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神性到人性——克罗德矛盾统一性格解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鲁春芳 郭峰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0-172,F0003,共4页
在一个宗教与人性根本对立的历史时代,《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的爱欲追求,是超越自我、超越历史的人性追求,虽然难免陷入人性复苏与圣职羁绊的尖锐矛盾中。在获悉了克罗德的人生历程、情感交争的信息之后,我们便会豁然明白并确信:克罗... 在一个宗教与人性根本对立的历史时代,《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的爱欲追求,是超越自我、超越历史的人性追求,虽然难免陷入人性复苏与圣职羁绊的尖锐矛盾中。在获悉了克罗德的人生历程、情感交争的信息之后,我们便会豁然明白并确信:克罗德是一个从宗教魔爪中带着满身疮疤向外挣脱的人性追求者,他的爱情追求,是对人性存在的合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德 爱情 神性 人性 中世纪宗教
下载PDF
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对《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形象的再认识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卫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37-39,共3页
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对《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形象的再认识●李晓卫一克罗德·孚罗诺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小说广阔的历史内容,反映着作者的审美观和宗教观。... 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对《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形象的再认识●李晓卫一克罗德·孚罗诺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小说广阔的历史内容,反映着作者的审美观和宗教观。但是,人们以往对这个形象的丰富内涵和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人物形象 克罗德 “魔鬼” 再认 天使 历史内容 宗教观
下载PDF
《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形象浅析
3
作者 张莲 《文教资料》 2007年第19期92-93,共2页
克罗德的形象极其复杂,他既是教会势力的邪恶的代表,同时在他身上也具有一般人的慈爱、善良和真情。本文试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关键词 克罗德 邪恶 慈爱 善良
下载PDF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两个教士形象——克罗德与丁梅斯代尔文学形象比较
4
作者 胡家琼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25-27,共3页
作为西方教会势力具体体现的教士,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他们不再是引导人们迷途知返的离上帝最近的人,而是遭遇可怕结局的悲剧性人物,表现了教会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
关键词 克罗德 丁梅斯代尔 悲剧 教士形象
下载PDF
蜘蛛、苍蝇与克罗德形象
5
作者 张鹏振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37-140,共4页
《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克罗德的形象具有双重特征,既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克罗德的性格发展符合生活的逻辑:神性腐蚀着人性,人性蜕变为兽性。这个“蜘蛛”、“苍蝇”二位一体的形象对法国十九世纪的教权和... 《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克罗德的形象具有双重特征,既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克罗德的性格发展符合生活的逻辑:神性腐蚀着人性,人性蜕变为兽性。这个“蜘蛛”、“苍蝇”二位一体的形象对法国十九世纪的教权和王权有着深刻的批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苍蝇 克罗德形象
下载PDF
一个被宗教扭曲了的灵魂——浅谈《巴黎圣母院》中的克罗德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娟丽 《唐都学刊》 1999年第1期89-91,共3页
《巴黎圣母院》中的克罗德,既是一个宗教狂,又是一个叛教者。他从一个善良博学的青年变成一个阴险、毒辣的副主教,是由于宗教禁欲主义扭曲了他的心灵。他也是一个受害者。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克罗德 艾斯梅哈尔达 宗教 受害者
下载PDF
视唱练耳课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与克罗德·拉瓦教授座谈纪要 被引量:1
7
作者 余熙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68-70,共3页
1982年10月7日至10月16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课教授克罗德·拉瓦女士应法中文化交流计划来上海音乐学院讲学。拉瓦女士生于1943年,巴黎音乐学院毕业,曾荣获钢琴、室内乐、和声学和伴奏四个头奖,1973年被正式任命为... 1982年10月7日至10月16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课教授克罗德·拉瓦女士应法中文化交流计划来上海音乐学院讲学。拉瓦女士生于1943年,巴黎音乐学院毕业,曾荣获钢琴、室内乐、和声学和伴奏四个头奖,1973年被正式任命为巴黎音乐学院教授。目前,她担任该院声乐系二年级学生的视唱练耳课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她也是一位钢琴伴奏家,经常与歌唱家一起同台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唱练耳 重要手段 上海音乐学院 克罗德 拉瓦 声乐学生 钢琴伴奏 二年级 巴黎 节奏
下载PDF
论雨果之克罗德形象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秀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52-58,共7页
雨果的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被译介到我国已半个多世纪了。但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尚有许多争议。其中付主教克罗德这一形象便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人们在基本上肯定他是个反面形象的同时,围绕着作家对这个形象的同情是“削弱了... 雨果的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被译介到我国已半个多世纪了。但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尚有许多争议。其中付主教克罗德这一形象便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人们在基本上肯定他是个反面形象的同时,围绕着作家对这个形象的同情是“削弱了人物的揭露力量”,还是“不如此写就会损害他的典型性”的问题争论不休。在争论中,有的作者往往忽视了作家本人的看法和创作目的,脱离了作品产生的时代,简单地把克罗德归为封建帮兇,说他是一个虚伪、阴险、狡诈、自私、狠毒的人物,不惜一切贬义词来形容他。我以为这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看待问题的方法,也违背了作家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德 《巴黎圣母院》 马克思主义 浪漫主义 反面形象 作家 典型性 作品 焦点 贬义词
下载PDF
克罗德,是人,还是恶魔?
9
作者 冷和平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5-68,共4页
《巴黎圣母院》中的主人公克罗德这个神秘的幽灵式的人物是圣徒,也是恶魔;既不是圣徒,也不是恶魔。克罗德是人,是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由教会势力扶植起来而又被教会势力吞噬掉的活生生的人。雨果正是通过克罗德被毁灭的悲剧,深刻揭露了被... 《巴黎圣母院》中的主人公克罗德这个神秘的幽灵式的人物是圣徒,也是恶魔;既不是圣徒,也不是恶魔。克罗德是人,是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由教会势力扶植起来而又被教会势力吞噬掉的活生生的人。雨果正是通过克罗德被毁灭的悲剧,深刻揭露了被教会操纵和垄断的中世纪的全部文化、教育对人的灵魂的毒害,对于人性的扼杀和摧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德 圣徒 恶魔
下载PDF
也谈《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的形象
10
作者 胡常英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2年第1期77-81,共5页
雨果在1866年3月为《海上劳工》写的一节序言中,提到了《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意图:“宗教,社会和自然,这就是人类的三大斗争……人类所遭到的具有神秘意味的磨难就是从这三者产生的。人类和种种磨难作斗争,有表现为迷信的,有表现为偏见的... 雨果在1866年3月为《海上劳工》写的一节序言中,提到了《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意图:“宗教,社会和自然,这就是人类的三大斗争……人类所遭到的具有神秘意味的磨难就是从这三者产生的。人类和种种磨难作斗争,有表现为迷信的,有表现为偏见的,有表现为自然力的。三种强制的力量压在我们身上:教条的灾难,人类法律的压迫,自我的冷酷无情。在《巴黎圣母院》,作者对第一项作了谴责;在《悲惨世界》里,他对第二项作了描述;在这本书里,他对第三项作了揭示。和这三种灾难混杂在一起的内在的灾难——那至高无上的强制的力量,即人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德 巴黎圣母院 中世纪 爱情生活 宗教 人类 十五世纪 丝米 基督教 作者
下载PDF
不倦的行者 瑰丽的诗行──介绍克罗德·米歇尔·克吕尼和他的诗
11
作者 晏樱 《法国研究》 1995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不倦的行者 瑰丽的诗行──介绍克罗德·米歇尔·克吕尼和他的诗晏樱Resume:Claude-Michelcluny,poetefrancaiscontemprain,estenmemetempsromanci... 不倦的行者 瑰丽的诗行──介绍克罗德·米歇尔·克吕尼和他的诗晏樱Resume:Claude-Michelcluny,poetefrancaiscontemprain,estenmemetempsromancier,critiquehistor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德 诗行 文学评论 诗歌 《文学杂志》 散文 威尼斯 爱情 巴洛克风格 四行诗
下载PDF
克罗德·西蒙
12
作者 弗朗西斯.克罗东 《法国研究》 1986年第3期36-39,49,共5页
克罗德·西蒙获198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新小说”的光荣。然而西蒙并非“新小说”的代表作家。和萨特·加缪甚至某些传统作家一样,西蒙没有完全离开传统人道主义文学的道路。他的作品有故事情节线索,有事件,有人物,有目的,从... 克罗德·西蒙获198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新小说”的光荣。然而西蒙并非“新小说”的代表作家。和萨特·加缪甚至某些传统作家一样,西蒙没有完全离开传统人道主义文学的道路。他的作品有故事情节线索,有事件,有人物,有目的,从主题上看,他也没有完全割断传统,他的不少作品如《佛兰德之路》就是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在西蒙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人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当然,西蒙作品中的现实是“新小说”式的:人物活动平庸无意义;现实总显得神秘、朦胧、压抑。西蒙的语言风格极有个性,是诗一般的语言,但只象“癌细胞”一样在他身上繁殖。他自写自赏,所以他不写关于创作的理论著作,“传染”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 西蒙 克罗德 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 传统 代表作家 创作手法 人道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克罗德,一个最痛苦的灵魂
13
作者 杨正先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14-19,共6页
《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克罗德作为教会的化身对爱思梅哈尔达进行迫害的时候,他是邪恶的;但是作为一个人,他的痛苦、不幸和追求是值得同情的。他是受害者,是宗教使他异化,使他变为非人。当他人性的部分一旦复苏,他表现出来的即是真诚... 《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克罗德作为教会的化身对爱思梅哈尔达进行迫害的时候,他是邪恶的;但是作为一个人,他的痛苦、不幸和追求是值得同情的。他是受害者,是宗教使他异化,使他变为非人。当他人性的部分一旦复苏,他表现出来的即是真诚,也是罪恶的疯狂。他是作品中灵魂最痛苦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德 灵魂 痛苦
下载PDF
一位令人值得深深品味的典型形象——也谈《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的形象
14
作者 张计森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1-54,共4页
《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孚罗诺是作者着笔最多的一个人物,一般都认为他是纵欲主义者,但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这个人物。他身上既有人性的善良、温情,同时,更具有由于天主教残酷无情的制度将其优秀品质异化成为人性丑恶的东西:自私,... 《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孚罗诺是作者着笔最多的一个人物,一般都认为他是纵欲主义者,但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这个人物。他身上既有人性的善良、温情,同时,更具有由于天主教残酷无情的制度将其优秀品质异化成为人性丑恶的东西:自私,虚伪和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克罗德 形象
下载PDF
克罗德海军中将出任美国第7舰队司令
15
作者 沙江 《外国军事学术》 2006年第10期50-50,共1页
2006年9月,威廉·D·克罗德海军中将出任美国第7舰队司令。 克罗德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1974年毕业于驻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并获得学士学位,被任命为海军少尉军官。1980年至1982年作为奥姆斯泰德奖学金... 2006年9月,威廉·D·克罗德海军中将出任美国第7舰队司令。 克罗德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1974年毕业于驻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并获得学士学位,被任命为海军少尉军官。1980年至1982年作为奥姆斯泰德奖学金获得者在瑞士洛桑大学学习欧洲经济与政治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中将 第7舰队 克罗德 美国 司令 加利福尼亚州 学士学位 海军学院
下载PDF
不能复位的人性复归──克罗德矛盾性格归于统一的解释
16
作者 李鹏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43-46,共4页
不能复位的人性复归──克罗德矛盾性格归于统一的解释李鹏综观近几年对《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形象的研究,学术界多是从“宗教恶势力代表者”和“禁欲主义牺牲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没有把他视为一个统一体加以解释.现在就从这个... 不能复位的人性复归──克罗德矛盾性格归于统一的解释李鹏综观近几年对《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形象的研究,学术界多是从“宗教恶势力代表者”和“禁欲主义牺牲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没有把他视为一个统一体加以解释.现在就从这个角度给以阐解.克罗德以一个神职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人物形象 克罗德 矛盾性格 人性复苏 人性追求 宗教热力 禁欲主义
下载PDF
也谈堂·克罗德的恶与善
17
作者 曲玉红 《唐山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2-43,共2页
堂·克罗德是雨果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 ,长期以来他被看作是丑恶心灵的代表。实际上 ,这种看法未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个人物的灵魂特征。小说原作中大量的情节表明 ,堂·克罗德内心的善与恶是并存的 ,因... 堂·克罗德是雨果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 ,长期以来他被看作是丑恶心灵的代表。实际上 ,这种看法未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个人物的灵魂特征。小说原作中大量的情节表明 ,堂·克罗德内心的善与恶是并存的 ,因此对这个人物的心理特征不能简单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堂·克罗德 心灵 丑恶 善良
下载PDF
两位罹难者的人生之路——克罗德和丁梅斯代尔
18
作者 张芳 《丹东师专学报》 1999年第02X期60-61,共2页
一百多年前,在活跃的欧美文坛上,先后诞生了两位伟大的作家———雨果和霍桑,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在各自的国度,各自的民族,各自的流派里独占鳌头,以妙笔生发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克罗德和丁梅斯代尔便是发人深思的两位... 一百多年前,在活跃的欧美文坛上,先后诞生了两位伟大的作家———雨果和霍桑,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在各自的国度,各自的民族,各自的流派里独占鳌头,以妙笔生发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克罗德和丁梅斯代尔便是发人深思的两位。克罗德和丁梅斯代尔,两个异国同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梅斯代尔 克罗德 人生之路 罹难者 海丝特 加西莫多 爱情 宗教的异化 《巴黎圣母院》 天主教
下载PDF
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开幕
19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11期6-6,共1页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兰西学院承办的“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不久前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的重要文化交流项目,此次展览共展出了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兰西学院承办的“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不久前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的重要文化交流项目,此次展览共展出了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和法兰西学院主席、终身院士克罗德·阿巴吉两位雕塑家的80件作品,包括吴为山的《老子》和阿巴吉的《旅行者》等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对话 吴为山 雕塑展 克罗德 中国艺术研究院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法兰西学院 《旅行者》
下载PDF
黑袍下两个痛苦的灵魂:克罗德和蒙太尼里
20
作者 毕正波 《外国文学评论》 1988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在小说《巴黎圣母院》和《牛虻》中,克罗德和蒙太尼里都是神职人员,前者是副主教,后者是红衣主教,就他们的地位、信仰而论。
关键词 克罗德 《巴黎圣母院》 红衣主教 宗教 小说 信仰 《牛虻》 上帝 爱情 禁欲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