40-100 keV))。结果:动脉期:小细胞肺癌组患者40、50、60 keV双层探测器光谱CT值低于非小细胞肺癌组(P<0.05),两组70、80、90、100 keV双层探测器光谱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小细胞肺癌组患者40、50、60、70、80、90 keV双层探测器光谱CT值低于非小细胞肺癌组(P<0.05),两组100 keV双层探测器光谱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与静脉期:小细胞肺癌IC、Z_(eff)、NIC、K_(40-100 keV)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P<0.05);各参数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中,Z_(ef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灵敏度71.87%,特异度72.73%,其次为NIC,AUC为0.678,灵敏度71.87%,特异度60.01%。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对结直肠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宋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对结直肠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病变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检测、病理学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金...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对结直肠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病变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检测、病理学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结直肠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的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分析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对结直肠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病变患者的静脉期40 keVHU值、有效原子序列图像(Zeff)值、碘密度(IC)值、光谱曲线斜率(λHU)值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低分化患者的静脉期40 keVHU值、IC值高于中高分化期(P<0.05)。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40 keVHU诊断的阳性(恶性病变)53例,阴性(良性病变)45例;Zeff诊断的阳性52例,阴性46例;IC诊断的阳性50例,阴性48例;λHU诊断的阳性55例,阴性43例;联合诊断的阳性55例,阴性43例;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各定量参数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在结直肠良恶性病变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在不同分化程度患者中的定量参数可能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 结直肠癌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肺孤立性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彩华 孙敏 苏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SDCT)对肺孤立性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5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符合标准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均以SDCT进行胸部检查,先行常规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依据穿刺或...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SDCT)对肺孤立性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5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符合标准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均以SDCT进行胸部检查,先行常规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依据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15例)和恶性组(33例)。回顾性调研两组的胸部CT资料,比较观察常规CT征象与参数以及SDCT参数。以有统计学差异的CT征象和参数项为自变量,建立预测肺恶性结节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常规CT与SDCT定性诊断SPN的临床效能。结果:常规CT下恶性组SPN的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占比高于良性组SP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CT下恶性组SPN静脉期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与有效原子序数(Eff-Z)均低于良性组SP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回归分析,毛刺征、胸膜凹陷征、静脉期IC与NIC是恶性SPN的独立预测因子,常规CT与SDCT联合定性诊断SPN的AUC高于常规CT(P<0.05),与SD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CT静脉期IC与NIC是定性诊断SPN有价值的影像学指标,联合常规CT,可以进一步提高SPN的鉴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定性诊断 临床效能
下载PDF
基于双层探测器的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优化门静脉血管图像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立平 李福兴 +2 位作者 王慧颖 刘秀杰 高万军 《医疗装备》 2021年第9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SDCT)虚拟单能量图像(VMI)对优化门静脉血管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行腹部SD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44例患者的影像资料,重建不同VMI(40、50、60、70 keV)组和常...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SDCT)虚拟单能量图像(VMI)对优化门静脉血管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行腹部SD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44例患者的影像资料,重建不同VMI(40、50、60、70 keV)组和常规混合能量(QC)组门静脉图像,比较各组门静脉CT值、平均图像噪声值(IN)、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间的门静脉CT值、SNR、CNR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0 keV组门静脉CT值、SNR、CNR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高于其余能级组和Q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组间的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结论SDCT的VMI能够提高门静脉的图像质量且以40 keV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单能量图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肺原发恶性肿瘤、肺慢性炎症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郑小霞 马娅琼 +4 位作者 熊晟原 陈杏彪 郑文霞 崔雅琼 黄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3-1143,共11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参数和常规CT征象在肺原发恶性肿瘤、肺慢性炎症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DLCT胸部增强扫描并获得病理结果的345例肺部疾病患者,按照病理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参数和常规CT征象在肺原发恶性肿瘤、肺慢性炎症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DLCT胸部增强扫描并获得病理结果的345例肺部疾病患者,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肺原发恶性肿瘤组(n=187)、肺慢性炎症组(n=101)与肺结核组(n=57)。回顾性分析三组病变的常规CT征象并测量其DLCT参数,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常规CT征象诊断模型、DLCT参数诊断模型及联合诊断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三组病变的常规CT征象包括病灶距胸膜距离(P=0.009)、形态(P<0.001)、密度(P=0.001)、与肺组织分界(P=0.001),以及有无分叶(P<0.001)、液化坏死(P=0.003)、血管集束征(P<0.001)、晕征(P=0.003)、卫星灶(P=0.045)、胸腔积液(P=0.002)、纵隔淋巴结大(P<0.001),DLCT参数包括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有效原子序数(Z_(eff))、碘密度(IC)、标准化碘密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_(HU))、动脉强化分数(AEF)(P<0.001)均存在明显差异。在肺原发恶性肿瘤和慢性炎症的鉴别诊断中,病灶与肺组织分界(P=0.009)、分叶(P<0.001)、液化坏死(P<0.001)、晕征(P=0.025)、纵隔淋巴结大(P<0.001)、λ_(HU)-AP(P=0.037)和λ_(HU)-VP(P=0.029)为独立影响因素;在原发恶性肿瘤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病灶形态(P=0.019)、血管集束征(P=0.009)、卫星灶(P=0.006)、胸腔积液(P=0.001)、AEF(P=0.041)、λ_(HU)-AP(P=0.038)及λ_(HU)-VP(P<0.001)为独立影响因素;在慢性炎症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胸腔积液(P=0.002)、纵隔淋巴结大(P<0.001)、NIC-VP(P=0.001)、Z_(eff)-VP(P=0.043)、λ_(HU)-AP(P=0.015)及λ_(HU)-VP(P=0.023)为独立影响因素。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鉴别肺原发恶性肿瘤与肺慢性炎症、肺原发恶性肿瘤与肺结核、肺慢性炎症与肺结核时,常规CT征象诊断模型的AUC分别为0.827、0.770及0.753,DLCT参数诊断模型的AUC分别为0.905、0.909及0.824,常规CT征象和DLCT参数联合诊断模型的AUC分别为0.929、0.942、0.889。结论DLCT参数联合常规CT征象可提高肺原发恶性肿瘤、肺慢性炎症及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鉴别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使用单能量成像结合金属伪影减少算法去除骨搬移金属伪影的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高思齐 赵卫东 +5 位作者 张永红 李海涛 刘少皇 高萍 苏琳 薛莉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评价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SDCT)使用单能量成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结合金属伪影减少算法(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algorithms,MAR)去除骨搬移外固定架伪影的效果,寻找最佳成像点。... 目的评价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SDCT)使用单能量成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结合金属伪影减少算法(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algorithms,MAR)去除骨搬移外固定架伪影的效果,寻找最佳成像点。方法对12例骨搬移术安置环形外固定架患者进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扫描图像重建为常规CT图像(conventional image,CI)、VMI图像、MAR图像及VMI+MAR图像,其中VMI、VMI+MAR单能量范围为40~140 keV(每间隔10 keV为一组,共11组)。选定骨搬移牵拉区伪影最重层面及无伪影层面勾画感兴趣区,记录各组CT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出ΔCT值、伪影指数(artifact index,AI)、伪影移除率(hardening artifact removal rate,BAR),比较各参数在不同图像上的差异。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各组图像质量采用5分度法主观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与CI相比,110~140 keV VMI、MAR及40~140 keV VMI+MAR图像的ΔCT值显著增加(P<0.05)。MAR、50~140 keV VMI+MAR图像的AI显著减低(P<0.05)。各能级VMI及VMI+MAR图像BAR随能量级增加而增加,且40~140 keV VMI+MAR的BAR高于40~140 keV VMI图像,最高达88.48%。在相同能量级的VMI与VMI+MAR图像之间,VMI+MAR图像的ΔCT值更高、A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4分及以上图像为MAR及110~140 keV VMI+MAR图像,两位医师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使用VMI+MAR可以有效减少骨搬移外固定架产生的金属伪影,且110~140 keV VMI+MAR图像的金属伪影明显减小,140 keV VMI+MAR主客观图像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单能量成像 金属伪影减少算法 骨搬移 金属伪影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成像虚拟单能级图像与常规图像质量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陆璐 盛茂 +5 位作者 李若梅 赵子健 袁虎 张继 钱银锋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将光谱数据重建出40~1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分别在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中段、左回旋支(LCX)中段及右冠状动脉(RCA)中段选取感兴趣区,测量冠状动脉的CT值及噪声,比较虚拟单能级图像和常规图像冠状动脉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噪声,分析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V的相关性,以及主观评分一致性。结果 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AO、LAD、LCX和RCA的CT值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723、660、480、641,P<0.01)。图像噪声在40 keV时最大,但与常规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P>0.05),40~70 keV图像噪声逐渐下降,70 keV之后图像噪声保持稳定(H=192,P<0.01)。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 V能级呈负相关(r=-0.864、-0.843、-0.856,-0.816、-0.782、-0.826,P均<0.01),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LAD、LCX和RCA的SNR及CNR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564、489、542、480、551、499,P<0.01)。主观评分显示40 keV、50 keV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图像(H=1 944,P<0.01)。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常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单能量图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在胰腺导管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琰昭 常蕊 +4 位作者 王晴柔 朱乃懿 李若坤 柴维敏 严福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23-1328,共6页
目的·探讨研究双层探测器光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术前评估中的最佳成像能级及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研究双层探测器光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术前评估中的最佳成像能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胰腺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DAC的60例患者影像资料。扫描完成后均行胰腺实质期、门静脉期常规120千伏峰值(kilovolt peak,kVp)混合能量图像(polyenergetic image,PI)以及40、50、60和70 keV VMI重建。测量PI以及40、50、60和70 keV VMI中病灶、正常胰腺实质、胰周动静脉及腹壁脂肪的CT值,以腹壁脂肪CT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为图像噪声值,计算病灶-胰腺实质(caner-pancreas,CA-P)、胰周动脉-病灶(artery-caner,_(A-CA))、胰周静脉-病灶(vein-caner,_(V-CA))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采用配对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期相及不同重建图像中CT值、CNR和图像噪声的差异,并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组内两两比较。基于病灶-胰腺实质对比度、病灶边界清晰度、图像总体质量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Wilcoxon检验与Friedman检验进行不同期相及不同重建图像组间对比。结果·胰腺实质期各组图像中CNR_(CA-P),及病灶-胰腺实质对比度、病灶边界清晰度主观评分优于门静脉期(均P<0.05)。不同能级VMI中,CNR_(CA-P)、CNR_(A-CA)、CNR_(V-CA)随着能级的降低而明显升高,而图像噪声随着能级降低轻度升高(均P=0.000)。VMI_(40 keV)图像中CNR_(CA-P)、CNR_(A-CA)、CNR_(V-CA)值最高,而图像噪声仍低于PI(均P=0.000)。VMI_(40 keV)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不低于PI。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 VMI_(40 keV)能够明显提高PDAC病灶-胰腺实质、胰周血管-病灶对比噪声比,且拥有较高图像质量,能够优化PDAC成像与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单能量图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欢欢 田冰 乔英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8期60-64,共5页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SDCT)在宫颈癌病灶显示及临床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8月间经手...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SDCT)在宫颈癌病灶显示及临床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8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50例,均于治疗前行SDCT腹盆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和比较常规CT 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polyenergetic image,PI)及SDCT 4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s,VMI)的病灶CT值、髂总动脉CT值及皮下脂肪CT值,比较2种图像质量客观评分和主观评分的差异。同时,比较动脉期、静脉期宫颈癌SDCT碘图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IC)及同层主动脉碘浓度差异,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值。以病理结果证实的临床FIGO分期为金标准,比较常规CT 120 kVp PI和SDCT 40 kVp VMI对宫颈癌FIGO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IC、NIC值对早期和进展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动脉期、静脉期宫颈癌40 keV VMI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及髂总动脉CT值均优于常规CT 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动脉期、静脉期肿瘤IC值均高于正常宫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期肿瘤NIC值高于动脉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0 keV VMI的主观图像质量均优于常规CT PI(P均<0.05)。40 keV VMI和常规CT PI术前诊断宫颈癌FIGO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8.0%、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P<0.001)。动脉期宫颈癌IC、NIC值的AUC值分别为0.728、0.651,静脉期宫颈癌IC、NIC值的AUC值分别为0.589、0.570。结论:SDCT 40 keV VMI及碘图显示宫颈癌病灶较好,可提高宫颈癌FIGO诊断及分期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宫颈癌 ct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鑫 田晓娟 乔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胰腺导管腺癌(PDAC)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CMF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83例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腹部增强检查且经病理证实和(或)随访观察明确胰腺肿块性质的患者,其中胰腺癌58例,肿块型胰腺炎25例...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胰腺导管腺癌(PDAC)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CMF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83例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腹部增强检查且经病理证实和(或)随访观察明确胰腺肿块性质的患者,其中胰腺癌58例,肿块型胰腺炎25例。首先对两组患者的CT定量参数(动脉期和静脉期常规CT值、40KeV虚拟单能量CT值、标准化碘浓度值等)、定性征象(病灶坏死、胰管截断、胰胆管扩张等)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P<0.05)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明确诊断胰腺癌的独立预测因素,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二者的诊断性能。结果无胰腺炎病史、胰管截断、动脉期40KevCT值、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值(NIC)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可作为诊断胰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以上因素联合鉴别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4.8%、100%、0.989[95%置信区间(CI)0.970~1.000]。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联合定性征象有助于鉴别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胰腺癌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侵袭程度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敏 韩丽珠 +3 位作者 马菊香 李琪 王化 叶兆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27-733,共7页
目的: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表现为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GGN)的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 目的: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表现为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GGN)的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术前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胸部增强扫描,CT上表现为pGGN,且术后病理证实为MIA和IA的101例(103枚pGGN)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pGGN分为MIA组(n=47)和IA组(n=56)。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定量参数和CT征象的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IA的模型。以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和独立预测因子诊断效能,诊断效能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与MIA组相比,IA组形状多表现为不规则(P=0.034),且更易出现胸膜牵拉征(P=0.005)、空气支气管征(P=0.001)及血管异常征(P<0.001)。IA组结节大小(P<0.001)、常规120 kVp图像的CT值(CT_(120 kVp),P=0.001)及40~200 keV单能量图像的CT值(CT_(40~200 keV),P≤0.003)均高于MIA组,而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 atomic number,Eff-Z)低于MIA组(P=0.01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节大小(OR=1.435,95%CI:1.204~1.709,P<0.001)和CT_(200 keV)(OR=1.011,95%CI:1.005~1.016,P<0.001)是预测IA的独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达到0.855,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957,且AUC显著高于结节大小(P=0.046)和CT200 keV(P=0.002)。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鉴别表现为pGGN的MIA和IA具有重要价值,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磨玻璃结节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头颈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宝连 涂文婷 +1 位作者 范丽 萧毅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
双层探测器光谱CT是目前唯一的探测器驱动的双能量CT,具有辐射剂量低、对比剂使用剂量低、影像质量高、能量解析准确的优势。其在减少头颈部CT影像的金属伪影、提高隐匿性病变的检出、改善头颈部血管的显示、评估血管斑块负荷、鉴别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是目前唯一的探测器驱动的双能量CT,具有辐射剂量低、对比剂使用剂量低、影像质量高、能量解析准确的优势。其在减少头颈部CT影像的金属伪影、提高隐匿性病变的检出、改善头颈部血管的显示、评估血管斑块负荷、鉴别不同头颈部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就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头颈部影像质量改善、脑卒中诊治、颈动脉粥样硬化、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 头颈部疾病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胸部虚拟平扫与常规CT平扫影像质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穆荣华 李鑫 +3 位作者 黄光仪 杨旭日 邓梅梅 朱西琪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3-389,共7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虚拟平扫(VNC)在肺鳞癌与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鳞癌或腺癌病人98例,男46例,女52例,平均年龄(55.4±7.7)岁。所有病人均于术前1周行胸部DL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分别获...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虚拟平扫(VNC)在肺鳞癌与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鳞癌或腺癌病人98例,男46例,女52例,平均年龄(55.4±7.7)岁。所有病人均于术前1周行胸部DL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分别获得CT真实平扫(TNC)、动脉期VNC(VNCA)及静脉期VNC(VNCV)影像。2名放射诊断医师分别在3种影像上测量病灶、肺动脉干、胸主动脉、左心房、竖脊肌、胸壁皮下脂肪的CT值及SD值,并计算相应影像的对比噪声比(CNR)。对3种影像的影像质量采用5分法进行主观评价。分别记录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辐射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3种影像的客观评价指标进行比较,以TNC影像是的CT值为因变量,通过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对双期VNC影像的CT值进行校正,然后绘制Bland-Altmanplot散点图进行一致性分析。采用FriedmanH检验比较3种影像的影像质量的主观评分。采用Kappa检验分析2名医师对3种影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VNCA及VNCV影像上病灶、肺动脉干、胸主动脉、左心房、竖脊肌及胸壁皮下脂肪的CT值均高于TNC影像(均P<0.05),VNCA影像上肺动脉干、胸主动脉、左心房的CT值均高于VNCV影像(均P<0.05),VNCA影像上胸壁皮下脂肪的背景噪声高于TNC影像(P<0.05);经线性回归校正后,动脉期肺动脉干、胸主动脉、左心房、竖脊肌以及静脉期病灶、胸主动脉、左心房、竖脊肌、胸壁皮下脂肪VNC与TNC影像中CT值的差值在一致性界限外的数据点比例均≤5%,在上述各组织中2种影像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名医师对3种影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C较TNC影像的总辐射剂量减少4.73mSv,降低约33.4%。结论DLCT的VNC技术在肺部具有较好的碘抑制能力,VNC影像可替代TNC影像进行肺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肺癌 虚拟平扫 影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平扫中重建层厚对肝细胞癌显示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孟臻 吴斌 +4 位作者 许立强 刘于宝 王金电 赵彦博 高俊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2期1495-1501,共7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平扫(VNC)对肝细胞癌(HCC)显示的最佳层厚。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HCC患者腹部CT扫描的影像资料,分别获得5、3、1 mm不同层厚的常规平扫(TNC)、动脉期VNC(VNC-a)图像和门静脉期VNC(VNC-p)图像。比较3种不同...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平扫(VNC)对肝细胞癌(HCC)显示的最佳层厚。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HCC患者腹部CT扫描的影像资料,分别获得5、3、1 mm不同层厚的常规平扫(TNC)、动脉期VNC(VNC-a)图像和门静脉期VNC(VNC-p)图像。比较3种不同层厚TNC、VNC-a和VNC-p图像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噪声(SD)。通过Bland-Altman plot散点图分析TNC图像和VNC图像的CT值一致性;采用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结果:3种层厚VNC-a图像、VNC-p图像与TNC图像相比,SNR升高,S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值和C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5和3 mm层厚VNC-p图像比VNC-a图像SD更低,SNR更高(P<0.05),1 mm图像VNC-p与VNC-a图像SD和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和3 mm层厚VNC-a图像和VNC-p图像与TNC图像的CT值一致性良好,其中3 mm VNC-p图像LOA界限外的数据点比例最低(1.4%),与TNC的一致性最好。3个层厚的3种图像中,1 mm VNC-p图像主观评分最高。1 mm层厚中,VNC-p图像主观评分显著高于TNC图像和VNC-a图像(P<0.05);VNC-p图像中,1 mm图像主观评分显著高于5、3 mm图像(P<0.05)。取消TNC直接增强扫描可降低34.57%的辐射剂量。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中VNC的层厚设置对该技术的应用存在影响。3 mm VNC-p图像CT值一致性最高,SD最低,SNR最高,可用作观察客观测量指标,1 mm VNC-p图像对病灶轮廓和细节显示最佳,可用作主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平扫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刘雅楠 王金凤 乔英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病灶的显示效果及对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7月经病理确诊的47例PCa患者的光谱图...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病灶的显示效果及对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7月经病理确诊的47例PCa患者的光谱图像,根据Gleason评分将患者分为CsPCa组(Gleason评分≥7分,28例)和临床无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in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isPCa)组(Gleason评分=6分,19例)。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独立盲法阅片,测量病灶的CT值、碘密度值(iodine concentration,IC)及有效原子序数值(Zeff)等,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及动脉增强分数(arterial enhancement fraction,AEF),并评价图像的主、客观质量。比较2组PCa患者之间光谱CT参数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静脉期4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优于120 kVp常规CT图像和50~70 keV VM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2名医师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613)。CsPCa组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病灶大小、AEF以及动脉期光谱CT定量参数值大于CisPC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光谱定量参数中动脉期IC、AEF值鉴别CsPCa的效能高于其他参数,AUC值分别为0.793、0.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AEF联合PSA对CsPCa的诊断效能优于IC、AEF单独诊断,AUC值为0.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光谱CT较常规CT能明显提高对PCa病灶的显示效果,其中静脉期40 keV VMI显示病灶最佳,且光谱CT定量参数有助于CsPC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PCa的术前无创检查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 临床无意义前列腺癌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增强扫描中70 keV单能量图像与常规图像的质量对比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劲 王晓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2期16-18,2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双层探测器光谱CT增强扫描中70 keV单能量图像(VMI)与常规图像(CI)的质量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飞利浦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胸腹部增强扫描患者的动脉期影像资料35例。利用动... 目的:对比分析双层探测器光谱CT增强扫描中70 keV单能量图像(VMI)与常规图像(CI)的质量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飞利浦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胸腹部增强扫描患者的动脉期影像资料35例。利用动脉期能谱数据(SBI)重建出常规图像(CI)及70 keV单能量图像(VMI),分别测量并记录CI及VMI图像气管隆突水平层面降主动脉、肺组织、竖脊肌、脂肪、空气的平均CT值及标准差(SD),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VMI组降主动脉CT值显著高于CI组(P<0.05);VMI组肺组织、竖脊肌、脂肪CT值显著低于CI组(P<0.05);VMI组与CI组空气CT值无显著差异(P>0.05);VMI组SD除空气外都比CI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I组空气SD显著高于CI组(P<0.05);VMI组SNR除空气外都比CI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I组空气SNR显著低于CI组(P<0.05);70 keV VMI组CNR均显著高于CI组(P<0.05)。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胸部增强扫描中,70 keV单能量能降低图像噪声,提高SNR、CNR,70 keV单能量图像质量优于常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单能量图像 增强扫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肺癌患者双层探测器光谱CT检查定量参数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4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的双层探测器光谱CT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n=63)与小细胞肺癌(SCLC...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的双层探测器光谱CT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n=63)与小细胞肺癌(SCLC)组(n=21)。所有患者均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检查,统计对比两组动脉期、静脉期的各项双层探测器光谱CT参数差异。结果:NSCLC组动脉期、静脉期的有效原子序数(Zeff)、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光谱曲线斜率(K_(40-100keV))均高于SCLC组(P<0.05);NSCLC组病灶形态为分叶/毛刺、支气管狭窄闭塞占比高于SCLC组,病灶形态为锥状形/纺锤形、与支气管长轴平行占比低于SCLC组(P<0.05);两组病灶形态不规则形、均匀强化占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与SCLC的双层探测器光谱CT各项检查参数存在一定差异,且两者的影像学表现亦不相同,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能够为临床筛查、鉴别不同类型肺癌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