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9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亚军 贠彪 +1 位作者 韩冬 王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0-96,共7页
近年来,随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及养殖产量逐步提高,与之匹配的饲料产销量也在大幅度增长,其营养学研究也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就克氏原螯虾对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的需求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近年来,随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及养殖产量逐步提高,与之匹配的饲料产销量也在大幅度增长,其营养学研究也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就克氏原螯虾对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的需求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各类营养素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代谢的影响,为提升克氏原螯虾营养学研究及研制高效、环保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脂类 糖类 矿物质 维生素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游离氨基酸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鹏鹏 温丽敏 +7 位作者 吕经秀 卞欢 诸永志 王道营 耿志明 徐为民 张凤翔 姚田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84-291,共8页
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肉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的综合品质差异,以江苏兴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大类养殖模式的克氏原螯虾尾肉为研究对象,测定FAA并结合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 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肉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的综合品质差异,以江苏兴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大类养殖模式的克氏原螯虾尾肉为研究对象,测定FAA并结合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分析各氨基酸在克氏原螯虾肉中的呈味特性,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PCA)及聚类分析法综合评定克氏原螯虾肉的FAA品质。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肉中均含有17种FAAs,总量在21.80~27.11 mg/g之间。精氨酸(Arg)在所有克氏原螯虾肉中均为含量最高的FAA,远高于其他氨基酸,占总FAA含量的55.64%~67.76%,其对虾肉呈味贡献也最大。此外,还有丙氨酸(Ala)和组氨酸(His)在所有克氏原螯虾肉中的TAV都大于1,对呈味有贡献。谷氨酸(Glu)作为鲜味最强的氨基酸,只在稻虾一稻两虾模式(RC2)的克氏原螯虾肉中TAV大于1。17种氨基酸利用PCA提取到3个PC,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937%,可以代表氨基酸的综合信息。根据综合分析,排名最高的是一稻两虾养殖模式RC2,排名最低的是虾蟹混养模式CC1。聚类分析将所采集的克氏原螯虾虾肉分为3类,该结果与PCA的结果相似,表明稻虾模式养殖的克氏原螯虾肉的FAA综合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ambarus clarkii) 游离氨基酸 呈味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血细胞染色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晖 谢数涛 +1 位作者 龙思思 段舜山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甲壳类血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是甲壳类免疫学研究的基础。本文选择三种甲壳类血细胞的常用染料:瑞氏染液、姬姆萨染液和瑞氏-姬姆萨混合染液,研究它们对于克氏原螯虾血细胞的染色效果。通过改变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分色方式以及分色时间... 甲壳类血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是甲壳类免疫学研究的基础。本文选择三种甲壳类血细胞的常用染料:瑞氏染液、姬姆萨染液和瑞氏-姬姆萨混合染液,研究它们对于克氏原螯虾血细胞的染色效果。通过改变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分色方式以及分色时间等染色条件,观察、比较不同染色条件下血细胞内的颗粒、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着色情况,以及细胞整体轮廓清晰程度,确定适用于克氏原螯虾血细胞染色的理想染色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操作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 染色 甲壳类 免疫学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毛阿敏 魏克强 +3 位作者 赵辉 刘婉莎 刘娥娥 吕虹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9-696,共8页
为研究水体中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本实验室测得高效氯氰菊酯致克氏原螯虾的96hLC50为0.2μg·L-1的基础上,将克氏原螯虾分别暴露于0、0.005、0.01、0.02、0.04μg·L-1的高效氯氰菊酯溶液... 为研究水体中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本实验室测得高效氯氰菊酯致克氏原螯虾的96hLC50为0.2μg·L-1的基础上,将克氏原螯虾分别暴露于0、0.005、0.01、0.02、0.04μg·L-1的高效氯氰菊酯溶液中,在24、48、72h和96h后分别测定其鳃、肝胰腺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染毒96h期间各组织中的SOD活性变化规律相似,均为先上升后下降;肝胰腺中的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而鳃和血清中的CAT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则一直高于对照组,随着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染毒96h后,0.04μg·L-1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肝胰腺、鳃和血清中的SOD活性分别下降了28.3%、44.1%和27.2%,CAT活性分别下降了38.1%、39.4%和12.3%,而MDA含量分别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0.72、1.09倍和0.46倍。研究结果提示,高效氯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的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丙二醛(MDA)
下载PDF
五种重金属离子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i)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维彦 靳桂双 +2 位作者 毕伟伟 田艳苓 王慧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06-211,共6页
采用静水生物法、充气和恒温法研究了5种重金属离子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作用,并以直线内插法得出了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量(LD50)。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Hg^(2+)、Cd^(2+)、Cu^(2+)、Pb^(2+)... 采用静水生物法、充气和恒温法研究了5种重金属离子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作用,并以直线内插法得出了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量(LD50)。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Hg^(2+)、Cd^(2+)、Cu^(2+)、Pb^(2+)和Zn^(2+)。根据毒性分级标准,5种重金属离子对克氏原螯虾均为高毒物,其安全质量浓度依次为:0.0143 mg/L、0.0322 mg/L、0.0401 mg/L、0.1995 mg/L和0.2795 mg/L。以浓度对数和死亡率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出了5种重金属离子对螫虾24 h、48 h和96 h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急性毒性实验 半致死量 安全质量浓度
下载PDF
Tropomyosin基因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水燕 徐增洪 周鑫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虾蟹类的主要致敏物质,除此以外在其他方面功能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克隆了克氏原螯虾Tropomyosin基因,进行了同源序列比对,并分析了Tropomyosin基因在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水平表达模式。研究结果显...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虾蟹类的主要致敏物质,除此以外在其他方面功能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克隆了克氏原螯虾Tropomyosin基因,进行了同源序列比对,并分析了Tropomyosin基因在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水平表达模式。研究结果显示,Tropomyosin蛋白序列高度保守,在虾蟹类甲壳动物中,8个抗原决定簇序列几乎完全一致。本研究克隆的基因存在3个核苷酸位置(c61—t,g118—a,c359—t)的变化,但是均不处于抗原决定簇内,免疫原性不受影响。Tropomyosin基因mR NA在克氏原螯虾卵巢组织中表达量很低,但是随着卵巢的发育存在表达差异,即呈现一个先提高再降低的峰型特征。本研究暗示Tropomyosin除过敏原特性外,可能也受性腺发育的部分调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 过敏 转录表达
下载PDF
Cu^(2+)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肝胰腺的蛋白质氧化损伤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克强 庞胜喜 +1 位作者 赵辉 宋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0-1315,共6页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一种潜在的水质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为研究水体中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u2+对其肝胰腺组织的蛋白质氧化损伤作用,在测得Cu2+致克氏原螯虾96 hLC50为30 mg·L-1后,将螯虾分别暴露于0、0.5、1.0、3.0、...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一种潜在的水质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为研究水体中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u2+对其肝胰腺组织的蛋白质氧化损伤作用,在测得Cu2+致克氏原螯虾96 hLC50为30 mg·L-1后,将螯虾分别暴露于0、0.5、1.0、3.0、5.0、10.0 mg·L-1的Cu2+溶液中,并在暴露24、48、72、96 h后测定各处理组肝胰腺组织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蛋白质羰基(PCO)含量以及DNA-蛋白质交联(DPC)系数。结果表明,在暴露24h时,随着Cu2+浓度的升高,ROS、T-AOC和GSH-PX水平的变化规律相似,均为先上升后下降,PCO含量和DPC系数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暴露48、72、96 h后,ROS、T-AOC、PCO水平和DPC系数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GSH-PX活性在染毒96 h后,随着浓度的升高而下降。PCO含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提示,肝胰腺的蛋白质氧化损伤可能是重金属Cu2+致克氏原螯虾毒性效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Cu^2+) 肝胰腺 蛋白质氧化损伤
下载PDF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致病力及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桦 许永刚 +1 位作者 沈全华 张建军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以投喂患白斑综合征病毒病(WSSV)的南美白对虾组织的方法人工感染健康的克氏原螯虾,利用PCR检测实验克氏原螯虾的感染情况;同时比较健康的克氏原螯虾和感染病毒的克氏原螯虾体内ATPase活性。结果显示:白斑综合征病毒可以感染克氏原螯虾... 以投喂患白斑综合征病毒病(WSSV)的南美白对虾组织的方法人工感染健康的克氏原螯虾,利用PCR检测实验克氏原螯虾的感染情况;同时比较健康的克氏原螯虾和感染病毒的克氏原螯虾体内ATPase活性。结果显示:白斑综合征病毒可以感染克氏原螯虾,受感染的克氏原螯虾体内病毒含量与其死亡呈正相关;健康的克氏原螯虾和感染病毒的克氏原螯虾体内的ATPase活性分别为7.337 U/mgprot和4.212 U/mgprot,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 PCR ATPASE活性
下载PDF
超声波和碱性蛋白酶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脱壳及虾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喜才 张新林 +1 位作者 黄业传 陈清婵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为研究超声波和碱性蛋白酶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脱壳及虾仁品质的影响,通过壳分离功、虾仁得率、虾仁质构、色泽、气味、嫩度、离心损失、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克氏原螯虾脱壳的最佳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加工方式... 为研究超声波和碱性蛋白酶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脱壳及虾仁品质的影响,通过壳分离功、虾仁得率、虾仁质构、色泽、气味、嫩度、离心损失、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克氏原螯虾脱壳的最佳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加工方式,0.5%碱性蛋白酶和300 W超声波联合处理,能有效降低壳分离功21.8%,提高虾仁得率31%,并且显著提高了虾仁的嫩度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硬度有所下降,气味和色泽方面无显著变化,研究结果为克氏原螯虾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蛋白酶 超声波 脱壳 仁品质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与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10
作者 张英 张兴国 张建石 《现代渔业信息》 2008年第8期26-27,共2页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消费者青睐。作者简要概述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i)与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河蟹 生态养殖技术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11
作者 佀国涵 朱秀秀 +6 位作者 彭成林 袁家富 赵书军 徐大兵 谢媛圆 周剑雄 杨小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0-596,共7页
为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以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始于20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泡无秸秆还田(W)、冬泡+秸秆还田(WS)和冬泡+秸秆还田+养虾(WSC)3个处理,采集各处理... 为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以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始于20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泡无秸秆还田(W)、冬泡+秸秆还田(WS)和冬泡+秸秆还田+养虾(WSC)3个处理,采集各处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1~2 mm粒级为主,在冬泡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2 mm团聚体比例、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贡献率,且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相对于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土壤>2 mm和>1~2 mm团聚体比例显著提高了19.8%和6.5%,而0.053~0.25 mm团聚体比例则显著下降了9.2%,且>0.25 mm的团聚体数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分别提高了7.8%、20.6%和37.5%。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较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6.2%、34.0%和23.1%,且显著提高了<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研究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养殖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增强了团聚体稳定性,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含量,尤其提高了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提升了土壤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作模式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分布
下载PDF
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特征分析与评价
12
作者 胡西洲 刘亚琴 +5 位作者 刘骞 张仙 彭西甜 周有祥 孙继成 彭立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3期99-106,共8页
目的 进一步挖掘和评价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脂肪特征及差异。方法 利用索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的组成及其含量。结果 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含量平... 目的 进一步挖掘和评价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脂肪特征及差异。方法 利用索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的组成及其含量。结果 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含量平均值仅为1.070%(以干基计),3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平均含量为:虾稻共作(1.037%)<虾稻连作(1.057%)<精养池(1.214%),虾稻模式与精养池养殖模式呈显著差异(P<0.05)。肌肉组织中测出37种脂肪酸,其中26种脂肪酸呈显著性差异(P<0.05)。3种养殖模式下脂肪酸组成均呈现:∑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饱和脂肪酸(saturate fatty acids,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占脂肪酸总量呈现:虾稻共作(76.7%)>虾稻连作(76.1%)>精养池(75.4%),且虾稻共作、虾稻连作和精养池养殖模式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27.249、231.698和248.526 mg/100 g,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8.962、72.613和81.114 mg/100 g。结论 3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脂肪酸品质均表现优良,符合健康膳食的要求,总体上看,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下脂肪特征要优于虾稻连作和精养池养殖模式,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脂肪酸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5个不同产地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灿 李飞 +8 位作者 苏胜彦 唐永凯 刘波 俞菊华 于凡 李建林 李红霞 宋长友 王美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3-1492,共10页
为了解江苏、江西、湖北、上海、河南5个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形态差异和获取快速、有效的形态鉴别方法,本研究采用传统形态测量法和地标点法来分析各产地形态差异。结果显示:(1)克氏原螯虾雌雄群体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 为了解江苏、江西、湖北、上海、河南5个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形态差异和获取快速、有效的形态鉴别方法,本研究采用传统形态测量法和地标点法来分析各产地形态差异。结果显示:(1)克氏原螯虾雌雄群体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前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9.96%、67.21%,传统形态测量法前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6.77%、82.70%,两种方法均表明其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头胸甲及腹部部位;(2)聚类分析将克氏原螯虾5群体聚为两支,上海、河南、江西、湖北群体聚为一支,江苏群体单独聚为一支。(3)地标点法雌雄群体综合判别准确率分别为100%、94%,传统形态测量法综合判别准确率均为56%。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克氏原螯虾具有一定的形态差异,且地标点法区分不同产地克氏原螯虾群体差异性效果显著,这将有利于克氏原螯虾生产和选育过程中群体的鉴别及外形特征的快速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标点法 传统形态测量法 形态差异性 产地
下载PDF
油炸温度和时间对克氏原螯虾虾肉贮藏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李海蓝 赵青 +3 位作者 李美锦 刘文博 邱亮 鉏晓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3,共8页
【目的】分析常压油炸工艺对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i)虾肉贮藏期间的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虾肉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油炸温度(160、170、180、190℃)和油炸时间(30、60、90、120 s)处理,探究4℃贮藏1~7 d虾肉菌落总数(... 【目的】分析常压油炸工艺对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i)虾肉贮藏期间的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虾肉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油炸温度(160、170、180、190℃)和油炸时间(30、60、90、120 s)处理,探究4℃贮藏1~7 d虾肉菌落总数(TPC)、挥发性盐基氮(TVB-N)、质构特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随着油炸温度升高和油炸时间延长,虾肉TPC和持水力显著降低(P<0.05);硬度、弹性、咀嚼性、TVB-N值等均增加(P<0.05)。其中,贮藏1~7 d,油炸组样品TPC对数值最高为4.95,且TVB-N值均低于淡水虾限量值(20.00 mg/100 g)。少于油炸时间90 s(30 s、60 s)和低于油炸温度180℃(160℃、170℃)处理的虾持水力较高,硬度和咀嚼性略低,且贮藏5~7 d时,L*值和a*值较低,b*值较高;120 s和190℃处理的虾持水力显著较低,虾肉色度下降,TVB-N和TBA值较高,质构特性值(硬度、弹性、咀嚼性)整体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贮藏期间180℃和90 s组虾肉TVB-N和亮度L*值等可以保持在较好范围内,综合各项指标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油炸工艺 贮藏 品质特性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舒斌 李军涛 +3 位作者 张秀霞 冼健安 周小云 王冬梅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80,共6页
近年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养殖规模和强度逐渐增加,病害问题增多,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综述氨氮、亚硝酸盐、酸碱度、溶解氧、温度、重金属离子和病原等环境因子对克氏原螯虾生理生化... 近年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养殖规模和强度逐渐增加,病害问题增多,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综述氨氮、亚硝酸盐、酸碱度、溶解氧、温度、重金属离子和病原等环境因子对克氏原螯虾生理生化和免疫影响研究的最新资料,以期为克氏原螯虾健康养殖及相关方向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酶活 免疫指标
下载PDF
Cu^(2+)胁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娟 魏克强 赵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5-870,共6页
重金属铜是养殖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严重影响甲壳动物的免疫机能。以淡水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实验对象,以亚致死浓度(1.0、3.0、5.0、10.0 mg·L^(-1),96-h LC50=22.14 mg·L^(-1))的Cu^(2+)为胁迫因子,采用静态水... 重金属铜是养殖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严重影响甲壳动物的免疫机能。以淡水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实验对象,以亚致死浓度(1.0、3.0、5.0、10.0 mg·L^(-1),96-h LC50=22.14 mg·L^(-1))的Cu^(2+)为胁迫因子,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通过分析血细胞内酚氧化酶原(pro PO)、丝氨酸蛋白酶(SP)以及血淋巴中酚氧化酶(PO)、血蓝蛋白(Hc)和血细胞数(THC)的水平,探讨了Cu^(2+)胁迫对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pro PO-A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染毒的对照组相比,Cu^(2+)显著抑制proPO、PO的活性以及THC、Hc的含量(P<0.05);但仅在10.0 mg·L^(-1)Cu^(2+)浓度下,SP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提示,水体Cu^(2+)对螯虾具有免疫毒性效应,氧化应激导致的血细胞数、血蓝蛋白含量、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抑制可能是影响pro PO-AS活性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蓝蛋白 酚氧化酶 丝氨酸蛋白酶 CU^2+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体质量与怀卵量的通径分析
17
作者 陈静 何吉祥 +5 位作者 黄龙 吴本丽 陈夏君 吴仓仓 汪翔 武松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232-235,242,共5页
为了确定影响克氏原螯虾怀卵量的主要数量性状,随机选取60尾性成熟雌虾,测量其体长(X_(1))、螯长(X_(2))、额剑长(X_(3))、头胸甲长(X_(4))、头胸甲宽(X_(5))、头胸甲高(X_(6))、腹部宽(X_(7))、腹部长(X_(8))、尾节长(X_(9))、尾扇长(X... 为了确定影响克氏原螯虾怀卵量的主要数量性状,随机选取60尾性成熟雌虾,测量其体长(X_(1))、螯长(X_(2))、额剑长(X_(3))、头胸甲长(X_(4))、头胸甲宽(X_(5))、头胸甲高(X_(6))、腹部宽(X_(7))、腹部长(X_(8))、尾节长(X_(9))、尾扇长(X_(10))、体质量(X_(11))等11个数量性状,统计怀卵量(Y_(1)),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主要数量性状对怀卵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怀卵量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克氏原螯虾的各数量性状之间及其数量性状与怀卵量的相关性均为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各数量性状对怀卵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482.024+11.492 X_(11)-26.305 X_(10)+42.426 X_(5),R^(2)=0.854;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表明,头胸甲宽、体质量和尾扇长是影响克氏原螯虾怀卵量的主要性状。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性状 体质量 怀卵量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禁渔后鄱阳湖克氏原螯虾群体分布特征与形态差异
18
作者 贺刚 冯广朋 +5 位作者 付辉云 王海华 张燕萍 张爱芳 马本贺 袁嘉欣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探讨禁渔后鄱阳湖克氏原螯虾的群体分布现状,为制定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政策提供资料,以实现克氏原螯虾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2021、2022年5—9月,分别对鄱阳湖9个县(市)14个位点的克氏原螯虾进行调查,测量了体质量、全长、体长并进... 探讨禁渔后鄱阳湖克氏原螯虾的群体分布现状,为制定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政策提供资料,以实现克氏原螯虾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2021、2022年5—9月,分别对鄱阳湖9个县(市)14个位点的克氏原螯虾进行调查,测量了体质量、全长、体长并进行性别鉴定,并基于9个形态性状和10个可量比例参数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群体雌雄性比约为0.9:1,平均丰满度为0.0431±0.0076(0.0205~0.0714)。除余干瑞洪、康山和程家湖3个位点的水域采集到一定数量克氏原螯虾,其他水域数量很少。聚类分析显示,余干水域的3个克氏原螯虾雌雄群体中,瑞洪群体与程家池群体亲缘关系较近,康山群体与其他群体关系较远。判别分析显示,3个克氏原螯虾雌雄群体的判别函数,雌、雄虾的综合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2.74%、79.16%,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近。结果表明,2021—2022年鄱阳湖克氏原螯虾呈现出个体小、分布散及资源量显著下降的情况;余干水域3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可量性状 形态差异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对新鲜和不同分解腐烂程度的沉水植物摄食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艺涓 张泽慧 +3 位作者 高健 焦一滢 王和云 廖明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2-1270,共9页
原产美国南部和墨西哥东北部的克氏原螯虾是目前全球入侵最广的小龙虾,也是对淡水生态系统最具破坏性的物种之一,其对栖息地沉水植物的现存量构成严重威胁,然而目前对克氏原螯虾摄食沉水植物的机制还知之甚少.本文选择6种沉水植物,研究... 原产美国南部和墨西哥东北部的克氏原螯虾是目前全球入侵最广的小龙虾,也是对淡水生态系统最具破坏性的物种之一,其对栖息地沉水植物的现存量构成严重威胁,然而目前对克氏原螯虾摄食沉水植物的机制还知之甚少.本文选择6种沉水植物,研究克氏原螯虾对浅水湖泊常见的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密刺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的新鲜植株和分解腐烂后的植株的摄食偏好及原因,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对沉水植物新鲜植株选择逗留偏好为:最偏爱逗留在轮叶黑藻区,在穗花狐尾藻、密刺苦草和马来眼子菜3种植株区逗留频次无区别,而在金鱼藻区逗留频次显著最低,6种植物湿重减少量与逗留偏好趋势相似;相对各新鲜植株,克氏原螯虾均更喜欢逗留在分解腐烂8 d或12 d后的植物碎屑区域,相应分解腐烂8 d或12 d植物湿重降低量也显著更高.6种植物新鲜植株总酚类含量均显著高于分解腐烂后的植株,其中穗花狐尾藻新鲜和分解腐烂后的植株的总酚类含量始终显著高于其他5种植物.结合植物总酚类指标和摄食偏好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对沉水植物的摄食具有选择性,相对新鲜植物更喜摄食腐烂后的碎屑,总酚类不是影响其选择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分解腐烂 摄食偏好
下载PDF
安徽沿江两个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遗传毒性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东艳 周立志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富营养化湖泊的蓝藻水华加剧了水体污染,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本研究针对安徽沿江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巢湖和菜子湖,2010年4 9月份,利用微核和彗星电泳实验检测水体污染物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血细胞的微核率和DNA损伤,... 富营养化湖泊的蓝藻水华加剧了水体污染,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本研究针对安徽沿江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巢湖和菜子湖,2010年4 9月份,利用微核和彗星电泳实验检测水体污染物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血细胞的微核率和DNA损伤,评价湖泊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效应.巢湖和菜子湖细胞微核率最低值分别为0.316±0.131和0.243±0.063,最高值分别为0.624±0.136和0.360±0.081;巢湖DNA损伤三项指标TailDNA、TM和OTM最高值为7.59±1.58、2.75±1.55和3.12±1.45,菜子湖为5.02±1.42、1.07±0.16和1.19±0.26.两个湖泊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微核率和DNA损伤都表现为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且巢湖6、7月份血细胞微核率和DNA损伤增加幅度最大.7、8、9三个月份,两湖泊细胞微核率和DNA损伤差异性达到极显著.彗星实验和微核实验结果一致,但前者更敏感.两种不同的遗传毒性检测方法结合能更好地检测污染物对机体产生的遗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毒性 微核实验 彗星实验 巢湖 富营养化湖泊 菜子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