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辅助引发制备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福胜 徐世莹 于世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07-310,328,共5页
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P(AM-DMDAAC)。考察了引发体系、单体配比、引发温度、溶液pH值、络合剂和引发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及溶解性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引... 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P(AM-DMDAAC)。考察了引发体系、单体配比、引发温度、溶液pH值、络合剂和引发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及溶解性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引发剂引发聚合结果进行了对比。在单体浓度30%,m(DMDAAC)∶m(AM)=20∶80,引发温度20℃,pH值6.0,EDTA.2Na用量0.001 0%,引发剂质量分数0.003 0%条件下,产物的特性黏数达12 dL/g以上,溶解时间67 min,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光辅助引发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光辅助引发制备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志文 刘福胜 +1 位作者 于世涛 胡智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97,320,共6页
在紫外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考察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还原和偶氮类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溶液pH、引发温度和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并与无光照条... 在紫外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考察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还原和偶氮类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溶液pH、引发温度和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并与无光照条件下的聚合结果进行了对比。用红外光谱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光辅助引发可以显著促进DMC的聚合反应。采用硫酸亚铁-过硫酸铵引发剂体系,在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2 0%,单体质量分数为75%,pH=4,引发温度为10℃,络合剂质量分数为0.003 0%时,所得聚合物的特性黏数达8.4 dL/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辅助引发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下载PDF
光辅助引发制备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DMC-AANa)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玉 刘福胜 于世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858-1862,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酸钠(AANa)为原料,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DMC-AANa)。考察了引发体系、引发剂总质量分数、引发温度、单体质量分数、溶... 以丙烯酰胺(AM)、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酸钠(AANa)为原料,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DMC-AANa)。考察了引发体系、引发剂总质量分数、引发温度、单体质量分数、溶液pH值、EDTA·2Na用量、m(DMAEMA)∶m(NaHSO3)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及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剂体系VA-044/(NH4)2S2O8/NaHSO3/DMAEMA,引发剂质量分数0.018 0%,引发温度40℃,单体质量分数40%,pH值6.0,络合剂EDTA·2Na质量分数0.002 0%,m(DMAEMA)∶m(NaHSO3)=3∶5的条件下,得到的聚合物特性黏数为9.81 dL/g,溶解时间9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光辅助引发 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光辅助引发制备两性离子型P(AM-DAC-AANa)共聚物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玉 刘福胜 于世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0-464,共5页
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丙烯酸钠(AANa)的共聚物P(AM-DAC-AANa)。考察了m(DAC+AANa)∶m(AM)、引发温度、单体(AM+DAC+AA)质量分数、反应液pH值、硫脲质量分数、偶氮类... 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丙烯酸钠(AANa)的共聚物P(AM-DAC-AANa)。考察了m(DAC+AANa)∶m(AM)、引发温度、单体(AM+DAC+AA)质量分数、反应液pH值、硫脲质量分数、偶氮类引发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结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引发剂引发聚合结果进行了对比。在m(DAC+AANa)∶m(AM)=15∶85,引发温度20℃,单体质量分数32%,pH值6,硫脲质量分数1.0%,偶氮类引发剂质量分数0.010 0%的条件下,得到了溶解时间66min,特性黏数为13.56dL·g-1的聚合物,并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辅助引发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光辅助引发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 被引量:2
5
作者 翟新 刘福胜 于世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8-371,共4页
以丙烯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V-50为引发剂,采用光辅助引发聚合法对聚丙烯酸钠的制备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引发剂配比、pH值、反应温度等对聚合结果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反应条件为:pH=7,(NH4)2S2O8与NaHSO3质量分数... 以丙烯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V-50为引发剂,采用光辅助引发聚合法对聚丙烯酸钠的制备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引发剂配比、pH值、反应温度等对聚合结果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反应条件为:pH=7,(NH4)2S2O8与NaHSO3质量分数总和为0.075%,V-50质量分数0.02%,m((NH4)2S2O8)∶m(NaHSO3)=2∶1,反应温度20℃,单体质量分数35%。在上述较佳条件下,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 340万,溶解时间26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钠 丙烯酸 光辅助引发
下载PDF
光辅助引发制备较高阳离子度的P(AM-DMDAAC)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世莹 刘福胜 《化工科技》 CAS 2011年第4期37-40,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氧化还原剂-偶氮盐为引发体系,采用光辅助引发聚合法对阳离子度分别为30%和40%的P(AM-DMDAAC)的制备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质量分数,引发温度、pH值、助溶剂和络合剂... 以丙烯酰胺(AM)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氧化还原剂-偶氮盐为引发体系,采用光辅助引发聚合法对阳离子度分别为30%和40%的P(AM-DMDAAC)的制备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质量分数,引发温度、pH值、助溶剂和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粘数及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阳离子度为30%时,较佳条件为w(引发剂)=0.006 0%、w(单体)=25%,引发温度为20℃,溶液pH=5,w(助溶剂)=0.4%,w(络合剂)=0.002 0%。在上述较佳条件下,产品特性粘数可达15.654 3 dL/g,溶解时间为60 min。当阳离子度为40%时,较佳条件为w(引发剂)=0.010 0%,w(单体)=30%,引发温度25℃,溶液pH=6,w(助溶剂)=0.6%,w(络合剂)=0.002 0%。在上述较佳条件下,产品特性粘数可达15.023 5 dL/g,溶解时间为5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氧化还原-偶氮盐引发体系 光辅助引发
下载PDF
光辅助引发制备低粘均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
7
作者 展运鹏 刘福胜 《化工科技》 CAS 2014年第1期38-41,61,共5页
以丙烯酸(AA)和氢氧化钠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光辅助引发聚合法对聚丙烯酸钠的制备进行了研究。研究了AA单体、引发剂及链转移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粘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 以丙烯酸(AA)和氢氧化钠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光辅助引发聚合法对聚丙烯酸钠的制备进行了研究。研究了AA单体、引发剂及链转移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粘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0℃、w(AA单体)=20%、w[(NH4)2S2O8]=0.05%、w(NaHSO3)=2.0%、光源距离15cm,可制得聚丙烯酸钠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 100~2 500,单体转化率在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钠 丙烯酸 光辅助引发
下载PDF
P(AM-DMC-AANa)共聚物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的研究
8
作者 张玉 刘福胜 《化工科技》 CAS 2013年第6期23-26,共4页
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研究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酸钠(AANa)三元共聚物P(AM-DMC-AANa)的制备工艺。考察了引发温度、w(单体)、溶液pH值和w(引发剂)对聚合结果的影响,同时与传统的引... 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研究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酸钠(AANa)三元共聚物P(AM-DMC-AANa)的制备工艺。考察了引发温度、w(单体)、溶液pH值和w(引发剂)对聚合结果的影响,同时与传统的引发剂引发结果进行了对比,并探究了不同因素对聚合物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温度40℃、w(单体)=40%、pH=6、w(引发剂)=0.018 0%时,产物特性粘数9.72dL/g,溶解时间99min;在w[P(AM-DMC-AANa)]=0.025 0%,特性粘数9.72dL/g,聚合物离子度35%的条件下,上清液透光率90.25%,絮凝率80.76%,脱水率8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辅助引发 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絮凝性能
下载PDF
AM-DAC-DMDAAC共聚物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世莹 刘福胜 于世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2-95,共4页
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P(AM-DAC-DMDAAC)。考察了两种阳离子单体配比、引发温度、溶液pH值、引发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产物特... 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P(AM-DAC-DMDAAC)。考察了两种阳离子单体配比、引发温度、溶液pH值、引发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及溶解性的影响,并对产物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DAC)∶m(DMDAAC)=1∶1、引发温度为15℃、pH=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3 0%时,所得聚合物的特性黏数达16.047 9 d L/g,溶解时间为40 min。在P(AM-DAC-DMDAAC)特性粘数12.110 2d L/g,用量为0.04%的条件下,污水的透光率96.00%,絮凝率76.04%,脱水率8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光辅助引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