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性肝炎患者补体抑制免疫沉淀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建军 黄寿吾 +3 位作者 谷桂珍 常永超 卢多哲 杨石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后,加入血清,通过孵育、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邻苯二胺,以光电比色法对11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补体抑制免疫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OD值0....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后,加入血清,通过孵育、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邻苯二胺,以光电比色法对11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补体抑制免疫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OD值0.507±0.069)相比,急性肝炎IIPC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重症肝炎IIPC均显著降低(P<0.001);肝硬化IIPC下降亦较明显(P<0.05)。上述各种肝脏病患者IIPC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32%、52%、71%、72%、28%。表明各种肝脏疾病IIPC均有所降低,并与其严重程度有关。因此认为IIPC的降低在肝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补体 免疫沉淀抑制
下载PDF
补体免疫沉淀抑制作用与乙型炎发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连芳 杜兆煊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发病机理 补体免疫沉淀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SLE患者补体的免疫沉淀抑制作用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惠 许德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5-227,共3页
关键词 红斑狼疮 补体 免疫沉淀抑制
原文传递
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补体对免疫沉淀的抑制作用研究
4
作者 郭素珍 常永超 +3 位作者 王建军 司雅洁 崔全有 付朝宏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3期164-165,共2页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补体对免疫沉淀抑制作用(IIPC)在丙型肝炎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为抗原,通过比色法对1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IPC进行了研究,并同时对补体成分C3、C4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者比较,丙型...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补体对免疫沉淀抑制作用(IIPC)在丙型肝炎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为抗原,通过比色法对1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IPC进行了研究,并同时对补体成分C3、C4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者比较,丙型肝炎所致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IIPC均降低(P<0.01,0.05),而与急性肝炎组、病毒携带者无差别(P>0.05),急性肝炎组、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IIPC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39.0%6、5.2%5、1.0%、34.8%、73.3%。结论丙型肝炎所致的不同肝病中IIPC均有所降低,并与其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补体对免疫沉淀抑制作用 补体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补体的免疫沉淀抑制作用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李明友 万方 +2 位作者 刘西进 周常华 李斌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39-239,共1页
本文对96例肝病患者作了血清补体的免疫沉淀抑制作用(简称IIPC)的检测,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急性肝炎15例,慢迁肝(CPH)16例,慢活肝(CAH)23例,肝硬化(LC)19例,肝癌23例。另35名健康成人作对照。
关键词 肝疾病 血清 补体 免疫沉淀抑制
原文传递
肝脏病患者补体抑制免疫沉淀作用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王建军 黄寿吾 +3 位作者 常永超 万合英 邵宇 付朝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后,加入血清,通过孵育、离心,取上清波加入邻苯二胺,以光电比色法对116例肝脏病患者补体抑制免疫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OD值0.507±0.069)...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后,加入血清,通过孵育、离心,取上清波加入邻苯二胺,以光电比色法对116例肝脏病患者补体抑制免疫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OD值0.507±0.069)相比,急性肝炎IIPC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重症肝炎IIPC均显著降低(P<0.001);肝硬化IIPC下降亦较明显(P<0.05)。上述各种肝脏病IIPC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32%、52%、71%、72%、28%。表明各种肝脏病IIPC均有所降低,并与其严重程度有关。因此认为IIPC的降低在肝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补体 补体对免疫沉淀抑制作用 辣根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补体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作用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建军 杨建庄 +4 位作者 黄寿吾 李宝泉 付朝红 谢顺清 王勇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1994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以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加入血清补体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抗原抗体最适比例时形成免疫复合物最多;原血清及1:2稀释血清IIPC最强,OD值为0... 本文以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加入血清补体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抗原抗体最适比例时形成免疫复合物最多;原血清及1:2稀释血清IIPC最强,OD值为0.57和0.54,血清的进一步稀释对IIPC有一定影响;孵育时间以30min最宜,OD值为0.56;离心时间在25-45min时OD值最大,为0.50-0.56;在最适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免疫复合物 补体对免疫沉淀抑制作用 辣根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补体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军 黄寿吾 +4 位作者 赵崇高 李宝泉 付朝红 谢顺清 王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年第1期3-7,共5页
本文以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加入血清,对血清补体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原抗体最适比例时形成免疫复合物最多;原血清及1∶2稀释血清IIPC最强,OD值为0.57和0.5... 本文以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加入血清,对血清补体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原抗体最适比例时形成免疫复合物最多;原血清及1∶2稀释血清IIPC最强,OD值为0.57和0.54,血清的进一步稀释对IIPC有一定影响;孵育时间以30min最宜,OD值为0.56;离心时间在25~45min时OD值最大,为0.50~0.56;在最适条件下,正常人混合血清OD值为0.49;56℃30min灭活血清为0.14;50℃15min处理血清为0.38;ED-TA处理血清为0.09,EGTA处理血清为0.21;对20例健康人血清IIPC测定结果为0.39~0.62,平均0.48±0.07。表明正常血清补体对免疫复合物的沉淀有明显抑制作用,各种因素处理血清对IIPC均有一定影响,而以56℃30min和EDTA处理血清最明显。文中还对该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免疫复合物 补体对免疫沉淀抑制作用 辣根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小儿免疫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1996年第3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小儿肾病综合征 补体对免疫沉淀抑制作用 全血浓度 免疫性疾病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再生障碍性贫血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Kicking down the ladder: adding cleavable features to genetically encoded photocrosslinkers
10
作者 Zhi Lin Xiao Xie Peng R. Che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67-169,共3页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s)play vital roles in biological processes.However,the discovery of transient and biologically relevant PPIs remain a formidable challenge using conventional strategies such as co-immun...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s)play vital roles in biological processes.However,the discovery of transient and biologically relevant PPIs remain a formidable challenge using conventional strategies such as 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yeast two hybrids(Y2H)and Fo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1].Genetically encoded photocrosslinkers have recently emerged as a powerful approach for probing intracellular PPIs with the capability for in situ studies,low perturbation to cells as well as the wide generality.This facile strategy also demonstrated an advantage of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which offers a robust capture strategy for the discovery of transient and/or weak PPIs with lowered false-positive background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STRY Synthesis (chemic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