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谷氨酰胺免疫支持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对脑出血术后行小剂量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陈丰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9期23-25,36,共4页
目的 探究早期谷氨酰胺免疫支持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对脑出血术后行小剂量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患者营养、免疫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上饶市铅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脑出血术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双... 目的 探究早期谷氨酰胺免疫支持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对脑出血术后行小剂量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患者营养、免疫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上饶市铅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脑出血术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2组均采用小剂量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在小剂量肠内营养支持基础上采用补充性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谷氨酰胺免疫支持。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状况。结果 干预后,2组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A (immunoglobulin A,Ig A)、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Ig G)、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Ig M)水平均比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上升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比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谷氨酰胺免疫支持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对脑出血术后行小剂量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患者有改善营养、强化免疫力以及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免疫支持 补充性肠外营养 脑出血术后 小剂量肠内营养
下载PDF
内源性哮喘免疫支持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金花 周怡 刘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465,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支持治疗在内原性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40例内源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TH1、TH2值。结果内源性支气管哮喘患者TH1下降(P<0.05),免疫支持治疗效果较好。结论TH1/TH2比例失衡是引起和诱发哮喘的主要因... 目的探讨免疫支持治疗在内原性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40例内源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TH1、TH2值。结果内源性支气管哮喘患者TH1下降(P<0.05),免疫支持治疗效果较好。结论TH1/TH2比例失衡是引起和诱发哮喘的主要因素之一,免疫支持治疗对内源性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较好,可以作为较长期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免疫支持治疗
下载PDF
创伤后的免疫变化和免疫支持 被引量:3
3
作者 叶路 战丽 +1 位作者 贺智 闫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462-463,470,共3页
创伤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免疫学反应,从机体受到创伤袭击开始,直到愈合,整个病程的发生发展都与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创伤患者救援后的免疫支持,已成为创伤救治的热点之一。现就创伤后的免疫变化和和免疫支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创伤 免疫功能 免疫支持
下载PDF
免疫支持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疗效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江万航 刘国标 +1 位作者 杜正新 李方知 《广州医药》 2017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发生率,以及免疫支持的应用状况、探讨免疫支持治疗对患者2月末痰菌阴转及病变吸收的影响,为临床实施免疫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2014...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发生率,以及免疫支持的应用状况、探讨免疫支持治疗对患者2月末痰菌阴转及病变吸收的影响,为临床实施免疫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的资料完整的381例NTM肺病患者免疫功能情况以及免疫支持的应用状况,观察组(加用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228例与同期对照组(未使用免疫调节剂)153例进行2月末痰菌阴转及病变吸收情况比较。结果 381例患者中,免疫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45.67%(174/381);免疫支持率为59.84%(228/381)。细菌学改变:治疗前所有患者痰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均为阳性。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阴转率分别为67/228(29.38%)、17/153(11.11%),χ~2=17.79,P<0.05。影像学改变:两组的病变吸收有效率分别为62/228(27.19%)、16/153(10.45%),χ~2=15.75,P<0.05;空洞吸收有效率分别为61/228(26.75%)、15/153(9.80%),χ~2=20.42,P<0.05。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存在较高比例的免疫功能低下风险,观察组的痰茵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的疗效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住院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风险 免疫支持
下载PDF
卒中诱导免疫抑制及卒中后中药的免疫支持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嘉璐 闫福岭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772-776,共5页
卒中后感染也称卒中相关性感染,其发生率高,对预后影响重大。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是卒中后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用中药进行免疫支持治疗副作用小,对卒中后感染的防治有益。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感染 免疫抑制 中药 免疫支持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合并感染及免疫支持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聪琳 肖盛华 +1 位作者 吉晶晶 刘志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330,共8页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治疗的有效方法,而合并感染是其术后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由于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对包括细菌、真菌及病毒在内的不同病原感染的发生率、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均需要进一步深入认识。此外,了解肝...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治疗的有效方法,而合并感染是其术后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由于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对包括细菌、真菌及病毒在内的不同病原感染的发生率、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均需要进一步深入认识。此外,了解肝移植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及时有效地防治移植术后并发的感染,可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改善患者结局。目前,在移植后感染患者中应用胸腺肽α1、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及乌司他丁等免疫调理药物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肝移植术后合并感染的特点、免疫功能变化及免疫支持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感染 免疫监测 免疫支持
下载PDF
胸腺肽α1免疫支持治疗对肺癌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吴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免疫支持治疗对肺癌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含铂一线化疗治疗的92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腺肽α...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免疫支持治疗对肺癌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含铂一线化疗治疗的92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腺肽α1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感染情况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CD3^(+)、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接受胸腺肽α1免疫支持治疗安全可行,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感染率、病死率低,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胸腺肽Α1 免疫支持 细胞免疫功能 感染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和免疫支持的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许丽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年第29期80-82,共3页
目的探究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联合免疫支持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选自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中,共74例,应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联合免疫支持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选自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中,共74例,应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和免疫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机体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并发症、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和免疫支持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水平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高血压 脑出血 术后重症 机体营养状况 免疫支持
下载PDF
06069 Eurocel对免疫支持有潜在作用
9
《国外药讯》 2001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Eurocel 免疫支持 肝功能 变态反应
下载PDF
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在更年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艳 王文君 杨梦霞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6期1794-1797,共4页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在更年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78例更年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比...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在更年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78例更年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营养指标及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本组干预前,CD8^(+)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G、血清总蛋白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G、血清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更年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减少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免疫营养支持 更年期 子宫内膜癌 免疫功能 肠内营养不耐受
下载PDF
老年口腔癌患者围术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免疫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方诗萌 王玥蓉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650-654,670,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口腔癌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及免疫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行口腔癌根治术的老年口腔癌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G-SGA)方法评估患者围术期营养状态,并据此... 目的探讨老年口腔癌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及免疫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行口腔癌根治术的老年口腔癌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G-SGA)方法评估患者围术期营养状态,并据此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正常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口腔癌患者围术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营养不良风险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营养指标值[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和免疫指标值[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66例老年口腔癌患者中131例患者有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78.92%;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吸烟、临床分期Ⅲ~Ⅳ期、术前合并症均为影响老年口腔癌患者围术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营养不良风险组BMI、ALB、TP、TRF、PAB、Hb、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均升高(P<0.05),且IgG、IgA、IgM水平均升高(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口腔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可能主要为吸烟、临床分期Ⅲ~Ⅳ期、术前合并症,而免疫营养支持可能有效改善老年口腔癌伴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口腔癌 营养不良 免疫营养支持
下载PDF
分析康复前移理念联合早期免疫营养支持对喉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
12
作者 纪小云 林浮花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153-2155,2159,共4页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患者应用康复前移理念联合早期免疫营养支持对睡眠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喉癌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患者应用康复前移理念联合早期免疫营养支持对睡眠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喉癌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康复前移理念联合早期免疫营养支持。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失眠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并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效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IS评分、PSQI评分、SAI评分、PHQ-9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喉癌术后患者应用康复前移理念联合早期免疫营养支持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提高睡眠质量及睡眠效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前移理念 早期免疫营养支持 康复护理 喉癌术后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辅助治疗老年营养不良的效果及其抗炎机制
13
作者 刘志超 窦现凤 赵海灵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86-1091,共6页
目的观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支持辅助治疗老年营养不良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收治的103例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 目的观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支持辅助治疗老年营养不良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收治的103例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EN)支持,观察组患者采取EIN支持,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人体测量指标[上臂围(AC)、小腿围(CC)、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营养生化指标[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淋巴细胞计数(LY)]、NRS2002评分、肠道微生态指标[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尿乳果糖/甘露醇(L/M)、二胺氧化酶(DAO)]和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AC、CC、BMI、TSF分别为(23.58±2.47)cm、(27.78±3.50)cm、(19.06±1.77)kg/m^(2)、(8.58±0.95)mm,与对照组的(22.75±2.38)cm、(26.82±3.91)cm、(18.51±1.63)kg/m^(2)、(8.26±0.86)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F、ALB、LY分别为(1.78±0.33)g/L、(35.60±4.48)g/L、(2.70±0.40)×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1±0.36)g/L、(32.71±4.09)g/L、(1.91±0.3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NRS 2002评分为(3.59±0.34)分,与对照组的(3.65±0.3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0、PCT、hs-CRP水平分别为(55.56±4.43)ng/L、(26.61±2.46)ng/mL、(4.46±0.88)mg/L、(7.23±0.96)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71±5.68)ng/L、(33.32±2.81)ng/mL、(6.13±0.95)mg/L、(9.56±1.01)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分别为(9.11±0.76)IgCFU、(9.25±0.81)IgCF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0.71)IgCFU、(8.60±0.66)IgCFU,尿L/M、DAO分别为0.11±0.02、(15.51±1.69)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16±0.03、(18.85±2.26)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略低于对照组的15.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N支持辅助治疗能抑制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患者营养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 老年营养不良 人体测量指标 营养生化指标 NRS2002评分 肠道微生态指标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血制品应用和免疫支持治疗
14
作者 张晨美 宁铂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08-211,共4页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在脓毒症基础上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或者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虽然早期足量快速的液体复苏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的关键,但白蛋白、血浆、红细胞、血小板、丙种球蛋白等血制品输注,...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在脓毒症基础上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或者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虽然早期足量快速的液体复苏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的关键,但白蛋白、血浆、红细胞、血小板、丙种球蛋白等血制品输注,以及血液净化、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和抗CD14单克隆抗体等免疫支持也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制品 免疫支持
原文传递
免疫营养支持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红春 夏照华 +3 位作者 宁新忠 王海江 蒋可松 余卫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02-1704,共3页
一般而言.患者术后会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受损。由于患者术后摄入量达不到正常值.机体很快就会出现营养素缺乏。从而增加感染性并发症、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临床试验证实,手术患者接受免疫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感染性并... 一般而言.患者术后会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受损。由于患者术后摄入量达不到正常值.机体很快就会出现营养素缺乏。从而增加感染性并发症、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临床试验证实,手术患者接受免疫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但对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营养支持 患者 手术 感染性并发症 价值 应用 免疫功能受损 急性炎症反应
下载PDF
早期免疫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鹏 黎建军 江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给予营养支持前后的外周血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指标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4 d后,对照组外...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给予营养支持前后的外周血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指标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4 d后,对照组外周血内毒素变化显著大于观察组;治疗7 d后,2组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对照组白介素-10(IL-10)含量上升,观察组IL-10含量下降;对照组单核细胞NF-κB活性上升,观察组单核细胞NF-κB活性下降;观察组治疗后淋巴细胞下降、SIRS等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肠道并发症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免疫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抑制全身炎性反应,有利于机体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免疫营养支持 炎性反应
下载PDF
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素萍 李丽 +1 位作者 刘业六 张娟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232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联合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78例接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9例,分别进行化疗以及联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联合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78例接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9例,分别进行化疗以及联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水平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免疫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配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及营养状态,促进恢复胃肠道功能,缓解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临床需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免疫营养支持 化疗 晚期结直肠癌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胃肠激素及免疫状况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江良县 喻潇葳 +1 位作者 毕铁男 周申康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激素及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需要营养支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激素及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需要营养支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胃肠激素、免疫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体重、血浆红蛋白、血浆前红蛋白以及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AS、CCK、MIL、S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LU、VIP、GIP、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4、Ig G、NK细胞、C3、C4、CH50、S-Ig 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静脉炎、伤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位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18.00%,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进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免疫状态得到提升,胃肠道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免疫营养支持 胃肠道肿瘤术 胃肠激素 免疫状况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促进机体胃肠、免疫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19
作者 李治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988-991,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机体胃肠、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营养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6)。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机体胃肠、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营养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6)。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接受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水平、营养相关指标值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经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脂多糖(LPS)、D-乳酸水平,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促胃液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P物质(SP)值高于对照组,促胰液素族(GLU)、血管活性肠肽(VIP)、肠抑胃肽(GIP)、生长抑素(SS)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CD4、IgG、NK细胞、C3、C4、总补体活性(CH50)、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及免疫状态提升,最终促进患者的术后整体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肠内免疫营养支持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免疫营养支持对肺癌患者术后免疫炎症指标、营养状况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倪婷 刘萍 +1 位作者 李向培 孔天东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免疫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炎症指标、营养状况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改良肺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免疫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炎症指标、营养状况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改良肺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联合免疫营养支持护理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免疫炎症指标、营养状况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1.830,P<0.001;t=9.593,P<0.001);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呼气流量峰值均高于对照组(t=6.109,P<0.001;t=8.251,P<0.001;t=5.574,P<0.001;t=5.896,P<0.001;t=3.580,P<0.001;t=3.906,P<0.001)。结论对于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联合免疫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机体营养状况,增强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营养支持 肺部肿瘤 免疫炎症指标 营养状况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