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氏棒状杆菌与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崔天玥 欧阳理权(综述) 张胜初(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0期1091-1095,共5页
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NGM)是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中的一种特殊亚型,具有高度独特的组织学类型。该疾病的病理特征表现为化脓性脂肪肉芽肿,由中性粒细胞和上皮样组织细胞包绕形成中心脂质空泡,其中含有稀疏的革兰阳性细菌容... 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NGM)是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中的一种特殊亚型,具有高度独特的组织学类型。该疾病的病理特征表现为化脓性脂肪肉芽肿,由中性粒细胞和上皮样组织细胞包绕形成中心脂质空泡,其中含有稀疏的革兰阳性细菌容易被遗漏或忽略。该文就克氏棒状杆菌与CNGM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棒状杆菌 杆菌 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下载PDF
MALDI-TOF-MS技术在肉芽肿性乳腺炎脓液棒状杆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郭兰芳 华腾江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9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研究拟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在脓液克氏棒状杆菌(CK)鉴定过程中的应用探索,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CK的准确鉴定提供帮助。方法:无菌条件下分别采集2019年1月-2021年7月镇江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门... 目的:研究拟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在脓液克氏棒状杆菌(CK)鉴定过程中的应用探索,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CK的准确鉴定提供帮助。方法:无菌条件下分别采集2019年1月-2021年7月镇江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门诊及病房30例经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GM)患者手术中获取的新鲜脓肿穿刺液标本,用于细菌、真菌、结核菌涂片检查及需氧菌、厌氧菌培养。结果:采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生化鉴定,结果表明,23株菌鉴定为CK,其余7株菌均鉴定失败或错误。布鲁克MALDIBiotyper质谱仪鉴定结果27株为CK,仅3株菌鉴定失败,该结果与16SrRNA测序结果一致性较高,但是27份标本中鉴定为CK的质量分数相对较低。结论:MALDI-TOF-MS技术在棒状杆菌属细菌鉴定方面的应用可以为临床诊治GM方面提供病原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克氏棒状杆菌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克氏棒状杆菌在肉芽肿性乳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陶新楠 徐毅 +2 位作者 刘晓青 刘世佳 张亚芬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75-178,共4页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良性乳腺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无统一的治疗标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棒状杆菌被认为是导致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原因之一,其中克氏棒状杆菌可能为主要致病菌。笔者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报道,对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良性乳腺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无统一的治疗标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棒状杆菌被认为是导致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原因之一,其中克氏棒状杆菌可能为主要致病菌。笔者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报道,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定义及其治疗、克氏棒状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克氏棒状杆菌在乳腺炎中的致病性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 乳腺炎 克氏棒状杆菌
原文传递
克氏棒状杆菌感染相关性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细菌学与病理学分析
4
作者 叶海燕 邢凡凡 +7 位作者 卢倩云 林祝欢 李彩园 刘俊茹 王丽 邓超文 孙林琳 劳锦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227-1230,1247,1325,共6页
目的探讨克氏棒状杆菌感染相关性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细菌学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乳腺外科88例克氏棒状杆菌相关性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克氏棒状杆菌的培养及鉴定特性、... 目的探讨克氏棒状杆菌感染相关性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细菌学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乳腺外科88例克氏棒状杆菌相关性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克氏棒状杆菌的培养及鉴定特性、药敏结果,以及本病的病理学特点。结果8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3.89±5.74)岁,其中78例(88.6%)患者有妊娠史,产后平均(32.64±24.34)个月发生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标本培养至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L-TOF MS)鉴定为克氏棒状杆菌的时间平均为(4.62±2.24)d,MALDL-TOF MS鉴定与Nanopore进行16S r DNA测序鉴定结果一致。全部克氏棒状杆菌菌株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和利福平敏感,只有22株(25%)对克林霉素敏感及红霉素敏感,所有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50例患者进行乳腺组织病理活检,其中27例(54%)表现为肉芽肿性乳腺炎,镜下可见乳腺小叶为中心的炎症伴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及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23例(46%)表现为急慢性炎症,镜下小叶内或导管周围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未见肉芽肿结构。结论延长乳腺标本的培养时间可提高克氏棒状杆菌检出率,使用质谱鉴定和16S r DNA测序鉴定克氏棒状杆菌较准确。本病的病理类型可表现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或非肉芽肿性乳腺炎,此两种类型在病理上可能属于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棒状杆菌 非哺乳期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中亲脂性棒状杆菌的检测及抗菌药物的选择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玮 齐艳 +1 位作者 杨慧芬 罗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9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乳腺穿刺液标本中亲脂性棒状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20例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经48 h培养阴性的乳腺穿刺液标本,通过延长培...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乳腺穿刺液标本中亲脂性棒状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20例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经48 h培养阴性的乳腺穿刺液标本,通过延长培养时间及改变培养条件进行苛养菌的培养。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质谱技术分别进行菌种的鉴定;采用E-test法对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采用欧洲药敏试验委员会(EUCAST)标准进行敏感性判读;采用1%吐温-80血平板进行对照的亲脂性试验。结果共分离得到20株苛养菌,其中16株克氏棒状杆菌,1株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1株棒状杆菌某些种,2株厌氧菌(分别是黑尔嗜胨菌和贪婪丙酸杆菌)。1株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对所有试验药物均高度敏感,其余17株棒状杆菌体外对青霉素类、大多数头孢类药物敏感,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高度耐药,少部分菌株对左氧氟沙星高度耐药。亲脂性试验显示,所有棒状杆菌均具有良好的亲脂性。结论亲脂性棒状杆菌,尤其是克氏棒状杆菌与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密切相关,亲脂性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实验室须高度重视并改善培养条件及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质谱技术进行准确鉴定以提高培养检出率。临床治疗建议使用亲脂性较好且敏感的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棒状杆菌 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 亲脂性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