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法研究葛根素对成骨细胞TGF-β1及Smad2/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钱康琦 孙玉明 詹秀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ing)法探讨葛根素通过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 2/3对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机制的研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小鼠成骨细胞,分别用空白对照组(含10%DMEM)及3种不同浓度分别为1μg/mL,0.1... 目的:观察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ing)法探讨葛根素通过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 2/3对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机制的研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小鼠成骨细胞,分别用空白对照组(含10%DMEM)及3种不同浓度分别为1μg/mL,0.1μg/mL,0.01μg/mL的葛根素干预液处理成骨细胞。采用MTT实验法检测葛根素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ing法检测葛根素对成骨细胞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 2/3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葛根素有促进成骨细胞生长的作用,并可以提高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 2/3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可以通过TGF-β1及Smad 2/3信号转导途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ing) 葛根素 TGF-β1 Smad2/3 成骨细胞
下载PDF
免疫印迹杂交在院内肺炎感染途径中的应用
2
作者 代芊 邓宏 +3 位作者 宁涛 李剑峰 李冰 黄汉朝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1-233,F003,共4页
目的 为确证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途径存在与否 ,研究胃液pH值变化与院内感染性肺炎 (Nosoco mialPneumonia ,NP)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气管切开 (或插管 )病人为研究对象 ,用防污染标本刷 (PSB)采集标本 ,由细菌表型分型 ,直至质粒... 目的 为确证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途径存在与否 ,研究胃液pH值变化与院内感染性肺炎 (Nosoco mialPneumonia ,NP)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气管切开 (或插管 )病人为研究对象 ,用防污染标本刷 (PSB)采集标本 ,由细菌表型分型 ,直至质粒DNA、酶切、Southern -blot印迹杂交等基因分型 ,前瞻性观察NP的发生情况。结果  11名患者有逆行感染存在 (发生率为 2 2 % ) ,即在胃部分离出病原菌 1、2天后 ,PSB在咽部及下呼吸道也检出相同的细菌 ,应用质粒图谱、酶切图谱和Southern blot印迹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 ,证明其有很高的同源性。将美蓝经胃管注入病人胃内 ,1、2天后在咽部及下呼吸道可检出蓝色分泌物。随着胃液pH值升高 ,胃内细菌定植增加 ,NP的发生率升高。结论 存在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途径。NP的发生与胃液pH值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杂交 院内肺炎感染 应用 逆行感染 病原菌
下载PDF
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的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桂月 张鹏宇 +5 位作者 王奭骥 台桂香 劳凤学 杨煜 崔雪玲 柳忠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3,118,共6页
目的:研究新克隆的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ActR IP3)的免疫学特性和其介导Ser/Thr激酶型受体胞内信号传导的作用。方法:以酵母双杂交法发现的ActR IP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克隆ActR IP3基因。EIA法分析其与激活素ⅡA型... 目的:研究新克隆的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ActR IP3)的免疫学特性和其介导Ser/Thr激酶型受体胞内信号传导的作用。方法:以酵母双杂交法发现的ActR IP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克隆ActR IP3基因。EIA法分析其与激活素ⅡA型受体(ActRⅡA)结合能力,W estern b lot杂交检测成熟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采用pcDNA-ActR IP3与CAGA-lux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分析信号传导作用。结果:克隆的Ac-tR IP3基因全长1 197 bp,编码101个氨基酸残基,EIA分析显示ActR IP3与ActRⅡA具有特异性结合作用,这种作用与Ac-tR IP3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有关。W estern b lot杂交显示天然ActR IP3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 000,在多种组织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以海马及下丘脑为主。通过表达ActR IP3可促进激活素诱导的特异性基因转录活性。结论:ActR IP3属于ActR IP家族新成员,具有特异结合ActRⅡA的能力,并具有促进激活素信号传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索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信号传导 免疫印迹杂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ERK/JNK在黄鳝雌、雄发育阶段生殖腺中的表达和定位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丽莉 肖亚梅 +4 位作者 刘文彬 赵如榕 刘姣 刘筠 李万程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5-331,共7页
为探讨MAPK家族中ERK和JNK两个主要亚族在黄鳝雌、雄发育阶段生殖腺中的表达状况,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ERK、JNK在黄鳝卵巢组织和精巢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显示:ERK在黄鳝雌、雄性腺组织... 为探讨MAPK家族中ERK和JNK两个主要亚族在黄鳝雌、雄发育阶段生殖腺中的表达状况,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ERK、JNK在黄鳝卵巢组织和精巢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显示:ERK在黄鳝雌、雄性腺组织中均有强的表达;JNK在性腺中的表达总体上弱于ERK,JNK1在精巢组织中的表达比卵巢组织显著降低,但JNK2在雌、雄性腺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在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中,ERK和JNK在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中均为阳性反应,且定位相似:细胞质及细胞核核质呈阳性反应,核仁阴性。随着卵母细胞生长和成熟,ERK和JNK在卵母细胞胞质中阳性反应逐渐减弱。实验结果提示,ERK和JNK在黄鳝卵巢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ERK JNK 性逆转 免疫印迹杂交技术
下载PDF
雌激素对大鼠心脏雌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田宗文 宋健 +3 位作者 王乔 杨晓宁 陈锡昌 程邦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2-416,427,共6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α和β在新生、成年和卵巢切除大鼠心脏的表达.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新生和成年大鼠心脏各部的ERα和β mRNA及ER蛋白质的表达,探讨不同剂量的17β-雌二醇对卵巢切...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α和β在新生、成年和卵巢切除大鼠心脏的表达.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新生和成年大鼠心脏各部的ERα和β mRNA及ER蛋白质的表达,探讨不同剂量的17β-雌二醇对卵巢切除大鼠心脏ERα和β mRNA、ER蛋白质的表达调控及对心房、心室重量和它们与体重比变化的影响.结果ERα mRNA在新生大鼠心脏各部表达较低,而成年大鼠心脏各部ERαmRNA的转录水平提高3~20倍,这种差别体现在ERα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不同.反之新生大鼠心脏ERβ mRNA表达水平较高,而成年大鼠心脏ERβmRNA的表达降低2~7倍.卵巢切除减少成年大鼠心房ERα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减轻心房重量及心房/体重比;17β-雌二醇替代却能反转这些改变,同时随着血浆17β-雌二醇水平的增高,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呈剂量依赖关系.卵巢切除和17β-雌二醇替代并不改变心脏和心室/体重比,也不影响ERβmRNA的表达.结论雌激素受体α和β在新生和成年大鼠心脏的表达存在差别,ERβ可能在大鼠心脏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Rα是雌激素对成年大鼠心脏调控的优势受体;雌激素的主要靶器官是心房,且通过其受体的介导促进心房肌细胞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卵巢切除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杂交 心脏
下载PDF
山羊IGFBP-2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组织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占思远 董尧 +3 位作者 李利 仲涛 王林杰 张红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98-2007,共10页
【目的】克隆获得南江黄羊IGFBP-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基因的CDS区全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IGFBP-2的mRNA和蛋白组织表达特征,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出生后山羊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表达调... 【目的】克隆获得南江黄羊IGFBP-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基因的CDS区全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IGFBP-2的mRNA和蛋白组织表达特征,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出生后山羊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表达调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下载NCBI的Gen 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绵羊(Ovis aries,NM_001009436)和牛(Bos taurus,NM_174555)的IGFBP-2基因的mRNA序列,经序列比对后采用保守区域序列并利用Primer Premier 6.0软件设计克隆引物,经PCR扩增后采用TA克隆技术获取含有阳性克隆子的菌液,送公司测序得到山羊IGFBP-2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并利用Edit Seq、DNAMAN 6.0、MEGA 6.0和Ex PASy在线平台等软件对CDS区序列和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山羊IGFBP-2基因CDS区序列后,利用该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引物,采用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IGFBP-2的mRNA和蛋白在出生后南江黄羊不同组织(心脏、肝脏、肺、背最长肌、半膜肌和臂三头肌)和不同发育阶段(3、30、60、90和120 d)的表达情况。【结果】1克隆得到954bp的南江黄羊IGFBP-2基因的CDS区全序列,碱基组成为GC含量69.39%,AT含量30.61%,共编码317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山羊IGFBP-2蛋白分子量大小为33.8808 kD,等电点为7.82,二级结构由无规卷曲(68.14%)、α-螺旋(18.30%)和延伸链(13.56%)三种形式组成;蛋白结构域分析发现,IGFBP-2蛋白序列包含保守的IB(IGFBP homologues)和TY(Thyroglobulin typeΙrepeats)结构域,IB结构域位于第37—125位氨基酸处,TY结构域位于第250—302位氨基酸处;2磷酸化位点预测发现,IGFBP-2蛋白中存在Ser(5)和Thr(7)共12个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预测发现,IGFBP-2蛋白序列中存在10个N-糖基化位点和2个O-糖基化位点;3CDS区序列相似性比较发现,山羊IGFBP-2与绵羊、牛、猪、人和小鼠的相似性分别达到98.99%、97.73%、87.12%、78.33%和76.26%;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发现,山羊IGFBP-2与绵羊、牛、猪、人和小鼠的相似性分别达到99.24%、98.10%、87.07%、70.27%和73.00%;4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山羊IGFBP-2与绵羊和牛的亲缘关系最近;5组织表达分析表明,IGFBP-2在肝脏中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最高(P<0.01),背最长肌次之;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肝脏组织中,IGFBP-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背最长肌组织中,IGFBP-2的mRNA表达水平呈现一种"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平衡。【结论】获得了山羊IGFBP-2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和组织表达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IGFBP-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具有物种间的保守性,肝脏是山羊IGFBP-2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主要组织,同时在山羊不同发育阶段的肝脏和背最长肌组织中,IGFBP-2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丰度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表明IGFBP-2基因可能在出生后山羊的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IGFBP-2 基因克隆 荧光定量PCR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
下载PDF
人血管生成素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晔 曾炳芳 +1 位作者 张长青 王建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 探索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 human angiopoietin 1,h Ang- 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修复骨缺损的可能性。 方法 基因重组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 目的 探索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 human angiopoietin 1,h Ang- 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修复骨缺损的可能性。 方法 基因重组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 h Ang- 1,经脂质体DOTAP介导质粒转染兔MSCs,G4 18筛选阳性克隆,RT- PCR及免疫印迹杂交检测h Ang- 1m 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 h Ang- 1经限制性内切酶Xho- I和Bam H- I酶切后,电泳显示1.4 kb h Ang- 1目的片段和5 .4 kb pc DNA3载体片段,转染兔MSCs后,RT- PCR检测出目的基因m RNA,免疫印迹杂交检出h Ang- 1的蛋白表达。 结论 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 h Ang- 1能在转染的兔MSCs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人血管生成素 ANGIOPOIETIN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RT-PCR检测 限制性内切酶 MSCs pcDNA3 基因mRNA 免疫印迹杂交 蛋白表达 DOTAP RTPCR 体外培养 基因重组 阳性克隆 杂交检测 组织工程 转染 可能性 骨缺损
下载PDF
CTHRC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敖林 吴福荣 +3 位作者 李莎莎 刘瑞文 朱为伟 胡雨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三螺旋重复胶原蛋白Ⅰ(CTHR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方法,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与其相对应的远癌正常胃组织中CTHRC1的相... 目的:通过检测三螺旋重复胶原蛋白Ⅰ(CTHR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方法,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与其相对应的远癌正常胃组织中CTHRC1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33例胃癌组织中CTHRC1的相对表达量为0.315±0.234,与其对应的33例远癌正常胃组织中的CTHRC1的相对表达量为0.500±0.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2,P<0.01)。结论:CTHR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提示CTHRC1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三螺旋重复胶原蛋白Ⅰ 免疫印迹杂交
下载PDF
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健 杨正府 +4 位作者 何敖林 刘瑞文 胡雨佳 范然 周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方法,以GAPDH为内参,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远癌正常胃组织中PLGF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26例胃癌组织中PLGF的相对表达量为3.4... 目的通过检测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方法,以GAPDH为内参,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远癌正常胃组织中PLGF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26例胃癌组织中PLGF的相对表达量为3.484±1.282,与其对应的26例远癌正常胃组织中的PLGF的相对表达量为1.207±0.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4,P<0.01)。结论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提示PLGF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生长因子 胃癌 免疫印迹杂交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2在大鼠生后睾丸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和定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勇 张远强 +2 位作者 张金山 刘新平 许若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2(TRH-R2)在大鼠睾丸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探讨其在生殖发育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以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8d、15d、20d、35d、60d和90d大鼠睾丸中TRH-R2的表达和定位...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2(TRH-R2)在大鼠睾丸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探讨其在生殖发育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以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8d、15d、20d、35d、60d和90d大鼠睾丸中TRH-R2的表达和定位,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免疫印迹杂交发现TRH-R2蛋白表达于出生后15d以后各阶段的大鼠睾丸;而免疫组织化学在第8d以后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检测到TRH-R2的表达,TRH-R2定位于大鼠睾丸的间质细胞,TRH-R2免疫反应阳性物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内,细胞核为阴性;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大鼠睾丸的发育,TRH-R2表达量逐渐增多,35d达到最大值,此后维持稳定水平,表达量在35d同其他阶段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TRH-R2在大鼠睾丸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定位于睾丸的间质细胞,其表达量随着增龄变化而变化,即同发育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2 免疫印迹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睾丸 大鼠
下载PDF
在前临床期检测金仓鼠羊痒病淋巴结中病理型朊蛋白PrP^(Sc)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全国 马贵平 +3 位作者 李炎鑫 史喜菊 李冰玲 司培培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2期26-28,共3页
12只雌性5周龄金仓鼠腹腔注射50μL羊痒病(SCRAPIE)263K株10%的脑组织匀浆。在临床前期,感染后第2、4、6、8、10、12周和临床末期第20周,金仓鼠被分别处死,取大脑、淋巴组织、脾脏、肾脏、肝脏、心脏和肌肉等组织,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杂... 12只雌性5周龄金仓鼠腹腔注射50μL羊痒病(SCRAPIE)263K株10%的脑组织匀浆。在临床前期,感染后第2、4、6、8、10、12周和临床末期第20周,金仓鼠被分别处死,取大脑、淋巴组织、脾脏、肾脏、肝脏、心脏和肌肉等组织,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实验检测朊病毒病理型朊蛋白PrPSc。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前期,通过改进后的纯化技术,我们能够检测出淋巴组织和脾脏组织中的PrPSc,但是在肾脏、肝脏、心脏和肌肉等组织中仍然没有检测到PrP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痒病 金仓鼠 免疫印迹杂交 淋巴组织 脾脏 病理型朊蛋白质
下载PDF
DEK蛋白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冯天达 李超 +3 位作者 李振 奚卓 车东方 刘云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探讨DEK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印迹杂交法检测DEK蛋白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DEK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肿瘤组织中为93.75%,DEK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低级别肿瘤组织0.55±0.... 目的:探讨DEK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印迹杂交法检测DEK蛋白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DEK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肿瘤组织中为93.75%,DEK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低级别肿瘤组织0.55±0.11,高级别肿瘤组织0.85±0.07;DEK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DEK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呈显著正相关,是评估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可靠指标。DEK作为凋亡抑制基因为星形细胞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肿瘤 DEK 免疫印迹杂交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重要转录因子FoxO3a在斑马鱼性腺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振 罗仲文 +5 位作者 蒋明贵 周勇华 文胜 刘文彬 肖亚梅 李万程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41,共4页
FoxO蛋白作为Forkhead Box家族的重要一员,在动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代谢、免疫和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FoxO蛋白是哺乳动物卵泡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检测雌雄斑马鱼性腺中foxo3a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研究FoxO在鱼类生殖... FoxO蛋白作为Forkhead Box家族的重要一员,在动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代谢、免疫和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FoxO蛋白是哺乳动物卵泡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检测雌雄斑马鱼性腺中foxo3a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研究FoxO在鱼类生殖发育中的作用.PCR和蛋白免疫杂交结果都显示foxo3a基因在斑马鱼雌性性腺中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雄性.这一结果提示,foxo3a基因在斑马鱼的卵巢发育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性腺 FOXO3A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
下载PDF
ERK1/2在三倍体湘云鲫组织及胚胎中的表达分析
14
作者 罗仲文 蒋明贵 +4 位作者 周勇华 文胜 汪妹 刘少军 肖亚梅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3,42,共4页
在细胞信号网络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传递途径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控制着细胞多种生理过程,如细胞生长、发育、分裂、死亡等.ERK是MAPK家族重要的成员,通过检测三倍体湘云鲫胚胎和成体组织... 在细胞信号网络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传递途径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控制着细胞多种生理过程,如细胞生长、发育、分裂、死亡等.ERK是MAPK家族重要的成员,通过检测三倍体湘云鲫胚胎和成体组织中ERK1/2的表达情况,初步研究ERK在鱼类发育中的作用.蛋白免疫杂交结果显示ERK1/2在三倍体湘云鲫的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该结果表明ERK在鱼类发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云鲫 细胞外调节激酶1 2(ERK1 2)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
下载PDF
HRP标记的二抗检测heme结合蛋白造成假阳性问题的探讨
15
作者 张亚男 张春晓 陈晓波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73-278,共6页
为了验证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作为二抗标记物在检测heme结合蛋白时产生假阳性问题的推测,以菠菜细胞色素b6f复合体(Cyt b6f)和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FNR)为检测对象(前者含有heme结合蛋白Cyt f,后者不含... 为了验证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作为二抗标记物在检测heme结合蛋白时产生假阳性问题的推测,以菠菜细胞色素b6f复合体(Cyt b6f)和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FNR)为检测对象(前者含有heme结合蛋白Cyt f,后者不含heme基团),采用菠菜FNR一抗、HR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标记的二抗,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HRP标记的二抗体系中,Cyt f不经一抗和二抗孵育即可显色,这是明显的假阳性;而在ALP标记的二抗体系中,Cyt f条带不显色,只有FNR条带显色。在western blot实验中,如果被检测蛋白为heme结合蛋白或者混有少量heme结合蛋白,应避免采用HRP标记的二抗,建议使用ALP标记的二抗或者其他二抗产品;heme结合蛋白具有类似HRP的氧化还原酶活性,其本身可以和显色液反应,从而产生假阳性,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化学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 辣根过氧化物酶 heme结合蛋白 假阳性
下载PDF
褪黑素受体基因MTR1在绵羊生殖轴系的表达定位 被引量:4
16
作者 康文利 魏亮亮 +3 位作者 赵淑琴 李佩华 戴丽君 刘存慧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褪黑素(Melatonion,MT)通过分布于生殖系统不同部位的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TR)来调节动物的生殖活动。研究褪黑素受体1型(MTR1)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动物生殖系统不同组织的分布和表达对于了解动物的生殖活动规律以及褪黑素对... 褪黑素(Melatonion,MT)通过分布于生殖系统不同部位的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TR)来调节动物的生殖活动。研究褪黑素受体1型(MTR1)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动物生殖系统不同组织的分布和表达对于了解动物的生殖活动规律以及褪黑素对动物生殖活动的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等方法研究了MT1在绵羊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生殖轴系不同部位分布和表达情况。H&E染色结果表明,各组织都呈现了正常的细胞形态;IHC结果表明,MTR1在绵羊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卵巢和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繁殖期绵羊卵巢组织中颗粒细胞表达信号较强;qRT-PCR和WB法结果均表明,绵羊在繁殖期附睾组织中MTR1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非繁殖期下丘脑组织中MT1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综上,MT在绵羊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生殖轴系不同部位均有表达并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探讨MTR在绵羊生殖轴系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生殖轴系 免疫组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
下载PDF
东亚三角涡虫Dj14-3-3ε原核表达及鉴定
17
作者 杨武 赵博生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104-106,共3页
从东亚三角涡虫cDNA文库中挑选出克隆M455,经BLASTP确定隶属于14-3-3ε基因家族,具有14-3-3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命名为Dj14-3-3ε基因.该基因含有完整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RF),编码蛋白约10.7 kDa.构建pET28b-Dj14-3-3ε原核表达载体,通过IPT... 从东亚三角涡虫cDNA文库中挑选出克隆M455,经BLASTP确定隶属于14-3-3ε基因家族,具有14-3-3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命名为Dj14-3-3ε基因.该基因含有完整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RF),编码蛋白约10.7 kDa.构建pET28b-Dj14-3-3ε原核表达载体,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明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大肠杆菌中正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表达 14—3—3蛋白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 涡虫
下载PDF
山羊TNNT3基因可变剪切及其对骨骼肌细胞分化的作用
18
作者 陈媛 蔡禾 +3 位作者 李利 王林杰 仲涛 张红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466-4477,共12页
【目的】快速骨骼肌肌钙蛋白T(fast skeletal troponin T3,TNNT3)作为肌钙蛋白(troponin,Tn)家族成员,调节横纹肌收缩、参与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并影响家畜肉质性状。通过获得山羊TNNT3基因的可变剪切体,分析山羊TNNT3基因可变剪切的表达... 【目的】快速骨骼肌肌钙蛋白T(fast skeletal troponin T3,TNNT3)作为肌钙蛋白(troponin,Tn)家族成员,调节横纹肌收缩、参与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并影响家畜肉质性状。通过获得山羊TNNT3基因的可变剪切体,分析山羊TNNT3基因可变剪切的表达模式及其在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深入解析TNNT3基因在山羊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NCBI已公布山羊TNNT3基因(NM_001314210.1)和牛TNNT3基因(XM_010821200)mRNA序列,使用软件Primer Premier 6.0设计引物,以简州大耳羊胚胎期和出生后7个阶段骨骼肌为试验材料,克隆测序获得山羊TNNT3基因的CDS区可变剪切体,利用软件ORF Finder、EditSeq、DNAMAN、ClustalW和MEGA_X_10.1.8等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设计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RT-qPCR)及半定量引物,研究TNNT3基因剪切体在7个不同组织(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 muscle,LD)、半膜肌(semimembranosus muscle,SM)、心、肝、脾、肺、肾)和7个发育阶段(胚胎期E75、E90、E105和出生后B3、B45、B150、B300)肌肉组织(背最长肌和半膜肌)中表达模式;此外,对转录本TNNT3_3进行体外编码能力检测确定其具有编码蛋白的能力,并在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MuSCs)中过表达,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及检测标志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其对山羊MuSCs分化的作用。【结果】①TNNT3(NM_001314210.1)CDS区全序列主要含有18个外显子,其中外显子16/17相互排斥,转录后单一表达。克隆发现山羊TNNT3基因5个新转录本(TNNT3_1—5),其外显子数分别是15、15、20、16、14。②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山羊TNNT3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牛、猪等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而与鱼类和爬行类动物的一致性较低,说明TNNT3基因序列在哺乳动物高度保守。③TNNT3 mRNA在背最长肌、半膜肌、心、肝、脾、肺、肾7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骨骼肌中高度富集(P<0.01),心脏及肺次之,其余组织中较低;TNNT3 mRNA在背最长肌和半膜肌中的表达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中,胚胎期TNNT3在半膜肌的表达量高于背最长肌(P<0.05);出生后则背最长肌中高于半膜肌(P<0.05)。④山羊TNNT3基因转录本TNNT3_3重复出现保守的外显子9—11(138bp),体外翻译实验显示其可编码蛋白且蛋白大小与预期基本相符(37 kD);相较于对照组,在山羊MuSCs中过表达该转录本使肌分化标志基因Myomaker、MyoG和MyH4 mRNA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获得了山羊TNNT3基因具有完整CDS区5个新可变剪切体,TNNT3主要在肌肉组织(背最长肌和半膜肌)中高表达,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且促进成肌分化。初步表明TNNT3基因在动物肌肉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TNNT3 可变剪切体 荧光定量PCR 体外转录翻译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 肌原分化
下载PDF
六种致病性白蛉病毒原核表达核蛋白抗原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芜为 张全福 +3 位作者 李川 张硕 梁米芳 李德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90,共4页
初步研究六种致病性白蛉病毒原核表达核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抗原的抗原性,为开发相应的血清学诊断试剂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六种致病性白蛉病毒核蛋白,并分别免疫新西兰白兔。通过间接ELISA方法及Western-b... 初步研究六种致病性白蛉病毒原核表达核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抗原的抗原性,为开发相应的血清学诊断试剂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六种致病性白蛉病毒核蛋白,并分别免疫新西兰白兔。通过间接ELISA方法及Western-blotting方法对所获得的兔免疫血清进行交叉反应检测,确定其抗体ELISA滴度。此外,分别用上述六种致病性白蛉病毒NP抗原包被ELISA反应板并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病人血清进行间接ELISA检测,确定其血清学交叉反应及IgG抗体滴度。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六种白蛉病毒NP抗原浓度及纯度均达到免疫和检测要求。ELISA及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六种病毒NP抗原兔免疫血清中的每种血清与其余五种病毒NP抗原可能存在血清学交叉反应。SFTSV病人血清与除SFTSV-NP以外的五种NP抗原亦可能存在部分交叉反应。本研究初步评价了原核表达的六种致病性白蛉病毒核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为相应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蛉病毒 核蛋白 间接ELISA 免疫印迹杂交 血清学诊断
原文传递
屋尘螨致敏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赖荷 赵绮华 +3 位作者 陈丽金 王锡忠 于陆 赖乃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88-990,共3页
目的研究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引起中国人群过敏的特异性变应原组分,为我国屋尘螨变应原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屋尘螨粗浸液,以48例螨过敏病人血清为探针进行Westen blot检测粗浸液中的致敏组分,并... 目的研究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引起中国人群过敏的特异性变应原组分,为我国屋尘螨变应原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屋尘螨粗浸液,以48例螨过敏病人血清为探针进行Westen blot检测粗浸液中的致敏组分,并利用BandScan5.0软件分析血清阳性反应带(致敏带)结合特异性IgE的相对含量。结果免疫印迹杂交检测到屋尘螨的10条致敏带,相对分子质量(Mr)依次为103、99、68、62、57、37、33、29、25、15×103,其中致敏带1、2、4、5、6、7、8的阳性反应率超过95%;致敏带10的阳性反应率为47.9%,其结合特异性IgE的能力最强。结论屋尘螨的主要致敏组分既包括小Mr的变应原,也包括大Mr的变应原,现有的屋尘螨变应原的国际标准品不能普遍应用于中国人群,必须开发适合我国人群的尘螨变应原疫苗,本研究为开发适合我国人群的尘螨标准化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螨 变应原 免疫印迹杂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