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抑制受体LILRB4在肿瘤和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静怡 刘奕鎏 +5 位作者 茹克亚·吐尔逊江 丁瑞 尹金平 梁作文 赵佳 李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9-1564,共6页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B4(ILT3或CD85k)是免疫抑制受体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髓系来源免疫细胞的细胞膜,在免疫调节中通过激活自身抑制基序(ITIM)或抑制Fc受体激活基序(ITAM)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在肿瘤中,LILRB4受体被激活后产生免疫...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B4(ILT3或CD85k)是免疫抑制受体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髓系来源免疫细胞的细胞膜,在免疫调节中通过激活自身抑制基序(ITIM)或抑制Fc受体激活基序(ITAM)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在肿瘤中,LILRB4受体被激活后产生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协助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在炎症疾病中,LILRB4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细胞上表达并减轻炎症反应。目前LILRB4已成为肿瘤以及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靶点,针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抗LILRB4单克隆抗体已进入临床试验。本综述从LILRB4的结构分布、信号转导、治疗靶点、新药开发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4 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免疫抑制受体 肿瘤 炎症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的表达特点和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郁志 黄桂璇 +7 位作者 张玉平 陈小惠 沈琦 陈存特 谭广销 曹长姝 李扬秋 李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4-1319,共6页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情况,为全面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T细胞免疫机制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12例健康人和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CD4^+T细胞中共...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情况,为全面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T细胞免疫机制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12例健康人和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OX40、ICOS、4-1BB、GITR和HVEM,以及免疫抑制受体TIM-3、LAG-3和CTLA-4的分布情况。结果:健康人CD4^+T细胞中OX40、ICOS、4-1BB、GITR和HVEM的比例依次为3.26%、2.40%、1.39%、25.95%和49.60%,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上述信号分子的比例依次为8.01%、2.44%、1.16%、11.55%和82.2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OX40^+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与健康人(P<0.01),而CD4^+GITR^+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健康人(P<0.01)。不同病情程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GITR^+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OX40^+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HVEM^+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免疫抑制受体TIM-3、LAG-3和CTLA-4分布比例与健康人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常CD4^+T细胞活化可能与OX40、HVEM和GITR等密切相关,不同病情程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OX40和HVEM存在差异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共刺激分子 免疫抑制受体
下载PDF
免疫抑制受体igsf 9基因敲除鼠的构建以及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孙爽 刘祎璠 李尊岭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构建免疫抑制受体igsf 9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探究该小鼠模型对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Cas 9 mRNA和igsf 9-sg RNA显微注射到C57BL/6小鼠受精卵中,利用非同源重组修复引入突变,造成igsf 9基因蛋白移码突变、功能缺失;应用PCR和... 目的构建免疫抑制受体igsf 9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探究该小鼠模型对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Cas 9 mRNA和igsf 9-sg RNA显微注射到C57BL/6小鼠受精卵中,利用非同源重组修复引入突变,造成igsf 9基因蛋白移码突变、功能缺失;应用PCR和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型鉴定。将2×10^(6)个Lewis肺癌细胞(LL/2)皮下接种到C57BL/6-igsf 9^(+/+)和C57BL/6-igsf 9^(-/-)小鼠皮下,每3天检测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当肿瘤体积大于2 cm^(3)时,在麻醉状态下处死小鼠,称肿瘤质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织各免疫细胞水平。结果igsf 9基因4-9外显子区域出现了2892 bp缺失,igsf 9基因发生移码突变,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成功构建igsf 9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而且该小鼠的体质量以及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免疫细胞的比例未见明显差异。与C57BL/6-igsf 9^(+/+)小鼠相比,C57BL/6-igsf 9^(-/-)小鼠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肿瘤组织浸润,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B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C57BL/6小鼠敲除igsf 9基因表达能够促进肿瘤组织中T细胞的浸润或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受体 IGSF 9 基因敲除 肺癌细胞 免疫受体 酪氨酸抑制序列
下载PDF
免疫抑制受体IGSF9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功能验证
4
作者 刘祎璠 赵鑫钰 +2 位作者 栾惠雯 刘晓丽 李尊岭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41-247,共7页
目的研发靶向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9(IGSF9)的特异阻断型单克隆抗体,并验证该抗体的功能。方法将带有His标签的IGSF9细胞外结构域(IGSF9 extracellular domain,IGSF9-ECD)克隆到pcDNA3.1(-)的表达载体上,转染HEK293细胞,亲和层析获得IGS... 目的研发靶向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9(IGSF9)的特异阻断型单克隆抗体,并验证该抗体的功能。方法将带有His标签的IGSF9细胞外结构域(IGSF9 extracellular domain,IGSF9-ECD)克隆到pcDNA3.1(-)的表达载体上,转染HEK293细胞,亲和层析获得IGSF9-ECD-His蛋白,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蛋白鉴定。应用IGSF9-ECD-His蛋白免疫6周龄BALB/c小鼠4次,ELIS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抗血清效价。分离小鼠脾脏细胞,与小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ELISA和流式细胞仪筛选阳性克隆,并进一步筛选亚克隆细胞,制备靶向IGSF9的单克隆抗体。将IGSF9抗体加入到T细胞和THP-1细胞共培养体系中,检测上清中IFN-γ和TNF-α水平。结果IGSF9-ECD-His蛋白条带单一,分子量与预期相一致。在T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该蛋白,显著抑制T细胞增殖。IGSF9-ECD-His蛋白免疫小鼠后,小鼠抗血清效价为1∶364500,而且抗血清能够显著逆转THP-1对T细胞的增殖抑制。本研究获取了64株克隆阳性细胞株,其中有6株能够用于流式细胞仪检测。本研究选择了阻断效应最好的5C3母克隆制备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和T细胞共培养结果筛选后,选择了阻断效应最好的5C3-1A4作为IGSF9单克隆抗体(anti-IGSF9),该抗体能够显著逆转IGSF9对T细胞的增殖抑制,并促进IFN-γ和TNF-α的分泌。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IGSF9单克隆抗体,而且该抗体能够显著逆转IGSF9对T细胞增殖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受体 IGSF9 单克隆抗体 免疫治疗
下载PDF
ITP病人外周血中T细胞免疫抑制性受体Tim-3、LAG-3和BTLA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8
5
作者 钟隽 陈少华 +5 位作者 张涛 郁志 卢育洪 杨力建 赖菁 李扬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8-1030,共3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T细胞免疫调控在IT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了ITP中存在异常的TCR亚家族克隆增殖和TCR信号通路。近几年系列研究发现ITP的T细胞免疫...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T细胞免疫调控在IT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了ITP中存在异常的TCR亚家族克隆增殖和TCR信号通路。近几年系列研究发现ITP的T细胞免疫异常与一些介导免疫耐受的分子表达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受体 T细胞免疫 ITP LAG-3 TIM-3 BTLA 免疫异常 介导免疫 表达特点 出血性疾病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2对白血病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宇小婷 谢莉 +2 位作者 占蒙娜 郑俊克 于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7-972,977,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LILRB2)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功能和相关机制,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确定LILRB2在THP1、U937、K562等白血...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LILRB2)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功能和相关机制,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确定LILRB2在THP1、U937、K562等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以LILRB2高表达的THP1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特异性靶向LILRB2的shRNA慢病毒载体(带GFP标记)包装病毒并感染THP1细胞,使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获得GFP+的稳定表达细胞株,并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shRNA干扰效率,同时监测LILRB2敲除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凋亡等细胞命运的变化,分析LILRB2敲除后其下游调控信号改变等相关分子机制。结果 3株细胞系均表达LILRB2,其中又以THP1的表达最高;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表明所构建的4个shRNA慢病毒干扰质粒中,shLILRB2-717及shLILRB2-1312能显著下调LILRB2的表达;抑制LILRB2在THP1细胞中的表达可导致细胞增殖明显减缓并出现大量坏死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shLILRB2-717和shLILRB2-1312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90±1.61)%和(24.80±1.32)%,显著高于对照组(Scramble组)的(3.96±0.64)%(P<0.05);两组细胞的晚期凋亡率分别为(13.80±0.98)%和(23.60±1.03)%,均显著高于Scramble组的(10.80±0.48)%(P<0.05);LILRB2敲除可导致SHP1和磷酸化SHP1(p-SHP1)表达的显著下调,提示LILRB2可能通过SHP1调控白血病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结论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2可表达在多种白血病细胞系,抑制LILRB2的表达可引起THP1细胞中SHP1和p-SHP1的显著下调并导致细胞大量凋亡,揭示SHP1可能对白血病的演变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受体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 白血病 凋亡 SHP1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受体与信号转导
7
作者 王红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1-532,共2页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其中促进细胞生长基因的异常激活和抑制细胞生长基因的失活,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的许多基因调控都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免疫抑制受体 信号转导 肿瘤 肿瘤 发病分子机制
下载PDF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PD-1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晓珊 熊海林 +1 位作者 谭洪毅 郭旭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3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CI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应用PD-1免疫抑制剂治疗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 目的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CI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应用PD-1免疫抑制剂治疗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发生CIP分为CIP组(n=9)与非CIP组(n=71)。比较2组性别、年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饮酒史、有吸烟史、疾病类型、近期疗效、是否联合治疗、PD-1免疫抑制剂类型(替雷丽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丽珠单抗)、手术情况、肿瘤分期(Ⅳ期、Ⅲ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蛋白(Alb)、肌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PD-1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CIP的危险因素。结果CIP组与非CIP组性别、合并糖尿病者占比、合并高血压者占比、有饮酒史者占比、疾病类型、近期疗效、PD-1免疫抑制剂类型、手术占比及NLR、Alb、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60岁者占比、有吸烟史者占比、合并COPD者占比、联合治疗者占比、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合并COPD、联合治疗、肿瘤分期为Ⅳ期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PD-1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CI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吸烟史、合并COPD、联合治疗、肿瘤分期为Ⅳ期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PD-1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CIP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给予更加密切的监测和及时干预,以降低CIP的发生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 免疫相关性肺炎 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抑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受体TIGIT在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浩然 张富强 +2 位作者 张振超 李祥瑞(指导) 王帅(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2-637,共6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IGIT)是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和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性受体。最近的研究表明TIGIT可通过与癌细胞或病原体感染细胞表面的多种配体相结合,直接抑制...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IGIT)是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和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性受体。最近的研究表明TIGIT可通过与癌细胞或病原体感染细胞表面的多种配体相结合,直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或间接诱导免疫抑制性因子的产生。用TIGIT单克隆抗体干预可明显改善免疫细胞的功能,有望成为类似于PD-1的全新治疗靶点。因此,阐明TIGIT在感染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将有助于揭示多种疾病中免疫细胞功能低下的原因,并为病原体感染的治疗提供新方案。本文简要介绍TIGIT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且就TIGIT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中发挥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IGIT) 免疫抑制受体 病原体感染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受体TIGIT在慢性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彩红 周玉霞 +4 位作者 王蓉 姚晓文 郭慧霞 于晓辉 张久聪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IGIT)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表达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NK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性受体。TIGIT可通过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的配体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内部负刺激信号,抑制免疫细胞活...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IGIT)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表达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NK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性受体。TIGIT可通过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的配体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内部负刺激信号,抑制免疫细胞活化、增殖以及产生细胞因子减少,导致病原体无法清除,从而发生肿瘤以及病毒感染慢性化。目前对于TIGIT介导病毒感染慢性化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探讨TIGIT在慢性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有助于为慢性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 免疫抑制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肝炎病毒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病毒感染
下载PDF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B4条件表达小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磊 赵志玲 +1 位作者 连霞 金昌洙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21-324,354,共5页
目的将灵长类动物lilrb4基因表达在小鼠髓系细胞表面,以构建人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亚家族成员B4(LILRB4)免疫耐受小鼠,为LILRB4功能研究提供小鼠模型。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分析人lilrb4与小鼠Gp49b基因的同源性。在小鼠rose26基因位点... 目的将灵长类动物lilrb4基因表达在小鼠髓系细胞表面,以构建人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亚家族成员B4(LILRB4)免疫耐受小鼠,为LILRB4功能研究提供小鼠模型。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分析人lilrb4与小鼠Gp49b基因的同源性。在小鼠rose26基因位点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定点插入含有LoxP位点的人lilrb4基因编码序列,获得Rosa26^(LSL/LSL)小鼠,与Lyz2-Cre小鼠进行杂交,在小鼠髓系细胞切除LoxP序列,进而启动下游人lilrb4基因的表达。应用PCR进行小鼠基因型鉴定,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Rose26^(LSL/LSL);Cre小鼠外周血以及骨髓中髓系细胞人LILRB4的水平。结果人lilrb4与小鼠Gp49b基因比对结果表明,无论是碱基还是氨基酸序列,两者都存在较大差异,无明显同源性。PCR结果表明,Rose26^(LSL/LSL);Cre小鼠能够检测到相应的目的条带,而且在髓系细胞条件表达人lilrb4基因,不影响小鼠的表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Rose26^(LSL/LSL);Cre小鼠的髓系细胞特异性表达人LILRB4。结论Rose26^(LSL/LSL);Cre小鼠的髓系细胞中能够检测到人LILRB4的表达,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人LILRB4耐受的基因敲入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受体 LILRB4 条件表达 髓系细胞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受体、信号转导与肿瘤抑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红阳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关键词 免疫抑制受体 细胞信号转导 肿瘤抑制
原文传递
人类白细胞抗原G白细胞免疫抑制性受体在移植、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
13
作者 田晋生 邓勇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9-690,共2页
移植排斥反应、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均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分子及其白细胞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1,又名ILT-2或CD85j)在上述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HLA-G与LILRBI结合可以减轻免疫反应.现综述LI... 移植排斥反应、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均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分子及其白细胞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1,又名ILT-2或CD85j)在上述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HLA-G与LILRBI结合可以减轻免疫反应.现综述LILRB1在移植免疫耐受、妊娠、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通过借鉴母胎免疫耐受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和破解肿瘤免疫逃逸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肿瘤免疫逃逸 免疫抑制受体 移植排斥反应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移植免疫耐受 免疫功能紊乱
原文传递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及其单抗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14
作者 高舒玥 赵飞宇 +2 位作者 范润佳 程家敏 千年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132-137,共6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Tim-3)是TIM家族中的一员,广泛表达于各种细胞表面,可以参与自身免疫、感染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试验发现联合阻断Tim-3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抗癌免疫反应水平,消退肿...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Tim-3)是TIM家族中的一员,广泛表达于各种细胞表面,可以参与自身免疫、感染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试验发现联合阻断Tim-3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抗癌免疫反应水平,消退肿瘤。本文就Tim-3的基本生物学结构、相应配体和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及总结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试验,这些数据表明Tim-3可以作为一个具有潜在意义的免疫检查点受体应用于未来抗肿瘤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抑制受体 肿瘤 预后标志物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外泌体免疫膜蛋白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罗淑敏 徐芳 +3 位作者 周童 肖俐 李传云 李伟华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35-840,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含量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在监测COVID-19的临床分型及其病情转归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COVID-1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含量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在监测COVID-19的临床分型及其病情转归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COVID-19患者及献血者25例,根据临床症状分型分为健康组、轻症型、普通型、重症型及危重型5组,每组各5例。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血浆中的外泌体,采用Amnis量化成像流式细胞仪分析外泌体表面免疫膜蛋白的含量。比较各组外泌体免疫膜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MHC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免疫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的阳性率。结果25例COVID-19患者及献血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4~92岁,平均(67.1±19.6)岁。轻症型[(2.40±1.45)%]、重症型[(3.51±1.44)%]及危重型[(3.67±2.04)%]MHCⅠ外泌体阳性率低于健康组[(16.42±3.79)%]和普通型[(14.81±3.30)%];危重型[(0.23±0.08)%]PD-1外泌体阳性率高于健康组[(0.07±0.05)%]、轻症型[(0.08±0.03)%]和普通型[(0.05±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MHCⅡ外泌体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的含量与病程进展有明显的相关性。外泌体免疫膜蛋白MHC-Ⅰ、PD-1的检测有助于COVID-19临床分型和(危)重症型病例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外泌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 免疫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下载PDF
TIGIT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膀胱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娅威 施鸿金 +2 位作者 付什 王剑松 王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2-1766,共5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ITIM)domain,TIGIT]是一种在免疫细胞表面表达的穿膜糖蛋白。TIGIT在膀胱癌中表达上调,会对膀胱癌的发...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ITIM)domain,TIGIT]是一种在免疫细胞表面表达的穿膜糖蛋白。TIGIT在膀胱癌中表达上调,会对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产生重要影响,阻断TIGIT信号的免疫治疗有望改善膀胱癌患者的预后。随着研究的深入,TIGIT很有可能成为膀胱癌诊断和治疗的靶点。现对TIGIT的结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IT 膀胱癌 CD155 免疫抑制受体 免疫治疗
下载PDF
MWA联合抗PD-1抗体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彦爽 陈晓丽 +1 位作者 付彦青 冯静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联合抗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02例,被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分别接受MWA治疗或在MWA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信迪利单抗治疗...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联合抗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02例,被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分别接受MWA治疗或在MWA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信迪利单抗治疗6个月。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ORR)为5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4%(P<0.05);治疗后,观察组身体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角色限制和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CD25^(+)FOXP3^(+)Treg细胞和CD8^(+)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Kaplan-Meier分析,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率为9.7(95%CI:7.971~11.429)个月,对照组为7.8(95%CI:5.931~9.729)个月,观察组1 a生存率为5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3%(P<0.05)。结论在MWA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PD-1抗体治疗PLC患者能提高疗效,可能与纠正了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波消融 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抑制 治疗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FH细胞TIGIT和PD1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自坤 张露 +1 位作者 李雪 罗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44,共7页
目的探讨含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酪氨酸免疫抑制受体结构域蛋白(TIGIT)和程序性死亡分子(PD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9例RA患者(RA组)和45例对照者(HC组)外周血TF... 目的探讨含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酪氨酸免疫抑制受体结构域蛋白(TIGIT)和程序性死亡分子(PD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9例RA患者(RA组)和45例对照者(HC组)外周血TFH细胞TIGIT和PD1阳性的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并进行比较,分析其与RA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与HC组相比,RA组仅PD1^(+)TFH细胞百分率和PD1表达MF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RA组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低于HC组(P<0.01);RA组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PD1表达MFI和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PD1表达MFI高于HC组(P<0.05)。③RA组外周血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与类风湿因子(RF)呈正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TIGIT^(-)PD1^(+)TFH细胞和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均与阳性的RF呈正相关(P<0.05)。④RA组外周血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与血沉(ESR)呈负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与ESR呈正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与淋巴细胞数量(Lym)呈负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与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呈负相关、与中性粒细胞数量(Ne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ESR、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与Net、ESR、CRP呈正相关(P<0.05)。⑤RA组外周血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ESR呈负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和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均与DAS28-ESR、DAS28-CRP、关节压痛数(PJC)、关节肿痛数(SJC)、视觉模拟评分(VAS)呈正相关(P<0.05)。⑥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降低和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升高为RA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RA患者外周血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降低、TIGIT^(+)PD1^(+)TFH和TIGIT^(-)TPD1^(+)TFH细胞百分率升高,且与该疾病的抗体产生、炎症程度及活动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TFH细胞 PD1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酪氨酸免疫抑制受体结构域蛋白
下载PDF
肾癌PD-1/PD-L1的作用及抗体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冰 张建军 瞿海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85-1887,共3页
肾细胞癌虽具有肿瘤免疫原性,但其可诱导树突状细胞分化,并诱导T细胞产生耐受肿瘤的相关基因,从而使得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受损。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如PD-1抗体,能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功能。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ISHIDA等在1... 肾细胞癌虽具有肿瘤免疫原性,但其可诱导树突状细胞分化,并诱导T细胞产生耐受肿瘤的相关基因,从而使得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受损。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如PD-1抗体,能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功能。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ISHIDA等在1992年发现的一种免疫抑制性受体,属于CD28/CTLA-4家族,可调节抑制性信号,在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活化的效应阶段发挥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CD28/CTLA-4 抗体 抗肿瘤免疫功能 免疫抑制受体 肿瘤免疫原性 T细胞活化 治疗
下载PDF
异体周围神经移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勇 蒋电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 介绍近期国内外有关异体周围神经移植的研究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期相关文献 ,综合分析对移植神经和受体的处理方法。 结果 应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均可降低移植神经的免疫原性 ;给予受体免疫抑制治疗也可减轻免疫排斥... 目的 介绍近期国内外有关异体周围神经移植的研究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期相关文献 ,综合分析对移植神经和受体的处理方法。 结果 应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均可降低移植神经的免疫原性 ;给予受体免疫抑制治疗也可减轻免疫排斥反应 ,促进神经再生。 结论 目前异体神经移植的效果不及自体神经移植理想 ,成功诱导受体对移植神经产生终身免疫耐受 ,可望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异体移植 研究进展 受体免疫抑制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