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捕捉real-time PCR对蚜虫中CMV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宋丽云 杨金广 +6 位作者 李锡宏 宋玉川 张长华 战徊旭 申莉莉 钱玉梅 王凤龙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由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引起的病毒病是烟草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高虫口密度的带毒蚜虫的迁入是烟草上CMV病害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本研究结合当前CMV的两个检测体系——ELISA和real-time RT-PCR,通过CMV抗血清与带... 由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引起的病毒病是烟草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高虫口密度的带毒蚜虫的迁入是烟草上CMV病害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本研究结合当前CMV的两个检测体系——ELISA和real-time RT-PCR,通过CMV抗血清与带毒蚜虫研磨液中的病毒粒体结合反应,病毒复合体粘附在PCR管壁上,然后直接进行反转录反应,随后进行real-time PCR检测,建立了免疫捕捉real-time RT-PCR(Immunocapture real-time RT-PCR)检测单头蚜虫体内CMV的实时定量检测技术,与普通real-time RT-PCR和ELISA相比,灵敏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该方法无需RNA提取等步骤,可以有效地减少样品操作过程的污染和蛋白、多糖以及酚类物质等杂质的影响,能够对微量CMV病毒粒体进行准确、快速、特异和灵敏的定量检测,对烟草病毒病的预测预报、无毒种苗的生产和病害防治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捕捉real-time PCR 黄瓜花叶病毒(CMV) 蚜虫
下载PDF
免疫捕捉-通用引物PCR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体银 黄晓蓉 +5 位作者 郑晶 邵碧英 黄嫦娇 陈彬 林杰 汤敏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3-236,共4页
利用免疫吸附富集结合经典PCR技术建立免疫捕捉通用引物PCR(IC-UPPCR)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采用细菌16SrRNA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通用引物PCR技术是可行的,该IC-UPPCR检测沙门氏菌的灵敏度最低,能检测到2×102CFU/ml,检测... 利用免疫吸附富集结合经典PCR技术建立免疫捕捉通用引物PCR(IC-UPPCR)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采用细菌16SrRNA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通用引物PCR技术是可行的,该IC-UPPCR检测沙门氏菌的灵敏度最低,能检测到2×102CFU/ml,检测沙门氏菌属和非沙门氏菌属标准株的特异性为100%,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等特点,并可满足大批样品沙门氏菌筛选检测的要求,适用于食品卫生监管、商品检验检疫以及临床诊断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捕捉 通用引物 PCR 沙门氏菌 食品
下载PDF
检测HBVDNA/Ig-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免疫捕捉法PCR 被引量:7
3
作者 周裕林 彭宣宪 +3 位作者 柳珑 肖军生 岑岭 杨天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72,7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免疫捕捉法PCR技术,研究血清免疫复合物中不同Ig类型抗体结合HBV的情况,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以羊抗人μ、γ、α链的IgG为捕捉抗体,再利用PCR扩增捕捉物中的HBVDNA。结果:成功地建立了检测HBVDNA/IgM、IgG和IgATCIC的... 目的:建立一种免疫捕捉法PCR技术,研究血清免疫复合物中不同Ig类型抗体结合HBV的情况,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以羊抗人μ、γ、α链的IgG为捕捉抗体,再利用PCR扩增捕捉物中的HBVDNA。结果:成功地建立了检测HBVDNA/IgM、IgG和IgATCIC的免疫捕捉法PCR技术。该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以显著提高HBVDNA的检出率。同时发现,结合HBV的抗体的Ig类型组合有明显差异,三者均阳性最高。结论:说明乙肝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中有较多的病毒颗粒。研究HBVDNA/IgTCIC对乙肝发病机理的深入阐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捕捉法PCR HBVDNA 乙型肝炎 TCIC
下载PDF
种传番茄溃疡病菌直接PCR和免疫捕捉PCR检测方法之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闵现华 韩跃武 +6 位作者 刘箐 王军平 刘雅莉 文朝慧 刘姝彤 宋蕤 施颖波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6,共5页
用PBS和种子研磨后的普通病原提取液稀释番茄溃疡病菌纯菌液,并以梯度纯菌液和带菌种子提取液作为模板进行直接PCR和免疫捕捉PCR,比较2种方法在纯菌液和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的检测灵敏度,找到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简便快捷的方法用于... 用PBS和种子研磨后的普通病原提取液稀释番茄溃疡病菌纯菌液,并以梯度纯菌液和带菌种子提取液作为模板进行直接PCR和免疫捕捉PCR,比较2种方法在纯菌液和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的检测灵敏度,找到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简便快捷的方法用于检测番茄种子携带的番茄溃疡病菌。结果显示在纯菌液中直接PCR灵敏度为104cfu/mL,免疫捕捉PCR为102cfu/mL;在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直接PCR灵敏度为106cfu/mL,免疫捕捉PCR为104cfu/mL;免疫捕捉PCR比直接PCR灵敏度高100倍,尤其在实际种子检测中优势更明显,而且检出时间短,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 番茄种子 直接PCR 免疫捕捉PCR
下载PDF
免疫捕捉PCR和经典PCR方法检测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灵敏性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罗金燕 陈磊 +2 位作者 秦萌 赵玉强 余慧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1-377,共7页
将免疫吸附富集(ISE)和经典PCR结合以提高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检测效率,并且利用多克隆抗体技术成功地获得了4种抗血清,即抗Burkholderia glumae全菌体血清ASBg14,ASBg32,ASBg26和ASBg04,ODD法测定该4种抗血清的效价均达到1∶32以上,利... 将免疫吸附富集(ISE)和经典PCR结合以提高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检测效率,并且利用多克隆抗体技术成功地获得了4种抗血清,即抗Burkholderia glumae全菌体血清ASBg14,ASBg32,ASBg26和ASBg04,ODD法测定该4种抗血清的效价均达到1∶32以上,利用凝聚法测定的所有抗血清的效价也均达到了1∶5 120以上,通过两种方法结合测定效价均显示为合格抗体。通过对4种抗血清的专化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SBg14和ASBg32专化性较高,抗血清ASBg26和ASBg04专化性不是很理想。用直接PCR技术和免疫捕捉PCR技术检测谷枯病菌,结果表明,所有谷枯病菌都能产生500 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非谷枯病菌的8个菌株均无特异性片段产生。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发现,直接PCR技术能检测到1×105cfu·mL-1左右的悬浮液,免疫捕捉PCR技术能检测到103cfu·mL-1左右悬浮液,免疫捕捉PCR比直接PCR灵敏性提高102倍。检测人工接种的病稻种实验中,直接PCR技术能检测到2粒及以上带菌种子制得浸悬液,而免疫捕捉PCR技术仅1粒带菌种子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捕捉 水稻 细菌性谷枯病
下载PDF
水稻矮缩病毒昆明分离物抗血清制备及免疫捕捉PCR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彭潞波 李婷婷 +7 位作者 魏春红 方琦 董家红 张丽珍 苏晓霞 丁铭 张仲凯 李毅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6年第4期408-410,共3页
By Using the modified method to extract Rice dwarf virus virions from infected rice leaves,a concentration 3.854mg/mL of purified virus virions reached,and the Rabbits was immunized with purified virions,yielding high... By Using the modified method to extract Rice dwarf virus virions from infected rice leaves,a concentration 3.854mg/mL of purified virus virions reached,and the Rabbits was immunized with purified virions,yielding high titer antiserum;1:20480 by the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ELISA)test.The antiserum successfully detected three rice samples from Kunming,Yuxi and Luliang by I-ELISA.Immunocaptur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C-PCR),respectively was the utilized to show that serologic and molecular methods were successfully used for detection of Rice dwarf 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矮缩病毒 抗血清 间接ELIZA 免疫捕捉PCR
下载PDF
免疫捕捉PCR和直接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雅莉 刘箐 +6 位作者 刘芳 韩舜愈 王婧 夏俊芳 汪小波 樊学军 田绿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43-248,共6页
将免疫学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免疫捕捉PCR(IC-PCR),并与传统的直接PCR(Direct-PCR)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纯菌液中IC-PCR检测灵敏度(104CFU/mL)是Direct-PCR灵敏度(105CFU/mL)的10倍;模拟带菌实验结果表明:IC-PCR最低可检测... 将免疫学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免疫捕捉PCR(IC-PCR),并与传统的直接PCR(Direct-PCR)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纯菌液中IC-PCR检测灵敏度(104CFU/mL)是Direct-PCR灵敏度(105CFU/mL)的10倍;模拟带菌实验结果表明:IC-PCR最低可检测到5×101个细菌/PCR反应体系(即104CFU/mL),检测限比Direct-PCR(5×103个细菌/PCR反应体系即106CFU/mL)高100倍;特异性实验、干扰实验结果表明IC-PCR可特异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aytogenes,LM),而和18株其他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无交叉反应。IC-PCR具有快速、经济、灵敏、特异等优点,是一种适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企业的LM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免疫捕捉PCR 直接PCR
下载PDF
免疫捕捉法PCR快速检测禽肠炎沙门氏菌
8
作者 于化泓 甘兴华 +2 位作者 薛喜文 赵哲霞 余薇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家禽 传染病 沙门氏菌 免疫捕捉 禽肠炎
下载PDF
微粒子捕捉酶免疫法检测肿瘤标志物CA19-9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李永军 曹青 +3 位作者 王丽芳 郭芳 郭欣 崔幸琨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10期725-726,共2页
目的 评价微粒子捕捉酶免疫法检测糖链抗原 19 9(CA19 9)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微粒子捕捉酶免疫方法检测胃癌、肝癌、胰腺癌及胰腺炎、良性胃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CA19 9水平。结果 胃癌、肝癌、胰腺癌患者的CA19 9水平较健... 目的 评价微粒子捕捉酶免疫法检测糖链抗原 19 9(CA19 9)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微粒子捕捉酶免疫方法检测胃癌、肝癌、胰腺癌及胰腺炎、良性胃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CA19 9水平。结果 胃癌、肝癌、胰腺癌患者的CA19 9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升高 ,对胰腺癌及胃癌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 89.8%及 93.4%。结论 CA19 9是诊断胰腺癌及胃癌的最为有效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运用微粒子捕捉免疫技术进行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捕捉免疫方法 糖链抗原19-9 肿瘤标志物 消化道肿瘤 诊断
下载PDF
推荐一种新的敏感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法──微粒子捕捉酶免疫分析法
10
作者 欧香忠 廖瑛 +1 位作者 何哲明 翁建平 《新医学》 1998年第S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微粒子捕捉免疫分析 MEIA法 甲状腺功能减低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实验室 重复性试验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检测结果 中山医科大学
下载PDF
免疫捕捉PCR法检测西瓜种子带细菌性果斑病菌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福寿 王笑 +2 位作者 谢关林 苏婷 余山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18,共4页
为提高免疫捕捉PCR法检测瓜种携带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灵敏度并明确浙江省主要市售西瓜种子的带菌情况,以有效阻止该检疫性病害的扩散和蔓延。利用5种缓冲液配制浸提液并用免疫捕捉PCR法对国内市售的23批瓜种的18个品种进行了实际检测... 为提高免疫捕捉PCR法检测瓜种携带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灵敏度并明确浙江省主要市售西瓜种子的带菌情况,以有效阻止该检疫性病害的扩散和蔓延。利用5种缓冲液配制浸提液并用免疫捕捉PCR法对国内市售的23批瓜种的18个品种进行了实际检测。结果表明,3-N-吗啡啉乙磺酸(MOPS)缓冲液最适宜于作少量瓜种的免疫捕捉PCR法检测的浸提液,来自病区的浙蜜4号、早佳84-24和寿山王3个品种的种子检测到西瓜果斑病菌,病菌主要附着在种皮上。有效阻止病区种子流入无病区及防治病种交互感染健种是该病检疫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细菌性果斑病 种子 免疫捕捉PCR 检测
下载PDF
捕捉胁迫对暗纹东方鲀肝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狄瑜 徐奕 +1 位作者 李姗敏 闻海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14-317,322,共5页
测定分析了暗纹东方鲀在持续、定量的捕捉胁迫条件下肝脏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暗纹东方鲀肝脏溶菌酶和AKP活力在处理的第1 d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在第2 d仍维持较高水平,第3 d酶活力显著降低,并最终恢复至对... 测定分析了暗纹东方鲀在持续、定量的捕捉胁迫条件下肝脏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暗纹东方鲀肝脏溶菌酶和AKP活力在处理的第1 d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在第2 d仍维持较高水平,第3 d酶活力显著降低,并最终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肝脏中抗氧化酶SOD活性与溶菌酶、AKP变化趋势相似,而CAT活性在胁迫第1 d和第2 d逐步升高,至第3 d达到高峰并显著高于前两天和对照组(P<0.05),第4 d显著下降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在适度的捕捉胁迫下,肝脏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初期虽受到了显著影响,但在后期能重新建立动态平衡,这可能是鱼体对特定强度操作胁迫一种主动适应。本结果将为暗纹东方鲀的康养殖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捕捉胁迫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IgM的ELISA捕捉一步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琰 程振球 +2 位作者 王发琐 封岩 陈双红 《海军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敏感 ,适合医院和基层门诊应用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特异性IgM的方法。 方法 :以羊抗人 μ链为包被抗体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的抗 -HFRS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McAb)与HFRS病毒抗原(Ag)结合成复...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敏感 ,适合医院和基层门诊应用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特异性IgM的方法。 方法 :以羊抗人 μ链为包被抗体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的抗 -HFRS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McAb)与HFRS病毒抗原(Ag)结合成复合物为指示标记物 ,建立了检测HFRS血清特异性IgM的ELISA反向捕捉一步法。 结果 :整个试验过程仅需1h ,操作简便。用该法与山东省淄博市生产的ELISA二步法试剂盒对比检测HFRS血清 6 0份 ,两法均为阳性 5 4份 ,均为阴性 3份 ,总符合率 95 %。结论 :ELISA捕捉一步法快速、简便、敏感 ,适合医院和基层门诊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免疫球蛋白M ELISA捕捉一步法
下载PDF
IMx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驻军 李亚 张翠欣 《医疗设备信息》 2005年第6期33-34,共2页
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IMx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应用广泛,反应方法学先进,它综合使用了微粒子酶免、离子捕捉和荧光偏振免疫三种分析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它的原理、特点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 微粒子酶免疫技术 离子捕捉技术 荧光偏振免疫技术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能力及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邓康裕 孔杰 +4 位作者 孟宪红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7-886,共10页
本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1.0%,2.5%,5.0%,10.0%)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 d后,对其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测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 本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1.0%,2.5%,5.0%,10.0%)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 d后,对其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测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HB对凡纳滨对虾抵御WSSV侵染能力的影响,并选择最高免疫保护率(RPS)组进行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量分析。研究发现,PHB对感染WSSV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感染WSSV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随PHB浓度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饲喂PHB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PHB浓度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最长,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5.0%PHB浓度组(P<0.05)。分析各组对虾体内病毒含量,发现1.0%PHB浓度组对虾病毒含量在实验前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虾感染WSSV后,对对照组及1.0%PHB实验组对虾前48 h内6个采样时间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溶菌酶(lzm)及抗菌肽(abp)5个基因进行表达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基因表达趋势在两组间无显著区别;投喂PHB的对虾在感染WSSV后血淋巴中sod、cat、gsh-px和lzm表达量呈现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分别在6 h、6 h、3 h、6 h达到最大值;abp在WSSV感染3 h内急速下降,随后在12 h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另外饲喂PHB对虾体内免疫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PHB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对WSSV的抵抗力,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虾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 WSSV 抗病力测试 real-time PCR非特异性免疫 凡纳滨对虾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31/32kDa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文剑 李雍龙 +1 位作者 杨金荣 孔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75-277,共3页
检测血吸虫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利用抗血吸虫单克隆抗体H226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人IgG(Fc)作捕捉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CIC,其阳性检出率为92.2%,其中,EPG<100的病人阳性检出率为90.... 检测血吸虫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利用抗血吸虫单克隆抗体H226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人IgG(Fc)作捕捉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CIC,其阳性检出率为92.2%,其中,EPG<100的病人阳性检出率为90.0%,EPG>100的病人阳性检出率为95.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由于羊抗人IgGFc段能与CIC中人IgG的Fc段特异性结合,因此不仅省去了常规分离CIC的步骤,而且有助于提高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循环免疫复合物 捕捉ELISA 血吸虫病
下载PDF
有免疫史儿童感染为主的麻疹暴发流行
17
作者 田效恩 张珍英 +5 位作者 刘鹏 金令辉 温宏伟 明玉臣 樊水龙 杜九峰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89年第1期9-13,8,共6页
当代麻疹己属能以活疫苗予防的儿童急性传染病。麻疹活疫苗于六十年代初问世,1967年在我国全面应用、效果甚佳。七十年代末,疫苗纳入国际扩大免疫规划(EPI).我国参与该规划,并正在推行具有接种率及发病率控制目标的方案。国内外都在开... 当代麻疹己属能以活疫苗予防的儿童急性传染病。麻疹活疫苗于六十年代初问世,1967年在我国全面应用、效果甚佳。七十年代末,疫苗纳入国际扩大免疫规划(EPI).我国参与该规划,并正在推行具有接种率及发病率控制目标的方案。国内外都在开展消除当地麻疹的工作并取得卓著成效。但是人们还可以看到问题的另一面。美国1982年消除本土麻疹的目标未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扩大免疫规划 急性传染 免疫接种 暴发点 卓著成效 活疫苗 抗体捕捉 接种史 疫苗接种
下载PDF
保护好你自己的免疫系统
18
作者 王长柏 《家庭中医药》 2020年第3期60-61,共2页
人要活得健康,就必须拥有运作正常的免疫系统,以便适时迎击入侵的病菌。免疫系统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器官或组织,它就像一支分布广泛的强有力的军队。当身体受到细菌入侵时,它凭借辨识与捕捉能力,在体内形成屏障,并消灭细菌,同时进行储存... 人要活得健康,就必须拥有运作正常的免疫系统,以便适时迎击入侵的病菌。免疫系统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器官或组织,它就像一支分布广泛的强有力的军队。当身体受到细菌入侵时,它凭借辨识与捕捉能力,在体内形成屏障,并消灭细菌,同时进行储存记忆。下次遇见同样的细菌再来侵犯时,就不让其越雷池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 捕捉能力 细菌入侵 体内形成
下载PDF
电针傍刺对压疮大鼠皮肤p38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仇立波 孙忠人 +3 位作者 张秦宏 郭玉怀 李超然 田洪昭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傍刺对压疮大鼠皮肤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雌性SD大鼠分成电针组、针刺组和空白组3组,每组30只。按照治疗时间进一步将各组大鼠随机分为1 d、3 d、5 d、7 d和9 d 5... 目的:探讨电针傍刺对压疮大鼠皮肤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雌性SD大鼠分成电针组、针刺组和空白组3组,每组30只。按照治疗时间进一步将各组大鼠随机分为1 d、3 d、5 d、7 d和9 d 5个亚组,每小组6只。利用自制压疮造模装置在大鼠近膝关节骨隆突处制造压疮,各组给予相应处置治疗后观测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38MAPK在压疮大鼠皮肤组织中的定位;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p38MAPKmRNA在压疮大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各组数据。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电针组和针刺组大鼠压疮皮肤组织中p38MAPK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电针组比较,针刺组p38MAPKmRNA的表达相对下降(P<0.05)。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电针组1天组和7天组均高于其余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时间点与针刺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傍刺促进压疮大鼠皮肤损伤的愈合的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皮肤组织中p38MAPK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傍刺 压疮 P38MAPK real-time PCR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褪黑素受体在未妊娠和妊娠牦牛子宫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霍生东 袁其建 +7 位作者 卢建雄 臧荣鑫 杨具田 张涛杰 阿依木古丽 刘俊林 马忠仁 龙瑞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4,共6页
旨在研究褪黑素对妊娠牦牛子宫的调控作用,采用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未妊娠和妊娠不同时期牦牛子宫中褪黑素受体(MT1)mRNA和褪黑素受体(MT1)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牦牛未妊娠和妊娠的不同时期,牦牛子宫基质细... 旨在研究褪黑素对妊娠牦牛子宫的调控作用,采用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未妊娠和妊娠不同时期牦牛子宫中褪黑素受体(MT1)mRNA和褪黑素受体(MT1)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牦牛未妊娠和妊娠的不同时期,牦牛子宫基质细胞(SC)和肌层平滑肌细胞(MM)中均有MT1蛋白表达(P>0.05);血管内皮细胞(EBV)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中的MT1蛋白表达,在妊娠28~35d差异不显著,随妊娠时间的增加,MT1蛋白表达增加(P<0.05);腺上皮细胞(GE)中的MT1蛋白,在妊娠初期(妊娠28~35d)差异不显著,妊娠50~60d时,差异显著(P<0.05),妊娠90~100d时,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腔上皮细胞(SE)中,MT1蛋白表达量在妊娠28~35d比未妊娠时低(P<0.05),而这种趋势随妊娠时间的增加继续降低(P<0.01)。未妊娠牦牛子宫中MT1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妊娠牦牛(P<0.01)。综上表明,在妊娠期,牦牛子宫对褪黑素的需求量降低,褪黑素主要作用于牦牛GE,调节子宫腺功能,使牦牛子宫产生适应妊娠的生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褪黑素受体 妊娠期 子宫 免疫组织化学 real-time 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